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潮起潮落,生命最美的跌宕日誌

潮起潮落,生命最美的跌宕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賞潮起潮落,聽波濤聲聲,漫觀雲捲雲舒,嘆世間風雲變幻,追逐着水漲船高的故事,那是潮涌的魅力所在,亦是久居的心之神往。

潮起潮落,生命最美的跌宕日誌

八月十六這天,終於有幸親睹聞名天下的“海寧潮”,看它聲如雷鳴,排山倒海,猶如萬馬奔騰,蔚爲壯觀,終不失爲一種美麗的夙願得償。

坐上開往海寧鹽官的旅遊大巴,身未盡,心已如潮涌,絲毫不亞於那洶涌的潮水,層層疊疊激盪着心扉,恨不能飛奔而至。通往鹽官的高速公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涌,都只爲奔向一個地方,了一個共同的心願。車上,五湖四海的遊客們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眉飛色舞地描述着他們心目中想象的或是平日從電視和媒體上耳聞目睹的錢塘潮。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早就知曉宋代大文豪蘇軾對錢塘潮的讚譽,有些肆意的霸道,也有着足夠波瀾壯闊的大氣,可見錢塘觀潮之歷史悠久。據說,它與南美亞馬遜河、南亞恆河並稱爲“世界三大強涌潮河流”,爲古今中外觀潮者所傾倒,稱爲“天下奇觀”.

“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涌自久來”.早在唐宋時期,錢塘觀潮就已盛行,歷經2000餘年,已成爲當地的習俗。而衆多的觀潮點中,唯海寧鹽官鎮東南的潮勢最盛,鹽官的大缺口處也是錢塘江大潮最先經過的地方,爲觀潮第一勝地,且以齊列一線爲特色,故享有“海寧寶塔一線潮”之譽,聞名天下,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描寫了錢塘江最美的河段富春江,而富春江水就像這支婉轉輕柔的樂曲一樣,恬靜而安祥,與澎湃的錢江大潮相比,完全是兩種迥然不同的風格。很難相信,就是這嫺靜的富春江水,向東流淌200公里以後到達河口處,呈現出英武雄渾的姿態,江水急流,大潮洶涌,浪花翻騰,一泄千里,正是我們期待已久的錢塘江大潮。

到達海寧鹽官是上午十時,離潮涌還有兩小時之久。潮未近,而此時的鹽官觀潮點已是人流如潮,護欄邊、草坪、馬路上人山人海、萬頭躦動,處處人聲鼎沸、熱鬧異常、熱情高漲,連空氣都在熱烈而興奮地翻滾着,活躍的,輕快的,明朗的。

烈日當空下,遊人一個個太陽鏡、太陽傘全幅武裝,陽光在快樂的臉龐上灑滿陣陣紅潮,泛着動人的光輝。汗水點滴流淌,晴雨美文,透了衣衫,溼了眉眼,燙了心扉,那是無比期待和肆意的傾灑。單反、數碼、手機全出動,都在不亦樂乎地擺弄着,這裏瞅瞅,那裏看看,尋找着最佳的拍攝點。

觀潮臺上,等待潮涌的時間裏,成羣結對的遊人於遮陽傘下吃着零食,天南地北地聊着侃着,不管熟絡或是生疏,全沒了地域和語言的界限,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孩子們是永不知愁不知累的天使,快樂地追逐和嬉戲,純真的臉上掛滿笑容,串串歡笑迴盪於焦灼的空氣裏,讓人感覺到絲絲清涼。

“一氣連江色,寥寥萬古清”.靜對着微瀾的江面,雖沒有那份無比激動的歡呼雀躍,心中亦涌起淡淡的急切。眼前遼闊的江面,覆蓋着些許蒼茫的泥黃,似被洪水侵略過後的渾濁,雖不誘人,卻透着塵世亙古不變的氣息,很生活。其實,人生就是在這樣的層層濁浪裏摸爬滾打、無盡折騰,而未來是否能還一片如願的澄明清朗?沒有人可以預知,亦沒有人可以自由掌控。這一片混與濁,終是我們逃不掉亦跳不過的功課。

導遊告訴我們,錢塘江水無法保持潔身自好,跟污染沒有多大關係,真正使錢塘江水變混的,正是這成就了它一世盛名的東西--潮汐。錢塘江水漲潮時,從入海口向上回溯,那些堆積在入海口的泥沙就被巨大的'潮水席捲起來,隨洶涌的波濤一起衝回,等潮水漸漸落下,泥沙又被裹挾着順江而下,帶回到河口。日復一日,潮起潮落,泥沙就這樣不斷地被搬來搬去,錢塘江水的下游,也就漸漸地被淘成了現在的昏黃色。

錢江秋濤,悠悠而起。陽光下的風並不溫柔地颳起,江面開始大幅動盪,水波來回拍打着江岸,回聲鏗鏘有力。波濤聲聲衝擊着耳膜,擁擠的人羣有些激動,誤以爲潮來了,大家紛紛立起身,伸長了脖頸翹首東望,還廣而告知着“潮來了”.其實,是濤聲造成的假象,加劇了大家急不可耐的心緒。

快近潮涌的時間段,觀潮的人們已是按捺不住的激動,一個個目不轉睛地凝望,絲毫不敢遊離。有的儘量踮起腳尖伸長脖頸,有的用上了望遠鏡,有的把小孩扛在肩上,有的奔跑至護欄的最前端,有的用相機對着即將滾滾而來的潮水聚焦……大家極盡所能、想方設法給自己創造最佳的視角,生怕錯過了這幾分鐘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