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精選高三作文彙編十篇

精選高三作文彙編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高三作文彙編十篇

高三作文 篇1

紀德有言:“我願爲一切美好的事物燃燒自已的靈魂。”這美好的事物就是我們的理想與追求;這燃燒,便源於熱愛。有了這樣的愛的追求,人生就沒有悲劇。

熱愛一項事業,在前進的路上我們走得無悔而多姿;在達到終點後也未曾放棄執着。

爲了這度熱愛我們在追求。科比有對籃球的熱愛,35歲“高齡”腳祼重傷也不言退役只爲一個籃球夢;著名考古學斯坦因,終身未娶,在被截去腳趾後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我還能遠行麼?”他們是快樂的,因爲他們心中有追求,於是踏着荊棘也不覺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淒涼。對事業的熱愛,給予了他們走下去的信念與勇氣。斯坦因一個人開創了“敦煌學,”冒着各種危險馳騁於世界。這份快樂,比待在家中悠哉地喝咖啡豪邁得多。若缺少熱愛,就若缺少了領略這份快樂的資格。

因爲真正熱愛這份事業,即使得到了心愛的東西,也仍會細細品味和體驗。楊絳對文學的熱愛使她歷經百年仍舊風華如初,品讀她的文字,能感受着她內心的執着。我熱愛着我所執着的事業,這份愛源於內心。得到了它,我便站在山頂,對這份快樂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只是這種熱愛已不多了,現實中滿眼可見的是得到你喜愛的東西后的“悲劇”。高學歷的研究生在實驗中搖晃着儀器,因爲要證書要榮譽。他們對科學的熱愛恐怕僅是因爲要“吃飯”,要文憑找工作,一旦榮譽證書到手,他們的腦海中的光環便黯然褪色,最終淪爲平庸一族。缺少真正的熱愛的靈魂,無異於行屍走肉,淪爲肖伯納所說的悲劇。我們多的是像于丹那樣不熱愛靈魂只熱愛名聲金錢的人,這份愛太膚淺。只顧眼前的浮華與喧囂,少了一份對事業的執着。他們的人生纔是肖伯納所言的悲劇。

聖埃克蘇佩裏說過“創造,是以有限的生命換取無限的價值。”這創造,來自熱愛。因爲有了熱愛,我們收穫了追夢的信心。《逆光飛翔》中的黃裕翔是快樂的,即便盲了,但他有對鋼琴的熱愛支撐着他;文學家桑坦格是幸福的,他願意爲了文學而寫作,雖然可以逍遙度日,但熱愛拒絕了悠閒。

我們若想要快樂,必須熱愛一項事業,方可“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朝遊北海暮蒼梧”;也只有熱愛,纔不會讓你收穫果實時爲失去方向而迷茫,纔會讓你“人生有兩大快樂”。

每一段熱愛都會成爲不朽。歷史作證。星河作證。生命作證。

點評:本文論點明確突出,對兩則材料均有一個辯證的分析。結構清晰,利用幾個分論點彰顯主論點。思想具有一定深度,關注生活,在很常見的事情上挖掘並論證。語言不死板,能引用名句,增加文章內蘊。同時聯繫了當今現狀提出反思具有時代氣息,能夠引起讀者共鳴。

高三作文 篇2

畢加索與拉斐爾皆是主張返璞歸真的畫家,其中就以畢加索爲甚。返璞歸真者,去其外飾而還其本質者也。拉斐爾衝破了當時繪畫題材的侷限,擅長於女體以表達對人的純粹美、曲線美的歌頌。今天我們欣賞文藝復興時期巨匠的傑作時,我們看到了什麼?對透視法的嚴格運用,對光影的精心佈置,複雜的分型拓撲……而畢加索卻主張推翻這一切,向孩子學習,原因是孩子的畫是對感受最直覺的表達,不加任何修飾。

歸真返璞正像是孩子的畫所要表達的:質樸,不經雕琢。線條天馬行空,色彩灑脫奔放,“砰”,把你的心一下子攪得天翻地覆。

然而,想要做到返璞歸真是不容易的。無知的少年熱烈地追求愛情與名利,只有在擁有了一切或一切都落空後纔會體會到“平淡是真”的道理,安然投入“清靜無爲”的懷抱。一個心智健全的人自然會產生慾望,設法滿足慾望。“放棄希望換取解脫”這樣的道理並不難理解,但是究竟有幾人肯權衡再三後埋葬自己的夢想呢?

