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求近年高考語文詩歌鑑賞題目及解答?

求近年高考語文詩歌鑑賞題目及解答?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2013年高考語文專題複習:古詩鑑賞練習

求近年高考語文詩歌鑑賞題目及解答?

一、【三年高考】

【2012高考試題解析】

(2012·全國新課標)(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思 遠 人 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雲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爲無色.

8. 這首詞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紅葉黃花秋意晚”一句對錶達這種感情有什麼作用?  (5分)

9. “就硯旋研墨”與“臨窗滴”有什麼關係?“紅箋爲無色”的原因是什麼?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關係是: “就硯旋研墨”暗指以臨窗滴下的淚水研墨,和淚作書.

原因是: 紅箋被淚水浸溼.由於情到深處,詞中主人公在作書時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解析】本題是針對下闋人物形象的把握,詩句意爲“彈灑不盡的那兩行珠淚,還當窗滴下來,並滴進了硯臺中,就用它來研磨香墨.正因無處寄書,更增悲感而彈淚,淚彈不盡,而臨窗滴下,有硯承淚,遂以研墨作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墨中紙上,情與淚粘合爲一,不辨何者爲淚,何者爲情.故不謂箋色之紅因淚而淡,卻謂紅箋之色因情深而無.”因此,“就硯旋研墨” 與“臨窗滴”有暗指關係,意在強調思念之深情.

【考點定位】鑑賞詩歌表達技巧.

(2012·天津)14. 閱讀下面這首律詩,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糗糧①, 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②緣在野有幽色,肯爲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 猶向陶翁覓寵光.

【注】①糗糧:乾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 頷聯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2分)

(2) 請自選角度賞析頸聯.(3分)

(3) 尾聯化用了陶淵明那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3分)

【答案】參考:(1)野菊生長於山野,花色清淡,香氣清馨.不因無人欣賞而減其香,不爲外部環境而改變內心的高潔.

(2)修辭:對偶、借代.煉字:“逢”“忙”.色彩:“碧”“黃”.情感:喜愛之情.

(3)採菊東籬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脫俗

【解析】第(1)題考查對詩歌中形象的把握情況.賞析詩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詩歌內容,然後再結合詩中的文字.第(2)題考查詩句的賞析.其實對詩句的賞析,也要體現在對詩句中具體的字賞析.第(3)題是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和內容的理解與把握.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2012·四川)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子 規【注】

[元]曹伯啓

蜀魄曾爲古帝王,千聲萬血送年芳.

貪夫倦聽空低首,遠客初聞已斷腸.

錦水春殘花似雨,楚天夢覺月如霜.

催歸催得誰歸去,唯有東郊農事忙.

【注】子規:即杜鵑,又名蜀魄、蜀魂、催歸,相傳爲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詩第二聯中的“空”字極富韻味.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3分)

(2)本詩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任選能表現這種情感的兩個意象簡要分析.(5分)

【答案】(1)答案要點:“空”字既傳神地描繪出貪夫倦聽卻不得不聽的矛盾之態,又形象地表達出了貪夫徒勞無奈、難以排遣的惆悵之情.(3分)

(2)答案要點:本詩主要表達了思鄉難歸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規.子規啼聲悽切,年復一年催人歸去,令“貪夫”“遠客”無不惆悵、“斷腸”,足見思鄉心切、歸家不易.②貪夫、遠客.意指客居他鄉之人.無論“倦聽”還是“初聞”,都在“催歸”聲裏“空低首”、“已斷腸”,表達出了思鄉難歸之情.③錦水春殘.春已殘,花飄零,黯然失色的錦水春景,烘托出思鄉難歸的惆悵.④楚天月光.異鄉夢醒,月光如霜,烘托出悽清冷寂的氛圍,表達了思鄉難歸之情.(5分)

【解析】第(1)題是煉字題,“空”在學過的許多古詩中出現過,學生並不陌生.只要抓住意象“貪夫”的心理和情感,結合思歸的主題,就能推出答案.第(2)題是情感和意象題,從標題“子規”不難看出思鄉難歸的情感主題.任意選擇詩歌中的兩個意象,結合情感主題分析即可.

