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實用】我的高一作文彙總6篇

【實用】我的高一作文彙總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8K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高一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我的高一作文彙總6篇

我的高一作文 篇1

剛剛過去的夏季,似乎仍在眼前。鍋蓋和鍋鉢之間的細語傳入耳畔,伴隨着我與母親之間的時光。

窗外的夏意,如潮水般不停拍打着家中的窗戶,煤氣竈上的藥鍋得到了片刻的安寧,鍋蓋與鍋鉢緊密貼合,講着說不完的悄悄話。手臂上的痘痘準時的和夏天一起到來,消耗着母親的剩餘假期。

“咔”這是煤氣竈打開的聲音,藥鍋的空隙被藥草和或多或少的水填滿着,睡意不斷侵蝕着清醒的意識,滿眼都是母親在廚房裏忙碌的身影。

“呲呲”鍋蓋和鍋鉢摩擦着,尋找着合適的契合點。往常一瞬間就好的事情,今天卻顯得格外的漫長。“呲呲”的聲音不絕於耳,彷彿握住鍋把的手不斷顫抖着,似乎過了一個漫長的世紀,“吧嗒”一聲,卡扣與卡扣緊緊貼合着。

隨後母親的身影在廚房中忙碌起來,“踢嗒”“踢嗒”母親拖鞋的後跟與地上的瓷磚清脆地碰撞着。磕在廚房的桌子上,模糊的視線裏全是母親的身影,身邊迴響的是母親拖鞋的聲音。

“還沒好嗎?”我輕輕地詢問着,刻意的壓低了嗓門,生怕破壞了這種寧靜安詳的氛圍。

“來了,來了。”母親回答道,睜開眼,“呲呲”鍋蓋被母親掀開,一股奇異的藥香頓時充斥了整個廚房,一股苦味中夾雜着絲絲的甜味。

“叮”湯勺與鍋蓋相碰,“叮”母親小心翼翼地將清亮的藥湯勺入玻璃碗裏,儘量避免發出聲音,但還不免有些小小的碰撞。“你說人越老,就越不中用。打擾到你休息了?”母親將碗放在我的面前,碗底與桌面相碰,亮綠色的藥湯不斷在碗中晃動着,投射下充滿生機的光,乾枯的葉子在湯中發出充滿生機的光芒。

端起碗,將藥湯倒入喉嚨中,辛辣與苦澀的信息在舌尖傳入腦海,艱難的嚥下,母親輕拍我的背部,還是像以前一樣的安慰我。

“乖,沒事,治病的。”母親還是如小時候一樣安慰着我,一年年的熬藥,原來對藥理一竅不通的她,此時對那些藥名,各種藥效,都瞭如指掌。

竈臺上的小火繼續舔着鍋底,鍋蓋與鍋鉢依舊在輕輕的碰撞着,這聲音依然在我耳畔時不時的迴響着,依然伴隨着我與母親的時光。

我的高一作文 篇2

從小到大,我是在愛的滋潤中成長的。童年的我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如今,我長大了,步入中學,成爲了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這十二年來,一直伴隨我、引領我的,便是媽媽的目光。

每天早上,媽媽六點鐘就要起來爲我做早飯。一個雞蛋,是固定不變的。可是我並不喜歡吃,總是與媽媽鬥智鬥勇,想將雞蛋藏起來。這天早晨,我正想故伎重演,媽媽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她的眼睛充滿了魔力,彷彿是會說話的。她好像在對我說,快吃了雞蛋,纔有勁、纔有營養。我被看得心驚肉跳,生怕被媽媽發現了自己的"小九九".此後,我一不想吃雞蛋,就會想起媽媽的目光,彷彿在提醒我,快吃吧。就會想起媽媽早起忙碌的身影,立刻吃下雞蛋。因爲這不僅僅是一個雞蛋,更是媽媽的目光與愛給予我的正能量,是這道目光,帶我成長。

一天,我回到家,一會兒坐在沙發上吃零食,一會兒在書房看書,吃飽喝好後還去衛生間"神遊"了半天。就是不願意在房間裏乖乖地寫作業。媽媽看到我不但不抓緊時間,還在屋裏磨蹭時間"虛度光陰",走過來生氣地看着我。彷彿在厲叱我:怎麼還不去寫作業!你想寫到幾點啊?我一看到媽媽又啓動了"目光模式",立刻灰溜溜地寫作業去了。我可不想被家法伺候,享受一下"女子單打".媽媽的目光有督促、有提醒,也有警告。它告訴了我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是我的指路明燈與風向標。

媽媽雖不及三遷的孟母的`智慧,亦不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中孟郊之母的細膩,但她也有愛我的獨一無二的魅力——她的目光。在母愛的滋潤下,在媽媽的目光的引領下,我相信——在成長這條"不歸路"上,我一定可以越走越遠,越走越精彩。加油!

