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五年級的數學日記9篇

五年級的數學日記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五年級的數學日記 篇1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五年級的數學日記9篇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爲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着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爲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爲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隻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爲:(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爲:甲樹16只,乙樹14只。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瞭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五年級的數學日記 篇2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肯定會很好奇,數學可以“吃”出來?是的,我昨天就遇到了三個可以“吃”出來的數學問題呢。

一大早,我和媽媽,姐姐一起出去吃早餐。早餐店裏的品種可真豐富呀!我們要了三個餅夾菜,三杯豆漿。熱氣騰騰的美味早餐讓我忍不住食慾大開。

吃飽喝飽後,我這個小小數學家要出場了,媽媽讓我來付賬。每個餅夾菜2.5元,每杯豆漿1.5元,價錢一共是2.5x3+1.5x3。這下麻煩了,我只學過整數相乘。趕快開動腦筋,計上心來。我們每人每份的價錢是2.5+1.5=4元,三份的價錢不就是3x4=12元嗎?看看我的計算方法是不是更簡便!

中午媽媽要爲我們做煎餅,於是數學問題又來了。媽媽叫來我和姐姐,給我們出了一道數學腦筋急轉彎:平底鍋裏煎餅,每次可以同時放兩張餅,煎一張餅需要2分鐘(正反兩面各1分鐘),要以最快的速度煎三張餅需要幾分鐘?

我搶先回答:“一共需要4分鐘,同時煎好兩張餅需要2分鐘,第三張餅需要2分鐘,2+2=4分鐘。”

姐姐笑了笑說:“把兩張餅放在鍋裏同時煎好一面,用了1分鐘。將一張餅翻面,把另一張餅拿出來,同時放入第三張餅,又用了1分鐘。將第一張餅拿出來,再把第二張餅放進鍋裏同時煎第二面,再過1分鐘,第一張和第三張餅也煎好了,一共用了3分鐘”

哇!姐姐好聰明呀,媽媽說:“姐姐的方法是最快,但這只是一個腦筋急轉彎,還是我們佳航的方法最實用,來,吃餅吧”

我覺得今天的煎餅實在太好吃了!

晚上我們去乘涼,媽媽給我了10元錢,讓我爲大家買飲料,我是這樣想的:我們四口人每人一瓶綠茶,需要3x4=12元,如果兩瓶綠茶,兩瓶農夫山泉不就剛剛好嗎,3x2+2x2=10元。

你們瞧,我說的數學可以“吃”出來,你們贊成嗎?

五年級的數學日記 篇3

我從小就愛數學,愛做數學題,特別是數學廣角。說起數學廣角,我想起了這個學期的“雞兔同籠”問題,起初我一聽這名兒,便知道這個問題一定不簡單。但我並沒有被問題嚇倒,難題反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開始不斷研究此類題,我一下子就發現了其中的奧祕。原來這題可以用假設法、解方程和列表格多種方法。不過我更傾向假設法,因爲我發現這種方法有很大的挑戰性,十分有趣。

先假設它們全是雞,於是根據雞、兔頭的總數,就可以算出在假設條件下共有幾隻腳,再與原有的腳數相比較,看看差是多少,再從中求出兔的數量。從中我還發現了幾個數量關係呢!①兔=(實際腳數-每隻雞腳數×雞、兔頭的總數量)÷(每隻兔腳數-每隻雞腳數)②雞=(每隻兔腳數×雞、兔頭的總數量-實際腳數)÷(每隻兔腳數-每隻雞腳數)而且這類題目在我們日常現實生活中也會隨時遇到,前些日子媽媽帶我去萬壽宮買練習本,簿練習本0。8元/本,厚練習本1。5元/本,媽媽給我9。9元錢讓我買8本練習本。我立刻就明白媽媽是在考驗我呢!我可不能讓她小看了我,運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我買了5本厚練習本、3本簿練習本。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只要你樂於探索,你就會有更多奇妙的發現。

五年級的數學日記 篇4

20xx年X月X日 晴

今天,媽媽帶我去書店買書。書店裏人山人海,小朋友特別多,我看來看去,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忽然我發現了《一千零一夜》、《全閱讀》和《寓言故事》和奧數書,這些書我都挺喜歡,於是我把這些書裝好,走到收銀臺前,媽媽問我:“這些書共要多少錢?”我算了一下:10+10+18+19.8=57元8角,媽媽拿出100元,以問我要找回多少錢,我又算了一下:100-57.8=42.2元。媽媽誇我真能幹,我的心裏美滋滋的。

五年級的數學日記 篇5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爲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五年級的數學日記 篇6

今天是週末,下午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去逛街、購物。

我們走進“真維斯”專賣店,奶奶挑選了三件29元的T恤,準備買下來。奶奶問我:“這一共多少錢呀?”我不假思索地說:“一共87元(29×3約等於90,90—3×1=87元)。”

奶奶買了衣服後,我們便走出服飾店。奶奶說:“已經五點半了,我們去吃米粉吧。”走進米粉店,我們買了一碗中份米粉、兩碗小份、一份蒸餃和兩碗稀飯。奶奶問我:“虓虓,該給多少錢?”我說:“一共17元,因爲中份4。50元、小份是3。50元、蒸餃3。50元、稀飯一份是1元(4。50+3。5×3+1×2=17元)。”

吃完後,我們便回家了。

五年級的數學日記 篇7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我在《小學奧數解題方法大全》上看到這麼一題,一個矩形分成4個不同的三角形,綠色的三角形面積佔矩形面積的`15%,黃色三角形的面積是21平方釐米,問:矩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看到這個題目,我犯迷糊了,想:只告訴一個佔的面積和另一個三角形的面積,這怎麼求嗎?坐在椅子上的媽媽看了一眼,嘲笑我說:"哼,還說高水平,連這道題都不會做,呵呵。"

我知道媽媽用的是激將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勝心,讓我把這題做完。爲了讓媽媽認爲她的激將法成功了,我就硬着頭皮做了下去,可是怎麼想也理不出頭緒來。但是我並沒灰心,繼續做了下去,我做了出來。

根據圖可以發現,兩個紅三角形佔了矩形的一半,一個黃三角形和一個綠三角形又佔矩形的一半,而綠色的三角形面積佔矩形面積的15%那麼黃色三角形佔矩形面積的50%-15%=35%,我們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釐米)。

原來這麼簡單,多虧了媽媽的激將法啊!

五年級的數學日記 篇8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媽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媽媽反駁道:“哪來那麼長的竹竿?”“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裏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麼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說。

因爲我平時喜歡製作小製作,所以身上總是帶着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着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學真有用!

五年級的數學日記 篇9

今天中午,爲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並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後,將筷子插入量筒中,並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後,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後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爲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麼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籲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乾淨、清新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