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精選23篇)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精選2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裏。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精選2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精選23篇)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

今天,我同媽媽一起去買菜,街上的菜鋪可真多呀!我和媽媽看的眼花繚亂。我媽媽開始挑選了,她左挑挑,右挑挑,上挑眺,下挑挑,最後,她終於在一個菜鋪挑到了她認爲好的西紅柿,西紅柿是2元錢一斤,她買了1斤9兩,她給了賣菜的3元,賣菜的找給了我媽媽1毛錢。她又買了排骨,排骨是5元一斤,她買了2斤2兩,她給了賣排骨的50元,賣排骨的找給了她39元。她又買了土豆,土豆是1元錢1斤,她買了3斤3兩,她給了賣菜的5元,找了她1元7角。她又買了豆芽,豆芽是1元錢1斤,她買了5兩,給了賣菜的1元,找了5角。她又買姜,姜是2元1斤,她買了1斤半,給了賣姜的10錢,找了9元。

她買菜一共花了18.7元。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2

下午放學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道家庭作業,要求大家想辦法測算一次性筷子的體積,並用數學日記的形式將測算過程記錄下來。這道家庭作業,表面上是一次數學實踐活動,實際可能寓意更深,因爲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與環保有關。

一回到家,我就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思考這個問題。一次性筷子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測算出它的體積呢?我思來想去,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搖搖頭……

終於,有了一點眉目。我可以將一次性筷子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這樣容器中的水就會溢出來,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體積嗎?可是筷子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又該怎麼辦呢?可不可以用石頭或膠布之類的東西將筷子固定住呢?我想應該是可以的,但這些辦法測定起來又都太麻煩了,要是有更簡便的方法該多好啊!經過冥思苦想,我終於自豪的笑了。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3

看到好多人都寫去香港,但是沒辦法啦......

2月4日那一天,我們做火車到達了香港,因爲第二天要去海洋公園玩,所以我們去了超市買零食吃。我們買了麪包、飲料和一點水果,花了86元港幣,港幣與人民幣的匯率是0.8094,也就是一元港幣約等於0.8元人民幣。那港幣86元摺合人民幣就是86×0.8=68.8(元),我們買食物花了68.8元人民幣。

第二天,我們一家三口和我表弟他們一起去了海洋公園玩兒。之前我媽已經網上訂好了門票,港幣225元,摺合人民幣就是225×0.8=180(元),所以一張門票是180元人民幣。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4

XX月XX日 星期日 天氣晴

今天,爸爸到糖鋪店裏買了24顆糖。我、弟弟和妹妹看見了迫不及待地向爸爸去討糖。爸爸說:“那好吧!”我們聽了高興萬分。可是,這麼多糖我們該怎麼分呢?於是我們就爲了這點小事而爭吵起來。吵着吵着,我忽然想到數學課上老師教我們的平均分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我大聲說道:“好了,不要再吵了,我已經有辦法了。”弟弟和妹妹說:“真的?”他們似乎不太相信我。我又說:“你們不相信就聽我的解釋,我們這裏不是有3個人嗎?”弟弟妹妹說:“是呀?”我說:“那不是很簡單,24÷3=8(顆),所以我們應該每人分到8顆糖。”弟弟和妹妹聽了,先是楞了一下,接着就快如閃電地向桌子上各拿走了8顆糖。我們個個都吃得津津有味。啊!我真要感謝數學中的平均分,要不然我們可能還在爭吵呢!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5

我們家的書房是長方形的,它的長有7米,寬有4米,坐南朝北呈列着。

一進門,正對着的是一張大的紫紅色的書桌,它也是長方形的,大約長有2.5米,寬有1.2米,那是我爸爸的書桌,旁邊還有一張小一點的長方形的書桌,大約長2米,寬1米,我媽媽經常在這看書。

另外靠着牆邊有一排沙發與一個茶几,牆角就是一個空調與一個飲水機與書櫃,它們也都是長方形的。

最後,我發現我在我們家的書房中竟然沒有看到一個正方形,真奇怪!

這就是我家的書房,歡迎小朋友來我家玩。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6

今天,鄭老師不知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竟給我們出了一道“79.0001<()<79.001”也就是說括號裏能填幾個小數?有的說十個,有的說九個,有的說……這時下課鈴響了,老師只好說:“這題有點兒難度,大家回去思考思考。”

我心想:這題有難度?可是答案又是什麼呢?答案只有一個?問號在我的腦袋裏連續產生。小數和另一個小數之間到底可以填寫多少個小數?怎麼想呢?

