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漢書·京房傳

漢書·京房傳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原文

漢書·京房傳

京房,字君明,東郡頓丘人也。治《易》,事樑人焦延壽。延壽常曰:“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其說長於災變,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占驗。房用之尤精。初元四年舉孝廉為郎。永光間,西羌反,日蝕,又久青亡光。房數上疏,先言其將然,所言屢中。天子說之,數召見問。房對曰:“古帝王以功舉賢,則萬化成,瑞應著。宜令百官各試其功,災異可息。”詔使房作其事,房奏考功課吏法。上令公卿朝臣與房會議皆以房言煩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許上意向之時諸刺史奏事京師上召見諸刺史令房曉以課事刺史復以為不可行是時,中書令石顯專權。房嘗宴見,問上曰:“幽、厲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上曰:“君不明,而所任者巧按。”房曰:“知其巧按而用之,將以為賢邪?”上曰:“賢之。”房曰:“然則今何以知其不賢也?”上曰:“以其時亂而君危知之。”房曰:“若是,任賢必治,任不肖必亂,必然之道也。幽、厲何不覺寤而更求賢?”上曰:“臨亂之君各賢其臣,令皆覺痞,天下安得危亡之君?”房因免冠頓首,曰:“今陛下即位已來,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湧,地震石隕,夏霜冬雷,春凋秋榮,隕霜不殺。《春秋》所記災異盡備。陛下視今為治邪,亂邪?”上曰:“亦極亂耳!今為亂者誰哉?”房曰:“明主宜自知之。”房指謂石顯,上亦知之,謂房曰:“已諭。”房罷出,後上令房上弟子曉知考功課吏事者,欲試用之。房上中郎任良、姚平,曰:“願以為刺史,試考功法。”石顯疾房,欲遠之,建言宜試以房為郡守。元帝於是以房為魏郡太守,秋八百石,以考功法治郡。房自知數以論議為大臣所非,與石顯有隙,不欲遠離左右,及為太守,憂懼。去月餘,石顯短考功課吏法於上,房竟徵下獄,後棄市,時年四十一。

(選自《漢書·京房傳》,有刪改)

譯文

京房,字君明,東郡頓丘人。研究《易》,侍奉樑人焦延壽。焦延壽常說:“能夠學到我的思想學說又因此亡身的人,一定是京生啊。”焦延壽擅長預測自然災異變化,用風雨寒溫來占卜:每次占卜都能應驗。京房也格外精通。初元四年京房被舉薦為孝廉而做了郎官。永光年間,西羌反叛,出現日蝕,太陽長時昏暗無光。京房多次上奏摺,預言這個現象將要出現,說的情況屢次相合。天子對他十分賞識,多次召見他。京房回答說:“古代帝王按功選賢任能,則萬物變化順當,吉祥的徵兆顯著。現在應當命令百官考核自己的政績,災異就可以停止。”皇上下詔命令京房主持考核,京房於是進獻考察功績、考核官吏的法規。皇上命令公卿朝臣同京房開會討論,公卿朝臣都認為京房說的法規繁瑣,要上下級互相監督,不能同意。可是皇上傾向京房,當時各州刺史到京師奏事,皇上召見剌史們,讓京房把考核的事情講給他們聽,刺史們也認為不可行。這個時候,中書令石顯專權。京房曾經在閒暇時進見皇上,問皇上:“周幽王、周厲王為什麼危亡?任用的又是什麼人?”皇上回答說:“國君不賢明,而任用的人又花言巧語巴結奉承。”京房說:“知道他們是那樣而又任用他們,莫非認為是賢才?”皇上說:“就是認為他們是賢才。”京房又問:“但是現在根據什麼知道他們不是賢才呢?”皇上說:“根據那個時代的混亂和國君的危亡而知道的。”京房又問:“像這樣,任用賢人社會一定治理得好,任用沒有才能的人社會一定混亂,這是必然的道理。周幽王、周厲王為什麼不覺醒而另外尋求賢才呢?”皇上說:“面臨危亡的國君自己都以為自己的臣子就是賢臣,假如都能覺醒,天下怎麼會有危亡的國君呢?”京房於是脫帽叩頭,說:“現在陛下即位以來,日月失明,星辰倒行,山崩泉湧,地震石隕,夏霜冬雷,草木春凋秋榮,隕霜不敗。《春秋》所記災異全有。陛下看今天的政治是清明還是混亂呢?”皇上說:“也混亂到極點了!今日作亂的是誰呀?”京房回答說:“明君應當自己知道是誰。”京房指的是石顯,皇上也知道,對京房說:“已經明白了。”京房結束進見出來,後來皇上命令京房推舉通曉考察功績、考核官員的弟子,打算試用他們。京房推薦中郎任良、姚平,說:“希望用他們擔任刺史,試行考功法。”石顯憎惡京房,想使他遠離朝廷,建議皇上應該用京房擔任郡守試行考功法。漢元帝於是用京房做魏郡太守,俸祿八百石,試用考功法治理郡事。京房知道自己屢次議論時的意見被大臣們反對,又與石顯有怨恨,不想遠離京城,等到外出做太守,內心憂懼。京房離開京城一個多月,石顯在皇上面前說考功課吏法的缺點,京房竟被徵召回京城關進監獄,後被處死示眾,年僅四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