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精選高三作文10篇

精選高三作文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三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高三作文10篇

高三作文 篇1

朱德庸曾說:“這個世界走得太快了,人們已經漸漸跟不上它的腳步卻仍拼命堅持。”的確,在這個行色匆匆的時代,人們如果不努力顯示自己的存在,就會被時代的步伐所甩下,被遺忘在角落裏。因此,許多人便努力開始用聲音來誇耀自己的功績,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與崇拜。

但是,真的需要這樣做嗎?

海子曾說:“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遙馬亡。”然而,在這個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的社會,多少人汲汲於一時之誇讚而費盡脣舌?有多少人追逐於短暫的名利而典當了自己的靈魂?只爲這簡單的“名”“利”二字,多少人忘卻了內心深處最初的安靜祥和,忘卻了最初最美好的夢想?

當“幹露露”們唯財是舉,當“郭美美”們譁衆炫富,當“陳光標”們高調行善,他們可曾想過,真正的美好不是用高調的行爲來換取他人的稱讚,而是於靜默之中守護心靈的淨土,自看繁花盛開。

有人曾評價央視著名主持人兼記者柴靜是“繁華深處盛開的一朵雪蓮”。的確,柴靜就是這樣甘於在靜默之中盛開的雪蓮花,她生活着樸素的生活,卻擁有着豐富的擁有,一本《看見》讓我們看見了她於平淡的生活中不平淡的採訪經歷。所以,喧鬧與繁華不一定就代表了優秀與成功,靜默之中也可以有花兒開放。

“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餘秋雨如是說。他隻身一人開始了默然的旅途,於寂靜之中他聽到了古文化的聲音。於是,《文化苦旅》便於靜中誕生,它脫離了喧囂的都市,用平淡而寧靜的口吻向人們訴說着一個個古老的故事。靜默爲我們帶來了更深的思考空間,靜默讓文化之花綻放得更加絢爛。

記得那個“人淡如菊”的華裔女建築師林瓔,用最樸實無華的設計打動了萬千民衆;也記得溫潤安詳的楊絳老先生,爲了躲避生日之時過多的追捧,躲進了清華的招待所;還記得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平易近人,樸實憨厚,甘於默默奉獻。他們都是在名利面前甘於沉寂的人,他們都是在默然之中悄然盛開的花兒。

魯迅先生曾感嘆:“於無聲處聽驚雷。”當你想要用喧囂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時,請捫心自問:花開的時候,它告訴你了嗎?待心上繁華落盡,你自會發現,靜默之中花盛開。

高三作文 篇2

在這悲傷而美麗的三月裏,我騎馬走過我單薄的青春,穿過紫羅蘭,穿過木棉,穿過偶爾的悲傷和無常。

那些念念不忘的東西,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中,被我遺忘了。郭敬明

墨香的書頁被輕輕翻開。《左手倒影,右手年華》這本書是我舊書櫃上所有散文書中最值得紀念的一本。

也是景M .郭寫的,但沒有《小時代》那麼犀利,也沒有《悲傷逆流成河》那麼慘烈。它只是慢慢回憶起逝去的過去,卻讓我的心蕩漾。

當用筆在自行車上回憶十七歲時,我閉上眼睛,聽到了郭靖和羅羅寫的《時間煮雨》:

雲涌入夏天,眼淚被歲月蒸發。你,我和他有誰在這條路上迷路了嗎?

我想這個夏天已經過去了。明年夏天,我就要和一起學習六年的小學同學說再見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在分道揚鑣後,我們可能再也見不到對方了。

當時我以爲我能像高四一樣,記住桌子上那個13歲的孩子。

當郭敬明寫道他最好的朋友小啊去了日本時,我想沒必要那麼多人來美化他的生活。只要他有像小思和小啊那樣深厚的友誼,即使他們只有彼此,他們也不會感到孤獨,但那種純潔的友誼只存在於我們最純潔的童年。但我也希望能有這樣一個人,在諾幹年之後陪在我身邊,因爲我相信牽着你的手,無論多黑暗,我們都不會迷路。

其實我怕諾幹一年後,我們有幸相遇。你們都變了,變得我認不出來了,可我更怕我們之間純潔的友誼被打蠟,變得虛僞。如果當時我變了,走偏了,請你叫醒我,因爲我怕因爲我改了作文,而無法把你留在記憶裏。/.