我望着窗外,希望找到一點兒靈感。突然,我看見一輛三輪車在筆直地行駛時,可在十字路口時拐了個彎,我眼前一亮!心想:我爲什麼老往一個方向想呢?也可以像騎三輪車一樣拐個彎吧!就拿79.1>()>79.01來說吧。每個數只相

差0.01時是8個,相差0.001、0.0001……呢?正確答案出來了,就是無數個。我欣喜若狂,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做數學題,往往不能從一個角度去想,要“拐彎抹角”,可以換個角度或多角度去想,就能更好地解決數學難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7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閒着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麼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麼特點呢?”媽媽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於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於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媽媽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後兩位。我根據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後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後,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後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8

在數學興趣課上,莊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

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遊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

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141歲了,乾隆皇帝便贈了一聯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乾隆皇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裏,藏有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中也藏有數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於把一些數字嵌在對聯中,使對聯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9

6月6日 星期三 晴

我打從上六年級以來,數學上還真未碰過太難的題目,可最近,有道題算式讓我絞盡腦汁了!

這難題題目是:一片牧場,牧場上的草每天均速生長,牧場可供15頭牛吃20天,也可供20天牛吃10天。那麼,這片牧場每天生長的草可供幾頭牛吃一天?

我研究了半天,一頭牛一天吃多少草呢?也不知道是幾斤,幾筐,怎麼辦呢?忽然,我靈光一閃,有了!不管能吃多少,就假設爲一個單位,不就迎刃熱而解了。假設一頭牛每天吃的草量是1,就可以算15頭牛20天一共吃的草是:15×20×1=300,300是這個牧場原有的草量加上這20天新生的草。還可以算20頭牛吃10天的草量是:10×20×1=200。

可是,求出這些之後然後怎麼計算呢?我冥思苦想,終於找到了門路:

300-200=100,這100不就是20天新長出的草與10天草量之差,意味着10天長出了100的草量,即妹每天長出的草量是:(300-200)÷(20÷10)=10。

一頭牛每天吃的草量是1,則每天新長的草可供10頭牛吃一天。

通過艱苦的思考,我算對了題,心裏像蜜一樣甜,辛苦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0

今天我閒着沒事幹,就想去幫阿姨買菜。我就想這樣也好我也能完成數學日記了。

一來到菜市場,熱鬧非凡。喧鬧聲,讓人感到好煩。我馬上就去買我的最愛的雞腿吃了,剛到那一股香氣讓我迫不及待的過去。我馬上問老闆幾元一隻,老闆回答說元一隻:”我掏出10元錢給了他,他給了我錢我就走了。當時我沒注意

這錢就跑了。我準備在去買東西時卻發現少了5毛錢準備去換了,當時我真糊塗馬上來到了當時來買雞的地方去換。我真的很馬虎怎麼沒注意看呢?那位老闆也是個熱心的人他沒說什麼就給了我錢我羞愧的低下頭說了聲:“謝謝”就走了。我接着又去

買了很多東西算也算不了我決定耐心的數,終於數出來了。結果算出了答案元。爸爸給了我50元怎麼只剩下了4元了,怎麼辦呢?少了7毛錢怎麼說呢?

一回家我來到爸爸面前說:“爸爸對不起我算錯錢了,”爸爸笑了笑說:“沒關係,在生活上肯定有犯錯誤的。”這次我原諒你,但是下次不能犯了。我聽見了說什麼。所以說一般數學不能犯馬虎錯誤,一犯馬虎就吃虧了。後來我去買菜不會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訓。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1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紫妮,跟你玩個遊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着1—24個數。“媽媽,遊戲規則是什麼?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針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媽媽笑着說。

我見遊戲規則這麼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爲什麼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終於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一個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子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針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針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裏,有着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2

今天,我跟着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

於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裏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於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在想:7除2等於3.5元,20減3.5等於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並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元一斤。”“那我買一斤。”我又想減10等於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

當我從菜場出來的時候,媽媽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着對我說:“學會買菜了!”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着許多數學奧祕,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3

