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傷逝》的讀後感範文(精選26篇)

《傷逝》的讀後感範文(精選2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傷逝》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傷逝》的讀後感範文(精選26篇)

《傷逝》的讀後感 篇1

魯迅先生的作品《傷逝》選自他的小說選《彷徨》,是魯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爲題材的做作品。

“五四”以後的青年普遍關心的是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傷逝》寫的就是子君和涓生的戀愛以及其破滅過程。

小說以涓生的口吻和切身感受來描寫兩人曾經的熱烈的愛情和最後愛情破滅的悲痛以及悔恨。涓生和子君衝破了重重的障礙,最後終於得到了他們的愛情和所謂的自由,然後在處處受到排擠的封建社會現實面前,這兩個知識分子並不能僅僅依靠他們的勇氣和“盲目的愛”好好地生活下去。面對着來自社會的壓力和兩個人各自的思想和性格方面的弱點,使得兩人越走越遠,最終出現了“所謂真的隔膜”,使得涓生對子君的愛情消失了。

事實上,涓生愛上的是他眼中的那個勇敢的、果斷的子君,是他想象中美好化了的子君,他從這樣的“分明的、堅決的”子君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的希望,這樣的“輕飄飄”的愛是很不牢靠的,雖然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非常幸福,然而那幸福那麼虛幻,還夾雜着不安,一旦生活起來,幻想破滅,愛情也隨之消失。子君大概是真愛着涓生,所以她能夠爲了愛走出封建,奔向自由,追求個性的解放,但是,也只是這樣而已,面對涓生的變化和生活的壓力,她漸漸的不安起來,以至於用不停的“考驗”來給自己以信心,然而涓生最後到底還是對她說了愛情的“消失”,這對於子君來說就是希望的幻滅,最終子君被父親接了回去,在他人的冷眼中死去。

涓生在生活的過程中逐漸領悟到要去尋找新的出路,可是,並不成熟的他面對着黑暗的'社會,也只能是摸索着前進,他對於子君的去世感到強烈的自責和悔恨、悲哀,小說的最後寫到“我向着新的生路跨出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雖然所說的是,他不想面對黑暗,只想用遺忘和謊言來掩蓋,不讓自己的真實露出來,事實上卻是對於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控訴。

小說一如魯迅的一貫作風,及其深刻地揭示了現實的問題,在黑暗社會中,戀愛和婚姻的自由不可能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的最終解決,不能僅靠着個性的解放,它只能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

《傷逝》的讀後感 篇2

涓生和子君,小資產階級的理想與脆弱,經不起生活的考驗。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愛情小說,小說短短一萬多字卻生動地描寫了子君與涓生從相戀同居到愛情破滅的全過程。語言簡短有力,思想內容深刻龐雜。

涓生和子君單純追求個性解放,愛情至上,走個人奮鬥的道路,最後造成了悲劇。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裏,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他們感情的破滅似乎還可以歸罪於社會解放的過程。但是現在呢?21世紀的`愛情,一個進步自由的時代,不會再受到社會迫害,但是,始終逃不過家庭和物質的阻撓,重複着涓生和子君的故事,一樣的愛了,逃了,最後拋棄他們曾經深愛過的女人,任她們自生自滅……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爲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悅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並沒有堅定他的愛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暗地裏隱藏着不穩定性。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動很少,我們只能從涓生的想象中來尋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卻是鮮明無比的。尤其是於她的死對涓生全部的愛更是做了一個永恆,“子君總不會再來的了……她的命運已經決定她在我所給與的真實的---無愛的人間死滅了!”而這種美好東西的毀滅,才更激起讀者隨之而來的悲情意識,也許這正是揭示出悲劇人物形象的實質吧,令到我不免再次爲之噓唏心痛了。

涓生與子君的愛情悲劇,更讓我們看到了愛情底下的更多內幕,貧賤夫妻百事哀,誰對誰錯世說紛紜,希望傷逝能給我們帶來對愛情更多的思考!”又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悲劇化進程。但我們應該值得借鑑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樣愛得失去了自我個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樣輕率地開始。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足夠的水,就不要走進羅布泊。既然兩人決定了相愛,就應該相互扶持,共同進步,哪怕結局是一同滅亡,也要與愛同生。

《傷逝》的讀後感 篇3

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在課堂上都接觸過魯迅先生的文章,對於魯迅先生我是敬佩的,課堂之餘我看過他很多小說,我總覺得讀他的小說不會只簡單的感覺到寫得好或不好,有時候會感覺到時代的悲哀,有時候感覺主人公內心深深的無奈,有時候又無望中帶着一絲微弱的曙光,光弱似風中的蜘蛛絲,但終歸是有的。但以愛情爲題材的文章是少的,《傷逝》是少之又少的其中一篇,我雖然不喜這個關於愛情的悲劇,但今天也假想一下自己是這個悲劇裏一個普通的百姓。

《傷逝》以涓生的懺悔開始的,一開始就知道故事是一個悲劇,至少對於主人公來說一個悲劇。我覺得兩人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的結合是當時人們所不能接受的',他們是逆於世俗的,這就爲後來的結局埋下了伏筆。他們積極於追求自己的幸福是值得好的,可是他們生活的背景不允許他們的大膽開放。在開始的時候他們是幸福的,對於涓生來說子君是一個類似知己的存在。在當時,涓生是思想開始覺醒的青年代表,他認爲子君是可以理解他的,在那個時候可以找到這樣一個女子是很難的,而子君也認爲涓生是不同於當時那些青年的。但是,兩人之前的生活經歷對兩人之後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面臨生活中的瑣事時,子君發生了變化,涓生認爲她再不能像以前一樣理解他了,甚至他工作時都不能體諒他。

就算沒有那些生活背景,他們的性格弱點也註定了他們最終的分離,涓生的自私懦弱,選擇放棄子君來成全自己,對於子君的付出視而不見;而子君則沒有足夠的意志拒絕來自物資的誘惑,不體諒涓生,整天與房東太太攀比,沒有了最初的靈氣。他們的悲劇也許是當時很多愛情故事的代表,覺得那時候能夠堅持到最後的,真的很不容易。能堅持的除了對抗世俗之外,更多的對人性,彼此間的磨合習慣,性格的突破,需要一個強大的內心直到最後的勝利。他們的故事讓人覺得,愛情對抗的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有最強大的愛才能面對生活中的瑣事而依然不變。

《傷逝》的讀後感 篇4

大學裏黃老師講的魯迅的《傷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重新看了一遍,算是對大學現當代文學老師的的一次想念。

主人公子君和娟生兩個人的愛情故事很讓人感動,同時也留給人很多的思考!

很久以前就有人在呼籲女性解放,女性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讓這樣的一個弱勢羣體獨立,可是尋覓了這麼多年,世界的女性主義者也在爲此奮鬥了很多年,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女性真的就獨立起來了嘛?到了這樣一個發達發展迅速的經濟時代女性也許是有錢了從經濟上獨立了,可是他們真的就從人格上和男性有了平等的地位了嘛?

也許這樣講很多男性是反對的,男性會說女人已經怎麼樣怎麼樣了?可是這樣的爭論是沒有輸贏的,自古皆是!

愛情裏沒有對與錯,但是愛情裏受傷害的永遠都是女性!

這的從男女不同的性別差異來分析,男性永遠都是向前看的,他們不會總是回頭看過往的一切,他們相信世界在他們的腳下,一切都要往前看;女性則永遠都是懷舊的,她們在愛情裏永遠都是傷痕累累的,但是她們最好的良藥——回憶曾經的美好,回憶曾經的甜蜜!在愛情裏,男人不愛了就是不愛了,而女人即使已經不愛了,她們都會想着曾經別人的好,想着去維持這份“遺失的美好”。

其實已經成了一個人的戰爭,總是要有傷害的,只在於什麼樣的方式結束這份曾經的愛,男人選擇不愛了就大聲的說出來。

娟生選擇了這種男人的方式來結束這份“殘缺的.愛”,他告訴子君“他已經不愛她了”。子君離開了,後來死了。她的死給人在讀者的腦海中留下了一個問號“她怎麼死了呢?”,子君無法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他不愛她了”,也許在子君生命的最後一個時刻腦海仍然呈現娟生單腿跪地向子君求愛的場景!

在這場愛情的戰役裏,沒有勝利者。娟生一個人的戰爭使他獲得了自由,卻奪取了子君的生命,但是他沒有錯,不愛了就是不愛了。

死了的人“帶着鐐銬”解脫了,活着的人仍然要一個人戰爭着!

《傷逝》的讀後感 篇5

從小說的名字中可以感覺到這是一篇以悲劇結尾的文章。“傷逝”,爲逝去的一切而難過,讓人想起遺憾、悔恨,給人一種淒涼的感覺。作者通過“涓生手記”講述了“五四”黑暗社會時期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爲愛情走到一起,在社會的壓力和生活的殘酷中最終分離的愛情故事。

讀過《傷逝》之後,感觸頗多,有一種傷感的感覺。

在我看來,子君作爲一個時代的女性,是叛逆的,是艱難的,她能夠衝破封建觀念的束縛,掙脫封建家庭的束縛,毅然追求自己的愛情,與時代格格不入的。但她下定決心去愛,喊出了自己的心聲,喊出了幾千年來女人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己,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一個個性解放的響亮聲音。

拋開世俗的眼光,她和涓生走到了一起,即使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是當她和涓生生活在一起的時候,生活迫使她成爲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忙於家庭瑣事,爲瑣事爭吵。

慢慢地,她從一個解放的新女性變成了一個世俗的女性,在這個時候,她與娟生的感情也逐漸淡化,慢慢惡化,最終走向毀滅,子君被拋棄而死。

作爲一個新時代的年輕人,涓生的思想雖然新穎,但卻不夠深入。一開始,他是勇敢的,執着的,對未來充滿希望。但在本質上,他仍然被封建意識形態所毒害,表現出保守和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他自私、虛僞、怯懦逐漸滋長。當他和子君出去的時候,他害怕被人嘲笑、猥褻和輕蔑,而子君卻“無所畏懼”。

最後,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淒涼,面對生活的壓力,他把生活的重擔交給了子君,自己不敢面對。最殘酷的是他離開了子君,把她推入了死亡的深淵。我認爲涓生的新思想是膚淺的,經不起時間和現實的考驗。

