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彙總4篇

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彙總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01K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彙總4篇

高考語文作文 篇1

夜晚,星星在我的眼裏閃閃發亮,布穀在我的耳旁一個勁地催,一襲春風吹來,吹得我心裏愈加煩躁。

多少年了,沒有在這樣的季節裏負犁奮進,真讓我有些心酸啊!我懶懶的叼起一根稻草,傷心的咀嚼着那些曾經見證過的風乾的往事。那時節,這樣的夜晚,有星星,有晚風,怎會沒有煤油來照明呢?主人用柴火點燃煤油燈,發行在燈罩裏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音,如詩歌般整齊而富有韻律。現在呢,沒有了煤油,也沒有了煤油燈,只有那遍佈屋裏屋外街道兩旁照徹大地的電燈,圓的,方的,環形的,柱形的,白色的,紅色的,讓我睡覺也睡不安穩。

現在,那土地再也不需要自己了。土地有了播種機。剛有播種機的時候,我就和它賽過一場。走進田野,我就有一種興奮的感覺。歡快的揚揚蹄子,我就套上犁跑了起來,剛開始還能跟得上那播種機。不一會兒就比它慢了。艱難的耕完一塊地,我明白了:牛怎麼能跟不知道疲憊的播種機比呢?

我的兄弟們就一個個少了下來。先是一家賣了,後來就差不多家家都有了。不是賣掉,就是被殺了賣肉。不用耕地了,誰還養我們呢?我見證了夥伴們的死亡:調皮的二牛、沉默的黃衣、能幹的白點……到現在,整個村子就還有我們寥寥幾頭了。要不是老主人和小主人鍾愛我,我或許就成爲刀下鬼了。我是一頭不用下地耕地的耕牛!

牛欄門吱呀一聲開了,一陣風過來,給裝着空調的牛圈帶來泥土的氣息。我享受地聞了聞,我喜歡這氣息。主人領着一羣穿着時尚的人進來。“今晚上我們的活動項目是越野耕地。大家可以任意的挑選一頭牛,牽着他到我們爲你們準備的土地上去耕地。喜歡牛的朋友可以騎在牛的身上,體驗一把牧牛童的滋味。”主人又領來了一羣遊客。就是從主人開始“農家遊”開始,我的同伴纔有開始多了起來,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也好了起來,一頭牛也開始講營養和衛生。牛也要講營養和衛生,我以前還從沒聽說過。白天上山,在一羣陌生人的牽引下吃草、休息;晚上下地,陪着一羣陌生人耕地。叫見證過無數人耕地的我來看,這哪叫耕地,懶洋洋的走上幾趟,地就到頭了,把犁的歪歪扭扭,讓我走都走得不舒服。

“我騎這頭黑牛。”一個小孩高興得指着我。“去,黑皮。”老主人熟練的把握牽了出來。讓小孩騎在我的身上,慢慢走出村子。回頭望望,村子又有些變化,東北角冒出了一家工廠,西北角又多了一幢別墅。

星星在我的眼裏閃閃發亮,布穀在我的耳旁一個勁地催,一襲春風吹來,我昂起頭“哞”了一聲:我是一頭見證了這個村子的變遷的老牛……

高考語文作文 篇2

原題回放:看天光雲影,能測陰晴雨雪,但難逾目力所及;打開電視,可知全球天氣,卻少了靜觀雲捲雲舒的樂趣。

漫步林間,常看草長鶯飛、枝葉枯榮,但未必能細說花鳥之名、樹木之性;輕點鼠標,可知生物的綱目屬種、遷徙演化,卻無法嗅到花果清香、叢林氣息。

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③不少於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

隨着科技的進步,互聯網、電視等的出現使“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成爲了可能。通過科技,我們不僅能看遍世界的美景,還能更深入的探索自然的奧妙。科技,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讓我們更好的感知自然。