印象派畫家雷諾阿以擅長女性畫與拉斐爾齊名。他的代表作《康達維斯小姐像》是我認爲對返璞歸真最好的詮釋——沒有變幻的高光與陰影,沒有精雕細琢的紋理,甚至整幅畫中都找不出一絲確切的線條——但只要你看了一眼,就再也忘不掉畫中人物蒼白的肌膚、瀑布般的亞麻色長髮和楚楚動人的神情。離開了作者十年如一日的磨鍊,世事的變遷和對艾琳深刻的同情,如此質樸卻又傳神的肖像是不可能完成的。

返璞歸真是難能可貴的,但近來卻越發成爲了一種廉價的口號。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嚷嚷着“平淡是真”作爲不思進取的藉口,以“淡泊名利”自居。殊不知平淡出自風雨後,極簡中蘊含着無限繁複。返璞歸真好不好?當然好。

但未經琢磨,談何返璞?粉絲白菜不是返璞歸真,開水白菜纔是返璞歸真。一個人參過軍打過仗,在動盪中受過迫害,老年時仍能對世界抱以善意和熱愛可謂是淡泊,相比之下手腳健全的青年只因爲愛情、事業的變故就退縮不前,自當是“看破了紅塵”,未免有妄自菲薄,爲賦新詞強說愁之嫌。

返璞歸真,人之至難,人之至求……

高三作文 篇3

十六歲,我們不會再讓老師和家長費盡心機,逼着去學習,因爲我們知道:今日的播種和辛勤耕耘換來的將會是明日燦爛而無限的未來;今日的所謂“辛苦”是爲了到“老大”之時,還可以爲自己的青春而驕傲。十六歲,我們學會了勤奮,爲了家長的期望,爲了老師的教誨,更是爲我們自己的未來。

十六歲,我們不會再因爲與同學的一句口舌之爭而大動干戈,甚至一回頭,仍下兩個字“絕交”。因爲我們懂得了“一句話、一杯酒、一生情、一輩子。”我們會爲了友情而搖搖頭,若笑一聲:“何必呢,都是兄弟。”十六歲,我們學會了寬容、忍讓,這絕非做非,更不是所謂的“爲人際關係打基礎。”只是爲了到了古稀之年,還可以拖着一身“老骨頭”與“老友”殺上一盤棋。

十六歲,我們不會再“意氣用事”,因爲十六歲的我們在走過了十六年或坎坷的人生之路後,深知“一步一個腳印”的重要性,不會再犯“一着棋錯,滿盤皆輸”的錯誤。十六歲,我們學會了思考,學會了“三思而後行”,這不單單是一份思考,更是面對困難,面對挫折的一種冷靜和理智,“靜心、慎思,方可制敵”——這是大軍事家韓信告訴我們的。

十六歲,我們不會再重演“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悲劇,我們不會再做高高在上的演說家,因爲我們懂得“做”永遠比“說”要來得有效,我們會更多的用我們的雙手,而不是兩片薄薄的嘴脣,因爲雙手永遠比嘴要有力。十六歲,我們學會了實幹,我們要用雙手築造未來。

十六歲的天空更加多彩,十六歲的步伐更加穩健,十六歲的眼神中更多的是沉着,十六歲的臂膀更加寬闊,十六歲的羽翼更加豐滿。十六歲,我可以驕傲地豎起大拇指,說:“我長大了!”

我願我青春永遠有着十六歲的生機勃勃而又成熟,我會在我十六歲的天空中奮力翱翔,鑄就我明日的輝煌!

