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巨人的隕落》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大綱

《巨人的隕落》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巨人的隕落》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巨人的隕落》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巨人的隕落》讀後感1

在這個假期中抽空把肯·福萊特的兩本書《巨人的隕落》以及《聖殿春秋》看完了,就我個人的閱讀感受而言我會更喜歡《巨人的隕落》一點。因為它讓我感覺更真實、更震撼一些。

我親眼目睹,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的生長。

本書虛實結合的敘事手法和精彩的人物線索我覺得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讀完整本書下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恢弘大氣,猶如一部史詩。本書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其中大量的情節都是歷史的真實事件,但在這些史實中間穿插著精彩的虛構人物情節線索,並且結合的天亦無縫,有一種很真實的感覺存在其中。

人物的塑造,人物之間的情感刻畫的很是細緻。五條故事線的敘事,不同國家,不同階級,不同信仰的衝突,但在著其中產生的親情,愛情,友情的不同情感,會讓人不自覺地深入其中。每一個人物所表現的都淋漓盡致。

整本書的節奏,情節推進的還是比較快的,以至於最後一部分的內容快的有點讓人齣戲。不過並不影響整體的感受。有人墮落,必將有人崛起,為著貴族的利益,或者為著工人階級,又或者為著女性權利的平等。戰爭所改變的是否又會是一個自由民主的未來嗎?那是一種完全、極致的生命之美。

  《巨人的隕落》讀後感2

讀完《巨人的隕落》一段時間後,想著,還是寫點什麼吧,否則,用不了多久,這本書的影響就會消失殆盡。

“世界是屬於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屬於我的”這本書從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階層來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面貌,讀來,似有些許無奈。

一、關於社會階層的認知。

有時,非常不願意承認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但是,越來越感覺到原生家庭在每個人身上的烙印。茉黛,貴族出身,思想叛逆,與貴族的理念相悖,為女性權益積極奮鬥,屬於思想開放、追求獨立的新一代貴族女性的代表。艾瑟爾,工會領導人出身,在革命統一戰線時,彼此的知己和好朋友,而當意見發生分歧時,就暴露出無法調節的矛盾和階層侷限性。茉黛已經習慣了發號施令和唯我獨尊,或許,從內心深處,艾瑟爾也不過一直是她的管家和隨從,是應該聽命於她的。而真正可以做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援,互相依賴的,還是在同一背景下生長起來的同一階層。

二、關於年輕人的價值取向。

改變其文化,統治其思想是最好的革命手段,在一戰期間,包括很多年輕的貴族,又對戰爭有多少了解,有誰去思考過戰爭是否正義,戰爭的原因及目的,只是在軍國主義的鼓吹下,以作為一名戰士而榮耀,年輕不當兵似乎就是做了什麼讓人恥辱的事情,正是因為媒體的鼓吹,讓太多懵懂無知的青年踏入了一條不歸路。最震撼的一個鏡頭就是一個美國士兵的死亡,而他死亡之後的五分鐘隨即發出停戰命令,拿他的犧牲價值何在?而在和平的當代,依然是浮躁的價值觀作祟,人們一切向錢看齊的時候,又有多少清醒之人可以執著的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呢?

三、關於自我成長

書中有幾個女性形象非常明顯:茉黛,艾瑟爾,羅莎,奧爾加。奧爾加是一個富商的女兒,從小在父母親的嚴格保護下成長,或許不懂什麼叫人生疾苦,她所面臨的最大的困境或許也不過是偶爾嚴厲的父親,但,很失敗的是,她的不學無術,因為不學無術所以顯得異常的愚蠢。羅莎,一位獨眼美女,當智慧的光芒散發時,一切身體的缺陷都悄悄消失不見。無論如何變革,獨立的智慧從來都是奪人心魄的美麗,既如此,又如何可以不成長?

  《巨人的隕落》讀後感3

《巨人的隕落》是一部有三冊六十多萬字的長篇歷史小說了,讀完我最大的收穫是讓我通過這部小說了解了一些為什麼今天的世界是這個樣子,是如何發展而來的。歷史是漸進發展進化的,和基因遺傳類似,基因突變會有大的變化,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人類歷史上也算是一次大的基因突變吧,影響了後世的發展和世界的版圖。

本書寫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世界史,主角是西方世界各國各個階層的代表任務,有英國的保守貴族階級、工人階級、積極爭取女權的工人階級和貴族階級女性,有德國的貴族階級、外交官、軍人的代表;有俄國的貴族階級、農奴轉化的工人階級和社會主義者的代表;有美國的外交官、移民代表,通過政治、軍事、愛情、經濟工業發展,世界的歷史的形成和發展,各個階層的突破和堅守、善和惡的交織,用歷史學者的客觀、理智的筆呼叫現實主義的手法描繪了一個時代縱橫交錯、錯綜複雜的歷史畫卷。

故事並不複雜,以一個英國工人階級家庭出發,以童工礦工的視角為起點描繪工人的工作環境、當時的社會環境,處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代背景下。

蒸汽機的發明讓煤礦業成為最熱門的行業,工人階級組建了工會,工會會為工人爭取權益,但是資產階級並不真心關心工人權益,英國貴族們雖然以紳士淑女進行自我標榜,認為打罵男僕女僕是不文明的行為,不屑為之並看不慣出身俄國的貴族辱罵僕人,但依然會把歧視不尊重下層階級的行為做的理所當然。俄國的封建貴族階級對待農民殘暴,觸犯一點貴族階級的利益就被絞死,最終在一站前後被顛覆,奪取政權的俄國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以牙還牙也以同樣的手段對付了沙皇俄國的王公貴族,血洗了整個王族。

