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品人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大綱

品人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品人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品人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品人錄讀後感1

最近在讀,易中天《品人錄》。品說了歷史上幾個焦點人物,當然文章值得一讀,畢竟在眾多“百家講壇”露臉的教授中,他是受批最少的,儘管網上最近也有頗多微詞的,但我個人還是欣賞他的學者風度的。

之所以引出易中天,也不單單對書作妄加評價,最終還是為了引出本文的觀點——品人易品己難。這幾年文化界真正的好作品沒出幾件,倒是湧出一大批所謂的知名評論家。只要有些須作家或者非作家稍稍振臂,要麼會被這層人浪捧向天際如履雲端要麼就是被死死地捲入海底不得超生。這些所謂的評論家們,品作品的同時,總要見縫插針的評下作品背後的東西。當然文學評論要對作品作者有至深的理解滲透,還要有獨到的見解,也許是這個隊伍太龐大了,當你剛理好思路寫下所謂的"獨到見解"的時候,不經意發現這些東西已經炒的爛熟,誠然“狼多肉少”,要出彩你就要會挖掘,用個新新字眼就叫做“暴料”。於是普天下湧現一堆堆的“猛料”,讓人找不到北。

這些文化界的批評人事,揮動著判官的大筆行走於江河草澗之中,一面仰頭抱怨著“文化的蕭條”“文學的墜落”,一面摸索著路邊剛剛萌生的嫩芽,瞪著眼屏著氣作千鈞一髮狀,觀察之細緻無人能及。“品一翻評一翻拼一翻”,每一次的出擊不致命則死不罷休,誓有打落水狗的氣勢,卻不知“品人易品己難”,若何先品說下自己,在去振作精神去品別人呢?說到這裡有些人可能要反駁我說,“品品古人但不妨吧?!”當然李白杜甫曹雪芹魯迅決不會從故紙堆裡爬將出來和你爭辯個是非曲直,古人的後人們也不會拿著尖刀厲刃和你拼命。但我們能不能做到基本的尊重,即使不作為智人也要做為先人來對待一翻吧!

品人易,品己難!這句話不單單對於上述的廣大的評論家們,之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先品己,再評己,而後品人再之評人。不妄為一次惡語,不吝惜一句善言!

  品人錄讀後感2

以前我總覺得研究歷史是件乏味的事情,因為歷史的事實真相總是撲朔迷離,讓人難以捉摸,直到看了易中天的《品人錄》才豁然開朗。有人說易中天的《品人錄》缺乏歷史的嚴肅,但在我看來他是用另外一種方式去還原歷史的真相。

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的《品人錄》之品項羽中,寫了當時項羽、劉邦、韓信等人的性格與特點。當時楚霸王項羽最後自刎烏江,劉邦就這樣一舉奪得天下。許多人奇怪,向項羽這樣的貴族為什麼最後竟輸給了一個小痞子?因為項羽是貴族,不免有幾分貴族氣,認為自己是最厲害的。而劉邦一文不值,可他會用人,韓信、張良,若不是劉邦也不會有今天了。

一個人失敗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太驕傲,認為自己最有能耐。項羽就是擺在這一點。“驕兵必敗!”

我們有學習劉邦能忍的精神,當時韓信有謀反之心,劉邦忍著,反而對他有利。做事不能驕傲,不能衝動。只有這樣,才能笑到最後。

  品人錄讀後感3

最近,在看了易在《百家講壇》的精彩講演之後,還是感覺沒有到極限的過癮,於是就讓弟弟在學校買了他的書,我本以為弟弟可以在他的簽收會上拿回他的簽名。

我沒有他的簽名,原因還是因為他太火,其實想來簽名也沒有那樣重要,欣賞一個人,只要吸取他個人魅力給你最佳的記憶也就算了,要是追著跑,那又有幾層意義呢?

這不是因為我沒有拿到簽名而找的`合理的藉口,實在是我最原始的想法就是這樣,我的思緒是晚上分外清晰。於是每日深夜我都會和看寶貝一樣,看著一頁頁,能把歷史這樣鮮活的表現,只有易中天了,我很喜歡他品武則天的那一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武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她身上的優點是可以征服很多人的,不是單純的聰明,要是單純的聰明只是幫她可以在後宮衣食無憂的生活,她很懂得如何吸取別人的優點,還要讓別人感覺不是在被利用,王皇后的愚蠢,驕傲自大的認為,武只有做尼姑的命,把她放在李治的身邊,她其實不明白一個道理,一個有腦子的女人,很多時候是吸引男人最原始的動力,這也幫助她建立了最堅實的基礎和邁出了最有把握的一步,她順利的做了皇后。

武不忘本,這是很多男人皇帝也做不到的,易在書中也有這樣一段精彩的敘述:人最珍惜的,就是他或是她在孤立時得到的支援,哪怕這種支援是非常卑微的人,不,正是因為支持者是那樣卑微,這種支援才更加彌足珍貴。在那個時間段內,武一直堅持重用這些人其中包括:許敬宗,李義符和狄仁傑。很多人說,武是殘忍和卑鄙的,她的皇冠是血染的,自己的骨肉,愛人,沒有幾個可以逃脫的了,人們總是以現象去衡量一個人,要是在別的朝代,也許還有更多的犧牲才可以換回一個位置,在皇位的爭鬥中,本就是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競爭過程,她能保了自己又把國家治理有方,算是很成功了!

