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記敘文作文 > 獨享的記敘文作文

獨享的記敘文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獨享的記敘文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獨享的記敘文作文

獨享的記敘文作文1

生活從來都是一場獨自一人的漫長苦旅。無數人爭先恐後地擠上過同一班列車,於是我們有幸曾分享過同一段時光,然而最終下車的人還要下車,道別的人還要道別。人流穿梭之中,我們從來都只屬於,也只能屬於自己。

劉亮程先生曾在《寒風吹徹》中,描寫了人生漫長而孤獨的寒冬。面對母親的寒冬,朋友的寒冬,陌生老人的寒冬,我們永遠都只是無能爲力的旁觀者。唯一剩下的,只有在自己的冬季裏,“用那隻冰手撫摸自己的人生”,獨享自己回憶中的漫長歲月。人的內心需要一個角落,去盛放那個無法與人分享的自己——龍應臺《目送》中所提及的兒子眼中的那片海,或許便是屬於他的那個角落吧。我想,或許是由於人作爲獨立個體無法逃脫孤獨,所以只有學會獨享,才能“享獨”吧。

這聽上去的確是帶着幾分自私——從小被教導分享的我們,何以如今又要轉而執着於“封閉”自我呢?其實,獨享絕不代表着坐擁財富一毛不拔,亦或是封鎖自我一人享受。恰當的觀念是留一個空間給自己,保證不論平日裏與大家如何分享物質或精神,都有一個恰當的限度,讓自己擁有哪怕是短暫的獨享。這樣的獨享——譬如一個閒暇無人閱覽書目的下午,或是一個自由思考不受干擾的清晨——能夠保證我們不在交際與分享中耗費了所有的精力,而是不斷充電,以更好的姿態去分享——難道是自私的表現嗎?無論是友情、愛情還是親情中,這樣的獨享都不會拉遠距離,反而令關係更加和諧和穩定。

同時,獨享的意義更在於其精神高度。“好的作品不是從喧鬧的集市中來”,哪一位作家或藝術家的作品是在與人談笑風生的過程中形成的呢?必定是獨享過一個靜謐無人的夜晚,或獨自揣摩推敲,讓內心迴歸本真的寧靜,才能去創造感人的作品。貝多芬的樂曲,文人墨客的詩篇,都是自己與自己對話的產物。獨享時光讓人有機會去沉澱與反省,思考和創造,它給人以精神的養料,使人在遠離了喧鬧和浮躁的光景裏,找回自己的原本模樣。

作家滄月的一句“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座孤島”爲無數人追捧相傳。孤獨是人生的常態,而獨享便成爲了每個人都需要的人生體驗。喧鬧中,給自己獨享一杯咖啡的時間,難道不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嗎?

獨享的記敘文作文2

趁着月亮打盹的當兒,繁星卯足了勁兒閃光,望向遠方,如此深邃,如此幽長,在這寂靜的時刻,我只願獨享,獨享着這黑夜,獨享着這寂靜,獨享着這憂傷……

曾幾何時,我如此熱愛陽光,“伸手,觸碰那樹縫間漏下的點滴陽光,是的,我們會永遠在一起”,可如今,當我看清這陽光下人們醜惡的嘴臉時,我才明白,陽光其實並不陽光——騙錢的乞丐,兇惡的歹徒,無心的扒手,這僞裝的陽光纔是真正的殺手。現在的我只願獨享黑夜,獨享黑夜下那份褪去了浮華後的寧靜。

當你在獨處的時候,你可以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你可以暢想未來,暢想未曾去過的地方,暢想世界,甚至想像一下死亡。死並沒有什麼可怕的,那不過是你今後要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罷了,或許,在你臨死前的瞬間,你會徹悟,你會明白你一生所糾結的事情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繁華一世終盡了,人生不過一點時光,回過頭來,空夢一場。

當你在黑夜之中閉上眼睛,用心冥想,你會感受到不一樣的世界。彷彿有人在指引你去探索那未知的事物——蟲鳴聲是否更加響亮,樹木是否在風中傾訴它的憂傷,月光是否在輕吟淺唱,你是否明白了近日的追求是否是空夢一場。然後等待你的心歸於平靜,等待情感迴歸到原位。

有人說:回不去的青春,那是我一生一次的認真。其實青春並非回不去了,當你學會獨享黑夜之後,時間給了你黑暗中所擁有的特權——回想。一個人的時候,你可以憑藉這張暗色系的大幕來撒下回憶的種子讓你回憶的淚水來澆灌它成長,然後等到下一個暗夜再收穫回想。到那時,你便可以一個人坐在黑夜之中,灑下幾滴眼淚,笑出幾次聲音,回想。

走在這條黑暗卻摻雜着星光的路上,獨享途中的'黑暗所給予的黑夜中的寂靜和憂傷,然後掙脫枷鎖去擁抱解脫,獨享着這黑夜中所折射出的真正光明。

星空,蟲鳴,可以很靜很靜,只要你願意獨享獨享這黑夜中的寧靜獨享着黑也黑夜中的光明。

獨享的記敘文作文3

人們都喜歡鮮紅。因爲它是生命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代代相傳。人們都喜歡金黃,因爲它是豐收的象徵,是勝利的標誌。人們都喜歡綠色,因爲它是瀕臨絕境的生命曙光,是絕望時的希望。然而,人們唯獨不喜歡黑暗,因爲它不像其他顏色那樣絢爛。人們認爲它給予人民的只有哀痛和絕望。