一段美好的愛情就這樣逝去了,當涓生再次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時,一切都無法挽回,剩下的時間只能“悲傷地”繼續。兩個人的悲劇結局,讓人難免難過。因此,當我們戀愛時,我們既不能失去自己,也不能逃避我們的責任。

《傷逝》的讀後感 篇6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爲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說。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裏,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當時的知識青年受到封建禮教的壓迫,外人的冷眼,親人的離棄,生活的種種困難與壓迫,對這個新一代的稚嫩的愛情百般折磨。

剛開始的一段時間,他們還是堅持不放棄的`。兩個知識青年拋棄舊習氣,同居在一起,希望過上幸福和安寧的生活,可卻不斷遭受社會對他們的壓迫,遭到社會的“歧視”。幸福的時光是短暫的,在現實面前,他們的生活變得困難,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沒辦法解決,迫於生活和社會的壓迫,涓生開始對子君產生埋怨,兩人產生了矛盾,變得冷漠,終於兩個人分開了,各自走各自的路:子君回到了家人的身邊,受着家人冰霜一般的冷眼,而涓生則爲生計而四處奔波。涓生的事業慢慢有了發展,但仍然對與子君的分開感到很難受,在一次偶然拜訪友人的時候,被告知子君的死訊,痛苦不已,陷入深深的自責,離開了那個曾經與子君住過的房子,走向遠方……

涓生最後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愛情不能光是愛情,戀愛初始的轟轟烈烈,到現實面前如果就變得不堪一擊,那麼這樣的愛情又怎麼能算是美好。

“我就是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子君便是如此,堅強而溫柔,反叛而無謂,直到涓生因爲生活和社會的雙重矛盾放棄了她,子君的堅強外殼便瞬間崩塌。涓生與子君的愛情破滅,其實直接的原因是愛情與事業、自由的碰撞,在這樣的一個動盪的年代,愛情經不起太多的風吹雨打,何況是這樣的一個稚嫩的新一代的愛情!個人的解放總是需要以社會的解放爲基礎,這是新一代知識青年的孤獨與無助,知識分子在這個時代容易軟弱和妥協,受到挫折之後容易消極和絕望,這也是魯迅自己的孤獨與無助。

《傷逝》的讀後感 篇7

愛情本身就是永恆的話題,有的人的愛情悲情,有的人的愛情歡喜,有的人的愛情轟轟烈烈,有的人的愛情平平淡淡,那麼在魯迅筆下的愛情又是怎麼樣的了?在我的印象中,魯迅先生好像沒有寫過關於愛情的文章,但是恰巧我前段時翻閱的`《傷逝》,原來是魯迅先生所寫的。

文章的一開始“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爲子君,爲自己。”這句話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仔細的閱讀了魯迅先生的這個作品。《傷逝》寫的是涓生與子君對戀愛與婚姻自由的追求,這追求最初已經獲得成功,但終於還是失敗了,其根本原因是由於社會的迫害。

其實結合魯迅現在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再仔細品讀文章中涓生和子君的愛情結果也是不難理解。被社會所束縛了,同時涓生和子君本身也是有自己的問題。涓生對子君的愛情只是緣於她的果敢、她的思想進步和與衆不同,並不甚實質,恐怕難以維繫;而子君對涓生的愛雖然是那樣的專注深至,但其內容也十分空洞虛幻、不切實際,只是“盲目的愛”。

他們通過自己的鬥爭,最後獲得了戀愛自由,婚姻自主。但是最後涓生和子君還是沒能走在一起,在他們結婚之後,子君不那麼上進了,甘願成爲丈夫的附屬品了,沉浸在家庭的瑣事之中,像變了個人。而涓生自私,利用自己不甘於平庸的藉口拋棄了子君,最後導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沒能過上如意的生活。

當然,魯迅先生不可能單單只是描繪他們的愛情悲劇,在這之中蘊含了更加深刻的社會意義。

涓生和子君愛情悲劇的意義在於,它啓示人們:在一個不合理的社會中,單純追求個性解放和婚姻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在爲社會解放而鬥爭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實現個性的解放和個人婚戀的幸福。同時它也揭露了一個事實:愛情需要“物化”,他是基於基本的生活的,沒有生活基礎(在這裏體現爲社會基礎)的愛情勢必會破滅。

《傷逝》的讀後感 篇8

對於我來說,魯迅先生的文章一直都是較爲難懂、晦澀不明的。可以說《傷逝》也不例外吧。但是這僅僅二十多頁的文字,讓我覺得有些許悵然,爲涓生、或是爲子君。

每讀一本書之後,我都會把書裏的一些句子摘抄下來。有人說,往往書裏被人單獨摘抄出來展示的句子,最能表達整一本書裏想要表達的東西。《傷逝》裏有這麼一句: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就是這麼分明、堅決而又沉靜的一句話。而小說的名字《傷逝》,這壓抑的名字。就如同餘華的《活着》是由一系列的死亡所構成一般,魯迅的《傷逝》則是從追求新生而寫成。

通篇讀下來,我發現子君這位人物同當代的我們有些相似。不在社會,而在想要自由、想要奔跑時,卻被無形的.囚籠束縛着。不知中國青年是否有如魯迅先生所期望的擺脫冷氣、只向上走。

我們都在追求,卻一次次被現實壓垮了腰,屈服於現實。

子君亦曾追求過。初時她可以爲了愛情而在父親面前立下一句有力的宣言,令涓生看到新時代的曙光。他們也會在一起討論那個時代下鮮少有人提及的話題、會爲了新生活四處奔波與奮鬥。但當涓生失去了工作,倆人一同住進一個大雜院中,與衆多所謂官太太住在一起時,子君變了——其實倒也說不上變,因爲子君的骨子裏一直都是舊時的思想,從未變過。

她開始養阿隨來打發這百無聊賴的時光、開始爲了爭奪油雞而與官太太們互相大罵、開始操心於世俗與日常、開始褪去她僅存無多的榮光。

可涓生仍在對新生活抱有希望啊。他從未忘卻翅子的扇動,儘管比先前已經頹唐得多。後來,阿隨也被送到了一個並不很深的土坑裏,涓生與子君似乎也互相厭倦了。

"向着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槌着一個人的衣角,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

道不同不相爲謀。一個繼續追求,一個淪爲舊囚。這便是被現實壓垮了腰之後,屢敗屢戰或是俯首稱臣的兩條路。

只願在這滿是迷霧與荊棘的人世中,可以找到一條不後悔的路,不懷傷而逝。我想,這便是《傷逝》於我的意義。

《傷逝》的讀後感 篇9

《傷逝》是魯迅唯一一篇以青年男女戀愛和婚姻爲題材的作品,它講述了一個醒者與未醒者的悲哀故事,全文描述得細膩、細心、細事無非,尤其結尾那句“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更是提綱挈領、發人深思。

在《傷逝》描述的故事裏,涓生是醒者,他雖然不致於象“狂人”那樣受衆多不醒者的排斥和貶損,但他也同樣有“狂人”般醒者的痛苦。子君是個未醒者的代表,“阿隨”雖然是子君的寵物狗,但它是子君未醒的象徵,老觀念不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嗎?所以,做爲醒者爲未醒者療救病痛,自然不可能“真話”就有效果的,有時適得其反。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在小說《傷逝》中的結尾了。魯迅先生經過涓生的`手記說:“感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他還沒說的話是:感情如果不時時更新、生長和創造,那就必定“傷逝”。聽說魯迅先生寫這篇小說的時候,正是和他的學生許廣平結合的時候,這在某種意義來講,小說對社會、對先生、對許廣平都是個警示。

魯迅說過,“女人幸福生活的最大敵人是無聊~”事實上我一向覺得自我是個幽默大方、自信陽光、身體健康、相貌堂堂的男生,但這些優點在缺乏物質基礎的支撐下顯得那麼無辜無助和無力~確實,“沒有房子,我讓感情住在哪裏?沒有車子,生活又如何運轉?”生活的現實讓大多女孩在選擇對象時不得不把男方的物質基礎放在首位,但從《傷逝》中我們能夠清楚看到,如果過分依靠男人,那便會使自我走向脆弱……

其實找對象就和炒股一樣,必須分散投資,決不能孤注一擲,並且選擇的類型要多樣化,不能只關注“基本面”好的績優股,或者急功近利地做“短線”,最好能今日買,明天就漲停;所謂“長線是金”,有時候找對一向潛力股將來可能獲得的收益會遠遠超乎想像!

如果把女人的相貌、身材、個性、人品等綜合起來用數字來表示其水準的話,那找一個60分左右的對我而言可能就是“實惠”,而70分左右的則是“現實”,80分左右的叫“夢想”,85分以上的,就是“夢幻”了~

我這一生都在追求“夢想”,但或許最終還是不得不應對“現實”吧。

《傷逝》的讀後感 篇10

“那麼,即使在草風怒吼之中,我也將尋覓子君,當面說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饒恕。”這是涓生對子君之死的懺悔,發出如此的感慨,也許是涓生髮現了自我的自私,最終導致子君的死.如果能重來,也許涓生會選擇珍惜,但始終避免不了杯具的結局。

從我含淚握着他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再到因爲因爲我已經不愛你了,其實並不是偶然,而是涓生的自私,目光短淺所造成的必然結果。他的自私改變了子君原本的勇敢、思想的先進、新潮。削去了子君原本的銳氣。得甘於屈服舊社會,對生活現狀的無奈,可涓生也不想想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也不妨想想解決問題的辦法。

也許是涓生過分要求對方,其實,感情也如友情。彼此之間都不能少了溝通,少了理解,生活中更是少不了誤會。所謂誤會,可是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阻礙。放低姿態,況下心來,之間的誤會也便可迎刃而解,對於子君的角度而言,子君承受的更多是舊社會的壓力,更多的是對於生活的無奈。涓生的便如“壓死駱駝的最終的一根稻草”,如果彼此的心靈能有更好的溝通,這段情才能長久,或是說是可能的白頭偕老。

我仍然僅有歌唱一般的哭聲。“給子君送葬,葬在遺忘中”這是涓生對子君的離去的深深懺悔,這又變如我們對我們所擁有並不懂得珍惜,直到真正失去才後悔莫及,以往我擁有過一段友誼。從無話不談到相顧無言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起初應籃球的興趣而結識彼此而後,也因種種矛盾導致分裂。從這段友誼結束以後,才頓時察覺有一個興趣貼合又有話可說的人是多麼的困難。越能夠發現他身上的優點,遠超於他的缺點。不妨去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學會欣賞他人,學會多包涵對方的缺點亦能夠經過共同的努力,去將缺點轉變成優點。對於作者而言,這部作品中的涓生、子君事,那時封建社會追求自由、感情的男女。但我看到的更多是人與人之間如何更好的相處。

