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讀出古詩文的美賞析

讀出古詩文的美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11W 次

古詩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澱着我們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變化和發展的過程。大而言之,古詩文是一個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是文學、藝術的中國特色;小而言之,古詩文是一個人精神的底子,是價值觀、人生觀的中國特色。

讀出古詩文的美賞析

那麼,如何有效地進行古詩文教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古人對“讀”也有經典概括和詮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等。可見,誦讀是提高古詩文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如何誦出層次,誦出韻味,誦出精神?我以為應抓住“四感”——語感、情感、美感和好感。

一、讀出語感。

古詩文是我國古代的書面語形式,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與現代的人有隔膜。在閲讀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難度,“誦讀”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多誦,一定能誦出它的韻味。因為古詩文語言高度凝練,講究聲韻和諧。要誦出語感,首先要讀準字音,讀懂大致的文義;其次,要讀出節奏,讀出語氣;再次,要讀出感情。誦讀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聽錄音跟讀、教師範讀、全班齊讀、小組合讀、個人讀、接龍讀、分角色表演或比賽讀。讓一些讀得好的同學表演讀,然後大家反覆練習是激發興趣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二、讀出情感。

情是古詩文的魂,它滲透在字裏行間,與事、景交融,諸如愛國情、山水情、兒女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師只有帶領學生盡情誦讀,引導學生認真體味辨別,學生才會體會出作者的情,併產生共鳴,展開一定的聯想和想象。

三、讀出美感。

古詩文可是説一種精練的綜合的文學藝術,它往往將文字、繪畫、音樂有機地統一。藉助有限的文字來表達一種和諧的意境:有的抑揚鏗鏘,有的纏綿悱惻,有的迭沓酣暢,有的悠揚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覆誦讀,才能體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讀出感情,才能把有形的方塊文字,演繹成各種豐富的畫面和意境,從中體會到美,感受到美。下一步要學會賞析,具體地説,就是要分析體會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品味作品的藝術技巧,是建立在前面教學的基礎之上的。學生要獲得獨特的審美感受,可以説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賞析的角度多樣,可以針對整體做些風格、意境和思路的'點評;也可以選取某句話來字詞品味,修辭辨識。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學生調動主觀情感,認真讀詩,用心品詩,不再侷限於詩本身的思想和內容,他們有些能夠跳出傳統的圈子,開始尋找詩的新的生命。但是有些學生的收穫有限,需要老師適當的點撥和啟發。在這一層面的閲讀,不論能否創新,都是值得肯定的。

四、讀出好感。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古詩文的誦讀如果僅僅依*課堂是遠遠不夠的,一來古詩文的量很大,二來古詩文的閲讀能力需要不斷的實踐提高。所以不僅要在課堂上讀,還要把這種習慣培養到課外。那麼只有讓學生對古詩文的誦讀“意猶未盡”,產生好感,願意自己在課外再接觸。古語説“讀之者盡而有餘,久而更新。”可以在課的尾聲掀起一個誦讀高潮,讓學生在精彩紛呈之中回味無窮。學生是真正成為閲讀的主人,課堂誦讀的精華,像一盞不滅的明燈,時時照亮和指引前方的路。如果,我們的古詩文教學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才是高效而有意義的。也能為學生的終身學習,不斷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最理想的一種狀態,在實際工作中有一定的難度。成片的森林也是從一顆種子開始的,只要有一個同學開始了,好好培養,一定能養成一種好的風氣。

古詩文教學還必須樹立一個觀念:古詩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詞句的簡單堆砌。文言文教學要關注文本的作者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