科技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看見了世界的壯美與遼闊。目前,一組“世界與內蒙古撞臉”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從圖片中我們能看到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景點在許多地方與內蒙古有異曲同工之妙。網友們紛紛感嘆,要是沒有科技,我們也許永遠也不會發現內蒙古那具有“國際範”的美。的確,如今的人們處在邊界的互聯網時代,不出家門,我們就可以看見內蒙古廣闊無垠的草原,感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闊氣勢。這要放在古代,人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憊。在偌大的世界裏,人是渺小的,只有通過科技,才能滿足我們對自然無限的好奇心。

科技總能把我們帶入另一個“時空”。通過科技,我們無需實地考察,就能從宏觀上把握自然,感知自然。尼泊爾發生了8.0級大地震,令世界爲之悲痛。如今,有了科技,我們得以換一種方式心繫災區。通過電視,我們瞭解到災區的各方面情況。通過上網,我們還能瞭解到尼泊爾此次災難發生的原因,震源深度以及可能引發的各種氣象災害等等。科技拉近了我們與尼泊爾的距離。我們無需親自前往災區,便能夠感受自然的巨大威力。有了科技,我們對自然的感知就不僅僅停留在感性層面,我們能更加理性地面對自然,對自然常存敬畏在心間。

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生在一個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科技激發了我們對自然的想象,推動了我們去探索。回首在科技不那麼發達的時代裏,哥倫布歷盡艱險發現新大陸,卻未發現那不是他所向往的亞洲;近代中國人因爲科技落後而缺乏對世界的瞭解,妄自尊大……我們要好好利用科技,開眼看世界,更好的感知自然,利用自然。

日前,一封“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師辭職信被稱爲史上最具情懷辭職信。我們在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同時,也不要忘記邁出腳去看看,生活,畢竟還有詩和遠方。

總而言之,在這個不斷向前發展的時代裏,科技的出現總是有利於人們更好地感知自然的。

我們應感激:科技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

點評:

這是一篇優秀的考場議論文。本文完全符合題意,觀點十分鮮明。標題“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全文圍繞此分別從“科技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和“科技總能把我們帶入另一個‘時空’”兩個方面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述,層次清晰,論證嚴謹,觀點突出。

本文立意深刻,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作者反覆強調“科技”能“讓我們更好地感知自然”“利用自然”,“更好”二字體現了小作者並不否定親身感知自然的重要。文中倒數第二段,作者借用時下流行的教師辭職信,提出了“也不要忘記邁出腳去看看,生活,畢竟還有詩和遠方”,可見其論證思維的嚴謹、辯證,值得點贊。

全文用例恰當,中外並舉,引古說今,詳略得當,內容豐富。語言簡潔、流暢,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論證能更深入一點,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會更精彩。

高考語文作文 篇3

【友善】

凡是經過考驗的朋友,就應該把他們緊緊地團結在你的周圍。(《莎士比亞戲劇集》)

一把叉子叉不起一堆糞。――高爾基《母親》

要像蜂房裏的蜜蜂和土窩裏的黃蜂那樣,聰明人應當團結在一起。――高爾基《我的大學》

等我長大成人,我一定要勤勞,知足,善良,要爲別人做一些好事,如果可能的話,還要博得別人的歡心。――狄更斯《荒涼山莊》

我一直確信不移地認爲,當我爲改變自己的貧窮或默默無聞的處境而奮鬥的時候,有一個思想一直給我以力量。――狄更斯《狄更斯傳》

我獲得人家的信任,一不懇求,二不追求;我只是在盡我一切義務的時候,誠心誠意,信念十足,以求人家對我這個人的最大的尊敬,即使在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的當兒。――巴爾扎克《鄉村醫生》

最重要的人是同你在一起的人,因爲誰也不知道他以後究竟還會同別的什麼人打交道。而最重要的事則是對他做好事,因爲人生在世就只爲了這個唯一的目的!――托爾斯泰《三個問題》