【考點定位】古詩鑑賞.

16.從情景關係的角度,賞析本詩前兩聯是如何表達作者情感的.(4分)

【答案】本詩首聯描繪了樹木繁茂、落霞與夕陽交相輝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豔麗,含蓄地傳達出作者喜悅的心情.頷聯則直接抒發作者在徵路上見到美景時喜出望外的心情.兩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解析】情與景分爲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和情景交融.首聯情景交融,頷聯直接抒情.

【考點定位】鑑賞作品的藝術形象、表現手法和語言風格.

【備考建議】抒情方式分類

特點

例句

簡析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不要任何附着物,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

抒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

情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

借景抒情

白居易《草》[來源: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

即由“景”生“情”.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抒情方式.

寓情於景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詩人懷着特有的情感去看眼前景象,這種景象自然帶上了詩人情感的色彩.

情景交融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抒情與寫景達到了渾然一體,自然天成的程度.

託物言志

陸游《卜算子·詠梅》

即借描寫其他事物,來表現人物的思想和品格.

(2012·江西版)1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後面的題目.(8分)

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爲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①不爲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②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②變做:縱使.

(1)概括“楊柳”“飛絮”意象的內涵,並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情感.(4分)

【答案】意象的內涵:楊柳,代指初春季節,暗喻男女離別.飛絮,代指暮春季節,暗喻青春流逝.(2分)表達的情感:傷春憂時之愁,久別懷人之情.(2分)

【解析】此問難度不大,楊柳、飛絮是古詩歌常見的意象.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對古詩詞常見意象的理解和情感分析.

(2)詞中“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一句是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來,請比較兩者的異同.(4分)

【答案】相同點:①寫出了愁之深廣綿長.②比喻手法及藝術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動形象.(2分)不同點:①感情及其程度:李詞寫的是家國之愁,秦詞寫的是兒女之情,且秦詞愁情的程度比李詞略有加深;②表現手法:秦詞是對李詞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擬淚水,再以淚寫愁,寫法曲折.(2分)

【解析】注意題目要求,既要答同,又要析異.結合詞句從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對古詩詞語言的比較鑑賞和綜合評價能力.

(2012·湖南版)9.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夢江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裏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⑴詞中“恨極在天涯”的“恨”是指什麼?(2分)

【考點定位】此題考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層級爲D級.

【解析】解題的關鍵在第二句的“天涯”,由此可知,詩中主人公內懷離思,感情悵惘悽傷.

【答案】思念遠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悵恨之情.

⑵詞中三、四兩句刻畫了一位什麼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考點定位】此題考查鑑賞詩歌中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層級爲D級.

【解析】鑑賞人物形象的技巧之一是通過意象分析.意象“月”承前表達離思,“不知心裏事”表現人物形象的孤獨處境和淒涼心情.意象“水”和“花”,表現了自嘆自憐的心境.

【答案】主人公滿腹哀怨,對月懷遠,月卻不解;臨水看花,花自飄零,無人憐惜.刻畫了一位孤獨寂寞又自哀自憐的主人公形象.

⑶請簡要賞析這首詞的結句.(4分)

【考點定位】此題考查鑑賞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處境爲D級.

【解析】此句的表達技巧是借景抒情,或答成情景交融.兩種景物分別表現不同的情懷.“搖曳樹”象徵起伏不定的陣陣思念;“碧雲斜”表現了低沉、傷感的心情.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無邊天際,以碧雲搖曳表現心緒的不寧,以碧雲斜落表現心情的低沉.

(2012·湖南版)10.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題目.(8分)

度破訥沙①(其二)李益

破訥沙頭雁正飛, 鸊鵜泉②上戰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 滿磧寒光生鐵衣.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

【注】①破訥沙:沙漠名.②鸊鵜泉:泉水名.