關於情皆可化爲一句話,且行且珍惜,珍惜與我們所擁有的多包含對方的不足,學會欣賞與對方學會理解,關於情也僅有做到以上的才能夠長久、綿長。

《傷逝》的讀後感 篇12

沒有物質的保障的愛情終是不可靠。它,不知何時起,會悄悄地令入迷者失望。

子君就是一個爲了追尋愛情,卻被她所選擇的人涓生拋棄的一個例子。子君孩子氣的眼,天真無邪,對愛情充滿了渴望。爲了追尋自由的愛情,不惜與家人脫離關係,可是呢?因爲沒有物質的保障而引發了一系列矛盾,她被涓生拋棄。在那個壓迫成風、講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年代,提倡自由戀愛是何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且不說與家人脫離關係,單是作出如此之行動且還被拋棄是如此的'令社會所不容。最後,子君只有一個結果----死。

在子君與涓生剛接觸時,他們是如此的合拍。他們有共同的愛好,一起談雪萊、談泰戈爾、談伊索生、談男女平等。可是呢?最後呢?分了手。她沒有選擇,只能接受,接受的結果就是自己的命。他們住在一起的開始,我相信,我們有必勝的信念----向家族向社會反抗的信念,我也相信他們自信能過得很好。是的,他們一開始很幸福很安寧,子君在家爲涓生操持家務,涓生在外維持生計,然而經濟問題卻在慢慢地來了。女人是個敏感的動物,一點的風吹草動就能引起他們的不安懷疑,尤其是對自己所愛的男人、所依附的男人,子君從涓生的晚回家、對自己的敷衍中查出點端倪,可是她卻不願相信,寧願自我欺騙,所以她一遍又一遍地“開始了往日的溫習和新的考驗,逼我做出許多虛僞的溫存的答案,將溫存示給她”,而且,她早就不看書了,。

終於,涓生告訴了子君,他已經不愛子君了,他的心地有些輕鬆了、舒展了,卻將重擔給了子君。“我沒有負者虛僞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她愛我之後,就要負這重擔,在威嚴和冷眼中走着所謂人生道路。”漫漫黑夜路,寒風凜冽,沒有溫暖的房舍,沒有同行者,只有子君一個人。其實,子君的不幸也不能完全歸咎於涓生,既是當初雙方相互信任做出的選擇,選擇的失敗都有責任,只是,子君的結果卻是如此之不幸、如此之悽慘。

沒有物質保障的愛情太廉價,是涓生教了子君一堂重要的課。

可是,一切都太遲了。

《傷逝》的讀後感 篇13

《傷逝》是魯迅唯一一篇以青年男女戀愛和婚姻爲題材的作品,它講述了一個醒者與未醒者的悲哀故事,全文描述得細膩、細心、細事無非,尤其結尾那句“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更是提綱挈領、發人深思。

在《傷逝》描述的故事裏,涓生是醒者,他雖然不致於象“狂人”那樣受衆多不醒者的排斥和貶損,但他也同樣有“狂人”般醒者的痛苦。子君是個未醒者的代表,“阿隨”雖然是子君的寵物狗,但它是子君未醒的.象徵,老觀念不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嗎?所以,做爲醒者爲未醒者療救病痛,自然不可能“真話”就有效果的,有時適得其反。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在小說《傷逝》中的結尾了。魯迅先生經過涓生的手記說:“感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他還沒說的話是:感情如果不時時更新、生長和創造,那就必定“傷逝”。聽說魯迅先生寫這篇小說的時候,正是和他的學生許廣平結合的時候,這在某種意義來講,小說對社會、對先生、對許廣平都是個警示。

魯迅說過,“女人幸福生活的最大敵人是無聊~”事實上我一向覺得自我是個幽默大方、自信陽光、身體健康、相貌堂堂的男生,但這些優點在缺乏物質基礎的支撐下顯得那麼無辜無助和無力~確實,“沒有房子,我讓感情住在哪裏?沒有車子,生活又如何運轉?”生活的現實讓大多女孩在選擇對象時不得不把男方的物質基礎放在首位,但從《傷逝》中我們能夠清楚看到,如果過分依靠男人,那便會使自我走向脆弱……

其實找對象就和炒股一樣,必須分散投資,決不能孤注一擲,並且選擇的類型要多樣化,不能只關注“基本面”好的績優股,或者急功近利地做“短線”,最好能今日買,明天就漲停;所謂“長線是金”,有時候找對一向潛力股將來可能獲得的收益會遠遠超乎想像!

如果把女人的相貌、身材、個性、人品等綜合起來用數字來表示其水準的話,那找一個60分左右的對我而言可能就是“實惠”,而70分左右的則是“現實”,80分左右的叫“夢想”,85分以上的,就是“夢幻”了~

我這一生都在追求“夢想”,但或許最終還是不得不應對“現實”吧。

《傷逝》的讀後感 篇14

昨天看了《傷逝》,有點悵然。記得大一戀愛時,高中老師說我們是涓生和子君,小資產階級的理想與脆弱,經不起生活的考驗。他說子君養小雞當寵物,後來還是殺掉吃肉。我那時並沒有在意他說的話。

初中時代讀魯迅,有點反感。不過我和鄰座最喜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一句話:“倘若按住它的脊樑,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來。”這是斑蝥。那時前面坐了一個很瘦的男生,眼睛大大的,腦袋也大,脊背總是彎着,而且,經常放屁。記得我不時拍打他瘦削突出的脊背,喊他的名字,只聽得“噗”,他轉過身來。於是我們給他起名爲“斑蝥”,這個綽號用了三年。那時我和一個叫明玉的女生特別好,她長得很漂亮,皮膚很白,但是汗毛比較重,於是我們叫她“monkey",後來上歷史課,學到蘇聯文學史,她靈機一動給斑蝥起了個俄國名字爲“斑斯夫斑蝥斯基”。斑蝥氣了,轉過身來惡狠狠地說:“明玉就叫‘毛斯毛夫斯基毛斯毛’”!

後來到了高中,我有一陣子特別迷魯迅,覺得他簡直就是我最崇拜的作家,那時看他的文章,覺得特別好,尤其是心理描寫,最喜歡他的《狂人日記》。當時覺得那個狂人的心理他怎麼就能描摹得那麼真切呢?難道他親身經歷過?而我,之所以覺得《狂》很好,是因爲那時心裏狀態很糟糕,看着魯迅的描寫,好像被人看穿了一般……

不過,我那時仍然覺得他的文字欠佳,沒有許多文學家那樣的靈性和氣勢。後來看了他寫的.《明天》,其中阿五幫單四嫂抱孩子那一段描寫,仍是心理的,真是太準確了,魯迅想必很細心敏感的,不然不會如此。

傷逝的結構是很別緻的,沒有一點斧鑿的痕跡,就像一個人在面前細細絮絮地訴說,懺悔,還不時抹眼淚。我才發現魯迅的文字是極好,他本來是學理,學理的人寫文章就是這樣,不瀟灑浪漫,但是嚴謹準確,說他的文鋒犀利,除了思想以外,文筆也是如手術刀一樣利落精確。你不瞭解這個涓生,但是從他的話語中,可以逐漸把握他的性格,他眼中的子君也很真切。彷彿他倆是你隔壁的鄰居,你見證了他們因爲愛情走到一起,聽到他們的小雞和房東太太的雞們混在一起喳喳叫,看到他們的“阿隨”棲息和瘦弱地喘氣,後來被主人用黑布一矇頭,推進一個不很深的土炕……這一切都是變化着的,由愛情到後來不愛了。

魯迅說愛情第一要生活,沒有生活愛情也會磨滅。他說的話我信的,於是想自己當初是否就如子君。

而我現在,讀到《傷逝》裏“愛情是需要時常更新的”,才發現自己以前認爲只要不被破壞,就一直完好。是錯了,不進則退,沒有永恆。

克氏說,人們愛的時候,多是用頭腦而不是心。人的頭腦太發達,進化了心靈的真純,有時人是在用心愛,但也不再是最初的無私。人們付出愛,是爲了得到愛情,人們渴望愛情,其實是在渴望被愛。那麼多人感嘆找不到真愛,真愛不住在他們心中,因爲他們不夠真,也沒有去愛。

想必魯迅是很懂得愛的,才能寫出《傷逝》,逝去,即是漸漸地消失。如影隨形的愛情,慢慢遊走,自私的人不要只會悲傷。

《傷逝》的讀後感 篇15

讀《傷逝》最使人悲怒之處就在於:涓生在生活之中“求生活”,在路途之中求“出路”。然前路是渾暗曲險只一條,那麼對“新的生路”的無名的、意外的、新的期待,又怎麼不是虛空。從“虛空”到虛空,恐怕不能有新生,卻一定失了同路的子君了。

涓生的畏縮、自私甚至是他的幼稚,都在以他爲敘事視點的文本中得以全現,而充當了“失語者”的子君的隕落又放大了兩人愛情結局之悲。這其中,涓生的變心是重重一擊,然而又可以說,兩人的愛情悲劇從最初之初就是註定了的,這種必定的命運又顯出社會的可怖。

“五四”以來,覺醒的新青年有三個顯著的類型:高級知識分子,知識女性和“女性”(傳統女性)。涓生屬頭一種,他們受到西方進步思潮的直接影響,視愛情爲陣地,結愛人爲戰友;知識女性,在這裏指的是受過教育,有自我意識,懷自由追求的女性羣體,她們受知識分子指引,由進步思潮感化,但仍免脫不去落後環境與自身根底的束縛;而“女性”,(這一屬名實爲任性取之),則涵括社會的大多數,她們深處封建傳統禮俗之中,是困境中等待被解救的弱者,也自然成爲“被創造”的首選。所謂“越是無路可走越能無畏直前”,“女性”覺醒的力量是最驚人的,她們一步步走向光明,新生爲知識女性,但強光晃眼,眼睛適應了之後,所見的又是另一層困境了。