人只應當忘卻自己而愛別人,這樣人才能安靜、幸福高尚。――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裏拿取。――高爾基《世界名言錄》

有能力幫助人的人們必須經常記住,自己決不可以胡亂浪費掉自己的資本,不然的話,他們就會慢慢失去幫助人的能力了。――泰戈爾《沉船》

無論是朋友事是生人遭到了危險,我們都要大膽地承擔下來,盡力幫助人家,根本不考慮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馬克吐溫《狗的自述》

一個溫存的目光,一句由衷的話語,能使人忍受生活給他的許多磨難。(高爾基《夢》)

溫婉的憐恤來叩門,堅厚的鐵門也開放。――莎士比亞《魯克麗絲受辱記》

與快活的夥伴爲伍,憂鬱的靈魂活不成;置身於悲哀的團體中,悲哀是感到高興:真摯的苦痛得到了同病相憐的同情,於是乎心滿意足,於是乎感激涕零。――莎士比亞《魯克麗絲受辱記》

人類最難忍的是憐憫之情,尤其是在他值得別人憐憫的時候。仇恨是一劑滋補藥,它能使人活下去,它喚起復仇的念頭;可是,憐憫卻能殺死人,它使我們原來虛弱的身體更爲衰弱20xx年經典高考語文作文素材彙總20xx年經典高考語文作文素材彙總。――巴爾扎克《驢皮記》

能夠吐出一句箴言是一種安慰。吼叫是狼的安慰,羊毛是羊的安慰,白頰鳥是森林的安慰,愛情是女人的安慰,箴言是哲學家的安慰。――雨果《笑面人》

人有了憐憫之心,就會覺得自己已經做了一切切實實可以做、而且應該做的事情,是的,憐憫之後便心安理得了。――高爾基《馬特維科熱米亞金的一生》

我的朋友,你的語聲飄蕩在我的心裏,像那海水的低吟聲繚繞在靜聽的松林之間。――泰戈爾《飛鳥集》

寬恕人家不能寬恕的,是一種高貴的行爲。――莎士比亞《理查二世》

別驕傲,別懷恨,別不肯原諒人。――狄更斯《馬丁瞿述偉》

仁慈的氣息永遠是一個人心靈高尚的標記。――巴爾扎克《人生的開端》

要知道,愛找別人陰暗面的人,自己也常常失掉光芒。――高爾基《懺悔》

我們既活着做人就必須造就我們所處的實際環境,凡事忍耐些。――泰戈爾《沉船》

從洞穴裏看見,天是渺小的,生活是狹窄的。――高爾基《初戀》

【友誼】

真實的十分理智的友誼是人生最美好的無價之寶。(高爾基《世界名言錄》)

患難之中的友誼,能夠使患難舒緩。――莎士比亞《魯克麗絲受辱記》

用友誼的耙子剷除敵視和仇恨的種子,再在原來的地方種下和諧的嫩苗。――狄更斯《古玩店》

友誼是不會有感情的破產和快樂的幻滅的。愛情如果獻出的超過本身的能力,最後就會接受多而獻出少了。這在男女雙方都一樣,而友誼則只能增長。――巴爾扎克《假情婦》

有了朋友,生活才顯出它全部的價值;一個人活着是爲了朋友;保持自己生命的完整,不受時間侵蝕,也是爲了朋友。――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在情誼方面,世界好像是一個小商販,它只能把情誼零星地出售。――羅曼羅蘭《母與子》

交情不像蘑菇,在樹林子裏是找不到的;孩子!它是長在心裏的。――高爾基《馬特維科熱米亞金的一生》

我們不應該不惜任何代價地去保持友誼,從而使它受到玷污。如果爲了那更偉大的愛,必須犧牲友誼,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過如果能夠保持下去,那麼,它就能夠真的達到完美的境界了。――泰戈爾《戈拉》