(1)從題材來看,這首詩屬於______詩.(2分)

【答案】邊塞

【解析】詩歌描寫“破訥沙”“鸊鵜泉”等邊塞風光和“鐵衣”等軍旅生活,屬於邊塞詩的範疇.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把握能力.

(2)請從意境營造的角度,賞析全詩.(6分)

m【答案】全詩描繪了戍邊將士戰罷歸來的圖景.前兩句寫大漠遼遠、大雁高飛,既有勝利者的喜悅,也有徵人的鄉思;(2分)後兩句寫日出東南、鐵衣生寒,既表現了壯闊背景上軍容的整肅,也暗含了軍旅生活的艱辛.(2分)詩歌擷取極具邊塞特色的含蘊豐富的意象,通過喜憂、暖冷、聲色等的比照映襯,營造出雄健、壯美的意境,抒寫了徵人慷慨悲壯的情懷.(2分)

【解析】意境的賞析要抓住景物描寫中的意象,逐句解說畫面,體會詩人情感.全詩擷取戍邊將士戰罷歸來的場景,景物有“大漠遼遠、大雁高飛”和“日出東南、鐵衣生寒”,意境雄渾壯美,將士情感也複雜,既有勝利者的喜悅,也有徵人的鄉思,更有徵人慷慨悲壯的情懷.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考生鑑賞詩歌的景物形象和評價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層次爲D ,鑑賞評價

(2012·廣東)10.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7分)

餘杭四月

[元] 白珽

四月餘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櫻①青豆酒,綠草白鵝村.

水滿船頭滑,風輕袖影翻.

幾家蠶事動,寂寂晝門關②.

【注】①朱櫻:櫻桃的一種.②晝門關:從蠶孵出到結繭期聞,養蠶人家爲外人衝犯而終日緊閉門戶.

(1)詩的頷聯在寫景上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指出其中一種並結合詩句簡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麼意思?體現在詩中哪些地方?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提示(1)列錦、遠近高低、動靜結合、有色有態、視嗅結合、情景交融.(2)整個晴天充滿了生機活力.

【解析】

【考點定位】(1)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D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D

(2012·大綱版)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

落 葉

修睦注

雨過閒田地,重重落葉紅.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風.

幾處隨流水,河邊亂暮空.

只應鬆自立,二不與君同.

[注]修睦:晚唐詩人.

(1)從寫落葉的角度看,第二聯與一、三兩聯的不同是如何體現出來的?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答:

(2)本詩最後一聯爲什麼要寫鬆?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第一、三聯從旁觀者的角度描寫了秋雨之後落葉的情態,而第二聯中“思”、“信”的主體是落葉,使落葉人格化. 第二聯插入一、三兩聯之間,使得全詩富於變化,別具情趣.(4分)(答出“思”、“信”兩字的作用的,給2分;答出使全詩富於變化的,給2分)

2、以鬆“立”與葉“落”二者的不同構成鮮明對比來表達作者對松樹不凋的讚歎,強化了對落葉飄零的感慨.(4分)(答出構成對比的,給2分,能簡要分析的,給2分)

【解析】第一題重在考查詩歌意象描寫的角度及其作用,答其他的描寫角度和作用,也應該適當給分;第一小題設問的角度不太明確,因此學生答案應該可以是多樣性的.第二題考查詩歌的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考點定位】鑑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012·重慶)1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6分)

鷓鴣天預報 [金]王 寂

秋後亭皋①木葉稀,霜前關塞雁南歸.曉雲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機②,沙鷗相對不驚飛③.柳溪父老應憐我,荒卻溪南舊釣磯.

[注] ①亭皋:水邊的平地.②忘機:消除機心.機心,巧詐之心.③沙鷗相對不驚飛:白居易詩云“有喜鵲頻語,無機鷗不驚”.