《傷逝》中,涓生屬高級知識分子,而子君正是受了涓生指引的知識女性,絕不能劃爲與之同等的高級知識分子。(事實上,新時期鮮少有可視作高級知識分子的知識女性,而知識女性多由“女性”覺醒而來。)涓生、子君的悲劇正是從兩人不同的歸屬開始醞釀。

吸引涓生、子君走向一起的,是浪漫的愛情。對於高級知識分子的涓生而言,愛情是他能攻克的第一道,也是最關鍵的陣地。“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當子君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說出這句話來時,於涓生而言,這是子君完全覺醒的標誌,標誌了涓生對其指引,甚至是對其創造的成功。所以搬到吉兆衚衕以後,涓生眼裏的子君應該是更無謂,更堅決,就如同自己一樣。兩人既是彼此的愛人,更是彼此的戰友。然而事實之中令涓生痛心的子君的“沉淪”又確是必然。其中的緣由就在於,愛情不是子君落實鬥爭、補充力量的陣地,愛情就是子君的力量本身。子君,這個獲得新生的傳統女性,她的鬥爭是選擇愛情而衝出封建枷鎖,她的無畏與決絕來源於拋棄原有生活的徹底。也正是因爲盲目的愛,因爲代價之重,所以子君視涓生爲患難的伴侶,絕非戰友;她所求的是生存與生活,絕非鬥爭。

兩人之間因着歸屬(身份)的不同而生了隔膜,這固有的隔膜又隨着兩人的相處轉化成不容忽視的矛盾。矛盾的雙方往往又各自是矛盾的:附在子君身上的矛盾有關生活與愛情,物質生活的狼狽和艱難大大擠壓了時間,抽空了心氣,這對兩人愛情的打擊是致命性的,相處與溝通變得短暫而不能盡心。然而生存又是愛情立足的前提,棄去生活基礎後的愛情只會浮空風散。所以在子君的眼裏,唯一能抓住的是回憶。通過反覆回憶不存在矛盾的戀愛之初,來留住心存希望的最後一點底氣。而涓生面臨的,卻是生活與“求生”的矛盾。涓生的爲爭取新生活、新秩序、新世界而鬥爭的理想,受着物質生活環境的嚴重束縛。爲着理想的奮鬥,涓生能“忍受着這生活壓迫的苦痛”,是“容易生活”的,但歸根到底是不堅定,做不到堅定。“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涓生的領悟,於自己是一種對不可解的矛盾的讓步。也正是困於理想與生活矛盾之中的涓生,對子君、對愛情失瞭望。因爲愛情本是涓生自以爲能補充力量、助以堅定決心的一種信仰,一種武器,然而當浪漫的愛情力量轉而成爲家庭實體,便反而只能消極地“捶着自己的衣角”。處在這樣的矛盾之中,涓生於是選擇了拋棄,也就是他眼中的逃離與解脫。而矛盾中的子君同時失去了生活與愛情,被選擇了消亡。

無論是涓生的拋棄,還是子君的爲愛無畏,都是盲目的,幼稚的,都可以歸爲盲目的理想主義。而這正是領着兩人一步步走向悲劇的那塊黑布。然而遮人眼目的黑布不會憑空飛來,黑布只是縮影,可怖社會的縮影。這裏引來一個話外題:爲什麼是愛情,從戀愛到婚姻,成爲了新時期新青年普遍的主要戰場與主要陣地?自然,婚戀本是封建禮圍困最深的方面,自由戀愛又是新青年最爲親近也最迫切要爭取的權利。但一定還有一點,愛情是浪漫的,浪漫的最接近於理想,而理想主義是新青年最易吸收,也唯獨只能接近地到的。正如《傷逝》中可以讀到的,社會困境之深險到了可怖的地步,新青年是孤立無援的,愛情是他們最可能爲之鬥爭,最可能拿得到的,而婚戀所帶來的結合,又是他們眼中由個成羣,充足勇氣的武器。他們似乎只能理想化地首先在愛情這個戰場開戰,只能將愛情視作關鍵陣地。然而,即使如此,現實環境的冷酷依舊讓他們的鬥爭走向虛空。於是他們逃脫出來,重新尋找“新的出路”,而“新的出路”恐怕又只是新的虛空。涓生的“拋棄與遺忘”值得憐憫。

《傷逝》的讀後感 篇16

大學裏黃老師講的魯迅的《傷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重新看了一遍,算是對大學現當代文學老師的的一次想念。主人公子君和娟生兩個人的愛情故事很讓人感動,同時也留給人很多的思考!很久以前就有人在呼籲女性解放,女性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讓這樣的一個弱勢羣體獨立,可是尋覓了這麼多年,世界的女性主義者也在爲此奮鬥了很多年,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女性真的就獨立起來了嘛?到了這樣一個發達發展迅速的經濟時代女性也許是有錢了從經濟上獨立了,可是他們真的就從人格上和男性有了平等的地位了嘛?

也許這樣講很多男性是反對的,男性會說女人已經怎麼樣怎麼樣了?可是這樣的`爭論是沒有輸贏的,自古皆是!愛情裏沒有對與錯,但是愛情裏受傷害的永遠都是女性!這的從男女不同的性別差異來分析,男性永遠都是向前看的,他們不會總是回頭看過往的一切,他們相信世界在他們的腳下,一切都要往前看;女性則永遠都是懷舊的,她們在愛情裏永遠都是傷痕累累的,但是她們最好的良藥——回憶曾經的美好,回憶曾經的甜蜜!在愛情裏,男人不愛了就是不愛了,而女人即使已經不愛了,她們都會想着曾經別人的好,想着去維持這份“遺失的美好”。

其實已經成了一個人的戰爭,總是要有傷害的,只在於什麼樣的方式結束這份曾經的愛,男人選擇不愛了就大聲的說出來。娟生選擇了這種男人的方式來結束這份“殘缺的愛”,他告訴子君“他已經不愛她了”。子君離開了,後來死了。她的死給人在讀者的腦海中留下了一個問號“她怎麼死了呢?”,子君無法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他不愛她了”,也許在子君生命的最後一個時刻腦海仍然呈現娟生單腿跪地向子君求愛的場景!在這場愛情的戰役裏,沒有勝利者。娟生一個人的戰爭使他獲得了自由,卻奪取了子君的生命,但是他沒有錯,不愛了就是不愛了。死了的人“帶着鐐銬”解脫了,活着的人仍然要一個人戰爭着!!

《傷逝》的讀後感 篇17

寂寞是一個人面壁時的冷靜思考,讓你痛徹心扉。

蝴蝶飛不過滄海·子君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子君是勇敢的。這並不僅僅因爲她和涓生同住一個屋檐下,而是在那個封建禮教吃人的年代,她敢於尋求自己的真愛,選擇屬於自己的真實。要知道,她是一個身處在舊社會的女子,她身上所承載的指責聲和異樣眼光遠比涓生重得多。可正是因爲她愛涓生,她敢於發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震懾人心的呼喊,她無視半瓶雪花膏和鼻尖的小平面,因爲那於她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當她和涓生在路上遇到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甚至讓涓生都感到瑟縮時,她卻是大無畏的,依然鎮靜緩緩前行。面對這一切,坦然如之。子君是真實的。她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小油雞、阿隨,平淡的家務事,一個家庭應有的平凡幸福生活就在她的操持下建立起來。也許有人會覺得子君後來變得世俗了,失去了先前的勇氣激情與進步思想。但正是因爲子君是真實的,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她不像涓生那樣將生活、愛情完全理想化。她只是做出了她自己對生活的一種選擇罷了。可以說,子君的心不像從前那樣淡然安靜了。她沒有先前那麼幽靜、善於體貼,會和小官太太因爲小油雞而暗鬥,每天忙於瑣碎的家務事,但這纔是最最真實的生活。涓生說他還未忘卻翅子的扇動,他看見了一切具有進步思想的人們卻唯獨子君不在近旁。很顯然,他是在責備子君。他怪她失掉了最初的勇氣,怪她只爲阿隨悲憤只爲做飯出神,怪她再無信念心中所剩只有婦人之事。可他,卻忘了輕輕地問自己一句:“這一切究竟是誰造成的?”子君是善良的。失去阿隨,她開始變得冰冷。面對涓生的冷淡,她始終保持沉默,只能借涓生那虛僞的溫存的答案來給自己以慰藉。一直到最後的最後,面對涓生的冷漠和背叛,她選擇了忠誠,忠誠於自己的愛情。或許死亡不是唯一的道路,卻是最好的解脫。她將會重新得到自由,如果真的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其實不是蝴蝶飛不過滄海,而是滄海的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後無路可走·涓生窗內,方桌、敗壁、靠壁的板牀,涓生獨自躺在牀上。回想當初。漸漸,傳來皮鞋的高底尖觸着磚路的清響。於是,帶着蒼白的圓臉,蒼白的瘦的臂膊,布的`有條紋的衫子,玄色的裙的她向着破屋走來。涓生立刻起身,暗室的孤燈照見他含淚握着她的手,兩條腿跪了下去……這一次並非爲了表示愛意。

而是,乞求原諒。子君對於涓生的愛是執着純真的,而涓生對子君的愛卻是衝動最後又迴歸於理性的。涓生因爲子君說出的那幾句話而感到萬分的狂喜,就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熱烈的愛意表示給子君。莫不知這,並非完全是愛。我認爲涓生對於子君僅是一種短暫的喜歡。或者說,是欣賞。欣賞她的勇敢、無畏以及不受舊思想的束縛敢於挑戰一切衝破牢籠的精神。可是這些對於子君而言,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並沒有太多的原因,只有,她愛涓生。當涓生單膝跪地向她示愛的那一刻,我想在她心裏就已經完全認定了涓生,就是那個將與自己攜手走過一生的人。如此經典的場面在21世紀已被視爲珍寶,更何況在那個世俗的年代。也難怪日後竟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而涓生後來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我認爲,涓生的思想是矛盾糾結的。一方面他渴望打破封建思想的牢籠,成爲新時代具有新思想的進步青年,可他表現出來的卻是骨子裏的守舊與懦弱。他與子君一起出去的時候,他害怕別人關注奇怪的眼光,而子君卻能問心無愧的面對這些眼光。後來他開始煩子君了,逃出家門,“終於在通俗圖書館裏覓得了我的天堂”,而這天堂原來也只是爲着“裝着兩個鐵火爐”,並非爲了看書的高尚。到了後來,光景越來越慘淡,他認爲這一切是因爲與子君結合而被教育局開除的結果,甚至到了後來他假想到子君的死……我認爲在這裏涓生是自私的,在愛情中只是一個索取的角色,當愛情的激情褪去的時候,同時面對現實生活的壓力,他把責任推向子君,而不想想自身的問題。他說在教育局裏做事,就像鳥販子手裏的小鳥,怕日子久了,翅子麻痹,將來忘卻了飛翔。可是他離開教育局,終於展開翅子去飛了,但離開籠子久了,卻飛不遠飛不高,生活毫無保障,他又開始想念在關在籠子的日子——也就是說他的思想先進只是表面嘴巴上說的,是經不起時間和現實的考驗的。

