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誰有中考語文文言文試題?

誰有中考語文文言文試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連處士,應山人也。以一布衣終於家,而應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長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謹、禮讓而溫仁,必以處士爲法,曰:“爲人如連公足矣。”其矜寡、孤獨、凶荒、饑饉之人皆曰:“自連公亡,使吾無所告依而生,以爲恨。”嗚呼!處士居應山,非有政令恩威以親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謂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歟!

誰有中考語文文言文試題?

自其祖光裕嘗爲應山令,後爲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應山,遂家焉。處士父以疾廢於家,處士供養左右十餘年,因不復仕進。父卒,家故多資,悉散以賙鄉里,而教其二子以學,曰:“此吾資也。”歲飢,出谷萬斛以糶,而市谷之價卒不能增,及旁近縣之民皆賴之。人有貧而竊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歸。處士爲之愧謝曰:“煩爾送牛。”厚遺以遣之。

處士有弟居雲夢,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歸應山。應山之人去縣數十里迎哭,爭負其柩以還,過縣市,市人皆哭,爲之罷市三日,曰:“當爲連公行喪。”

註釋:賙zhōu:救濟,接濟;糶:tiào賣出糧食。

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 必以處士爲法(榜樣) B、使吾無所告依而生,以爲恨(遺憾)

C、以牛自歸(返回) D、厚遺以遣之(送走)

答案: C. 歸還

1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

A、以一布衣終於家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B、而能使人如此 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來源:學,科,網Z,X,X,K]

C、處士父以疾廢於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當爲連公行喪 爲人謀而不忠乎

答案:BD。

解析:A,第一個“於”爲“在”,第二個“於”爲“向”;B,“而”爲轉折義,“但是”C,第一個“以”爲“因爲”,第二個“以”爲“憑藉”;D,“爲”、“替”。

19、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所謂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歟!

②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歸應山。

答案:(1)大概這就是所說的只要親身去做,即使不說也能取信於人吧!

(2)(連處士)前去看望弟弟,(結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靈柩送回了應山。

解析:這裏省略主語,根據下文應山縣人爲其送喪可知,是連處士去世,弟弟將其送回。

20、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刻畫了“連處士”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通過寫連處士照顧父親而不仕、資助鄉親度災年、原諒竊牛者等事情,以及“應山之人”對連處士的讚頌和連處士死後的悲傷等言行,表現了連處士孝以事親、樂善好施、寬以待人的高尚品格。

解析:文言文難度不大,但要根據上下文內容分析,尤其要注意細節。

  譯文:

連處士是應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裏,但是應山的人到現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導他們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親近朋友,恭敬、嚴謹,守禮、謙讓並且溫和、仁愛,一定拿連處士作爲榜樣。說:“做人像連公那樣,就足夠了!”那些鰥寡孤獨和遭遇荒年貧困飢餓的人,都說:“自從連公去世以後,我們這些人沒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來活命了,讓我們太遺憾了!”唉!連處士住在應山,沒有發佈過什麼政令實施過什麼恩威來親近那裏的百姓,卻能讓人這樣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說的親身去做,即使不說也能取信於人吧!

他的祖父連光裕曾經擔任過應山縣的縣令,後來又擔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從連光裕歸葬應山後,他們就把家安在了應山。處士的父親因爲有病臥牀在家,連處士在他父親身邊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進取。父親去世後,家裏本來有很多錢財,都散發出去來賙濟鄉鄰,拿學問來教導他的兩個兒子,說:“這兩個孩子纔是我的財產啊!”年成不好,拿出一萬斛谷去賣,因而市面上谷的價錢最終沒有上漲,連鄰近縣的百姓都依賴他。有一個盜賊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緊急。盜賊走投無路,只好自己把牛給送了回來。處士爲此很慚愧並道歉說:“麻煩你送牛了。”贈送他很豐厚的禮物送走了他。

處士有個弟弟住在雲夢縣,(連處士)前去看望弟弟,(結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靈柩送回了應山。應山縣的人到距離縣城幾十裏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靈柩,很多人爭着擡着棺材回來。經過縣裏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並且罷市三天,說:“應該爲連公舉辦喪事。”

  名實論

□ 〔北齊〕顏之推

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①,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②,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於世者③,猶貌甚惡而責妍影於鏡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忘名者,體道合德④,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⑤;立名者,修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⑥,非所以讓名也;竊名者,厚貌深奸,幹浮華之虛稱⑦,非所以得名也。

(選自《顏氏家訓·名實》)

  【註釋】

① 德藝:德行與才能。周厚:豐厚。

② 姝麗:美麗。

③ 令名:這裏指美好的聲譽。

④ 體道:躬行正道。合德:合乎道德。

⑤ 非所以……也:不是用來做……的。

⑥ 榮觀(ɡuān):猶榮名,榮譽。

⑦ 幹(ɡān):追求,求取,舊指追求職位俸祿,如干祿。

  【譯文】

名譽對於實際來說,就如同容貌對於鏡中之像。(如果)德行與才能豐厚,那麼聲譽一定好;(如果)容貌和神色美麗,那麼鏡中之像一定美麗。現在不陶冶身心,涵養德性卻要在世上求得好名聲的人,(就)如同相貌非常醜陋(的人)卻要求在鏡子中有美麗的容貌。賢良有才能的人不慕聲譽,一般人樹立名聲,才德差的人以不正當手段獲得名聲。不慕聲譽的人,躬行正道,合乎美德,享有鬼神的保佑(而有名),並非是真的追求聲譽;樹立名聲的'人,修養品德,行爲謹慎,擔心好的名聲不顯著,並非是真的退讓名譽;以不正當手段獲得名聲的人,外表忠厚,內心狡詐,追求表面華美的虛名,並非是真的獲得美名。

  【演練】

1.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  猶貌甚惡而責妍影於鏡也

竊名者,厚貌深奸 厚貌深奸,幹浮華之虛稱

A.兩個“厚”字相同,兩個“貌”字不同

B.兩個“厚”字相同,兩個“貌”字也相同

C.兩個“厚”字不同,兩個“貌”字相同

D.兩個“厚”字不同,兩個“貌”字也不同

2.與“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的“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之一生彘肩

B.非死則徙耳

C.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D.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3.對加點字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

A.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善,美好)

B.體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道,事理,規律)

C.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讓,責備,責怪)

D.幹浮華之虛稱,非所以得名也。(幹,動詞,求取)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

(2)今不修身而求令名於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於鏡也。

5.結合上文,聯繫生活,請談談你對“名”與“實”的認識。

  答案

1.D(深厚;忠厚。面容,容貌;外表)

2.A(連詞,表承接關係,就,那麼。B.連詞,表不相容選擇關係,就是;C.語氣副詞,才,就;D.連詞,轉折關係,卻)

3.C(讓,辭讓,謙讓)

4.見譯文。

5.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追求好的名聲,本無可非議。問題在於,求名的人應在自身的品德修養上下工夫,做到名副其實,而不應採取種種不正當手段竊取名聲。如今,中國“名人”滿天飛,有人求助於金錢,有人求助於吹捧……如此虛名,求之何用?(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