大地啊,我到你岸上時是一個陌生人,住在你屋內時是一個賓客,離開你的門時是一個朋友。――泰戈爾《飛鳥集》

一旦朋友有難,或者事關道義,他顯得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總是挺身而出,排除萬難。――《馬克吐溫自傳》

在有骨氣的人看來,送禮的人要是變了心,禮物雖貴,也會失去了價值。――莎士比亞《哈姆萊特》

世界上最相互排斥的兩種性格碰在一起,隱隱地相互摩擦,暗暗地相互傷害,永遠離心離德。――巴爾扎克《十三人故事》

使我們摔跤的往往是我們的朋友――雨果《巴黎聖母院》

精神生活和肉體生活一樣,有呼也有吸:靈魂要吸收另一顆靈魂的感情來充實自己,然後以更豐富的感情送回給人家。人與人之間要沒有這點美妙的關係,心就沒有了生機。它缺少空氣,它會受難,枯萎。――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

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巴爾扎克《鄉村醫生》)

根據一般情理而論,在一件事情上靠不住的人,在什麼事情上也是靠不住的。――狄更斯《荒涼山莊》

高考語文作文 篇4

自 1999 年高考開始採用話題式作文的命題形式以來,逐漸衝破了滿分的禁區,考卷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滿分卷或高分卷。而這些滿分卷或高分卷,幾乎都是個性化作文的範例。

特別是 20xx 年高考,除北京、上海外,其他 13 套試卷都是在教育部《 20xx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指導下命題。從整體上看,作文命題思路一致,都延續了話題式作文的命題形式,以所給材料和所引話題作爲寫作的導引,仍舊體現出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的三自原則。

20xx 年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較 20xx 年在分值上有較大變化,即基礎等級中的內容和表達共佔 40 分,減少了 10 分;而發展等級則增加了 10 分,提高至 20 分。這種調整,體現了命題者對考生的期望,同時也提醒考生高分作文必須在發展等級上有所表現,因而具有引領學生落實基礎走向創新的導向作用。

社會上不少人認爲高考阻礙着課程改革,阻礙着素質教育,而事實證明,在承認個性、鼓勵個性、發展個性的全面育人目標上,與課程改革殊途同歸。

一、與課程改革都要求教學個性化

高中語文新課標在課程性質、課程目標中十幾次談到要發展中學生的個性,這表現在學習方式、審美境界、文化傳承、閱讀體驗、發現創新、自主寫作等方面。而高考的三自與發展等級正是對新課標執行結果的檢驗與評價。

1. 三自解放了學生的個性

自定立意:

鼓勵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多維度、多元價值取向地尋找自己的興奮點,從而構思出基於個人思想情感的獨特的立意。以全國卷之一的話題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爲例,過於自信、自信而客觀、不自信這三種情況在聽取別人的意見時就會有不同的表現,而這些不同的表現,也會帶來不同的結果,這樣就可能有十幾種不同的立意;通過這樣的分析,也就會加強答卷人在表達時的辨證思考個性傾向決定關注的熱點。

自選文體:

自選文體的結果,取決於作者不同的思維方法。正是不同的思維方法決定了寫作時所用的文體。從思辨出發,以概念、判斷、推理、證明爲主要方式,就可能寫成一篇議論文;從經歷出發,善於再現形象、交代情節,就可能虛構一篇故事;從形象出發,因物動情、移情於物、物我一體,都有可能玉成一篇散文。於是寫詩歌者有之,用文言者有之;發壯詞宏論者有之,抒真情實感者有之個性隨文體翩然而出。

自擬題目 :

自擬題目,就給了學生廣闊的想象空間與展現個性的機會。

而三自的寬鬆與話題的開放,恰與教育部頒發的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相呼應,即 瞭解自我、信任自我、悅納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調適自我、設計自我、滿足自我,啓迪着健康的個性。

請看以下滿分或高分卷的題目:

《孫悟空下崗記》《寶釵鳴冤》,表現了作者個性化閱讀的實績;《普朗克的懺悔書》,透露出作者喜愛物理並稔知物理學史的`個性;《綠太陽紅太陽》,彰顯出作者未泯的童心;《石碑上的歷史》,記錄了作者重視歷史考證的思想軌跡個性於題目中已初露端倪。

2 .發展等級引導着個性的發現與發展

發展等級主要包括四個指標,即深刻( 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啓發作用);豐富( 材料豐富,形象豐滿,意境深遠 );有文彩( 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意蘊 );有創新( 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徵)。

深刻:

深刻集中地表現在善於深入地思考問題抓住事物的規律和本質,預見事物的發展進程。中學生思維深刻性表現爲思維形式的個體差異,即在形成概念、構成判斷、進行推理和論證上的深度是有差異的。思維方法有個性差異,思維規律有個性差異,思維廣度和難度有個性差異。請看:

清晨,陽光透過窗簾柔和地射在臥室地板上,善良的窗簾並沒有阻擋太陽,而是寬容地允許它進來。窗臺上的那缸小魚正歡快地遊着,感謝陽光的普照。我把剛買來的袋子裏的小魚倒進魚缸,老住戶'新朋友'相互碰碰尾巴算是默認了,我突然覺得包容讓整個世界變得和諧。 思維的起點對準日常生活,從新買來的小金魚入筆,化尋常爲神奇,能以近取譬。

有一些飛翔是不要翅膀的,有一些美麗是不需要書寫的 善於從普遍中發現特殊。

一朵紫羅蘭被踐踏,它卻將芬芳留在那雙腳上,這就是包容。每個生命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每種生活都免不了苦難,但有人仍能夠含葩斂翅晏然而處,這就是包容。 思維的角度新穎,從紫羅蘭的視角來看世界,然後推而廣之。

豐富: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要、理想、意志、動機、性格,也有着不同的興趣、情感、信念和能力。因而,必然會產生不同個性的作文。對色彩、聲音的敏銳感知,對信息技術的熟悉與偏愛,對世態人情的觀察與體驗,都會使學生們筆下展現出不同的關注對象,不同的愛好空間。豐富,給豐富的個性以展現的機會。

例如:

讓我們回到那段令人驚悸的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傷害史,去看一看那些海洋天空一樣廣闊的心胸,沈從文請黃永玉到這邊來看荷花';楊絳在斗室中精心佈置,等待與錢鍾書的重逢;汪曾祺在自然中尋找樂趣這些看似優雅從容的舞步,有誰知道是旋轉在難以癒合的心靈傷口?他們承受了瘋顛的歷史對每一個清醒者在人格與人性上的踐踏,他們包容了苦難的生命質地,包容了絕望的生存境遇。惟有如此,才能在顛倒的乾坤間仍然挺直脊樑,纔不曾放棄生命的尊嚴,才能等到後來的天海澄清,千秋光明。

能夠包容的生命,即使倒下也會面對太陽;能夠包容的人,在降生、戰鬥、傷殘乃至死亡都會迸濺出鋼花焰火。

伏爾泰蹲過巴士底獄,被流放過英倫三島,捱過政敵的毒打,所有的一切,都未能摧毀這個歐洲的良心',他依然以《哲學通言》召喚同道,以《百科全書》啓迪民衆。此時他包容的,已不僅僅是個人的苦難,他呼喚所有的人正視生命,從沉淪中崛起,從麻木中尋找希望。伏爾泰,以其不老鬆式的包容心態鐫刻在了歷史的里程碑上。 這裏的豐富,來自作者個性化閱讀的積累與對生活的個性化的詮釋。豐富是有着個性化的選擇的。

有文采:

情動而言形,理髮而文現,或直白立論,力求鮮明確切和明白曉暢;或藉助想象,力求訴諸形象而生動感人;或喜用口語詞彙,以呈親切接近;或願以長句表達,以顯婉曲跌宕;或講究修辭格式,於素樸中增添華彩。

請讀:

這些看似優雅從容的舞步,有誰知道是旋轉在難以癒合的心靈傷口?