高三作文 篇4

生命中的一串光陰再度飛逝了,帶走了我的無知,卻帶不走我的煩憂與恐懼;留住了寂寞和無奈,卻留不住時間與快樂;帶走了我舊的天地,卻帶不來了我的成熟與新世界。

如今,我唯有真誠地譜寫新世界裏的光陰故事來彌補舊世界裏所犯的過錯,而最近的光陰則是高三,我的真誠地譜寫它的“三步曲”乃至人生的“三步曲”。

立志篇

當初爲了譜寫未來,我立志——階梯式的志向。

從小學的“上心中的初中”到初中的“上心中的高中和大學”再到高中的“上心中的大學”;從善待自己到善待父母再到爲人民服務;從誠實待人到誠實守信等等。這些志向乃至理想當中,除了高中落榜外,其他的實現得可以,除“上初中”的志向外,其他的志向的深度還可以提高,我也會繼續努力做到最好。如今,雖然在非理想的高中度過三年光陰,但我當初的志仍然存在。現在,進入高三的殿堂了,又將是我的一個轉折點,我更要整理當初的志並且賦予新的`內涵,孝順父母,爲人民服務和誠實守信一手抓,上大學就是上比高中高一層次的學府,所上的大學也要同理想相關,以便更好地提高知識水平和科技水平,以促進和保證最終理想的穩定實現。立志就是爲了實現理想,理想體現我的思想,我的思想聽我的!

勵志篇

有志必要勵志。

人生的道路坎坎坷坷,是不會一帆風順的,我們在爲自己的志向努力奮鬥時,難免會受挫。當初,我在心中的高中落榜了,面對非理想的高中,我曾經要放棄讀高中,而去讀技工之類的。由於家人的要求和期望以及勸告。我才勉強在“也許這非理想的高中才是你命中註定的高中,人生中的必經之府”的聲中重拾信心和志向。很快,我就在這裏認識了很多新同學,甚至好朋友。同時,也在這裏開啓了我的思想之門,讓我悟我所悟。如今,高中生活已剩下那麼一年了,在這段時間裏,我又遇到了考場的失敗乃至失意——第一次月考語文考砸了,又遇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唄阻礙了,又丟失了一些應有的機會等等。受挫後,人也會有一段傷心的時期,但我不時地相信:讓我受挫,就是爲了磨練我的意志,增強我的意志,考驗我志向的堅定性。所以,面對這些挫折,我要正視它,承認它,冷靜地分析產生挫折的原因,更要堅強地戰勝它以不失它送給我的一筆精神財富。

有了挫折,我相信命中註定,有了挫折的磨鍊,我更加堅定我的意志,有了挫折的光臨,我更堅信我的未來不是夢。

攻關篇

人間中20xx年的六月天,在這地方里,沒有六月飛霜般的景象,更沒有竇娥冤的那般景象,有的只是國家一年一度的高考戰場以及在此攻關的莘莘學子,我也將放心地在此攻關,在此留下人生的一道旋律,旋律是悲的,還是喜的,還是既喜又悲,戰後的若干年纔會有答案,我們不要憑這一仗論英雄,更不要認爲打了這一仗就會定我們的輸贏。但不管這一仗的結果如何,我們都要繼續攻關。我也要繼續攻關,我也會繼續譜寫我人生的“三步曲”!

高三作文 篇5

清風吹拂着,吹拂着故鄉的氣息;一縷淡淡的香氣,引我不忘初心!——題記

我出生於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因此從未經歷上世紀爺爺奶奶度過的艱苦歲月。每次聽說的那些大饑荒故事,也是從爺爺奶奶那裏得到的。