我的高一作文 篇3

提起“生命”這個意義深刻的詞語,就像一位忠誠的粉絲突然見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偶像,雖好似對它瞭如指掌,但在這一瞬卻近乎喪失了對它的所有信心,你的心在怦怦狂跳,你的嘴似要迸出久藏心中的吶喊,你的步子好像不壓抑住就會走出誇張的動作。對,對於生命的感覺,是真正的深有體會,卻也是真正的難以言喻。我卻一直在以小小的身軀在這深奧的詞語裏穿梭徘徊,探尋生命如大海一般深邃豐富的意義。

小時候,生命在我心裏總是那麼神祕,那麼讓人新奇,想着一切都是那樣永恆,一切都是那樣無盡。慢慢地開始成長了,小小的我終於還是懂得了生命的來之不易,我所認爲最寶貴的東西原來都始於生命。就這樣,生命的地位在這顆小小的心中慢慢上升,所以直到現在,我是多麼熱愛生命。

常常會這樣想,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無論過程如何,結果都將是一樣,倒不如在這場生命的旅途中,演繹最精彩的自己。

最美的時光在路上。旅行,是對心靈沐浴與昇華的最好途徑。看過千姿百態的山,賞過勾魂攝魄的水,撫過柔若輕紗的霧。心靈變得純淨,靈魂的殼層層褪去。旅行,能讓人舒緩地成長,那些看過的異域風光,嘗過的風味小吃,聽過的陌生的語言,領略的風土人情,終將成爲生命中的積澱,讓生命變得令人眷戀。一次次背上行囊,走在路上,讓靈魂豐盈。

最真的情感在書裏。無數次穿梭在文字彙成的時光隧道里,聽古今中外的智者在低語,思想的弦被重重彈撥,大腦越發聰慧,心靈愈發開闊,兩眼更加清澈。

最純的東西是自然。自然,是無數文人感慨過的對象,它常常和美一起被聯想,花開花落是美,風吹樹葉是美,水花蕩漾是美,天空的色彩是美,星光是美,聲音是美,動物是美,靜物是美,它們與各式各樣的好詞一起構成了獨具風格的美。

生命的精彩亦在於以一顆悲天憫人的心去對待世間萬物,同情弱者,善待身處不幸的人,以真誠豁達的態度對待有幸與我們相識相知的人。

生命可以就是“生命”,一個從出生到老去的過程,但生命的過程,各不相同,我要精細地對待我的生命,傾盡自己的全部熱情讓它變得有質感,讓它變得有價值,有內涵,有意義。恐怕,生命的意義就是我們這些擁有它的人,把它當做生命,並賦予它色彩。

我的高一作文 篇4

有人喜歡南宋豪放派的蘇軾,有人喜歡憂國憂民的陸游,有人喜歡被稱爲“詩聖”的杜甫……而我喜歡被稱爲“詩仙”的李白。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一生寫下無數詩篇,讓後人景仰。我喜歡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從這裏可以窺見祖國的名山大川是如此的雄偉壯觀;我也喜歡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從這裏可以看出李白與汪倫之間那深厚的友誼;我還喜歡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從這裏可以品出李白那濃濃的思鄉之情;我還喜歡李白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從這裏可以讀出李白那豐富的想象力。

除了他的作品,李白名字的由來也很有趣。相傳,他父親愛子心切,一定要讓李白的名字不同凡響,所以直到七歲李白都沒有正式的名字。一年春天,李白一家在院子裏賞花,父親有意考考兒子的本事,詠了兩句“春風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說完,就讓她們母子倆續上。李白手指李樹,脫口說道:“李花怒放一樹白。”父親連聲叫好,心裏一動:這句詩的頭一個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嗎,最後的一個“白”不正說李花的聖潔高雅嗎?於是,他就給兒子取名李白。

李白的去世也很特別。他不是愁死,不是病死,也不是氣死,而是醉死。相傳,一天夜裏,李白喝醉了酒,搖搖晃晃地走在山間小路上,發現月亮的影子在河裏,心想:奇了,月亮怎麼掉在河裏,我要把它捧起,掛上天去。可是月亮沒掛上去,自己就被淹死了。雖然酒能讓李白寫名詩,但是卻也把他自己給灌死了。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詩人,他斗酒詩百篇,不平凡的一生和那非同凡響的名字,讓我對他深深崇拜。我認爲論誰是唐代詩人第一人,非李白莫屬!