我個人認為女人應該去讀易先生的《品人錄》吸收精華,記住有幫助的對自己生活或是其它。

最後,我還是以易先生的一段話結尾:道德永遠是必須的,人之為人,就在於有道德,沒有道德,人就會變成獸。只有道德,人就會變成神,人不能變成獸,也變不成神,所以人不能沒有道德,也不能只講道德。真正的高尚道德只是一種理想境界。

這段話給人太多的思考空間了!

  品人錄讀後感4

易中天的品人錄裡寫了五個人,我看了一下出版日期,是1999,那時易中天品三國尚未紅火,所以這時學者的看法是可以採納的。

項羽、曹操、武則天、海瑞和雍正。

說雍正,這些日子以來,穿越劇實在是紅得發紫。偏偏是沒什麼演技含量的演員來幾段狗血的情節,就如火如荼了。這也不是不可理解,如今娛樂圈都愛搞噱頭這玩意。雍正貌似和穿越劇結下了很大的淵源。穿越劇大多選定清朝,因為那特殊的後宮。像康熙下來的皇位之爭在歷史上也是迷霧重重,穿越劇的編劇正好可以為此定一個自己的說法。然而電視劇終究是電視劇,不是歷史,頂多有三分史實。我一個很喜歡看電視劇的室友總是喜歡拿電視劇的人物來說事,可見電視劇的威力,也見其可惡可悲。

說雍正吧,和曹操武則天一樣,是一個矛盾。拋開傳統的歷史觀,雍正是歹毒又仁慈,殘忍又布恩澤。反正這事兒如果你順著他的意,那麼他是一個好皇帝,如果意見相左,那麼臣子難過了。

清有康乾盛世。康熙是雍正他爹,乾隆是他兒。他夾在兩個歷史評價都比較高的帝王中間就顯得平庸。其實創業容易守業難,雍正能夠收得住康熙的江山,留到弘曆來大紅大紫實在不容易。何況,他也不是無所作為。只不過在群體意識的中國人眼裡,渴望獨裁的君主卻無法長久。儘管他們最終的路是對的。而做到這個份上,評價已經不是高度的問題,而是空缺的鑽研。然而無論如何,歷史記住了你。你並未因好言好語而昇天,也為因歹言毒語下地獄。

李世民同樣是奪來的江山,因為唐朝大度,加上氣數正好,大家都可以輕描淡寫他的篡位。武則天因為有了明顯可挑剔的錯,何況她做的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雍正的皇位有爭議,因為明清不如唐宋,西方的資本主義已經試圖入侵中國,這是時代的遺憾,也是雍正的遺憾。

  品人錄讀後感5

書名深深的吸引著我的目光,印在我的腦海裡時常不能離去,以至於我時常會想起那書應該不錯,事隔多日,才向我的同事借來這本書《品人錄》一覽。

在寫這部書讀後感之前,我想寫寫我以前對學習的感受,以前對書沒有感覺,看全的書沒有一本,想來也挺慚愧的,都不知亂費多少光陰,兒時的“一寸光陰一寸金”也拋於腦後,什麼“少壯不努力老大除悲傷”也沒把它放在心上,一心只顧著玩,滿腦子的是那部電視劇裡的打鬥場面,有時也蠻讓人討厭的,專門製造桃色新聞,說某某同學花前月下談論著什麼,時不時的搞搞惡做劇,讓人哭笑不得。自從踏入社會的好長些時日也在虛度光陰,根本也沒想到自已以後的發展路程,更沒有想到知識的重要性,一心想著的是她,想到怎麼討好她,怎樣才能讓她開心,怎樣才能讓她接受我……等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就這樣過罷,反證自已還年輕,從來沒有時間的緊迫感。想來這跟當時的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又加上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從而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是在不知不覺中溜過。

如今我換了個環境,看到我與別人的差距,我雖然說什麼也是大專生,可是在我的同事眼裡我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從談吐裡我知道我的知識面非常的狹窄,我也是人啊!怎麼就不如他們呢?當然我不能就這樣自甘墮落,現在悔時還不晚,我現在只要把過去的補回來,跟他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我才有資格同他們談古論今,所以啊我必須得學會看書,並且還得愛上看書,只能這樣才能讓自已進步;只能這樣才會縮短與人的差距。

顧名思義《品人錄》是寫關於古人的故事,通過作者的理解和詮釋,鮮明的刻劃了古人,從全面的歷史資料加上作者的分析,從面使得本文通俗易懂,幽默有趣作。我相信很多人看來有著不同的見解,當然了,仁都見仁,智者見智。

說說我讀完此書之後的感覺吧,前車之鑑,也許是我最大的收穫,當我看到武則天這一節時,從中不能不提到李治,沒有李治也就沒有武則天的今天,在書中作者把他刻劃得淋漓盡致,怕老婆是他最大的破綻,故此武則天才會凌架於皇帝之上,也許歷史也是盟盟之中自有天數,其中的奧祕無人知曉。然而古人玩弄政治的手段真讓人目瞪口呆,為了自已的一已私慾,而不故親人,朋友……不達目的誓不罷修,真所謂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想必他們活在一個仇恨之間,也不知他們累不累,如今我們看來是無法想象他們的生活領域。雖然如今沒有戰火連綿,但是如今的生活也是到處洋溢著血腥味,少了幾分和諧和感情,這也許是人類進化論吧!俗話說得好,“人不為已,天誅地滅!”社會向前邁進時人類也跟著社會的進步隨之進化,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再此我就不做太多的論述。說到底只有一句話:“通過本書讓我明白的很多,但是隻能意授不能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