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五年級上冊語文《黃鶴樓送別》教後反思範文

五年級上冊語文《黃鶴樓送別》教後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02W 次

今天的課,感覺還不錯,想了一下,覺得主要原因應該是這樣幾點:

五年級上冊語文《黃鶴樓送別》教後反思範文

一、引入的環節引得比較順,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課文的情境,沒有跳躍和乾澀之感。

我想,這和我平時比較注意,課前談話貼近學生心理有關,使學生很好地從已知的狀態轉入待知的狀態。

二、 感悟環節,在學生已有水平的基礎上做了比較有效的指導,使學生從原有水平順利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課上引導學生體會孟浩然對李白説的一段話中包含的情誼。“孟浩然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然後説道:“王勃説得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學生自己能感悟到孟浩然對李白的情誼很深。但這只是很淺顯的,或者説是很粗略的一種直觀的感覺,並不是深層次的,真切的感受,也不能説出個所以然。因此有必要讓學生較深入地感受這段話中包含的感情。我是這樣引導的:“上節課老師給大家介紹過李白和孟浩然當時的年齡,孟浩然比李白大了十幾歲,而且當時孟浩然已經是一個譽滿天下的大詩人了,而李白卻還只是個熱情滿腔的年輕人。當李白聽到這樣一個令人敬仰的.大詩人稱自己是知己的時候,他的心情會如何?”學生們説:“很激動。”“感覺很榮幸。”“幸福之至。”“因此你覺得孟浩然對李白怎麼樣?”“很尊重年輕人!”“給予他鼓勵”“很喜歡和李白交往”“充分地肯定了李白。”“是啊,因此這時的李白對孟浩然會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呢?”“是很感激”“更尊敬孟浩然了”“受到很大的鼓舞”“覺得這個人真好,真希望能和他永遠在一起”。由此可見,老師對有關背景的有效的補充,能使學生對有關文本的感受更深,對人物之間情誼的感悟更豐滿、更到位。

“李白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對於這句話的理解,由於前面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對話已經理解到位,學生能夠能清晰地體會到李白對孟浩然懷有崇敬、嚮往、感激……交織着多樣的情感。因此,這時就能很自然地理解,李白為什麼在小船已經消失在藍天盡頭的時候,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此時此刻目送這樣一位友人的離去,他的心裏一定是百感交集,感慨萬千的。再加上課文寫到這兒用了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省略號,所以我抓住這樣一個空白點讓學生進行練筆,寫一寫此時的李白心裏會想些什麼?學生寫得不錯,然後老師針對學生的練筆及時總結並根據學生的發言,板書李白的心情,有感激、有嚮往、有留戀、有希冀、有崇敬……來豐滿李白對孟浩然的複雜情感。然後很自然地承接下一段:“李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至此學生也理解了此時為什麼李白會激動不已。

但是在這節課中我感覺有一個不太順的地方:學生交流自己感悟結果的時候,沒有按照課文的順序,而先交流了孟浩然接過酒杯對李白説的那段話的理解。然後再回到前面去。在教學的時候,我是順着學生的思路走下去的,但是總覺得不是很順手。如果説尊重學生的話就應該讓學生想説哪就説哪,但是這樣的話又感覺教學順序上有點亂,老師操作起來不是很方便。究竟應該以尊重學生為準還是以教師教學方便為準,這已經不值得再探討了。可儘管這樣,仍然有一種感覺告訴我:完全跟着學生走,並不是完滿的辦法。又苦於找不到理論的依據可以説服自己。因此只能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