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初二議論文 :幸福

初二議論文 :幸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初二議論文 :幸福1

或許不少人都疑惑過,抱怨過——

初二議論文 :幸福

爲什麼我的家境如此貧寒,而別人如此富裕,應有盡有?

爲什麼我什麼都不是,而別人就是富二代,官二代?

爲什麼我的父母文化水平這麼低,而別人的父母卻是高級教師,教授?

正如一位作家所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摸彩的遊戲,而別人常常都是幸運者。

我們呢?我們摸到的,就是貧寒,零起點,一無所有!

這些疑惑似乎是針對於家庭,自己和父母。而其實,這些人把問題的源頭鎖定在了父母的身上,把一切的矛頭都蠻橫無理地指向了父母!

因爲他們以爲,父母是有資格爲他們創造先天的條件的人,只有父母,才能決定他們一開始的平臺是高是低,他們一開始的起跑線,是與別人在同一線,還是落後於人。人,剛剛誕生於這個世界所現成的一切,都是父母給的!

如此看來,這算不得是老天的偏心。那麼這些人因此而責怪他們的父母似乎是理所當然了?

當然不會是如此。

他們拿得出什麼理由去責怪自己的父母?

如果就是之前所提及到的那三句話,那三個問題,那他們只拿得出能證明自己是一個的傻子的理由!

這些話不僅僅是不能作爲他們指責父母的理由,他們甚至都沒有資格去做任何的評論!

在這方面,只有*者才能評價一個*者的所作所爲,因爲他們自己也參與其中。而作爲一個旁觀者,作爲一個享受者,誰都沒有資格冷嘲熱諷什麼!

他們的父母在爲他們打造這一切的時候,他們在哪兒呢?他們連評價的機會都沒有。他不費吹灰之力地與父母共享他們的勞動成果,可謂現成,他沒有資格做半點否定!自己還不一定能做到的,憑什麼去指責別人呢?不覺得是一種自嘲嗎?

至於他們沒有權利指責這一切的最重要的理由是——

不論他們的父母在他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究竟是給予了一些怎樣的現成品,但有一樣,是每一個父母都沒有少的——給了孩子一個生的權利!

這就是幸福!是人世,人生,的幸福!

只有有了生的權利,纔可以談及其它,纔可以建立其它,纔會有希望!

生的權利,一方面是享受,享受人間的情感,溫暖,歡樂;一方面是磨難,但磨難纔會給成功帶來機會!唯有磨難,纔是成功的奠基石!活着,就是一種幸福!痛,也是爲了成功!

所以,任何人,都是幸福的!

初二議論文 :幸福2

幸福,因每個人的人生座標而各不相同。

顏回一簞一瓢飲在陋巷,是清貧者的幸福;青雲直上加官進爵,是政客的幸福;“生意興隆,財源茂盛達三江”,是商人的幸福;“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是農民的幸福;“金榜題名時”,“打馬御街前”,是讀書人的幸福。

西方有一則關於幸福的故事:一個憂傷的國王去尋找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找遍了城市和鄉村,沒有一個人說自己是幸福的。終於,他找到了一個自認幸福的人,你能猜到他是誰嗎?是一位衣衫襤褸,坐於牆根,一邊曬太陽,一邊捉蝨子,一邊哼小曲的乞丐。

幸福的大小和慾望的多少成反比,欲想越少,幸福就越大。慾望是幸福的敵人,因爲慾望總使人處於一種浮躁不安的狀態中。遠離慾望的糾纏,才能體驗到幸福的真諦。

夕陽下,一對銀髮夫婦相攜漫步於鋪滿黃葉的道路,是幸福的;路燈旁,依依不捨的戀人無語執手相望,是幸福的;除夕夜,三代同堂推杯換盞,笑語盈盈,是幸福的。幸福就是簡簡單單的生活,留心一下,其實幸福就在你身邊。

幸福好比衣服,千差萬別各不相同,因人而異。服裝有高檔低擋之分,幸福也有高尚和庸俗之別,坐擁方城通宵搓麻將與深居書城秉燭夜讀,誰個優劣?亂用職權紙醉金迷和一生正氣兩袖清風,哪個值得褒揚?