新年過後,我一定會想念你一次,想念曾經因爲你的笑容而搖曳的微風,夾雜着浩浩蕩蕩的經過我單薄的童年。純淨,悲傷,無盡。

每當聽到自己即將畢業的消息,我就明白,畢業季並不在可預見的未來。沒想到這顆心像四年級一樣被撕裂,眼角很無奈。我捨不得離開。我想念這裏的一切,包括曾經討厭的班級。我一直很難過,爲此流淚

在這個小教室裏,我把13歲的小學讀書生涯留在了課桌上!

刷,刷,刷。

我聽到時間在我體內破碎的聲音。

我多麼想永遠躲在這段時間裏,享受一段時間的掌紋。

總是躲在有你笑的痕跡的地方,錯過那個讓我擔心的。

我覺得我應該總結一下,回憶一下,多愁善感一下我的小學時光,就像書中的四年級一樣。在給你電話號碼之前我已經加了小學生,因爲我怕我還在讀書的時候忘記你,就像高四說的那樣!

耳邊,又響了《時間煮雨》:

無辜的歲月不忍心被欺騙,青春荒唐我不忍你,大雪紛飛,請不要抹去我們在一起的痕跡。

今夕草離,明月送君千里,等明年秋風起

那些女孩教我長大,那些男孩教我快樂。讓我們手牽手跨過悲傷的河。

我覺得畢業後離開的時候應該保持微笑。我不想哭,因爲我不哭,你也會哭。至少我離開的時候可以給你一個依靠和安慰的肩膀,讓你的眼淚像DIA一樣留着。

我希望那時我能微笑。

因爲怕母校和你一起難過

高三作文 篇3

中國禪宗是一直有這樣的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三毛曾說,阿拉伯人飲茶有三道:一道苦若生命,二道甜若愛情,三道淡似微風。懂得品茶的人不只是飲茶,也品出了人生的境界。生命是苦的,浮生若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是苦一陣子。品過生命的苦茶期,收穫的,是甜若愛情的芳醇,是生命的'真諦。最後的,日薄西山,生命開始平情,生活淡如微風。一句飲茶就化意了生命的征程,正如佛家裏的禪,不可說,只可悟。

王國維曾把人生劃爲三大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生命是一次跋涉,是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孤寂;生命是一次征程,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著追求;生命是一次尋覓,是驀然回首時翹首以盼的等待。有這樣的境界,生命早就被他看穿,生命只不過是一個過程,只是在境界中的境遇,怎麼樣,也都是一輩子。

李叔同放着富家子弟不做,披起袈裟,全心投入地去感情生命的禪意。於是,有了弘一法師的境界。他說:“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聽雪,若無煩事掛心間,便是人間好時節。”這正是他所悟的禪意,是他理解人間好時節的境界。

生活原本就是一種禪意,正如要煮一碗好茶,需要的是一顆純淨的心,任爾外界紛繁雜蕪,只一心領會一種禪意的生活,活給自己。

或許,我們難以達到弘一法師的心 ,也不能保證能達到國學大師王國維的境界,但是,只要有夢想,就應該把自己想象成一隻毛毛蟲,只有破蛹之後的毛毛蟲,纔會變成美麗的蝴蝶,在夢想中努力,在努力中參禪,領悟生命真諦,不僅做生活的創造者,更是生活的受益者。

一陣風可以吹走一片紙,但卻吹不走一隻蝴蝶,因爲生命不隨從。

體會生命的境界,參悟人生的禪意,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高三作文 篇4

偌大的麥田中有成千上萬的小孩在遊戲,風吹麥浪,淹沒了那一個個迷茫的身影。他們又似斷線的風箏,隨波逐流,說也奇怪,有的人竟走到了麥田的盡頭——萬丈的懸崖。可憐,可惜,可怕啊。他們竟然還渾然不知,一步步走向虛無。

而他,永遠是站在懸崖邊唯一的大人,每當有小孩不知道危險而跑向懸崖時,他總會抓住他們。但誰都不屑去詢問他的名字,因爲他只在衆人皆迷醉的夜晚默默發亮。

他就是這麥田裏的守望者。

我曾不止一遍地讀過它,思考過他,並且每次對他的認知都會隨着閱歷的增加而改變。它就如同懸於夜空的皓月,每夜都是不同的,卻每夜都那麼美得讓人舒適。

該書的主人公名叫霍爾頓·考爾菲德,他是一名中學生,出身於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他雖只有16歲,但比常人高一頭,整日穿着風衣,戴着獵帽,遊遊蕩蕩,對讀書絲毫不感興趣,即使面臨5門科目4門不及格要被開除了,他也毫不難受。就這樣,霍爾頓在同舍友打了一架後,就深夜離開學校在紐約開始了一天兩夜的遊蕩經歷。雖然到結尾他回到了家,可是他卻生了場大病,又被送到了一家療養院裏,至於出院後將被送到哪所學校,是否要好好學習,他對此已就絲毫不感興趣。