涓生最後對子君說:“我不愛你了。”他口口聲聲說要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但是他真的不愛她了嗎?還是他根本就不明白愛是什麼?在那個時候,他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曾經“深愛”的女人,讓子君過上好的生活,這是他的無能和逃避承擔應有責任的表現。他說出這句話,徹底傷害了子君的心,正是這句話結束了她的愛情,將她逼上了絕路。在這裏,涓生是一個無法對愛負責的愛情鄶子手。涓生說出不愛,可後來當子君真的離開,他又開始懷念以前的美好的日子,開始想起子君的好。當他聽到子君死的消息的時候,開始黯然神傷。可惜一切已無法再回到以前。涓生餘下的日子裏,多半都會一直感傷下去。就像很多本應該好好珍惜的人和事,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夢醒時分,涓生髮現根本沒有子君,有的只是——傷逝。

《傷逝》的讀後感 篇18

一向給人印象尖酸刻薄、言辭犀利、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魯迅,竟也寫出如此悽婉的愛情故事。讀罷《傷逝》,心潮難平,疼惜子君,也爲涓生傷感,任萬千思緒縱橫……

“我已經記不清那時怎樣地將我的純真熱烈的愛表示給她。”“在久待的焦躁中,一聽到皮鞋的高底尖觸着磚路的清響,是怎樣地使我驟然生動起來啊!”“我憎惡那不像子君鞋聲的。,我憎惡那太像子君鞋聲的。!”“莫非她翻了車麼?莫非她被電車撞傷了麼?……”“我含淚握着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等待子君的焦灼和子君到來時的激動歡娛,足見那時的涓生,是何等的熱烈地愛着子君啊!“總是微笑點頭,兩眼裏瀰漫着稚氣的好奇的光澤。”子君同樣熱情似火,迴應着涓生的摯愛。多想有情人就這樣永遠地愛戀下去,生兒育女,一世安穩,然而他們浪漫之旅只是一瞥驚鴻,令人唏噓!

那麼子君和涓生當初的美好情感,又是如何一步步被扼死的呢?

畢淑敏說:“夫妻共同向前就是最好的平衡”。涓生心目中的“愛情要不斷更新,生長,創造”。而作爲曾經的知識女姓,子君心目中的家庭,就是兩人過日子和犧牲自我保全男人,她不讀書,不散步,不進取,以阿隨、油雞爲伴,和小官太太吵架,整天囿於柴米油鹽中,只圍着涓生一個人轉,低到塵埃裏去,甘心做他的附麗,儼然另一個阿隨,換來的是丈夫日思夜想、絞盡腦汁拋棄她。

三毛說:“愛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子君不知道生活首先是生存,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生活的重壓使涓生對子君對愛情失望,最後終於說出不愛。子君心中的冰山徹底融化坍塌,她沒有哀求,只有悽然和怨色。她對自己的處境麻木、默認和無助。她是被抓在手裏的鳥,只能扇扇翅膀,終究飛不出去,最後走向毀滅。

如果作家筆下的人物形象離開了所處的環境,便只是空中樓閣,沒有根基。魯迅筆下的子君是那個時代中國婦女共同命運的典型,是有覺醒意識又擺脫不了現實羈絆千千萬萬女子命運的縮影。愛情就是她的天,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理念深植骨髓。然而,現實是冰冷的,幾千年男尊女卑的時代背景,女人太難跳出怪圈。反觀歷史,舊時代的女人又有幾個能做自己?《紅樓夢》中的女子又有誰逃脫了羈絆?

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爲內心寫作,曹雪芹通過男性的視角寫女性的世界,那些優秀的女子如黛玉、元春、妙玉們,哪個不是一個慘字了得。王夫人等對丫鬟們“領出去配人”,又是多麼讓人心急肉跳的

惡語。寶玉縱然是下凡的靈石,也無能爲力,只能以他的大悲之情,盡己所能普渡如水的女兒們。魯迅不就是五四時期大慈大悲的寶玉嗎?他是在用《傷逝》普渡癡男怨女。

回過頭來看子君,在那樣的環境下,是勇氣可嘉的。她畢竟飛出過,那種不怕別人冷眼的灑脫,心愛的人雙膝跪地時無以倫比的幸福,是太多女人沒有享受過的。雖說子君的命運以悲劇結束,但她曾經真愛過幸福過,她的愛情是美麗的錯誤不美麗。

對於涓生,我同樣賦予深深的同情,過於求全責備他怯弱自私和無能,無力保護對他用情至深的子君未免冷血。那麼,涓生對子君是真的不愛了嗎?不,最美的誓言不是三生相許,而是一世情長,涓生是愛子君的,怎奈世態薄涼,殘酷的現實使他昏了頭,錯失了本真。

魯迅說過:“人只要有錢,煩惱就會減掉90%以上。”可是面對一次次的失業,錢又從哪而來呢?哀莫大於心死,最苦最痛如涓生。子君以死抗爭,一死百了,留給涓生的是痛惻心扉的悔恨,其中的悲苦又與何人說!如果說《紅樓夢》是寶玉的懺悔錄,那麼《傷逝》就是涓生的悔恨書,“黃土壟中,卿何薄命!”涓生的的手記聲聲血淚,悽悽慘慘,慘慘悽悽,分明就是現實版的《子君誄》。

不由地想到被徐志摩無情拋棄的髮妻張幼儀,如果子君能像她,在面對人生困境時,全力以赴,不沉淪不放棄,最後完成華麗轉身,成功逆襲,該有多好!

《我的前半生》中的子君知途迷返,後半生找回了自我,也找回了真愛和屬於自己的幸福。其實,那個時代不乏傑出的.女性,智慧賢淑、榮辱不驚的楊絳;言文行遠、與男人比肩的女神林徽因;因爲愛過,所以慈悲,因爲懂得,所以寬容的曠世才女張愛玲;被毛主席稱爲: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敢愛敢恨的丁玲等,她們個個過得活色生香。和子君相比,同樣的時代背景,不一樣的人生。

總之,依賴是最致命的扼殺未來的毒藥,女人永遠不要做男人的附庸。在如今這個訊息萬變,物慾橫飛的年代,魯迅的《傷逝》同樣有現實意義,它在警示所有的女人們,世上最安全的,一輩子都靠得住的,永遠不會背叛你的,只有自己。女人也只有自己強大起來,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感,才能擁有最美滿的愛情和自己想要的快樂和幸福!

《傷逝》的讀後感 篇19

從前,我對魯迅先生作品的瞭解僅僅侷限在課本中學過的課文,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風箏》。也許是因爲自身閱歷見聞不夠豐富,魯迅先生的文章對我來說似乎有些難以理解體味,自然也就對此不太感興趣。《傷逝》吸引我的原因是它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與婚姻爲題材的作品。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看看當時社會背景下愛情是什麼樣的。

《傷勢》的主人公是一對被“五四”新思潮喚醒的青年人——涓生和子君。他們有着強烈的個性解放意識,嚮往追求自由,並且也勇敢地衝出家庭走到了一起,在吉兆衚衕的小屋裏同居了。然而最終有情人沒能白頭偕老,子君死了,涓生則沉浸在對子君無限的悔恨和悲哀中度日。一曲愛情悲歌令我嘆息也引發了我的思考:爲什麼他們的愛情會以悲劇收場?

我想那“吃人”的封建禮教是造成這場悲劇的重要原因。在那時,封建倫理道德,綱常名教嚴重壓抑着人的個性,青年的愛情和婚姻應該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涓生與子君那樣不經家長同意便同居的是萬萬要不得的,那是離經叛道之舉,會破壞社會風氣。因此,涓生和子君的結合從一開始就充斥着旁人的白眼,就像涓生的感覺那般,“我覺得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尋住所實在不是容易事,大半是被託辭拒絕”,爲什麼他們找房子會被拒絕呢?我認爲和他們的“叛逆行爲”有很大關係。“和她的叔子,她早經鬧開,至於使他氣憤到不再認她做侄女;我也陸續和幾個自以爲忠告,其實是替我膽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絕了交。”子君和涓生的愛連他們的親友都不支持,都是由於那份愛是與禮教精神不相容的。社會沒能真正解放,人們的思想沒有真正革新,子君和涓生的愛情如何可能長久呢?