我曾經也深深地拒絕和討厭過黑暗,但現在,我卻不知不覺愛上了黑暗,並與它爲友。記得在與朋友分離時,我就對朋友說:“你就把黑暗當做我吧,我會永遠陪在你的身邊和你一起成長。”

黑色,沒有白色的清純,沒有紅色的豔美,沒有黃色的喜悅,沒有綠色的希望,但它卻有自己獨特的美:厚實,質樸與寧靜。

在太陽下山之後,我坐在窗前,獨享黑暗。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世界裏,除了黑暗,沒有任何色彩。看不到自己的存在,更看不見他人的存在。我可以在高興時縱情歡笑,在傷心時放聲痛哭。

不用擔心別人看到自己真實的一面,在此時只有黑暗與你同在,黑暗是你唯一的朋友,在此時你可以把心裏最寶貴的東西掏出來,與黑暗同分,與黑暗共享。

獨享黑暗,黑暗讓我學會在黑暗中獲得自信,在黑暗中取得自由,在黑暗中得到更多的'力量——堅強。

獨享黑暗,不要以爲黑色是悲傷失敗者的基調,黑暗更是樂觀成功者深邃的雙眸。

獨享黑暗,獨享黑暗的厚實,獨享黑暗的質樸,獨享黑暗的寧靜。

獨享的記敘文作文4

隨着時間的推移,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人類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人們的生活不再只有個體的存在,而是與大衆都緊密聯繫在了一起。共享的時代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而至。馬路旁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形式獨具一格的共享書店,和共享籃球等共享資源開始出現在大衆的視野中,

也許在上海這座現代化的“魔都”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是很少的吧!每天的生活節奏,都一如既往地塊,大街上見到的不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就是拉着小車不緊不慢的老爺爺、老奶奶。而共享資源的問世恰好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讓人與人之間不再遙遠。

就以共享單車爲例,現在手機上可安裝的各種共享資源的APP數不勝數,其中,共享單車的APP無疑是當下最熱門的了。但是在它出現之前,似乎在上海人們的出行方式都是以地鐵和汽車爲主的。可是,假如在家門口就有幾輛自行車,而且費用低廉,手續簡單,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會果斷地放棄去擠早高峯,轉而騎自行車出門。而這種自行車的特別之處就在於人人都有資格騎乘,在全市分佈廣泛。這就是共享的意義吧!共同分享一個資源,在方便自己的同時,也能爲其他人服務。就這樣,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正與我們每個人產生密切關聯。

在共享單車推行之初,有許多人爲滿足自身的需要,貪圖自己的方便,在使用完共享單車後,不將其停放到固定的站點,就揚長而去了。致使很多有心使用它們的人受到了影響。這就是習慣了個體化生活後的一種慣性做法。如今,這一現象已經大大減少,很多人開始意識到這並非是我個人的資源,這是大家的,這是可以共同分享的。人們一貫的生活理念也在逐漸改變,這也是共享的意義,爲自己着想,同時爲他人着想。

二十一世紀是個充滿改變的時代,人類的生活開始信息化,人們的生活從個體化轉變爲大衆化,生活資源從“獨享”轉變爲“共享”。身處於這樣的一個共享時代,我們一定要時刻牢記:共享資源,方便自己,同時方便他人;爲自己着想,同時爲他人着想。

獨享的記敘文作文5

夜靜悄然,漫步在校園西環路上。我獨享一份月光,品味它千年的憂傷。

抑或盈滿,抑或孤缺。快樂時,羣星與她作伴,共同照着夜晚的寂寞人間;失落時,一顆星遠在千里之外與她遙望,似落難時的知己,靜靜的陪伴她度過這段猶豫的光景。

我獨享一份月光,品味她亙古不變的明亮。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她是邊關將士夢中的思念;她是杜甫旅夜的懷傷;她是蘇軾謫居黃州的豁達。

秦時漢關,她見證了殘酷的戰爭;大唐夢迴,她見證了國破的哀痛;秉承中秋,她見證了歡飲的美好。

我獨享一份月光,品味她千秋萬代的悲涼。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太白在月下的仰望;“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這是李煜月下憑欄的孤寂;“弔影分爲千里燕,辭根散做九秋蓬“這是樂天月下的思鄉。

巴山夜雨,她感受到了李商隱的濃郁相思;蟲聲透綠,她見識了劉方平的樂達;寂寞沙洲,她品味到了蘇東坡寓居的'悲涼。

世間百態,她看在眼中。人間酸甜,她印在心中。

因爲愛着人的愛,所以快樂着人的快樂。

因爲夢着人的夢,所以悲傷着人的悲傷,幸福着人的幸福。

歷經千年,她早已看透。像位垂暮的老人,洗盡鉛華寵辱皆忘。但是,她還是依舊感受着我們的感受,承擔着我們的承擔。

我獨享一份月光,願化爲一縷微茫,與她共歡樂,同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