今天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在大街上閒逛,突然看到不遠處有很多人圍在一起。我跑過去一年,原來是抓獎遊戲。“哼,抓獎有什麼好玩的。”我厭煩地說旁邊的人一聽,連忙說:“抓獎雖不好玩,但有重獎,可吸引人了。”我急切地問:“是什麼呀!”“50元錢。”那人噔大眼睛說。一聽這話,我可來勁了,“這麼誘人的的獎品,說什麼,我也得試試。”說完,我便問店主怎麼抓法。店主說:“這是24個麻將,麻將下寫着12個5,12個10,每次只可抓12 個麻將,如果12個麻將標的數總和爲60,那麼你便可得50元大獎。”我聽了也沒多捲起了袖子,從兜裏掏出5元錢給了店主。

儘管,這可以抓10次,但那份大獎我還是沒有拿到。

回到家之後,我想了想,感覺有點不對勁。我想,抓60分,那必須抓得那12個麻將必須都標5,的情況就是第1次抓到1個5,第2次抓2個5,第3次抓3個5……第12次抓12個5至少得花去6元錢。但萬一抓得那些麻將標的數是10或有的總和是相同的,那麼得抓多少次花多少錢。(概率問題)

最後經過一番考慮,終於把問題弄清了,我抓緊到街上找那算帳,可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4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裏的價錢非常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於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麼會不用錢呢?”我說:“因爲上面寫着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許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爲什麼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麼高招,因爲我知道這裏還有許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着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纔有得送贈券的,並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後多問問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5

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一年級時作文我對數學題一知半解,心想學數學有什麼用呢?生活中怎會有這麼無趣的學科呢?可在我五年級時的一件事,驗證了我的想法是錯的。

爸爸媽媽不在家,爺爺陪着我,中午吃飯成了問題,爺爺會做飯,可沒了調料,所以我拿上錢下樓買東西。到了超市,我就發現了我要的東西——雞精、鹽與蠔油,都是5塊的價格,我買了雞精2袋,鹽2袋,耗酒1瓶。結帳時,也許是50塊,她找了我22元,我本想收過錢走了,可我發現了不對的地方。

東西都是5元,說明花費的錢是5的倍數,5的倍數特徵爲個位是零或五的數,買了5袋意味着個位只能是5不能是零,5是奇數,我給的錢是偶數,而偶數減奇數等於奇數,找我的錢是奇數。而卻是偶數,多收或少收了我幾塊,帶入數字“50—5×5=25元”找我25元,卻只找了我22元,25—22=3元,少收了3元,我向員工解釋了,她就再給了我3元。

數學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處,我明白了這個道理。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6

今天早上在特味包子店吃包子,那裏的包子實在是好吃,吃得人滿嘴都是陷。

這時,爸爸問了我一個問題:“爸爸和兒子同時開始吃包子,兒子吃掉一個半包子,爸爸吃掉六個包子,如果兒子吃了三個包子,爸爸能吃幾個包子?”題目一出,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從他們所吃的個數和來判斷的,即:用一個半加六個是七個半,七個半減三個是四個半。爸爸說不對。於是,我轉而考慮爸爸和兒子吃包子的個數差,還是不對。這時的我是真正的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了,我根本就不知道怎麼會錯。

爸爸提醒我道:“從時間關係入手。”還巧妙地將這道題變了形,這一變,變得我恍然大悟,重新計算了起來:兒子吃一個半包子的時間父親可吃六個包子,兒子吃三個包子的時間——這一變通思路一下出來了吃三個包子的時間是吃一個半包子時間的兩倍,所以爸爸吃的包子個數也是六的兩倍即十二個。通過這個可以求出爸爸的吃包子速度是兒子的四倍。算到這兒,爸爸突然冷不丁出來一句:“這顯示的可是我們父子吃東西的速度啊。”全家哈哈大笑。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7

在數學王國裏,約等於和小數點是堂兄弟,約等於是堂哥,小數點是堂弟,由於有了小數點,約等於便很少用了,所以,約等於便嫉妒起小數點,並把小數點綁架了。由於小數點不見了,數學王國便亂套了,比如,3.4變成了34,1.0001變成了10001!,人們也紛紛向數學王國投訴,說:“麪包由3.41元變成了341元,打印從0.31元變成了31元……”,這時,約等於便自告奮勇地跑到國王前,說讓充當小數點的位置,國王採納了這個建議,但約等於上任後不久,又有人來投訴了:“有個國王要打某個敵人目標,距離是1345.63千米,用約等於算就是1346千米,不但沒打中,目標反被對方擊中了,要在牀上養傷一個月!