但不可否認的是涓生和子君自身也存在着性格缺陷,那也是使他們的愛情死滅的原因之一。涓生在向子君示愛時“身不由己地竟用了在電影上見過的方法了……我含淚握着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看來似乎浪漫的`舉動,涓生回憶起來竟覺得很愧恧。

這或許是因爲在涓生心中仍舊有一定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存留,認爲男子給女子下跪是一件讓人慚愧的事。涓生並沒有真正完全地擺脫封建禮教束縛,並沒有真正完全地覺醒。涓生在面對他人鄙夷的眼神時“一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縮,只得即刻提起我的驕傲和反抗來支持”,相較於子君,“她卻是大無畏的,對於這些全不關心,只是鎮靜地緩緩前行,坦然如入無人之境。”涓生是怯懦的。涓生還是自私虛僞的。他想要自救,甚至2次希望子君死掉,“我覺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她應該決然捨去,——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最後涓生對子君說:“……況且你已經可以無須顧慮,勇往直前了。

你要我老實說;是的,人是不該虛僞的。我老實說罷:因爲,因爲我已經不愛你了!但這於你倒好得多,因爲你更可以毫無掛念地做事……。”說得好像替子君着想,但實際上涓生不可能不知道離開了他的子君“以後所有的只是她父親——兒女的債主——的烈日一般的嚴威和旁人的賽過冰霜的冷眼。”最後或許會歸於一座連墓碑也沒有的墳墓。子君最後的確死了,就如涓生曾2次期待那樣,而子君的死訊涓生竟是從久不問候的世交那得知的,可見他對子君的漠不關心。子君雖然高喊“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但是在與涓生同居後,子君轉變爲家庭主婦,變得軟弱了,很少看書了,“她又這樣地終日汗流滿面,短髮都粘在腦額上;兩隻手又只是這樣地粗糙起來。”“子君的功業,彷彿就完全建立在這吃飯中。吃了籌錢,籌來吃飯,還要喂阿隨,飼油雞;她似乎將先前所知道的全都忘掉了”,會因爲油雞和房東太太吵開了。

經濟的困窘也加速了涓生和子君愛情的消亡。剛開始同居的時候,兩人都尋覓到了幸福,但隨着生活壓力的襲來,愛情面臨了極大的考驗。當涓生失去局裏的工作後,他覺得“那麼一個無畏的子君也變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來似乎也較爲怯弱了。”“我真不料這樣微細的小事情,竟會給堅決的,無畏的子君以這麼顯著的變化。”子君的擔憂是很正常的,涓生卻對子君的變化心存芥蒂。“菜冷,是無妨的,然而竟不夠;有時連飯也不夠,雖然我因爲終日坐在家裏用腦,飯量已經比先前要減少得多。”有時狗兒能吃到涓生都吃不到的羊肉,涓生自嘲“我在這裏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這說明兩人的生活已經很貧困了,連基本的吃飯生存問題都難解決了。在我看來,沒有經濟基礎,愛情很難維持,沒有面包的愛情註定失敗,有情飲水飽是不現實的。

總之涓生和子君的愛情悲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影響而成的。他們的愛情對於現在的青年戀愛與婚姻仍有一定的借鑑和警示意義我們要從中學習他們對愛情的勇敢追求,也要吸取教訓,正視生活的挑戰。

《傷逝》的讀後感 篇20

讀着魯迅先生的《傷逝》,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着,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現實中的他和你。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爲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說。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愛情,深切的悲痛和願入地獄的悔恨。雖然涓生的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裏,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他們感情的破滅似乎還可以歸罪於社會解放的過程。那麼現在呢?21世紀的愛情,創造在一個更進步更自由的時代,他們不會再經歷涓生的社會迫害,不必爲“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的苦惱,也無需爲求生而象涓生那樣“向着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注”的決擇。但是,我們今天的愛情,卻因更加自由,一任的夢想還是重複着涓生的故事,一樣的愛了,逃了,最後拋棄他們曾經深愛過的女人,任她們自生自滅。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後卻爲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涓生因爲尚未忘卻的翅子的扇動,這在文中多處提到,而他又以爲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個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頹唐得多。於是決定“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在決定着他們只有分離才能開闢新的道路時,他又意識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這個時候他有一絲不捨,其實,他早預到子君沒有了他,只有死。因爲子君“她自始自終,還希望我維持較久的生活。”就算這樣,涓生還是因爲早晨的時間多,而計劃在閒談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個隱形的壞孩子,把那翻在心裏折騰過的“所謂不虛僞的真話”對子君說了出來,而子君聽後“她的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卻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涓生這才意識到當初以爲“將真實說給子君,她便可以毫無顧慮,堅決地毅然前行,一如我們將要同居時那樣。”恐怕是錯誤了,因爲子君“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爲愛”。涓生最後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

於是,他們的愛情走向在開始就已經有了明顯的差別。子君是義無反顧的,從他們最初交際半年時的對話,她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說“我是我自已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直到面對涓生熱烈地追求,她果斷地捨棄家人,將整個社會拋在身後,毅然地跟着涓生。這是一種對社會的背叛,是不符合大衆化的,是當時那個時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卻堅強地選擇了那樣沒有退路的愛,其中的勇改和無謂又豈是你我能體會的?但涓生最後卻用“所謂的真話”把她推向地獄,雖然文中沒有交待子君的死因,但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在當初他們同居時,她的叔子已經不認她做侄女,可見家庭反對之強烈。那麼子君被涓生“逼”回到足以被唾沫淹死的家族中,私訂終身、未婚同居,這諸多罪狀,還不夠她死一百回嗎?這便是涓生悔悟時說的“我沒有負着虛僞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了”,這重擔也便真的“壓”死了子君,毀滅了涓生贖罪的機會,完全破滅了他們的愛情。從而更加突出了涓生的不負責任,自私陰暗,這也正是魯迅先生的一慣寫法,不同的是,這次揭示的是人性弱點的陰暗面。

我們應該值得借鑑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樣愛得失去了自我個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樣輕率地開始。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足夠的水,就不要走進羅布泊。既然兩人決定了相愛,就應該相互扶持,共同進步,哪怕結局是一同滅亡,也要與愛同生。

《傷逝》的讀後感 篇21

今日重讀了《傷逝》。

兩次讀後竟是不一樣的感覺。大學的時候學習現當代小說讀了魯迅先生的幾篇小說,這篇印象是比較深刻的了。或許是因爲這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篇感情小說,或許是因爲和感情有關。感情總是一個完美的字眼,讓人浮想聯翩;感情又總是一個感傷的字眼,讓人悲情不已。

爲了感情,子君與親人決絕;爲了感情,涓生與朋友不再往來。用涓生的話講,這一切都是爲了“所謂的感情”,是因爲不理解。等真的理解了,這理解了的東西卻都變成了隔膜,並且是永久的。

涓生追求子君的時候,以往很仔細地研究過表示的態度,排列過措辭的先後,以及倘或遭了拒絕以後的情形。可是臨時似乎都無用,在慌張中,身不由己地竟用了在電影上見過的方法了。

最終如願在一起“子君不在我這破屋裏時,我什麼也看不見。在百無聊賴中,順手抓過一本書來,科學也好,文學也好,橫豎什麼都一樣;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我覺得,已經翻了十多頁了,可是毫不記得書上所說的事。只是耳朵卻分外地靈,彷彿聽到大門外一切往來的履聲,從中便有子君的,並且橐橐地逐漸臨近,——可是,往往又逐漸渺茫,最終消失在別的步聲的雜沓中了。我憎惡那不像子君鞋聲的穿布底鞋的長班的兒子,我憎惡那太像子君鞋聲的常常穿着新皮鞋的鄰院的搽雪花膏的小東西!”

然而“我也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可是三星期,我似乎於她已經更加了解,揭去許多先前以爲了解而此刻看來卻是隔膜,即所謂真的隔膜了。”

可生活是太現實,太殘酷的事實,不斷地改變着很多物,事,人。因爲油雞,因爲阿隨,因爲鄰居太太的眼神,這些很細微的小事情竟也是這樣地影響着人的情緒。慢慢的'涓生感覺到家的虛空,感覺到比寒冬還寒冷的臉色。最終天天呆在圖書館也不願意呆在家裏。

受了冷落的子君內心該是怎樣的酸楚,無奈,她肯定也有無數個像涓生等待她的那種心境,可是這一切都在她日漸暗淡的眼神裏,都在她剛紅潤起來又變得無彩的臉色上,都在她日趨失去的話語裏,更在涓生提出分手時的無語裏。

涓生提出分手是覺得無愛了,而子君依然深愛。當初爲了愛和家人的決絕“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分手的時刻,也僅僅是在涓生無數個晚歸的時候,讓鄰居太太轉告一聲:告訴他,我走了。除了身上剩餘的能夠涓生生活一陣子的銅板,沒有隻言片語。看起來同樣決絕。確是如此傷情,從她不久後的離世即可知。

這是怎樣的一個女子,愛他的時候不顧一切,被離棄的時候,決然離開。愛,絕對是一個人的事情,沒有愛的糾纏只會失去更多。能夠沒有愛,能夠沒有愛人,但不能夠沒有自我。

太低微的死根本觸及不到悲喜,寧願高傲的死去,不願祈求愛人的一次回眸。

子君,這勇敢的女子,帶着這來不及回味的短暫的幸福,含愛而去。

《傷逝》的讀後感 篇22

人到中年,寒冷雨夜,重讀魯迅,別又有一番滋味。

尤其是在《傷逝》裏,看到子君重複說的“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就想到自我年輕時候也像個新青年一般,大膽妄爲地滿心追求所謂的感情與自由。兩個小青年跑去民政局打了結婚證才通知了雙方父母自我的婚事。我的母親在錯愕之餘,對我跟他說:“你們兩個還可不能夠改一下?你的年紀比她小,你做我們家的兒子,做老三的弟弟,如何?“聽了,我只是吃吃地笑了。

兩個又去了對方父母家裏,當晚因爲有了一張證書而名正言順地睡在了一起。

想想自我年輕時候的荒唐之舉,不由得啞然。

我想像着子君那時單純的模樣,她聽涓生說話的時候眼中閃耀着的光芒,想着她如何摘回那枯槐樹的新葉,怎樣短髮盡是汗的忙碌着去做那直到無米下炊的飯,想着她跟官太太爲油雞的那些瑣屑的爭吵,還有她的花白的瘦骨嶙峋的,直至被遺棄了的阿隨。

我無權去指責涓生的自私與始亂終棄。

他是真實的,起碼他敢於應對真實的自我。

感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這也是真理。

起碼他們有過吉祥衚衕那些安寧幸福的那些夜晚啊。子君爲了她的感情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子君爲什麼死呢?她的生命隨愛而幻滅,她攥着他人的衣襟,她寄生於他人。她無顏揹負着道德枷鎖,去看她父親與叔子的臉色。她父親接走了她,說明他父親是愛她的,無論這個孩子犯了錯,都還是容納着她的生。

而涓生不再愛她了。他在心裏早已經念想幾次她的離去,甚至她的死了。

這篇感情小說寫得如此的真實。而我的理解卻是這麼的淺顯。

其中字句到今日讀來依舊精彩而富有哲理。如涓生爲逃避家中的冰冷而在圖書館:

那裏雖然沒有書給我看,卻還有安閒容得我想。待我孤身枯坐,回憶從前,這才覺得這半年來,只爲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要義全盤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須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世界上並非沒有爲了奮鬥者而開的活路;我也還未忘卻翅子的扇動,雖然比先前自我已經頹唐得多......