這個故事的背景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紐約,二戰的橫財使這個國家的經濟飛漲,社會中也充斥着物質與對物質的慾望,鮮有人發覺他們的精神已如朽木般到了觸之即亡的地步。作者在書中是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的,更重要的是,作者用了近乎現實主義的筆觸,將那個中產階級子弟彷徨、苦悶的精神世界盡數描繪,同時又如光滑的鏡面,無情而又不絲毫拖泥帶水地折射出資本主義社會精神文明的實質,爲之震撼。當我第一次讀完時,心中情緒如麻般交織着,緊緊束縛了我對現現實的認知,似乎有了片刻的迷茫。

然而最近,我又鼓足勇氣重拾了這枚特殊的貝殼,仔細地聆聽着蘊藏其中的海聲、風聲。或許真是對事物認知的成長,我也能看到這書中的大環境了,也洞察到了那時資本主義社會又是如何充斥了物質而麻木了精神。其實,我同樣以一箇中學生的視角來看,在這更多過着物質生活的社會中,反而更應該注重精神的養護。它就如在充斥着烏煙瘴氣的城市中,在堅硬無情的水泥地縫隙中,奇蹟般的長出的一棵幼苗,渺小卻彌足珍貴。誰又能預料,未來世界是否會因這一抹綠色而變得更美好呢?

當然,這霍爾頓嘛,也是個十足的壞小孩,喝酒打架滿嘴髒話,這種種都表現了他想與這社會背離的願望。他厭惡學校裏的僞君子們,厭惡家長強迫他讀書卻只爲了所謂的出人頭地,以便將來可以買輛混賬的凱迪拉克。他既然不願同流合污,自然就無法好好唸書了,因爲或許他這般不用功的實質就是對資產階級現行教育的一種反抗吧。

其實,他也無可奈何,在那生活環境中,他又能找到什麼可貴的精神寄託或崇高理想呢?老師們都是勢利的化身,諄諄教導的是可怕的利己主義信條:“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爲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爲某種事業卑賤地活着。”

我能感受到,霍爾頓便是那個鐵屋中少數醒着的人,至少他仍有理想,想做一名麥田裏的守望者,看護孩童;他想離家出走,爲的是遠離塵囂,過田園般的淳樸生活。然而,現實生活中,這些卻被一一擊破。

你還記得嗎,那天霍爾頓偷偷回了家,發現只有妹妹菲比一人,他就那麼訴說着自己的苦悶與理想:“有那麼一羣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裏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呢,就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着,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一個跑向懸崖的孩子——我是說要是他們跑起來不看方向,我就得從那兒過來抓住他們。我整天就幹那種事,就當個守望者得了。”

這是離譜的想法,卻是他惟一想做的。

因爲這樣,還可以守望着那份純真,那抹僅存的綠色。

高三作文 篇5

獨是一種境界。

劍客入山悟劍,人是意氣風發激情昂揚的人,山是絕無人跡、霧漫終年的千年仙山。於層嵐聳翠間獨步,於茂林修竹中穿行。微風迎面,一點浩然氣,勝似千里快哉風!滿山皆綠,獨存孤紅,那是一株不知名的葆蕾半裂的花。躍身上前,就是它了!人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怦然心動。

不覺已是第二日,望着眼前已完全開放的花,露出孩童般的微笑。這三日,他以詩人的浪漫,和藝術家的瘋狂,未曾錯過花開的每一瞬!此時,方顯倦意,集野果以盈腹,倚樹幹而小憩。飄然下山,卻已不是幾日之前,只因此番經歷,劍法已經超然。

獨是一種悲哀。

同樣是劍客,只是劍法已然及巔,傲視天下無與爭鋒,縱橫四海,求一敗而不可得。此時,只有不住地殺人才能撫慰內心的孤寂與絕望。中雨,劍客連同他那把同樣有名的劍一起消失了,他將它和自己一起埋進了深山,只待與萬物同朽。只是不免要在絕峯之巔悲嘆高處不勝寒,奈何捷足先及巔。一生追求孜孜似蜂蠅,復又何求那高山流水情?

