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作文:六年級下數學日記

作文:六年級下數學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第一篇:六年級下冊數學日記

作文:六年級下數學日記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在家裏沒事幹,老爸就給我出了一道題,讓我做做。題目是:在一個籠子裏,關着雞和兔子若干只,他們共有35個頭,94只腳,問雞兔各有幾隻?

出完後我就思考起來,思考了好久也沒想出來,於是我用了假設法解答:假設這35頭都是雞,因爲雞有兩隻腳,所以是35×2=70(只)。再算算比總只數少算了幾隻,那就是:94—70=24(只)。這時就算出了它的“大差”,然後再算雞和兔子腿數的差:4—2=2(只)。這時就算出了它的“小差”。再用“大差”除以“小差”:24÷2=12(個)。因爲把所有的頭都設成了雞,所以結果就得兔子的只數。再用總頭數35減去12(兔子的只數)就等於23(雞的只數)。

所以,答:雞有23個,兔有12個。

爸爸看我算的既正確又快,便決定再給我出一道題。題目是:王麗有20張5元和2元的人民幣,一共是82元。問5元和2元的`人民幣各有多少張?六年級下數學日記

雖然我平時做題頂呱呱的快,但現在卻被難住了,我費了半天的腦筋也沒想出來,這5元和2元又不是雞和兔子,又沒腿又沒什麼的,怎麼算啊?······

哎?正想到這兒,我突然產生了靈感。這5元多,不就相當於那“兔子的腿”嗎?這2元少,不就相當於“雞的腿”嗎?這20張不就相當於那“總頭數”,82元不就相當於那“腳的總只數”嗎?

於是,我就按照我的思路做了起來:先把這20張都看作5元,就是20×5=100(元)。再用100—82=18(元),這是看多了的,也就是“大差”。再用5—2=3(元),這是它們的“小差”。最後用“大差”除以“小差”,18÷3=6(張),因爲之前設的是5元的,所以這個結果就是2元的。再用20張減去6張就是5元的張數了(14張)。

最後答:5元的人民幣有14張,2元的人民幣有6張。

通過對這兩道題的檢測,我學會了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並且掌握其中的技巧,遇題時要善於動腦,去理解它的意思,而不是胡亂盲目的做,這樣才能做好題。

其實算數學題,只要把所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找對了方法,這樣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了。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處處都能發現數學,數學無處不在,只有你去發現、親身實踐,才能更深入的瞭解它。我們要學會感受數學的魅力與樂趣,走進數學,瞭解數學,在遇到難題時要及時的解答,這樣我們才能學好數學!

第二篇:六年級數學日記400字

中午爸爸下班回來,哼着小調,興高采烈地跨進家門我迎上去問道:“爸爸,今天有什麼事這麼高興?”爸爸說:“這個月我漲工資了。”我問道:“那你現在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說:“我比你媽的工資高,我倆的月工資加起來是2800元,月工資差是100元,你說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

聽了爸爸的話,我動手在紙上畫出了線段圖幫助我理解: 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並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那麼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聽了,滿意地直點頭。這時,正在做飯的媽媽對我說:“你還有其它方法嗎?”“還有其它方法?”我驚奇地說。我報着好奇的心情靜下心來再次觀察、思考,我發現此題關鍵是找出以誰作標準的問題,標準不同,方法也就不同。於是,我有了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作標準,假設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同樣多,那麼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媽媽的月工資最後加上爸爸比媽媽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爲(2800-100)÷2+100=14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