我小的時候,吃飯總是挑三揀四,不吃這個不吃那個,因此爺爺奶奶總是在我耳邊說:"唉!時代不同了,現在就算把大魚大肉放到孩子面前他們也不一定吃,真應該把他們生在咱們所待的那個年代。"聽到這,我總會笑着對爺爺奶奶說:"就是嘛!時代不同,如今不缺吃不缺穿,當然想吃啥吃啥,自己快樂就好。"由於心裏每次都存在着這樣的觀念,所以我挑三揀四的毛病很難糾正,直到一件事情的發生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我從出生就一直在西安讀書,每到夏天,西安的高溫天氣就讓人渾身不自在,每年剛一放暑假我就吵着讓父母送我回老家"避暑"。正好這個時候也是家鄉佛堂過會的時間,奶奶每次去佛堂唸經或者幫忙也總會帶上我。也就是在這裏,我真正感受到現代人渴望已久的儉樸。大家都從家裏帶來麪粉,菜籽油等用品,用來做中午飯。到了中午,全村男女老少都會來到佛堂吃飯。吃飯間,大家你說我笑,其樂融融。飯畢,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的做法讓我目瞪口呆。他們將吃完飯的碗用舌頭舔的很乾淨,跟剛用水洗過一樣。我不解的轉過頭問奶奶:"他們沒吃夠可以再盛一碗,何必舔碗呢?"奶奶聽後,對我說:"你現在吃的每一口飯,都是大家從家裏帶來的,每一口飯的背後都有着汗水,千萬不可以浪費。"奶奶的一番話,讓我受益匪淺,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理。

每一年過春節回老家,家鄉的廟會擠滿了人來吃飯,飯畢,我依舊可以看到這麼一幕: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將吃晚飯的碗用舌頭舔乾淨後纔將碗放下。那一刻,淚水潤溼了我的雙眼。

爺爺奶奶像我的老師,他們用行動向我闡釋糧食收穫的不容易,他們的做法也在耳濡目染影響着我。

風吹一縷香,讓我靜靜的感悟,感悟人生的真諦,感悟一點一滴的珍貴!

高三作文 篇6

睡不着只好在牀上,伴着隱隱的風鈴聲,漫倚回憶的長橋旁觀者新曆的過往。一幕幕有哭有笑,有悲有喜,斷斷續續地從腦海中流過,激起一朵水花,轉眼間又入定。只清楚記得,有你在便是花開千里。

也許,生命本就是一場充滿未知的旅行,有不期而遇的遇見,有悄無聲息的陪伴,你是充滿偶然的遇見,也是充滿溫暖的陪伴。

去年的冬,因爲對朋友的失意,而顯得更加灰濛,鉛灰色的天,沒有下雪也沒有放晴,凜冽的風,吹打在臉上冰冷得有些麻木,只是裹緊了,衣服加快了腳步,匆匆,再匆匆,只怕自己慢下來,會被悵然趕上,但是還是很空,空得冷清。我不知道風從哪個方向吹,但我知道無論從哪個方向吹都不斷抽離着周圍的餘溫。很冷,很冷。

也許正如萊雪所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麼,一個冬季的流離,終於在一個季節的更替後有了回溫,僵硬的枝丫變得柔軟,風漸漸有了人間的溫度,但我的心門遲遲未開。

或許,冥冥中早已註定,我會在最冷的冬天遇見你,你會在我最冷的冬天帶來溫暖依稀記得那天,我合上書仍擡頭茫然,書間的忘我,書外的落寞,在對比之間我更顯得可憐,移向門外的目光突然被一點搖曳吸引,一點笑再夾雜一點靈動的光亮,很親切,很暖,好巧,你知道我的名字,好巧我也認識你,只是我們中間隔着不冷不熱的距離。

開始所有交集,開始慢慢熟悉才發現,你笑得雖是有些傻氣但是很純粹,你的眼眸在興奮時散發着光輝,你好似沒有見過陰雲,眼睛是晴空的顏色,或許人冷了,會不自覺得向靠近。我能想到的只有給你看一些書看,讓你感觸一下來自時光那頭的感動。你我會很自然的相互傾訴心中的鬱塞,在彼此的寬慰中,豁然開朗。課桌上的三尺習題不再讓我目眩的不知所措,每個課間的偏向窗邊凝望不再顯得過多的孤零。記得夏日友人帳中有過一句臺詞:現在的我能明白,只要有想見的人,就不再是孤單一人。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欣然一笑:我再也不用顛沛流離,就像課下後很自然的等待在你的班前,不是爲了刻意體現什麼,只是很單純的想看看你,只一看你笑,就有所依靠,只說上兩句話了,就不再單薄。你,很暖,很暖。