獨時難免狂傲不自知

牛蛙虎踞於井底,以爲天下之美盡在於己。短首望天,不過牛口之盤。聽言蒼穹無窮無邊,方纔躍出井檻,一聲驚歎。目眥裂,口如弓張滿月圓。空中飛下佛祖偈: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牛蛙應聲栽入水,再也無顏躍出井。

不久,井蛙也就釋然,每日高歌:別笑井蛙沒見過大海,在這裏一樣逍遙自在……

獨是一種寂寞,也是一種自在;獨應該是一種值得追求的境界,卻又難免伴隨着悲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世間萬物,本來就是是非非、真真假假,我只能說凡事功過皆存,凡人何必勞神苦思,爲些許小事牽絆擾神?

難怪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裏公爵要說:“夠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從前那樣美了。”是的,這種貌似客觀、明哲保身的“獨立見解”也確實太多了。

高三作文 篇6

塵埃落地,窗外的陽光直射入祖屋的木板上,我靜靜的坐在一旁,沉默,不語。

“20xx年2月9日晴公園

今天是臘月初八,年的味道還未褪去,結束了陰雨天的城市,令人有些倦意,但想起今天要出去走走,我抖擻了精神,轉身出了家門。一天下來都很開心。可當太陽緩緩落下時,我感到一絲寒意,一絲前所未有的寒意。直到回到家中,我才發現全家人都不見了,我開始心慌,一陣短促的電話聲想起,我這才得知爺爺病了——腦溢血。晚上九點,無論我是祈求還是命令上天,上天始終沒有將恩惠降在爺爺的身上。當醫生將大大小小的管子從爺爺身上拔下時,我平靜的走出了病房我不想讓爺爺看到我落淚。”

“20xx年2月10日陰家

昨夜我所經歷過的事,始終在我腦中迴盪。我徹夜未眠,卻總是把自己埋在被子裏,我想逃僻,但我無法逃避,我的心如刀割般痛,臉上劃過一道道淚珠。我蜷縮在牀上,開始回憶我與爺爺走過的十年,從他第一次抱起我,到他第一次在幼兒園門口守候我,到他第一次牽着我的手到小學送我,歷歷在目。我好像變了。”

爺爺去世的第四天,我回到了鄉下的祖屋中,茫然的望着房頂上的瓦礫,等待在親人將爺爺擡進來。爺爺的“牀”落了地,激起一陣塵埃,飄向我,像是要告訴我點什麼,可我向前兩步,什麼也沒聽見。我轉身走向屋內,塵埃落地,窗外的陽光直射入祖屋的木板上,我靜靜的坐在一旁,沉默,不語。我翻開日記本,另起一頁,落下了筆:

“20xx年2月12日晴祖屋

我將爺爺送到了祖屋,這個生育養育爺爺的地方,給予爺爺童年,少年,壯年的地方,我想爺爺一定會很幸福的……”

幸福,我突然想起了爺爺說過的話:“生命本就是坎坷多變的,遇到困難,就要微笑着解決困難。每時每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生活纔是幸福的。”我霎那間覺悟,面對生活,本就應當樂觀,擁有一顆面對這種挫折,卻又樂此不彼,無謂向前的初心,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的更遠!

爺爺的最後一課,傾盡生命,意味深長,受益匪淺。

高三作文 篇7

沉睡了千年的木乃伊,歷經塵土的封存,但在被人類發現的那一刻,木乃伊雖然滿臉塵灰,可身上的流金依然光芒奪目;枯乾了多年的小溪,原以爲將被填埋,但是突然在某天的早晨一股清泉從泉底汩汩流出;消失了十年之久的大雁,當人認爲它們已不知去向的時候,突然,一個黎明的早晨門前的小樹上停滿了雁子……人們總認爲自己的什麼東西已然逝去了,因而煩惱地不得了;突然某一天,所有逝去的東西全一股腦兒回來了,人們又不禁會緊張得不知所措。

