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詞名句 > 《中國詩詞大會》讀後感

《中國詩詞大會》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詩詞大會》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詩詞大會》讀後感

《中國詩詞大會》讀後感1

《中國詩詞大會》是繼《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之後,為貫徹落實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指示精神,為讓古代經典詩詞,深深印在國民大眾的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下面是我們的讀後感。

“讀經典詩文,做美少年君子”。多讀古詩文能陶治我們的情操,能豐富我們的知識,我愛讀古詩文。寒假期間,我看了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對節目中那些膾炙人口的詩詞深深打動了。

從開學到現在,我又讀了不少經典詩文,比如《早發白帝城》《贈汪倫》等這些古詩不但讓我領略了經典古詩文的美妙,更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而且我最喜歡的還是那首富有哲理的《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讀了這首詩,我眼前彷彿出現了在烈日暴晒下的農民們,勞累,不怕炎熱,流著滿頭大汗辛勤除草,耕地,汗珠兒一串串滴進了禾下的泥埋的情景。有誰知道這盤中的一粒米飯,都飽含著農民的勞苦,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啊!我想,大家都湧讀完這首詩,必定會對糧食的來之不易發出由衷的感慨。農民伯伯為了讓大家吃上香噴噴的米飯,自己在烈日當空的正午下田給禾苗除草,這是多麼感人的舉動啊!

現在,我們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都忘記了節約是這個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他們不知道節約,不懂得節約。我想大聲呼籲:讓我們大家都來愛惜每一粒米,不要浪費糧食。那可是農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換來的成果啊!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從節約一粒米開始,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來珍惜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中國詩詞大會》讀後感2

說起中國古典詩詞,我總是忘不了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對詩詞的信手拈來,以及和嘉賓、選手的無縫對接,從某種程度上說,是董卿讓我領略了中國古典詩詞時而溫婉時而豪放,時而傷感時而盡興的美。當捧起這本《中國古典詩詞感發》,第一眼就被封面的素雅所吸引,它是葉嘉瑩先生40年代聽顧隨先生的堂筆記,書中從順著歷史時間講述中國詩詞,點評詩人及他們的作品,因為一開始對古典詩詞的畏懼,我就當做閒暇閱讀,看的很隨意,可以說是隨看隨忘,但讀著讀著卻很享受,過程很開心,好像回到大學堂,老師講得開心,興致勃勃隨心引發,而我們跟著春遊一樣,他看見什麼就說點什麼,滿心愉悅。

書中把作詩與做人、詩詞與人生相提並論,在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中,領會中國傳統人生的妙義,感悟現實生活的哲理。就如開篇說的,詩根本不是教訓人的,是在感動人。詩是要人能欣賞其文,不是要了解其意思。讀著讀著,就想起我們讀書時候就是這樣,總是死記硬背詩詞,往往忽略了他們的美;再者,反思起自己的教學行為,好像在古詩詞教學時總是拘泥於詩句的含義,而忘記了帶領孩子走進古詩詞的意蘊之美,忘記了欣賞“大珠小珠落玉盤”的一起一落之態,忘記了感受“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茫茫之感,忘記了去攀登唐詩宋詞這兩座中國古典文學的高峰,忘記了領略“一覽眾山小”的開闊視野。其實長大了,不讀書了,看到一處風景,心生一處感慨,曾經背過的詩從這樣,自然而然地從腦海出來了,這才映了景,這才懂得了詩中之意,理解了詩中的情,當然這需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而會意還需要此情此景的恰當出現!

文如其人,讀、詩詞跟作者一生聯絡起來看才更有味道。這也是在讀這本書時最深刻的體會。古典詩詞可謂中國漢語言文化的瑰寶,不僅在文字技巧、節奏韻律上登峰造極,在思想意境上也凝練高致、意蘊深遠。我們會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的人文關懷所撼動,會被“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雄魂壯志所震顫,也會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物我相融所吸引,將小我之間化為大我,在這樣豐富的精神文化中生生不息地成長,就如董卿說的,“只看詩詞儲備量,很多選手都有上千首,但最終,最可貴的不是你記住了多少詩詞,而是你有沒有體會到詩詞中的精神與情懷,詩詞有沒有完善你、滋養你。”真正走近悠久的史國,走進輝煌的詩國,才能真正的得到滋養,但有時,或許你不一定說得懂那些詩意,但念出來就自然而然就很美:“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楊柳依依”、“雨雪霏霏”……

古典詩詞就是這樣,它如牆上的精美壁畫,訴說著歷史的故事與靈魂,我們在古典詩詞的吟誦中修身悟道,開啟現實人生本真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