時光匆匆,轉眼間我們將要各奔西東,我不怕天涯路遠的相忘,也不怕朝朝暮暮的消磨。你在我的航線上意外出現,我在你的視線裏短暫停留,不久,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在下一個緯度重逢。

感謝你一路陪伴,爲我驅除陰霾。願你安好,晚來安眠。

錦年有你,花開千里。

高三作文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在這熱情奔放、充滿收穫的季節裏,非常榮幸作爲教師代表爲我們高三學子們順利完成高中學業而祝賀,也爲你們即將出徵走向高考考場而壯行!在此,我謹代表全體教師向你們獻上我們最誠摯的祝福。

高中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在不知不覺間,三年的時光,一千多頁就這樣匆匆翻過。那麼多生動的細節,那麼多精彩的瞬間早已深深銘刻在我們彼此的心頭。是你們用青春與熱情揮灑出十八歲的絢爛和輝煌,是你們用勤奮與智慧編織了高中生活的豐富和多彩。想起三年前,你們懷揣夢想走進一中,帶着稚嫩的笑臉、好奇的眼睛去欣賞名人園、凱旋門;又帶着求知的渴望去艮嶽假山探尋孔孟先賢思想文化裏的精髓。三年來,一中是你們的校園,是你們的樂園,更是你們的家園。一言樓留下你們勤奮苦學的身影,二雅樓依舊迴盪着你們劍指高考的豪邁。鑑湖的波紋盪漾着你們的歡歌笑語,雷鋒廣場一磚一石見證了你們揮汗如雨的颯爽英姿。可以說,你們的足跡已經融入到一中永久的記憶。你們就是我們校園裏那道最美的風景!

再過三天,你們就要參加高考了,這是一次知識、能力、心理、體能的綜合測試,是一場激烈的競爭。作爲大學入學的選拔性考試,高考是人生走向成功旅途中的一個重要路標。但是,我們還應該明確:一次考試的成功並不代表人生的成功,高考不是生活的全部,高考成績只是一個相對的衡量標準,人生的最後成功也不完全取決於一次高考。同時,掌握知識與運用知識在高考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態穩定和正常發揮。可以形象地說,高考既是知識戰也是心理戰,越是高考期間,越要心平氣和,一如往常。所以,同學們對高考既要充滿信心,又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你們接受着最好的教育,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微笑進考場,正常去應對,你們就是最棒的。我們 全體老師相信你們,祝福你們!

同學們,在即將離開母校之前,請用手輕撫母校的一草一木,用心感受老師的一言一行,用情體味和學弟學妹共同學習切磋的點點滴滴,這將是你以後最珍貴的記憶。當你離開校園,繼續追逐青春的夢想時,請恪守“礪志、尚禮、博學、慎思”的校訓砥礪人生,服務祖國,回報社會。我們畢業的莘莘學子中,有威加四海、勳滿中華的軍旅將軍;有神思飛揚、經邦治國的科學巨擘;也有引領發展、商海弄潮的經濟賢達。你們當以他們爲榜樣,用智慧去改天換地、用實幹去開創先河,用一中人特有的豪邁去“跨過那站着的前人”,繼續譜寫我們一中華麗的樂章。

同學們,外面的世界,海闊天空;外面的世界,大浪淘沙。不論你走到哪裏,不論你走多遠,你都會在老師期待的目光裏;不論你從事什麼職業,不論你飛多高,你都會在母校的關注裏。希望大家珍惜這份情,無論何時,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家、自己的母校。

同學們:長叮嚀、短囑咐,萬語千言難以訴盡老師對你們的依依不捨,就讓我們把這份濃重的師生情誼化爲對你們的美好祝福——祝你們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快樂幸福地走進新學府的大門,開創人生另一個輝煌!老師堅信:你們的生命會因爲你們精彩的一躍而燦爛奪目,一中的歷史會因你們奮力的一搏而更加輝煌!