幸福就像籠中鳥與籠外鳥的比喻——居廟堂之高、錦衣玉食一呼百應,卻概嘆“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的悠閒;處江湖之遠,就寫下“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的悲歌。

幸福就像手心裏的水,就像太陽匆匆的步履,任你千方百計卻依舊無法挽回,只留下“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和“當時明月夜,曾早彩雲歸”的無限懷戀與回味。

幸福是對個人,對現實環境的快樂感覺。

幸福很容易抓住卻又很不容易抓住,就要看你怎樣去理解和感受了。

初二議論文 :幸福3

在現在的社會上,與以前相比人類的科技提升了太多,但是着並不都是優點,更可能會使人們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薄,這便是科技的提升中出現的缺點。

我國是人口大國,民主也是很多的,但是現在民族之間的感情不再像以前那樣友好了,並且有時還會出現許多民族之間的不和諧現象,這些現象的起源要從手機說起。

自從手機的發明,便建起了一個新的民族“低頭族”,“低頭族”人員在一日一日地增加着,他們一天都在忙碌於自己手中的手機,對於別人要求的事總是敷衍,使別人對比失去了信心且感情越來越淡薄,可怕的是那些“低頭族”並沒有認識到這樣做的傷害。

從前,我也是“低頭族”的一員,我也和他們一樣,忙於自己,忽視別人,但現在我是一位真正的“擡頭族”,變回了從前得我,現在,在我身邊的親人、同學,我們之間的友情也好多了;爲什麼我會退出“低頭族”?因爲我知道要做人就要先學會正視別人,禮貌待人,在擡了太長時間頭時,可以適當的低頭休息,不可癡迷。

當我不再是“低頭族”的時候,我便會想,如果大家都少看一點手機,多正視幾下對方,那該多好啊,那樣我們彼此都受到了對方的尊重,心情也會好很多,我們之間的矛盾也便會漸漸變少,人們的素質也會有所提升,隨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們應該好好利用科技好的一方面。

在這越來越冷漠的世界上,我們還要繼續這樣持續下去麼?我們不應該改變這樣的現狀麼?我們不應該改從自身做起麼?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不遙遠,只是缺少了與對方溝通,我們真的不應該這樣了,我們要從自身做起,見到對方打招呼,哪怕只是讓對方知道你看見了他,在與對方發生摩擦時我們應主動說對不起,哪怕只是讓對方知道你發現了自己做的不對的地方,在離開時說一聲再見,哪怕只是讓對方少一些擔心。

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有不同的結局,人的一生多美?只是看你怎麼做。

初二議論文 :幸福4

着名詩人歐文曾說過:人類一切努力的目的在於幸福。那麼,到底什麼是幸福呢?有人說:幸福是一生平安,一輩子健康;有人說:幸福是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也有人說:幸福就是累了,有張牀可以歇歇,餓了,有頓飯可以果腹。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幸福”一詞,於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解釋。可是,總歸起來,幸福就是人們追求的基本價值,是人類發展的共同目標。

有時候,幸福是不能用空乏的文字寫出來的,卻真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了,體會越深就越難用言語表達,因爲,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實的彙集,而是一種狀態的持續。幸福不是爲了要做給別人看,自己幸福與否,與別人無關,因爲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你,纔是主體。

幸福應該是心靈深處微妙卻又真切的感受,是一種愉快的,舒暢的情感體驗。這種體驗必須建立在相對豐富的物質基礎上,這就要求我們求“發展”,要大力發展經濟。當然,發展經濟就必須要一個穩定、安寧的社會。着名的英國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說:如果一個社會中的大部分成員貧窮而又悲慘,這個社會就談不上繁榮幸福。舉個例子: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紛爭不歇、戰事不斷,有權的亂用職權,沒權的任人魚肉,有些想反抗的也不過是在臨死前再掙扎着多呼吸兩口氣兒罷了。那些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人們正處在水深火熱中。真可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難道這樣的生活也可以冠以“幸福”二字?直到新中國的成立,國家開始有了新的政策,新的制度。社會相對穩定了,人們纔有餘力去發展經濟,也漸漸走上小康之路,這以後纔敢去想“幸福”。

當然,單純的物質財富的增長並不必然帶來幸福感的提升。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我真窮,窮的只剩下錢了。這雖然只是一句笑語,可也無不折射出某種生活狀態。有的人,一生爲了錢財奔波,到頭來,錢倒是積了不少,可健康,親情,愛情卻因爲疏於澆灌而不復存在了。這樣的人,能稱爲“幸福人”?當然不能。因爲,我們所謂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指精神世界的愉悅和舒暢。比如,從我們生活的環境——大至穩定的社會,團結的民族,和諧的國家,小到便利的交通,閒適的生活,和睦的鄰里中感受到身心的放鬆和愉悅,而由此生出一種“幸福感”。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纔有富的家。國的家住在心裏,家的國以和矗立。國是榮譽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國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個足跡。國與家連在一起,創造地球的奇蹟。”,這些詞兒形象的寫出了國與家的關係,要想家“幸福”就必須“國幸福”,國如何“幸福”?靠“幸福千萬家”。總而言之,幸福中國,就是要讓中國的千萬家幸福。

如今,作爲中學生的我們能爲“幸福中國”做的就是努力讓自己的小家庭幸福,或許只是在爸爸累的時候給他捶捶肩,在媽媽渴的時候給她端杯水,事兒雖小,情義無邊,你的家庭就會“幸福”!所以,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善待他人,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