(1)“曉雲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兩句寫出了山水的變化,請分析其巧妙之處.(4分)

【答案】(1)運用比擬寫出了山水的變化.“曉雲散去山腰瘦”,寫出了曉 雲散去後山峯的清秀,暗含着曉雲瀰漫時想象中山峯的壯闊;“宿 雨來時水面肥”,既表現出夜裏下雨之後水面的寬闊,又暗含着下 雨之前水面的窄狹.

【解析】先分析手法,再行解釋,既然點明“變化”二字,就要從眼前的實景分析出暗含的虛景.如看到“散去”就要想到散去之前是什麼樣子.內容上題幹已點明——寫出了山水的變化,題幹主要是要結合詩歌分析其表達效果.寫了什麼,怎樣寫的?按照這樣的思路來答,會更好.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分析鑑賞詩歌藝術技巧的能力.

(2)作者爲何說“荒卻溪南舊釣磯”?(2分)

【答案】因爲釣魚是有機心之事,作者已忘機而不再釣魚,所以說荒棄 舊釣磯.

【解析】就結果找原因,首先確定範圍在詞的下闋,參考註釋,找出“忘機”二字.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能力.理解詩歌從詩句開始,然後從整體上思考.

【2011高考試題解析】

二.(浙江)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21-22題.(7分)

蝶戀花·出塞

[清]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拒,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21.這首詞開篇有何特點?(3分)

【答案】總領全詞,點明主旨;議論開篇;奠定感情基調.

22.簡析畫線句的表現手法.(4分)

【答案】①以情相問,以景作答.②化抽象爲形象之景,增強了全詩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個意象連用,委婉地表達出詞人心中的孤寂、惆悵之情.

【高考考點】文學作品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鑑賞

三.(天津)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8分)

驟雨

【宋】華嶽

牛尾烏雲潑濃墨,牛頭風雨翩車軸.

怒濤頃刻卷沙灘,十萬軍聲吼鳴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騎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

——《四庫全書》

(1)第三、四句中“卷”“吼”兩個詞有什麼表達效果?請結合詩句簡析.(2分)

(2)請結合全詩,賞析“雨勢驟晴山又綠”一句.(3分)

(3)有人說,本詩第五、六句可以放在開頭,你認爲好還是不好,爲什麼?(3分)

【答案】(1)卷從視覺角度,寫出了驟雨來時的迅猛態勢;吼從聽覺角度,寫出驟雨聲勢之大.

驟晴寫雨來得急、去得快,暗釦詩題;山又綠寫出了下雨前後景色變化,隱含牧童因雨停而輕鬆的心情;

不好,開篇寫驟雨至,先聲奪人,和結尾雨的驟然停止形成呼應,體現出作者謀篇佈局的藝術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開頭,牧童就成了描寫的重心,沖淡了藝術效果.

好.先寫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狀,襯托出驟雨初至的緊張場面,給讀者提供了一個閱讀視角,增強了身臨其境的藝術效果.而按現在的順序,在表達上略顯突兀.

【解析】第一題考查煉字.第二題考查對某一句的賞析.第三句考查謀篇佈局.

【高考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八.(遼寧)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題鄭防畫夾五首①(其一) 黃庭堅

惠崇②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③.

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鄭防:畫的收藏者,生平不詳.畫夾:分頁裝潢的畫冊.②惠崇:北宋僧人,畫家.擅長畫雁、鵝、鷺鷥及水鄉景色.③瀟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8.請從畫境、真景以及兩者的關係對本詩進行賞析.(6分)

【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畫,畫面上煙雨籠罩湖面,天上掠過歸雁;進而作者彷彿已由畫境置身於現實的湖上,望着歸雁,就想喚一條小船歸去;突然,耳旁響起朋友的聲音:這是一幅畫.於是作者才發現自己是將畫境當作真景了.作者從畫面引出真景,再從真景返回畫境.

【解析】答出畫境的,給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給2分;答出從畫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畫面的,給2分.意思對即可.

