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誰知道詩的分類?

誰知道詩的分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按表現形式分(體裁)

誰知道詩的分類?

1.分類簡表

古詩

古體詩

四言古詩:出觀最早(《詩經》)

五言古詩:成熟於漢代(杜甫《羌村三首》)

七言古詩:成熟於唐代(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雜言古詩:(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

樂府詩:標題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吟”、“曲”等.

近體詩(形成於唐代)

絕句 五言絕句

(王之渙《登顴雀樓》)

七言絕句(杜牧《泊秦淮》)

律詩

五言律詩(杜甫《春望》)

七言律詩(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排律

詞(又稱“詩餘”、“長短句”、“倚聲”、“填詞”);

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以兩宋成就最高

曲(又稱“詞餘”)(以元代成就最高)

散曲 小令(短小的曲子)(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套數(散套)(睢景臣《高祖還鄉》)

戲劇(只是供演出的劇本)

雜劇

傳奇

按內容:

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物詩、悼亡詩、行旅詩、閨怨詩、戰爭詩、抒情詩、敘事詩

按形式:

古詩分類 古體詩 樂府 律詩 絕句

古詩分類-古體詩-樂府-律詩-絕句

《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把詩分爲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又各分爲五言、七言。這是一種分法。沈德潛所編的《唐詩別裁》的分類稍有不同:他不把樂府獨立起來,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長律一類。宋郭知達所編的'杜甫詩集就只簡單地分爲古詩和近體詩兩類。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爲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字數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爲五言、七言兩類。

古體和近體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唐初開始形成的、在字數、聲韻、對仗方面都有嚴格規定的一種格律詩,就是我們所說的近體詩。近體詩是同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後的詩人仍有寫古體詩的。 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古體詩分爲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 近體詩分爲絕句、律詩。

樂府詩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的官署名稱,後來成爲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簡稱樂府。魏晉和唐 代以及其後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也稱樂府或擬樂府。例如《敕勒歌》《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夢遊天姥吟留別》都是樂府詩。樂府產生於漢代,本來是配音樂的,所以稱爲“樂府”或“樂府詩”。這種樂府詩稱爲“曲”、“辭”、“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後,文人摹擬這種詩體而寫成的古體詩,也叫“樂府”,但是已經不再配音樂了。由於隋唐時代逐漸形成了新音樂,後來又產生了配新音樂的歌詞,叫做“詞”。詞大概產生於盛唐。在樂府衰微之後,詞產生之前的一個過渡時期,配新樂曲的歌辭即採用近體詩。像王維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調》,都是近體詩的形式。

近體詩

近體詩分爲律詩和絕句。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主要在於句數上。絕句共有四句,律詩共有八句。

律詩共有八句,一、二兩句爲首聯,三、四兩句爲頷聯,五、六兩句爲頸聯、七、八兩句爲尾聯。

絕句又叫"截句"。絕句可對仗,也可不對仗,但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則必須對仗,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詩稱爲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