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扁鵲見蔡桓公》文言文翻譯

《扁鵲見蔡桓公》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9W 次

扁鵲見蔡桓公》是主要說明扁鵲見蔡桓公,為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卻不信任扁鵲,造成最後身死的故事。本文為著名篇章,曾入選課本。以下是《扁鵲見蔡桓公》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扁鵲見蔡桓公》文言文翻譯

  原文: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中醫用布包熱藥敷患處)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中醫用針或石針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中醫湯藥名,火齊湯)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矣。”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譯文:

扁鵲覲見蔡桓公,站著(看了)一會兒,說道:“您的面板紋理間有點小病,不醫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說:“我沒有病。”扁鵲離開後,桓侯(對左右的人)說:“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他(對桓侯)說:“您的病已到了肌肉裡,再不醫治,會更加嚴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鵲(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興。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他(對桓侯)說:“您的病已到了腸胃,再不醫治,會更加嚴重的。”桓侯還是不理睬。扁鵲(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興。(又)過了十天,扁鵲(再進見時)遠遠看了桓侯一眼,轉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問他(為什麼跑),扁鵲說:“面板紋理間的病,用熱水焐、用藥熱敷,可以治好;肌肉裡的病,可以用鍼灸治好;腸胃的病,可以用火劑治好;骨髓裡的病,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醫生)是沒有辦法的。桓侯的病現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過問了。”過了五天,桓侯渾身劇痛,派人去尋找扁鵲,(扁鵲)已逃到秦國去了。桓侯就死了.

  註譯:

扁鵲( biǎn què):姓秦,名越人,戰國時鄚(mò)地(今河北省任丘縣境內)人,醫術高明。所以人們就用傳說中的上古神醫扁鵲的名字來稱呼他。

蔡桓公:實指齊桓公田午(前400年—前357年,44歲),田氏代齊以後的'第三位齊國國君,諡號為“齊桓公”,因與“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姓齊國的齊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稱“田齊桓公”或“齊桓公午”。因為當時蔡國已亡,而齊國都上蔡,故說蔡桓公。

小結:以時間為序,寫扁鵲與蔡桓公的四次見面,又傳神地再現兩人見面時不同的神態、語言和性格,突出扁鵲慧眼識病,盡職盡責,敢於直言,機智避禍,和桓公的驕橫自信、諱疾忌醫。結尾,扁鵲不得不逃亡,暗示了專制君主統治下的殘暴。文中深刻揭示了及時醫過,防微杜漸的道理,頗能引人深思。

  寓意

對待自己的缺點,錯誤,也要像對待疾病一樣,決不能諱疾忌醫,而應當虛心接受批評,防患於未然。

  中心思想

諱疾忌醫,有了病,一定要聽從大夫的囑咐,老老實實地醫治。有了缺點錯誤,也一定要聽取大家的批評,認認真真地改過。否則,一誤再誤,病情會越來越沉重,錯誤會越來越嚴重,以至發展到無法挽救的地步。古語有云: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對待身體,要善於吃苦,對待言行,不要專挑好聽的和喜歡做的!時時自我批評,自我反省改正才會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