如果子君在愛消亡之後,也能夠獨自勇敢地扇動着翅子去飛,而不是回到舊式的家庭中去了斷。她的'結局又是如何?。她的生命是附麗在虛無的愛之上,愛斷情殤。她的柔弱註定了她的死亡,完全不見了她在戀愛時的那種勇敢和堅忍以及最終一段: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

涓生的領悟也很好,第一,他明白了人首先要活着,才能夠有所追求,他是個積極進取的青年。

第二,他明白了愛,這段逝去的愛與創傷是屬於他的保密,但從中他學會了如何去愛下一個人,愛一個人其實不必那麼真實,應當學會說謊,那纔是爲了不傷害對方的最大的善意。

寒流來襲,蟄居簡出,看書上網,胡思亂想,倒是個好消遣。

《傷逝》的讀後感 篇23

談起《傷逝》,有些人認爲涓生可惡的,他放棄了子君,他讓他愛的人死在無愛的世界裏,涓生之後的懺悔都是無用的,虛假的。而有的人則認爲,涓生是能夠理解的,他是值得同情的。那麼,我們應當用怎樣的態度看這個問題呢?理解涓生的行爲嗎?還是?如丁緒榮教授所說:“假若我對文中涓生的悔恨和悲哀給予肯定,是否肯定作品中‘我’的認識,和那些爲自我厭棄子君作爲辯護的理由呢?”

我認爲,涓生是應當得到理解的,無論在什麼時候,甚至在他想與子君各謀生路時,他內最深處都是始終愛着子君的。

從在會館時,子君不在,看書“已經翻了十多頁了,可是毫不記得書上說的事,”子君來了,涓生的心便“寧貼了”,到“很仔細地研究過表示的態度,排列過措辭的先後,以及倘或遭了拒絕以後的情形”,然後同居,就算髮現子君變得越來越俗,想放棄她時,心裏還是牽念着的。不然,在攤牌前,爲什麼涓生還要故意和子君閒談,稱揚諾拉的果決?不就是怕突然說出分開會刺到子君,想借諾拉的果決給子君一點鼓勵麼?到了最終還細心翼翼地說,生怕傷到子君的心,這不算是涓生對子君最終的愛護麼?明白子君死後涓生如泣如訴的悔恨,不能夠證明涓生的愛麼?“我爲什麼偏不忍耐幾天,要這樣急急的告訴她真話的呢?”“我不應當將真實說給子君,我們相愛過,我應當永久奉獻她我的說謊。”“我沒有負着虛僞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了。”子君的死喚起涓生無限的傷痛與自責,他自殘般地“一任這死的寂靜侵蝕着我的靈魂”,期望有鬼魂,期望有地獄,是期望有再次與子君相逢的機會,有讓他贖罪的機會……這一切,不都能夠說明子君在涓生心裏一向一向都佔着極其重要的位置麼?

同時,當然地,子君也是一向深深愛着涓生的,涓生當時的言辭,子君“至於讀熟了一般,能滔滔背誦,”還時不時拿出來溫習,同居後怕影響涓生,隱藏自我的不快活而“強作勉強的笑容,”“逼”涓生做出許多虛僞的溫存的答案,這些都說明子君在意他,愛他。

所以能夠看出,兩人是相愛的,一向都是。他們在一起是因爲有共同的認識、共同的看法,他們想彼此互相扶持走下去,在他們的精神家園相互偎依、相互指引。他們想努力創造越來越完美的生活,好好過日子。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大概就是他們溫暖的`夢吧?

既然愛,爲何要分開?涓生說:“因爲,因爲我已經不愛你了!”看起來,分開是因爲不再愛。現大部分學者認爲,涓生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子君不是他想的那樣的,不是大無畏的勇士,而是“怯弱”與“頹唐”,他發現他不愛子君了,再加上生存的窘迫,那僅有分開了——新的路的開闢,新的生活的再造,爲的是免得一同滅亡。是這樣嗎?

我很贊同顏阿龍先生的說法:“他們在反抗中堅強地走到一起,卻又成爲反抗下的感情和自身軟弱的犧牲品,這種盲目的感情就生存在死亡的邊緣。”大家公認爲,這是個感情杯具。而這感情杯具的產生,我認爲並不來源他們自身,而來源外部的環境。

那麼,涓生的杯具是否能夠避免呢?如果能夠,又應如何避免?這也是一個引起熱列討論的問題。

丁緒榮教授說:“涓生和子君熱烈而真誠地相愛,是因爲他們有共同的憧憬、夢想和追求。”這點我認爲很有道理,沒有共同的夢想與信仰,怎樣會相愛呢?但丁教授又說:“同居後喻示着兩人感情杯具的來臨。”這點我並不贊同。

我認爲,涓生的杯具是能夠避免的,他惟一須做的,就是牢記最初的夢想,時時惦念,用它來做生活的前導。

子君對涓生的愛已成爲本能,已成爲如吃飯一樣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是生存的條件與前提。所以,成爲了本能的愛化爲思想上的潛意識,而不再像初戀時那樣用某些行爲或語言特意表達出來。於是,在涓生看來,子君的感情似乎淡了,“見識似乎只是淺薄起來”子君的功業就建立在吃飯上,子君俗了。

當吃飯問題都無法解決,怎會有精力像在會館裏般談論伊孛生,談雪萊,談男女平等等思想?民以食爲天,所以,子君終日忙碌養狗飼雞燒飯爲家裏所做的一切,是應當得到涓生的理解的,而涓生卻認爲是庸俗,認爲她讓他空虛了。在社會壓力下,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艱難下,怎會有時間與精力重習溫馨?於是,兩人便將那一點一滴最真最深的愛沉澱在心裏最底層,不再如以前任意表達,而空出很多空間留給如何謀生計,這樣,腦袋裏的思想與行爲便都是爲了活下去,漸漸的,涓生忘了自我內心靈魂深處正一點一點沉澱的熾熱的愛。

既然忘了愛,既然以爲自我已經不再愛,那何必再在一起?於是,分開。

愛真的不存在了麼?子君走後,剩一個空房子,涓生回來“便如腦後受了一擊,無言地站着,”“遍看各處,尋覓子君,”“轉念尋信或她留下來的字跡,”以及子君死後涓生的悔恨,不都能夠證明涓生對子君的愛是存在的麼?

如果涓生沒有忘記心中對子君的愛,沒有忘記最初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夢想,或許他們會互相體貼,彼此溫暖,一同走艱難,向着夢前進,永不言棄,因爲心中的信念。

所以我認爲,他們分開是因爲涓生忘了愛,忘了愛的存在。

既然忘了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此時的涓生是不清醒的。他沒有清楚地意識到什麼纔是他最想要的,他應當爲了他想要的而去做什麼。也就是說,分開這個決定,不是涓生頭腦清醒時做的,而是在涓生已被生計問題浸泡得迷糊時想的決定,並不能代表涓生內心真實的想法。

可是人不可能總堅持清醒,免不了有被其它問題困擾的時候,免不了有忘了最初夢想的時候,難道就意味着免不了做下讓自我後悔的事麼?如果忘了心中最初信念或感到迷惘無助了怎樣辦?

剛纔我們說了,涓生是因爲不清醒才做出了讓他後悔的決定。那如果涓生不清醒時不做決定呢?如果順着原先的生活軌跡走下去呢?

如果涓生不輕易做出決定,而是按原先的生活繼續下去,繼續努力,雖然心中會有迷惑,但我認爲,迷惑總有解開的一天,就如不可能一年四季雨水不斷一般。到了時候自然會明白開朗,重新振作。

所以我認爲,當我們迷失方向不知所措孤單無助難過時,是否能夠試着不想太多,想也未必想得明白想得正確,畢竟當局者迷,不宜輕易做出決定。幸而腳下的路是自我清醒時選的,是爲了最初的夢想而選的,順着腳下的路堅持走下去是否會有好的結果如最初所想呢?我認爲會的,只要熬過了那一段不知方向不知目的只知向前走的忐忑。

一段長長的路,藍天,白雲,兩邊都是鮮花綠草,順着這條路走,一切都是那完美。可是,在通往終點的路上,是否經得住路邊的美麗景色?是否會一向記得終點的方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想買某件東西而去商場,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品,心中狂喜,回到家了才發現原先不需要的買了一大堆回來,而最初要買的卻被遺忘在其它繽繁商品間。人走在路上,肯定會有各式的想法不斷冒出來的,這未必是壞事。但真的要因爲新的想法而改變腳下的方向麼?所以,要心記遠方的目標;不忘腳下的腳步,用清醒的腦袋,去欣賞路邊的美麗。

可是,若走到半路天突然黑了,灰色的雲大團大團壓下來,雷聲從耳邊滾過,已看不清腳下的路了,如何是好?驚恐是肯定的,但做出的反應卻因人而異。在慌亂中另選其道麼?另選其道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只是在不知所措間失去了理智盲目作出的選擇,最終又得到了什麼?忘了晴朗時腳下這條清晰的大道麼?所以,如果在黑暗中沉着冷靜,沿着腳下的路細心翼翼避開風雨走下去,或實在捺不住心中的恐懼就原地站穩不動待到風雨過後光明重新灑下照亮眼前所有再啓程,會不會比另選方向好呢?我認爲是的。

牢記心中最初的夢,迷惘無助時,請堅持腳下的路。

如果堅持,如果不忘記,風雨過後,誰又能否定面前不是一片光明?