然而,逝去的東西真的會回來嗎?人們苦苦的追尋到底是爲了什麼?也許是帶着好奇,也許是帶着不滿足感。現代的人們更喜歡去尋找一方未知的天空。喜歡旅遊,是現代年輕追求時尚的表現。他們喜歡走在記憶裏,走在那蒼老的街道,徘徊於人流中,觸摸着光滑的牆壁。那一種時間與現實衝撞,歷史與文化的交織,是每個喜歡遊歷的人所崇尚的。他們明白,現代的產物是歷史的沿續,歷史留下的那是供人們欣賞品鑑的,他們喜歡在沉寂中與歷史進行一次親密接觸,在祈禱中體味靈魂深處的對話。

逝去的永遠不再回來,握在手中的纔是真實的,我們在探討歷史的價值時,更多的要抓住祖先留給我們的智慧與結晶。消逝是必然的,沒有一種文化可以永遠保存,它們總是在被世界刷新着,木乃伊的歷史離我們已太遠,在它靈魂的背後,我們發現時代的革新,技術的超越,因而對於後人來說,我們有更大的優越感,我們是站在巔峯上的人,所以我們將吸收先人的靈氣,主宰着世界。

瑪雅文明走了,空中花園消失了,但是他們帶給我們的震撼是不可以替代的,儘管逝去的我們找不回來了,但我們的心中留着一塊空地,與歷史的天空相融。

在某天早晨,我們打開窗戶,發現世界是多麼的清新,只要我們抓住了我們擁有的,就不用再擔心她在哪一天會逝去,不是嗎?

高三作文 篇8

心情有寫莫名其妙的煩躁,黑板上的倒計時是八十三天。這就意味着還有八十三天就要結束高中的生活了。依舊是陰雨天氣,這幾天老是這樣,沒有陽光。高考一天天的逼近,我越來越爲高考擔心了,那一座獨木橋有千軍萬馬往過沖呀,仔細想起來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的事情。想讀大學都想瘋了,估計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心態,他們或許比我更期待。瘋了也上不了大學,這是一件多麼殘酷的事實呀!

三年的歲月過得真的是太快了,我曾無數的想抓住這一段青蔥歲月,可是時間老人還是要離我而去,我只能站在這個落滿憂傷的結尾裏,偷偷的仰望孤寂的天空,輕輕的瀉下淚水。

我要記憶懷念的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多得如這個春天裏的陽光,一片又一片。陽曆三十號,我一個人孤孤單單的過完了一個冷冷清清的十九歲生日。就像一個冗長的夢鏡,夢裏的我只是一襲白衣,行走在這個慌亂的世界裏。我相信,那不是真的,因爲那個十九歲生日裏我似乎沒有感到任何的快樂。多麼希望有一個人與自己心心相印,彼此輕輕的細語一番,指點青春,讓青春在話語之間由平淡變得熱烈而富有節湊。

我清楚的記得生日那天的樣子,天高雲淡,陽光和煦。只是在那個明媚的日子裏,我的心卻是一片傷感,高三就這麼毫無徵兆的的隨着歲月的流逝過去了,又不是曇花,爲什麼僅在生命裏匆匆的一現呢?我多麼希望這一切都是夢,不是真的。然後,我從夢中醒來,一切都是美好而溫馨的。

還是那個老樣子,一天八節課,四節自習。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似乎對這種生活感到憎恨。不知道被世人所說的黑色高三是不是這個意思。

春天的腳步已經到了,大地開始復甦,雨水成了家常便飯見怪不怪。從操場經過的時候,我還是習慣性的轉頭看看報欄,看看那些泛黃的報紙。又有很多天沒換了,估計換報紙的人正在家忙着做春夢。操場上有人打籃球賽,圍觀的人並不多。他們的球賽只是校園內的一道風景罷了,對於這道風景我光顧得很少,高三的確是太忙了,忙得暈頭轉向死去活來。

高三的卻是太殘忍了!

所有的人都一副“壯士一去不復反”的心態迎接着這場殘酷的高考大戰,也使得我們各自心目中的大學更加神祕了。我們天生就是做夢的孩子,不相信命運的安排,於是我們就在命運的琴絃上苦苦掙扎,翻來覆去。夢是我們的全部,爲夢而生,爲夢而死,在所不惜!