高三作文 篇8

象棋中的一枚“車”子總帶給人無限的野心與幻想:橫衝直撞、“肆無忌憚”,隨心所欲地前往欲達之處,當之無愧地成爲了棋盤上不可或缺的良將,擔負起“棋盤殺手”的稱呼,象徵着棋盤上的“最高速度”。

往觀現實,時光大道上的車同樣象徵着時代的“最快水平”。無論千百年前的“一車兩馬”“一車四馬”日行千里、工業革命時期一聲長鳴裏的誕生的蒸汽機車、卡爾本茨那轟鳴不止的內燃機汽車、抑或是近年來令國人無比自豪的“中國高鐵”,乃至研發中的時速四千千米的“高速飛行列車”,都踏着時代的潮流,緊隨着人們對速度愈發嚴苛的要求而不斷突破極限,並將以“更快、更強”的姿態奔向未來。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面對交通工具日新月異的速度,有人似乎永遠不會滿足——快一點,還要再快一點。如此難以填飽的胃口,究竟緣何生呢?

可堪回首,在“一車幾馬”的時節裏,“車,馬,郵件都慢”於是,那時的人們也自然地習慣於“一生只愛一個人”——這是怎樣的一種堅守,怎樣的一種執念,怎樣的一種“慢且益堅”的真摯內心。在那“漫而慢”的日子裏,究竟需要怎樣寧靜的內心,才能如此恬然淡靜,如此從容不迫。

日轉星移,當“車”與時代相挈共進,一起加速時,空氣中的某種化學物質彷彿被點燃了一般,推動着每一個人不斷地“進取,開拓,勇往直前”,人們大踏步着、飛奔着、疾馳着,向着最美好的“戈多”發起衝擊。於是,即便“飛行列車”恐怕也滿足不了的人們,便一次次地從心底發出低吼:“快一點,再快一點!”越陷越深的溝壑,遠非疾馳的車流所能填補;無底的深淵,開始從人們心房的某一側漸漸坍縮。

蒼旻遐緬,人事未已。無論那位00後的CEO,無論夜深人靜時的點點燈影,無論“時不我待”的一次次“悲號”,都透露出每一個人心中對“高速度”的渴望與追求。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角,時代的一部分。”當時代列車疾馳而往,身處其中的我們,是否也該同其一道拼命加速呢?在奔向“戈多”的路途中,究竟還有無它樂可求呢?

“終點只有一個,風景各不相同。”不停歇的車廂中,我們並非不能放慢腳步,也非不能觀賞“雲翳與黃昏”。疾行之時,莫忘驚鴻一瞥,車馬縱快,徐疾自存於心。

高三作文 篇9

談及“器”,首先所能想到的,莫過於是那些可以容納物品的器皿。而器皿之所以能夠容納物品,是因爲它可以根據需要製作成不同形狀,但最終都爲了能夠盛裝物品而服務,簡而言之,能把東西裝進去,即爲成功。但在我看來,器皿之於容納而言,雖是關鍵,卻不是唯一解讀的答案。

器,可以意爲器皿,可以容納萬物,強調c的是容納。不管把一個器皿製作成什麼樣的形狀,都是在爲了去裝它該裝的東西而改變。就像會用湯碗而不是菜盤來裝湯,會用籃子去裝果蔬而不是去裝水,更甚至於爲了喝不同的酒而使用不同的杯子一般,每樣東西都要用適合的器皿去盛納。或許你會問,不是應當一樣器皿把萬物都囊括起來纔算容納嗎?這樣一樣物品換一樣器皿算怎麼回事。

我卻不這麼認爲,正是因爲需要容納萬物,所以我們纔要根據不同的特性而改變去適應萬物。時代在進步,萬物需要被容納,卻不是一味地容納,博採衆長才能夠推陳出新。用同樣的材質去打磨,卻爲了不同的物品性質而改變,才能在不斷髮展的時代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

我們用“器”代指器皿,同樣也用“器”寓意人的度量和胸懷,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器量。當一個人的器量足夠大時,或許才能真正做到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這同樣強調了容納。當我們的心胸足以容納所有的優點與缺點,當我們的眼界已不再被世俗的私心雜念所拉低,我們如何還會被一切繁雜的事情所困擾?