我的高一作文 篇5

每個人的腦海裏都有許許多多令人難忘的事,但是在我心裏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是什麼呢?請往下看!

前幾天,我在公交車站牌等公交車,剛進公交車,發現車子裏擠滿了人,我好不容易擠了進去,發現一個老奶奶正扶着扶手大口大口地喘氣,她的頭髮白白的,短短的:眼睛旁邊長滿了皺紋,但看上去特別的和藹,背有點駝,瘦瘦的,手裏拿着一根柺杖。我在心裏默默地想:有誰可以給這個老奶奶讓個座呢?

我把頭轉了轉,突然,我看到一位阿姨和我一樣在做這個動作,她把懷中的小孩放下又用手扶住旁邊的扶手,眼神裏閃過一絲溫努阿暖,然後,很靈活地站了起來,看樣子是想給老奶奶讓座位。阿姨小心翼翼地把老奶奶扶過去,用手指着空位子說:“阿姨,您看那個位子是空的,您坐到那好不好?”老奶奶看了看。搖了搖頭,又向阿姨說:“給那個的小朋友坐吧,我下一站就要下車了,不要讓他累着咯!”阿姨看了看小朋友,小朋友也把目光投向老奶奶,看着她說:“老奶奶,還是您坐吧!我沒事。”老奶奶愣了一會兒,用打量的目光看着那位阿姨和那個小朋友,嘴角溢出一絲微笑。轉眼間下一站到了,老奶奶跌跌撞撞地下車時,我聽到老奶奶說這樣一句話:“這種人已經很少了,我能遇上,真好!”

對啊,這件事深深的打動了我,特別是老奶奶說的那句話。我突然明白了,一個人如果想幫助別人,就不要猶豫不決,而要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別人,這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我的高一作文 篇6

提起故鄉的路,一時間筆下競融進了這麼多的情!

總喜歡我一個人,在每個季節時黃昏,爬上家鄉最高的那座山。用“一覽衆山小”的感覺,去品味鄉路的清純,去感受鄉路的神韻……

最喜歡鄉路的那種原始,那種純天然。每當開春之際,曾沉浸在美夢中的事物,都睜開了朦朧的雙眼,開始了新的生命,你看!小草的綠,百花的豔,農民的忙!這一切無不生機勃勃。唯獨鄉路卻還沉睡在土地媽媽的懷抱中,睡得那麼沉,儘管我很想問問鄉路:到春天了,爲什麼還睡得這麼香沉,但我不忍心去“喊醒”它,於是問風,風回答說鄉路不擔心無人去梳理她的容顏。風會吹走它臉上的落葉塵埃,讓它的睡姿有一種淨的舒適。小草又對我說,鄉路不會擔心有大卡,從它身上壓過去,而驚醒它的美夢,即使每個早晨都會有人們的腳步聲,小鳥的啼叫聲,那也是靜靜的,清清的成了鄉路的催眠曲。使它又在剎那間感到了靜的恬然。哦!我的鄉路,平常裏只看到你小路彎彎,卻沒想到你競躲過現代都市的繁華雜鬧,避開了世間的功名利祿,勾心鬥角。一個在這兒睡起了覺,真是好雅興。

鄉路放縱的一種長,無條件的陶冶了我的心。真的是無法說清故鄉到底有多少條路,它們有多長。記得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地下本來就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或許魯迅先生早就領略了。路在生命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故而它成了世界文學中的永恆想象,那麼鄉路爲何這麼長,長的無邊無際。我始終也猜不透這其中的韻味,眼前浮現出的全是許多伸向遠處的彎彎的小路……

我在無形中感到有一條“鄉路”勾引了年輕人的心,使他們不再漫步於羊腸小路,通過這條路到外去打工,求學,走出大山,感受世界。之所以它便成爲故鄉精神文化的象徵。每當父親凝視求學兒女離去的背影,每當農婦在路口期盼丈夫歸來的瞬間……無不加長了鄉路的長度,只是我感覺到這條鄉路的寬度,它至今還是那麼的狹窄……

此時我沒有在故鄉的小徑中散步,卻徘徊在這通往世界的“鄉路”上……

哎!我故鄉的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