包容,能使你在貝殼裏找到海,在野花裏看到天堂 !

水,流過歷史,穿越了它對時光的沉澱,流淌出它的變遷與更迭。

這幾句話表現出作者造語、行文的個性,簡潔、靈活,有蘊含,有創新。

有創新:

創新,是智力的高級表現,應該具有五個特點:與創造性活動聯繫;在現成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想象,加以構思,具有個人的色彩和系統性;伴隨着靈感;分析思維與直覺思維的統一;發散思維與輻合思維的統一。

考卷中有童話,有網頁,有寫給十年後將出生的寶寶的信,有將千年歷史再現於今天的戲說。面對未來,大膽袒露心曲;回顧歷史,化腐朽爲神奇。文思活躍,個性張揚。

看了這些高考的優秀作文,真可謂文呈百態盡搖曳,筆有千鈞任翕張。這百態千鈞都是物質的,不是虛無的。它們植根於誠,植根於愛,植根於真善美,植根於獨知地,植根於執筆者的健康個性。

高考給予學生展現個性才華的機會,我們當然要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的個性在寫作中開出芬芳絢麗的花朵!

三、探索作文教學的個性化

1 .作文教學個性化與思維品質發展的一致性

我們感到,在教學研究中,必須注意作文個性化與思維品質發展的一致性,個性不是憑空產生的。我們從小學生的詩歌創作中已能明顯地看到這一點,如 深圳寶城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詩《雪》: 大雪紛紛下,漁翁獨坐船。莫說人孤獨,還有寒梅伴。 就表現出了作者獨特的審美觀和人生價值取向,確有比古人豁達的地方;武漢太平洋小學二年級學生的 《 看東湖美景 》: 山色美麗春長在,湖水碧綠蕩輕舟。路邊楊柳排成行,園中游人似水流。 是從宏觀着眼,由遠即近寫來;而 深圳寶城小學三年級學生的《 荷塘 》: 荷葉清幽碧,露珠花葉藏。花香滿塘溢,蛙兒踞前唱。 則是微觀入筆,形、聲與情並茂

因而,必須從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角度入手,具體研究學生個性的發展情況與發展途徑。因爲寫作是有形的思維,而思維是無形的作文。

2. 作文個性化與 閱讀個性化密切結合

作文與閱讀密不可分,個性化閱讀可以爲作文提供個性化寫作的範例,積累個性化的體驗與感悟,借鑑並實踐個性化語言的運用,發現個性化思維的特點與規律。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給學生搭建自主閱讀的平臺,注意創設表現與交流的情境,注意建立個性化閱讀與寫作的評價。

四、個性化教學呼喚教師個性的發展

有位專家說: 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 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完善的職業。

教師 課堂教學個性化的表現是全方位的,從備課、課堂教學、評價等教學的全過程,到教學語言的設計與運用,乃至形成獨特的語言表達風格,無一不是教師個性的外化。不管教師具有怎樣的個性,它們在課堂教學中一般表現爲言語能力的流暢性、教學設計的靈活性、着眼於學生自我建構的變通性,以及教師教學的獨創性和精緻周密性。教師通過個性化教學,充分認識學生的個性差異,把握這些差異,運用這些差異,促進學生全面迅速地發展。

與課程改革爲寫作個性化研究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無個性即無人才,而個性需要個性來啓迪,因而教師自身的個性發展也很重要。正如古希臘特爾菲神廟的神諭 你要認識你自己一樣,教師本身個性的自我認識、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文如人面,千人千面;文如其人,千人千文。作文中的個性化表現無可旋避。那麼,對語文教學個性化的研究就必須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