我有的時候想,我這樣執着的朝着夢想的方向追下去,是否真的能追到我們想要的幸福呢?年少的生活是夢一定是夢,如果不是夢那我的青春爲何是這般的清冷呢?同學們總是那樣沒心沒肺的笑,彷彿高三隻是我幾個人的高三,與他們無關,他們只是一羣觀看錶演的人,觀看像我一樣的少年們,觀看着我們在爲高三呻吟吟,觀看着我們在花季裏狼狽落魄的樣子。

高三比高一高二多了很多的參考書,這是我始料爲及的。在我心目中,整個世界開始有了一種很濃烈的奇妙味道,濃的讓人有有點想要暈。高三的味道,青春的味道,十九歲的味道,試卷上油墨的味道,陽光劃過臉頰的味道,偷偷流淚的味道還有夢想的味道。所有的味道交織在了一起,這個生活似乎也有了一些意義。

真的不敢再回憶高一高二時的生活了,那種生活對此刻的生活而言真的是太奢侈了,也太無法無天了。

夢想的道路如此艱難,夢想的大門還不曾爲我們敞開,夢想的翅膀已經摺斷,夢想的花朵有怎麼會開放呢?

所有的試卷上紀錄了我們的青春,所有的草稿紙上紀錄了我們的青春,所有的作業本上紀錄了我們的青春,所有的參考書上紀錄了我們的青春。我們的青春,點點滴滴的青春,像是一場盛大的死亡,像一個被硝煙瀰漫的戰場,故事在高三上演,在紙上開放,在日日夜夜的淚水裏成長。

高三作文 篇9

此刻的夜還是當年的夜,月亮她還在那兒,我們卻成了星星,被散的漫天都是,相去甚遠。

上學時,我常常趴在窗臺發呆,相信外面的天會更藍。工作後,我常常坐在牀頭看外面的夜,找不到白天的光明。

我想起一首歌:“幸福沒有那麼容易,纔會特別讓人着迷,什麼都不懂的年級,曾經最淘心所以最開心。”

也許我再也不會坐在教室裏拿着書發呆,也許我滿手機油的手再也提不起筆,也許時間會把我的書生氣全部洗禮。

怎麼去擁有一份快樂,怎麼去擁抱一絲溫柔,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願淡漠在這人海里,回到過去。

粗糙的手掌,髒污的衣服,還有我傻傻的笑,叫我怎麼去擁有一個她。我笑着放棄,未曾擁有,就不會有失去的傷痛。

我的那些兄弟姐妹啊!曾經志在四方少年,羨慕南飛的雁。如今你是否傷痕累累,不要故作堅強,至少還有我們相濡以沫。

不要說永遠,永遠太永遠。不要去怕痛,痛也要痛的刻苦,不要說孤獨,我們就在那裏。

高三作文 篇10

對窗而坐,外面的雨仍不停的下着,暗淡的燈光照着那密密的雨腳。屋外的泥濘,阻隔了行人的步伐,澆滅了世俗的喧囂,天上人間只剩下夜雨統治下的安寧。

夜雨往往會使行路的人企求安逸,突然憬悟到身處僻境,無力孤援。自己是那麼的岌岌可危的,面對着夜雨卻有不能奈何,夜雨吞噬着行路人的靈魂,獨自徘徊在閣樓小屋中,惆悵的望着雨中點點泛黃的跳躍的燈光。

我相信,一次又一次,夜雨曾澆滅了突起的野心,夜雨曾撫平過狂野的胸襟,夜雨曾阻止過一觸即發的戰爭,夜雨曾破滅過兇險的陰謀。當然,夜雨也使壯闊的藍圖,勇敢迸發的火熱的情懷就此夭折。

不知道歷史學家有沒有查過,有多少烏雲密佈的雨夜,悄悄地改變了中國歷史的步伐。

不知道傳記學家有沒有查過,一個個的雨夜,扭轉了多少傑出人物的生命歷程。

也許就是那個雨夜,李太白被謫貶之後,中國便又多了一位浪漫的詩人,纔有了今天的“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就半個盛唐”的豪邁。

也許就是那個雨夜,面對衰敗的唐朝,誕生了憂國憂民的杜甫,中國便多了一位現實的詩人,一句“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描繪了大半個中國。

太多的也許,我們也只能在夜雨中去感受,每個人都擁有着自己那與衆不同的情思,或悲或喜,或愁或苦,都在這裏釋放。

行路的人還在閣樓上徘徊,不過眼裏放出異樣的光彩,薄霧在不知不覺中襲來,一陣陣的寒風,不禁打了個冷顫,不過,他知道他不能睡,他要等待夜雨的停息,繼續他的行程。

我不知道行路的人究竟是誰,也許就是我自己,也許就是每個人,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都經歷着這樣的雨夜,然後等待着夜雨初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