德國和美國的貴族、外交官、軍人交叉在這段歷史中,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個人是渺小的存在,被時代裹挾而生,整個人生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愛好和平不想打仗依然要上戰場,士兵們不知道為何而戰卻要流血犧牲。在這個故事中,美國依然是充滿希望的新大陸,俄國農民階級轉化為工人階級一心希望能去美國,尋找自己嚮往的生活。

這些人物生活環境、人生經歷不同,性格各有特點,唯一的共性就是都有勇敢的品質,都有自己的堅持併為之勇敢奮鬥,都是勇敢者,勇敢去追求信仰,勇敢去追求愛情,勇敢去突破自身的侷限追求更好的自我和推動社會、時代的進步,在他們所處的時代,共同推動時代的發展,讓世界逐漸發展進化為今天的樣子。

  《巨人的隕落》讀後感4

書的開頭便具有一絲諷刺的`意味,在英王喬治五世登上王位的時候,一個年僅13歲的男孩比利卻要冒著生命危險下煤礦採煤。我對兩位人物頗有興趣:菲茨和格斯。菲茨作為一名貴族,一直享有奢侈的生活,自詡為一名優秀的英倫紳士,擁有極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認為自己生來就是要讓他人聽命於自己。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說到底,他是一個對生活很懦弱的人,他沒有勇氣去對生活做出改變,也不想因此讓自己失去自己原有優越的一切。在維護自己利益的時候甚至用極其卑劣的手段替自己的政黨做辯護,其辯詞之低劣,甚至讓我反胃。不過正是如此,我對人格中隱藏的貪婪與狡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瞧,這便是當時時代的陰暗所在。格斯這個人,我承認,十分複雜。他的城府並不深不可測,但性格卻十分複雜。

他在勇敢承擔對國家的責任的同時又在愛情的戰場是怯弱,一方面在極力鼓吹和平,另一方面又極度渴望戰爭的勝利。這才是真正的人性啊,複雜而又多變。最讓我稱讚的是他冷靜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對於戰爭理性的分析,對俄國政黨變更的預測,這也是一種大智慧,我們需要的一種智慧。格斯所代表的'便是一個嶄新的時代,一個屬於新人的時代。

  《巨人的隕落》讀後感5

我最初看到“巨人的隕落”這個書名,以為講的是某個偉人的故事,之後看了簡介,發現寫的是以一戰為背景,六個家庭的故事。這樣我就有疑問了:“巨人”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開始看這本書。然而我完全被書中鮮活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節吸引。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比利和艾瑟爾。

小說開頭是講的13歲的英國男孩比利第一次下礦井被欺負的故事,一般小說寫的第一個人物往往就是第一主角,而讀者也往往會投入更多的感情在第一個人物身上,有帶入感,我也是這樣。看到跟我兒子差不多大的小孩被生活所迫,像大人一樣掙錢補貼家用,而且是那麼危險的工作,心就不覺揪起來。當看到第二次出現的16歲的比利沉著冷靜的處理了一次礦難,救了一百多名礦工,我頓時有種“吾家有子初長成”的欣慰。之後比利跟隨父親組織工會運動、罷工,但以失敗告終;之後參軍,親歷一戰,在俄國戰場用密信洩露“軍事資訊”被發現,判刑十年;事件被報紙媒體曝光,成了風雲人物,減刑為一年,出獄後成功當選為工黨議員。

艾瑟爾是比利的姐姐,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做僕人。一次英國國王到訪,艾瑟爾抓住機會,安排得體,成功升為管家。之後因為未婚懷孕不得不離開,到了倫敦做縫紉女工,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了報社的主管,根據弟弟比利在俄國的資訊發表了聞名全國的文章,最後也當選為工黨議員。姐弟倆的故事都是逆襲成功的典範啊。

讀完書回過頭來思索“巨人”指什麼這個疑問,發現應該是指“帝國”或者“帝國主義”。《巨人的隕落》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戰摧毀了俄、德、奧匈、土耳其奧斯曼四大帝國,削弱了英法意三國,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一些國家的民主、工人運動,婦女地位也有所提升。

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英國和德國的關係。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0多年,英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達到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嫁到德國皇室,後來成為德國皇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的兒子即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德皇威廉二世,竟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統轄德軍與英國開戰。要不是因為有這麼一個姑表兄弟的德國皇帝,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英王喬治五世也不至於受到國人非議,也無需忍辱負重地更改祖傳姓氏。所幸的是,喬治五世還算是個明君。最初,他對這樣的流言蜚語感到吃驚和傷心,但他也承認歐洲各國的王室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間有著複雜的聯姻關係,所以他的家族姓氏和親屬的一些頭銜聽起來確實不那麼英國式。於是喬治五世決定順應民意,結果在戰爭進行到第三年即1917年年中,發表了一個正式而莊嚴的宣告:英國王室將以“溫莎”作為家庭的新姓氏,同時立即取消使用那些“德國式”的頭銜。溫莎從此作為英國王族的姓氏,沿用至今。

聯想到今年轟動一時的英國脫離歐盟事件,歐洲也是這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啊。

這是一本有趣又有益的書,讓我這個從不喜歡戰爭歷史、不喜歡政治的人也對這些感興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