9.古代有人批評這首詩說,要別人提醒後作者纔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畫,這“太過”、太誇張了.你認爲這個批評恰當嗎?請簡要說明理由.(5分)

【答案】不恰當.表面看,這首詩確有不合常理之處,但其實十分高妙,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因欣賞畫中景而產生幻覺的以中國獨特感覺,從而讚賞畫的高度逼真.批評者確未能領悟詩的這種佳趣.

【解析】答出詩表面不合理,其實很高秒的,給2分;能做簡要說明的,給3分.意思對即可.

如認爲前人的說法恰當,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給分.

九.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8分)

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蕪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詩作於詩人被貶宜州期間.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時晉人.從晉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後拒絕做官,隱居錦山被燒死.

(1)這首詩首聯寫抒情有什麼特點?(4分)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運用擬人、對比的羞恥手法,描寫清明時節兩種不同的景色,以樂景寫哀情,哀景襯哀情.

(2)指出“人乞祭餘驕妾婦”這句話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背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現了詩人對賢愚混雜、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憤慨;表現出詩人一種無奈的超脫.

十.(江蘇)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羣.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注:庾開府、鮑參軍:指庾信、鮑熙,均爲南北朝時著名詩人.

渭北、江東:分別指當時杜甫所在的長安一帶與李白所在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

論文:此處指論詩.

(1)這首詩的開頭四句從哪三個方面對李白的詩作出了什麼樣的高度評價?(3分)

【答案】①詩壇地位,無人能比;②詩的思想情趣,灑脫不凡;③詩歌風格,清新、俊逸.

(2)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一聯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種表現手法?(4分)

【答案】表達了雙方翹首遙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的表現手法.

(3)說說這首詩的構思脈絡.(3分)

【答案】立足於詩,懷念李白:從讚揚李白的詩歌開始,轉爲對李白的思念,最後以渴望相見、切磋詩藝作結.

十二.(湖北)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後面的題目.(8分)

登 城 望湖樓晚景

劉敞 蘇軾

雨映寒空半有無, 橫風吹雨入樓斜,

重樓閒上倚城隅. 壯觀應須好句誇.

淺深山色高低樹, 雨過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圖. 電光時掣紫金蛇.

(1)兩詩均寫江南雨景,但景色有異,《登城》寫的是□□□□,《望湖樓晚景》寫的是疾風驟雨.(2分)

(2)兩詩第三句都描寫相對靜止的畫面,請分別說說它們在原詩結構中的作用.(2分)

(3)以上兩首詩,劉詩優美,蘇詩壯美,請結合詩句賞析.(4分)

【參考答案】(1)和風細雨.

(2)①劉詩第三句承接前兩句,並與濛濛細雨疊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圖意境;②蘇詩第三句從“橫風吹雨”轉入“雨過潮平”,爲描寫雷電蓄勢,.承上啓下.

(3) ①劉詩通過寫雨映寒空,山深樹幽,倚樓眺 望的一幅水墨畫,運用白描手法,描繪出一幅江南水墨圖. ②.蘇詩通過寫橫風斜雨,潮江涌動,運用比喻手法,寫出了雨 前,雨後的壯觀美景 .

【解析】兩首詩歌同爲寫景佳作,賞析時抓住詩人描寫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點,結合詩人的詩歌特點,全面賞析.(1)要填與“疾風驟雨”相反的詞語,結合詩歌即可得出.(2)分析作用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答題,內容包括強調的內容和對主題情感的作用,形式包括對題目、開頭、上文、下文和結尾的作用.(3)王國維以西方美學崇高的理論糅合中國古代美學陰陽柔剛說而提出:“美之爲物有二種:一曰優美,一曰壯美.”若吾人與審美對象無利害關係,又毫無生活之慾存在,則“此時吾心寧靜之狀態,名之曰優美之情,而謂此物曰優美.若此物大不利於吾我人,而吾生活之意志爲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獨立之作用,以深觀其物,吾人謂此物曰壯美,而謂其感情曰壯美之情”(《紅樓夢》評論).優美指審美主體在觀賞具有審美價值的客觀對象時,主客體之間所呈現出來的和諧統一的美.其特徵是:1)和諧;2)在形式上具有小巧、和諧、精緻、輕盈、絢麗、清新、秀麗、優雅等品格;3)是外觀形式與美的內容的統一,具有靜態、柔性的美,沒有衝突、矛盾.壯美是凡事物能使人有崇高、嚴肅、雄壯之感者.