就如同浩瀚無垠的天空,之所以能夠無邊無際,就是因爲天空可以容納每一片不同形狀的白雲;就如同波瀾壯闊的大海,之所以能夠海天一線,就是因爲大海可以容納每一條奔自萬里遠方的河流;就如同各種各樣的器皿,之所以能夠盛納萬物,就是因爲器皿可以根據不同特性容納每一樣不同的物品。我們每個人亦同,當我們的器量胸懷可以如同每一個器皿,根據眼前所遇到的事情而改變心境,學着容納好與壞,美與醜,善與惡,那麼相信你眼前的一切又會有所不同,器量須大,心境須寬。

“器”之於物,爲器皿;“器”之於人,爲器量;“器”之於國,我認爲是一個融和的國之重器乃至大國器度。我們把國家的寶器稱爲重器,這不僅僅展現的是一個國家的至高無上的貴重寶物,更是展現着中國作爲一個大國,博採衆長的大國氣度。從中央臺的《大國重器》到《國家寶藏》,近年來從電視節目也不斷在開始將我國的歷史與進步逐步展現在每一個老百姓面前,讓我們感嘆中華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同時,共同展望中國製造業的強大未來。從古代的歷史文物,到現代化的工業製造,所有的大國重器,都不斷向我們展現着一種精神:容納。不僅是重器本身在當時的年代所代表着的容納,更是中國在不斷的發展中向大家展示出來的一種態度,我們容納且開放着,我們包容且創新着。

這就是我所認識的“器”,在每個器皿本身,它包含着一種特質,在每個中國人心中,它傳承着一種精神,在我們飛速發展的中國裏,它同樣傳達着一種態度,那就叫容納。

高三作文 篇10

早,這個神聖而溫暖的字眼,想必我們的祖先們一定是滿懷着希望與期待,包含着幸福與愛意而創的。

早,是一個“日”字和一個“十”字,日是驕陽,是熱情,活力與希望,可以想象,那一輪驕陽,從那遠方的地平線,一點點探出了腦袋,用它那耀眼而溫暖的光芒灑向着蒼茫的大地,暖着每一個人的心靈。十是樹梢,樹梢上滿載着快樂與幸福,鳥兒們爭先飛舞,在樹梢上安家,連那樹上結着的果實,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這便是早的美麗吧?

然而,現在的早呢?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因此,因爲這個有多少孩子失去了本該屬於他們的歡樂童年?

清晨裏的第一束眼光還未曾灑向大地,可那些小小的孩童卻揹着沉甸甸的書包走向學校,走向那一個個補習班。小小的肩上,揹着的是大人們的希翼,丟棄的是自己的笑顏……

大人們無時無刻不再說着“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於是,那小小的孩子們的眼中,再也沒有了那早晨的陽光,那清晨的鳥舞,那風吹葉動的輕搖……他們的眼中,只餘下那一支支筆桿在燈光下搖曳的影子。

回想,那一個個風箏在天空上飛翔的清影,那一隻只飛鳥在天空上自由的鳴叫,那一條條游魚在水潭裏歡躍的遊痕,頓時,心中生出一抹悲涼。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那早起的蟲兒也可能被鳥吃!讓那些孩子們早早的背上枷鎖,關入籠中,讓那些孩子們早早的失去了本該屬於他們的歡笑。

每一天,都過的格外充實。雜亂的知識,無章的塞入他們那稚嫩的大腦。每一天,從一個籠子放入另一個籠子,不斷循環……

祖先們的希翼,不是讓自己的後輩們變成一個個小書呆,變成一個個沒有思想的行屍走肉!魯迅在桌上刻“早”,是爲了勉勵自己!周恩來早立志,是爲了中華之崛起!古人云: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是爲了自己的後輩們勤奮,惜時。然而,現在的一切的一切,早已離那祖先們的希翼,漸行漸遠……

家長們,還孩子們一片自由的天空吧!用那“早”字所賦予的希翼,化作他們的羽翼,去飛翔屬於他們自己內心的那片藍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