《傷逝》的讀後感 篇24

這周讀了魯迅小說集《彷徨》中的《傷逝》,這是魯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爲題材的作品。

香港知名作家亦舒很喜歡這篇文章,就沿用了《傷逝》中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寫下了《我的前半生》這部小說,後來20xx年被拍成了中國的都市劇。

《傷逝》是一部反映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命運的短篇小說,講述了涓生與子君對戀愛與婚姻自由的追求,最後以一“傷”一“逝”結局收場,揭示出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孤立的社會問題。

他們愛情的破裂,主要原因在於他們自己。因爲社會的迫害頂多只能剝奪他們的生存權利,卻無法剝奪他們的愛情。由於兩人的精神層面和生活層面無法調解,導致雙方最終沒有共同語言,這樣的愛情最後必然是要歸於幻滅的。

愛情和自由,到底哪個更重要?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這樣詮釋愛情:“人的本質是自己選擇的,選擇以自由爲前提,人被判定爲自由,必須獨自承擔選擇的後果。”或者柏拉圖式的愛情或者自由主義者的愛情,根本就沒有什麼朝夕相隨、生死與共。

或者愛情本身就是與婚姻相左的,奧蘭普·德古熱在法國革命中寫的《女性與女性公民權宣言》裏有一句“婚姻是愛情與信任的墳墓”(marriage is the tomb of love and trust)來表現當時女性在婚姻中的不平等地位,後來這句話演變爲大家口中常說的“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錢鍾書在《圍城》中也有這樣一句話:“婚姻就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卻想出來。”

最冷不過人心,最傷不過無情,10年前楊冪說“談戀愛還是想要有結果的,不能草率”;10年後楊冪說“結果不重要,愛一個人的過程很重要,結果的.話都那樣。” “都那樣”這三個字真實又扎心,婚姻中的本質仍舊是處理好別人和自己的關係。網紅老師戴建業曾說:“對愛情和婚姻不要胸懷大志,志向越大,必然痛苦越深,要求越多,收穫越少,兩個人的世界裏,你可以對自己高標準,但不可以對伴侶嚴要求。”林志玲在她《剛剛好的優雅》一書中也寫到了和丈夫的相處模式,兩人婚後從來沒有吵架,每次他們遇到矛盾都會分開冷靜,而且不忘感恩,即使是幫忙洗碗這種小事,她都會誠懇對老公說“謝謝”。

夫妻之間最好的感情狀態就是互相扶持,成就彼此,同時也能彼此獨立,成爲更好的自己。

王小波曾對李銀河說:“我將自己的整個靈魂給你,它有很多的怪癖,有時也很討厭,但它有一種好,那就是愛你。”

李銀河和王小波的愛情既是靈魂上的、精神層面的,也是具有生活煙火氣息的,他們互相懂得,互相成就也懂得互相扶持走過後半生。

婚姻如飲水,冷暖自知,鞋子合不合腳也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獨一份的幸福,如果不能找到想要的幸福,那麼也可以一個人瀟灑,不妄人間走一遭。

《傷逝》的讀後感 篇25

初中時,第一次是閱讀《傷逝》,雖然沒有完全理解先生的思想,但主人公涓生和子君衝破家庭和周邊勢力的重重阻礙,追求婚姻自主建立溫馨的家庭,但不久愛情歸於失敗,最終以一“傷”(涓生傷悲)一“逝”(子君死亡)的結局確實深深的烙印在我那時還算幼稚的心靈裏。

我是一個農村孩子,夢想是能夠到城市工作,那時對於愛情肯定沒有任何清晰的念頭,有的僅是一個模糊的,似乎很遠,似乎很近的概念吧,但確乎很擔心自己的未來會重複涓生的路。現在細細想來,年輕的心,受這部作品的影響真的很深,大學時遇到心儀的女孩,也不敢表達,雖然有擔心被拒絕的懦弱,更多的還是生存沒有着落前,不應該也沒有資格談去談愛情。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有一首詩,大凡上過初中的中國人應該都耳濡目詳:“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詩句淺顯,但揭示了兩個現象。

一是在愛情面前,生命不是最重要的,雖然愛情是說不清道不白的感覺,生命是那樣的鮮活;

二是在自由面前,愛情也是渺小的,很多人爲了愛情,犧牲了很多可貴的東西,包括源自父母的最爲深厚的親情,但爲了更多的自由,或新的愛情,原有的愛情已是枷鎖,也要被列入拋棄之列。

魯迅先生以很“短”的中篇小說,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憤的內心獨白的方式,以優美凝鍊的語言、富有詩的情韻將更多的真相告訴了數以億計的.後來者。愛情偉大,也僅在一時,或更多的在失去以後,生活本身才是烈火後的真金。套用先生的一句話演義爲,“愛情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只有生存本身得到了保障,愛情在雙方的細心呵護下,纔會存在,也纔可能長久到一起慢慢變老後能偶爾回憶。

魯迅先生是一個鬥士,敢於向封建、落後勢力與思想開炮,但對於當時的女性解放運動,先生的觀點其實是有所保留的。那時,很多知識青年提倡向娜拉(易卜生《傀儡家庭》女主)學習,勇敢的走出沒有自我的傳統家庭,去到更廣闊的天地尋找所謂的“自由”,但先生以《娜拉走後怎樣》(似乎是先生雜文集《墳》中的一篇文章)質疑,大意是說走出家庭的女性,如果口袋裏沒有用不完的錢,只有兩條路可走:墮落或回家。大多女性好像不會回家(可能想回,但回不去),最終得到的是更多的屈辱,那時很多追求自由的女性,其實是幼稚思潮的犧牲品。

這裏舉幾個選擇不同、命運不同的例子,都是那個時代傑出女性,到現在也是響噹噹的“大人物”,張愛玲、蕭紅、林徽因和冰心。

張愛玲和蕭紅,儘管具有謀生的文學天賦,這在追求自由的女性當中,已是了不得的本事,但依然命運多舛,顛沛流離,談不上過得幸福。當然,因爲不幸的人生,留下了具有獨特思想的文字,而且可能在很長的歲月裏不朽。

林徽因,也是以才氣聞名遐邇,但面對各種思潮,甚至徐志摩這樣的風流才子,依然保持了傳統的一份寧靜,得到了終身的幸福。

林徽因在十六歲時,意識到如果和已有妻子的徐志摩“玩曖昧”,結果會是飛蛾撲火,毅然決然的以一封不是情書勝是情書的信告別了那段感情,選擇了梁氏家族的學者樑思成。

冰心,我沒有研究她是否遇到過浪漫的青年才俊,但讀了她太多的充滿滿足和愛的文字,我可以想象作爲父輩確定的這門親事,她對在海軍服役的丈夫是以一個傳統女性的愛來對待的,她活的最爲滋潤,我甚至想,她該是那個時代得到幸福最多的女人吧!

近三十年,我們歷經的思潮風起雲涌。我也從各種渠道,看到很多青年男女轟轟烈烈的愛情如夏天的閃電,去的比來的更快,雖也時時爲之可惜,但也只能在心裏感嘆一下罷了。

路,只有自己走,別人是難以幫上什麼忙的。但,再次聽了先生的《傷逝》,便忍不住想,如果後來的青年都能讀一讀,或許很多人便不會那麼義無反顧的去做那個幼稚的夢,去走註定沒有幸福終點的路吧!

《傷逝》的讀後感 篇26

傷逝,傷的是又一股反抗力量的逝去,傷的是反抗最後走向了消逝。

子君與涓生是一對在五四時期幸運地自由戀愛了的青年,他們曾勇敢、曾幸福,修成正果後卻又離散了。和整場運動一樣,兩個青年有滿腔熱血,卻不成熟,都未能完全對他們的生活負責,都未爲做好去應對各種磨難,只是熱烈而單純地追求未知而神祕的自由,卻沒料到生活是艱難的,他們沒有爭取完全自由的能力。這樣的反抗,最終只能走向妥協,走向失敗。

子君的反抗,自然是受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誘惑,纔有勇氣追隨了爭取自由解放的隊伍,纔敢於說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英勇的話。子君是受了誘惑的,被未知的、也許美好的東西的吸引。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正如涓生所說:“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爲愛”。因而婚後,子君與《倪煥之》中的金佩璋一樣,自覺地沉淪在繁瑣而無趣的日常生活上,滿足於個人小天地裏的`幸福,喪失了人生理想,不再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與歡愉。也許到死,子君自己也都還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爭取什麼。

相比子君,作爲領路人的涓生,卻讓我感到更大的失望。當與子君同時上街散步,只有看見子君高興而自豪的走着時,纔敢也擡頭挺胸起來。當丟失了本來就不高薪的工作時,涓生不敢面對自己失業的恐懼,就將自己的這份恐懼轉嫁給子君,認爲是子君在恐懼。也許程度再深下去,就如《神經病》中的方正英一樣,對生活的擔憂使自己神經衰弱,卻對別人說是自己的妻子發了神經。

涓生是虛僞的,高調追求自由,卻在上街時縮在子君後頭;涓生是無能的,面對失業的壓力,家庭的責任,只是選擇躲在通俗圖書館裏;涓生是可笑的,不讓子君打擾吃飯的他,卻計較自己吃飯介於油雞與趴兒狗之間的地位;涓生是邪惡的,在艱苦黑暗時期,竟認爲“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她應該決然捨去”,甚至想到子君的死。

同《玩偶之家》中的諾拉一樣,子君與涓生都是因一時衝動而做出反抗現實壓迫,都是不成熟的、沒有根基的,似玻璃般易碎。終有一天,只拎了件小包就出走的諾拉會回家繼續當她的“小鳥兒”、“小松鼠”抑或走向墮落,沒有任何資本的子君和涓生,不可避免地也只能是走向離別和失敗。反抗,就這樣行走在消逝中。

《傷逝》的讀後感 篇27

《傷逝》是我看過的魯迅作品裏,最平緩和娓娓道來的一部唯美的小說,如果不是註名是魯迅所著,我甚至看不出是他老人家的作品,沒了憤慨,沒了譏諷,只有平靜而舒緩地給你講述一個關於愛情與婚姻的故事,真的很不象他老人家的風格,他又在給我們怎樣的啓示?

子君,一個對愛情和婚姻充滿期待的女子,在生活的煩瑣下,終於成爲一個斤斤計較的小女人。其實,這麼多年過去,我們每個結婚的女人身上哪個能沒有子君的影子,誰還會整日地沉浸在愛情的甜蜜裏?我們是不用再爲生活的艱難去豢養幾隻雞,也不必和鄰居的無知女人比這比那。但是我們仍然延續着子君的好多做法,我們自結婚後,是不是從追求精神的愉悅,到更多的追求物質上的豐盈,一旦,老公無力滿足我們的奢求時,也會不停的抱怨。

子君和涓生愛情是唯美的,如果誰想要把這唯美的愛情原封不動地移植到婚姻裏,則是缺乏理性的,而子君就是這樣一個不切實際的女人。哪個丈夫能允許自己每天單腿下跪地對自己淚水盈盈地求愛?她對愛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劇色彩。

我不想在這裏過多的埋怨涓生,作爲一個現代的女性,一定要吸取子君的好些不切實際的天真想法,把愛情和婚姻分割開來,不要對婚姻的日子期望過高,平平淡淡纔是真,刻意製造出的那些浪漫也不是真的浪漫,婚姻的雙方是彼此信賴而又互相尊重,這些就足夠了,誰也別試圖以愛的名義改造對方,如果你仍癡迷不悟,那你離着傷逝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