所以國王便把約等於辭掉了。約等於看自己不但沒”有把事情辦好,反而辦砸了。便把小數點放了出來,小數點便去國王那告狀,國王便把約等於送入了監牢,約等於在監牢裏感嘆到:“嘆,真是自食其果呀!”其實約等於並不是沒有用,約等於也可以補上小數點不足的地方呀,比如:0.31可以約等於0.3元,沒有了那一分錢,人們就好給錢,好找錢了,所以小數點和約等於同樣重要,都是缺一不可的。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8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後。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爲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母親來了。母親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母親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着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爲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爲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9

五一期間,我和母親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裏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於不用錢了嗎?

母親說:“傻女兒,怎麼會不用錢呢?”

我說:“由於上面寫着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母親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母親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母親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爲什麼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教師了,看看她有什麼高招,由於我知道這裏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着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教師數學問題,曾教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教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纔有得送贈券的,並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教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後多問問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20

剛上三年級的時候,我覺得數學越來越難,有些害怕考試和做練習。爸爸媽媽總是鼓勵我,說學好數學很有用,也很有趣,一開始我總是將信將疑。星期六的中午,我突然想吃咖喱飯,爸爸就帶我去樂購買咖喱。到了超市裏,爸爸對我說:“出門之前我抓了一把零錢,其中有2個1角的,等會兒你能不能好好算一算,買的東西又要少,又要把這2角錢用掉,好嗎?”聽爸爸要跟我做數學遊戲,我一下子來了興趣,立刻回答:“太好了,正好練練我的腦子!”我在超市裏東瞧西望,終於找到了賣咖喱的櫃檯,仔細觀察起來……。

櫃架上一共有四種咖喱,分別是蘑菇、牛肉、雞肉和蘑菇牛肉。因爲我們一家三口都喜歡吃肉,所以蘑菇就首先否決了。再看價格,牛肉和雞肉都是5.6元,蘑菇牛肉是5.8元,這可一下難倒了我。我仔細地算了一算,2包蘑菇牛肉可以有6角零錢,再加上1包牛肉的有6角零錢,三包的餘數正好是2角,我趕緊選好3包咖喱遞到了爸爸手中,爸爸滿意地點了點頭。在回家的路上,我對爸爸說:“原來算賬就要用到數學的呀,看來數學在生活中真的很有用!”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21

我們學在習中,數學是必不可少的科目,但在我們生活中數學也是可以派上很大的用場。比如在你買菜的時候,算帳的時候,有些數學計算方法都能派上用場。

我家開的是一家服裝店,常常有一些客人刁難我老爸,還好有我在,我用在數學課上學到的知識成功擊敗了他們。

上次,我爸和往常一樣在賣衣服。突然,有一個身強力壯的男人走了進來。他問了一個問題,說:“我要一套衣服,它們價格的比例是3:2,褲子的價錢在60到70之間,總價在160到170之間。”我老爸算了又算,就是算不出來。這是,我出來看見了,這個場景,我說:“讓我來試試吧!”老爸說:“就你,你老爸我都沒算的出來,你還能算出來?”我生氣地說:“爲什麼我不行?我們老師剛教過。”老爸只好讓我來試試了。

我算了算,把比例3:2同時擴大,等把它擴到倆數相加不超過170時。我說:“答案是褲子66元,衣服99元。”我是這樣算的:3和2同時擴大,等到倆數相加不超過170,就能得到答案了。壯漢說:“一個大人還不如一個孩子。小孩,我就要買你算的價錢。”我得意地對我老爸說:“看你還敢小看我!”

在這件事中,讓我知道了,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比不可少的。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22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母親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和你玩個遊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母親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着1—24個數。“母親,遊戲規則是什麼?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母親笑着說。

我見遊戲規則這麼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母親,母親笑了起來。“爲什麼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母親。母親說:“你自己想一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呀想,終於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母親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裏,有着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23

這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非常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後。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方的兩個面積的積爲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務必明白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樣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媽媽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非常熟悉。於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之後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

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爲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爲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