【高考考點】默寫常見名句名篇

十五.(福建)古代詩歌閱讀(6分)

6.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6分)

曉至湖一上

[清]歷鶚

出郭曉色微, 臨水人意靜.

水上寒霧生, 瀰漫與天永.

折二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

稍見初日開, 三兩列舴艋.

安得學野鳧, 泛泛逐清景三.

(選自《清詩選》)

[注]① 湖:杭州西湖.②折:彎曲.③景:影.

(1) 這首詩情感豐富,請做分析.(3分)

答: .

(2) 請從表達技巧的角度對“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進行賞析.(3分)

答: .

【答案】(1)答題要點:①喜愛幽靜:“人意靜”、“寒霧生”等;②親近自然:“臨水”、“稍見初日開”等;③嚮往自由:“學野鳧”、“逐清景”等;④自由暫不可得的惆帳:“安得”.(意思對即可.)(2)答題要點:①對比:以“有聲”與“無影”對比,遠寫視覺,突出層次的遠近的景緻的深闊.②對偶:以“折葦”對“遙山”,近景與遠景相結合;以“動有聲”對“淡無影”,聽覺與視覺相結合;節奏優美(或形象豐富,或層次分明),意境深闊、淡雅(或幽靜、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第一小題要從詩歌的意象入手,找出打上作者情感絡印的名詞,挖掘作者隱含在“景語”裏面的“情語”,此題並不難解.第二小題的詩句通俗易懂,設題相當開放,答案有好幾種,關鍵要圍繞表達技巧進行答題,只要能有理有據,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高考考點】鑑賞古代文學作品思想內容、語言和表達技巧.

十七.(北京)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13題

示秬秸1

張耒

北鄰賣餅兒,每五鼓未旦,即遶街呼賣,雖大寒烈風不廢,而時略不少差也.因爲作詩,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頭月落霜如雪,樓上五更聲欲絕. 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

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 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閒.

註釋:1秬秸:張耒二子張秬、張秸.張耒,北宋著名文學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1下列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前小序交代了本詩寫作的起因和目的,凸顯了詩作內容的真實性.

B.“歌一聲”,是說賣餅兒沿街呼賣時有腔有調,生動形象並富於童趣.

C. 賣餅兒衣着單薄,凜冽的寒風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擔憂餅冷難賣.

D. 作者在詩的最後,對兩個二子提出了諄諄告誡,點明瞭本詩的題旨.

【答案】B

【解析】B項“生動形象並富於童趣”錯.文章的內容反映了民間疾苦,生存的艱難,語言風格平實樸素、明白如話,也不是詼諧風趣的特點,選項的解釋不符合賣餅兒的心理.

2 這首詩的寫景敘事,平實而富有韻味,請結合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要點一:平實,沒有華麗辭藻,明白如話,通俗淺顯.舉例:“捧盤出戶”“市樓東西”等等,均無任何修飾之語.

要點二:有韻味,寫景、敘事,蘊含豐富.舉例:開篇兩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描寫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對賣餅兒生活給予的同情和關懷,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憂餅冷”的心態的表露,均語淺而意深.

【解析】做此題,審題是關鍵,答題思路是詩歌“寫景敘事,平實而富有韻味”在文本中的具體依據;擬寫答案時,“平實”要從遣詞造句的語言風格形式上來作答,“有韻味”要從內容上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