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人生感悟 > 人生經歷考驗的感悟

人生經歷考驗的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導讀: 人生經歷痛苦與生死的感悟_關於生死的人生感悟:生死學有感淺析中國傳統文化生死學有感——淺析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死觀 生死觀主要是指客觀主體對於生與死的看法。以下是小編整理人生經歷考驗的感悟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人生經歷考驗的感悟

  (一)人生經歷考驗的感悟

儒家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其思想在數千年的中國思想史上始終佔據着統治 位。儒家有着鮮明的入世思想,這也是其不同於其他教派的地方。儒家的創始人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禮”,關注社會和人倫問題,強調政治與倫理的教化。對於儒家

而言“仁”和“禮”是人一生的最高道德表現與追求,甚至於這種道德信念超越了世俗的生與死。這也是儒家生死觀的根本表現與態度。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從中可以看出,孔子認爲生與死並沒有區別,永恆不變的是對於“禮”的堅守。 然而對於生死的看法從孔子的語言之中,我們還是可以得出一些結論。孔子在回答弟子問題的時候曾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對於孔子爲代表的儒家,其實是十分重視現實生命即現世的狀態,而對於生命的終結采取了一種避諱的態度與做法,更多的是去強調當下生命的意義。但是對於死亡的避諱恰恰體現了對於死亡的無奈與嘆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發出了孔子對時間流逝、生命短暫的慨嘆。

即便如此,儒家的生死觀並不因此而消極沉淪、自甘墮落。他們反而提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觀點,既然生不由己,死亦是命,又何苦沉湎與死亡的恐懼與無奈。而是積極地利用現有的生命把握當下,創造生命的價值。樂天知命成爲了儒家生死觀的組成部分。也許正是儒家的這樣生死觀,讓他們主動地入世,彰顯生命的價值,從而保持着儒家長久不衰的生命力。

在入世的漫長歲月打磨中,儒學志士對於生死有更加透徹的理解。對他們而言,生死早已不再是人一生中最爲重要的東西,他們秉持“仁”、“禮”,操守道德正義,逐漸看淡了生死或者說是超越了生死。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而這些對於仁義堅守的仁人志士自然在鑄就中華民族浩然正氣與愛國主義靈魂的過程中超越了生死。南宋名將文天祥嘆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義凜然之辭便是儒家生死觀的典型代表。他們用仁義鑄就不朽的精神豐碑,從精神層面上他們始終鮮活的活在人間,並將流傳千古,流芳百世。

同時在儒家傳統文化中,對於“孝道”的突出強調,古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後乃大。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對於後代的繁衍是極其注重的,在宗族傳承的時代,家族的嗣續冥冥中似乎也成爲了人一種生命的延續形式。由此,也深刻影響着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人的生死觀,他們不再認爲死亡是不盡的恐懼,他們認爲死亡是自己自然的發展,但絕對不是終結,而是將自己的生命在子孫後代的延續中得到無限延長。

從上,我認爲對於儒家而言,死亡其實早已通過其他的方式進行了消解,人的生命通過“仁、義”的途徑得到延續,得到永生。即便是人死去,儒家在倡導“重生”的同時,仍然提倡“安死”。孟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而“慎終”指的就是人死

後的安葬與悼念。“追遠”指的是對於亡者的祭祀。這些無疑都是對於死者的安撫與慰藉。

儒家的生死觀本質上是建立在“仁”與“禮”的體系結構之上的,儒家重生而不貪生,諱死而不懼死。儒家將“仁”與“禮”作爲生命的最高準則與追求,無形中已經超越了生死,但是儒家又敬畏生命,珍重生命。這也應該是儒家生死觀所應該爲我們所傳承,學習的地方。

  (二)人生經歷考驗的感悟

道家和儒家一樣源起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特殊之處在於,伴隨道家的發展,在東漢時期還興起了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雖然二者不盡相同,卻同出一脈,在對生死的觀念、看法上是相似的。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他們的觀點更多是“出世之學”,代表着沒落奴隸主貴族的利益。他們思想的主要內容是討論宇宙人生,注重個人的精神層面修養。“道”是老莊思想中的最高範疇,認爲“道”是世界萬物的本源,包含着世界萬物的道理。老莊的思想主要表現爲清靜無爲、全性保身、達聲知名、物我同一,乃至消極避世。在生死問題上,道家始終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而對於功名利祿是持蔑視的態度。他們根本不重視世俗的是非名利,出世的'他們追求的早已是“逍遙”的人生境界。

道家把求得生存和保存生命視爲人生關鍵,因爲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戰爭動亂的年代,是動盪不安的年代,受盡無數的殺戮與殘忍。老莊作爲封建沒落奴隸主貴族的代表,他們更多地不再是與世相爭,而是選擇較爲消極地出世態度,在自然逍遙中享受精神的自由與愉悅。老子認爲,人生在世,處處都充滿着危險,生命隨時都會受到威脅,因而保存自己的生命成爲他們最爲關注的話題。而這樣的社會環境也決定着他們對於生死的看法與認知。老子說:“出生入死,生之途十有三,死之途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他的意思是說,只有少數人可以得到長壽,而大多數人都會由於各種原因而死亡,由此生命就顯得極爲珍貴。道家對於生命有着不同一般的尊重與珍視,對於死亡有着更爲強烈的抗拒與牴觸。

道家珍視生命,形成一種“重生”的觀念,而爲了達到重生的目的,道家提出各種保全自己的方法。莊子也提出:爲善無近名,爲惡無近刑,緣督以爲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以此盡力地保全自己的生命。而老子更是爲了延遲死亡的來臨或者是做到長生不老,強調要進行自身的修養。老子十分強調:法天則地,天人合一,形神一體。人必須以自然法則爲準繩,做到清心寡慾,逍遙於天地之間,使人獲得內心的安寧、愉悅、和精神的滿足。在自身修養中,加強形神、內外的修養,從而使

人長壽,免受死亡的過早侵襲。

而老莊的養生思想被封建統治者所青睞,封建統治者渴望自己可以修身養生,得到長生不老的生命狀態,由此保持自己永恆的權力與永恆的專制慾望。而這種思想被東漢發展起來的道教推向了極致,各種煉丹、煉藥數見不鮮,這些社會反映出來的現象,無疑都是那個時代,人們對於死亡的畏懼,希望可以通過丹藥、修煉使自己的生命得以永續。在歷史上,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曾經相信道家的修身思想,甚至想通過丹藥直接獲得不朽的生命來維護自己永恆的統治。時光流逝,永恆的生命顯然是幼稚、可笑的,然而在今天還豎立着秦始皇所派尋找神仙的徐福的紀念碑,反而成爲歷史的笑柄。

除了仙丹,藥物,道家還提出人只要修煉自身的元氣就可以長生。因爲他們認爲,人都是從元氣成身,而一切萬物也是由元氣所生。雖然這些在今天看來,有些荒唐,甚至難以理解,但是道家對於生命的渴求,對生命的極端重視,對於我們當今社會對於生命的看法與認知仍然有着一定的現實意義。

雖然道家對生命十分重視,但他們對於死亡卻是一種自然的平常心來對待。老子認爲,人應該無拘無束地生活,也不刻意追求自己的歸宿,一切順應自然,你那麼就可以達到超然的境界。莊子更將人的生、死當作氣的聚與散的形式轉化。氣化流行,生生不息,生命的生死轉化便是氣的聚散過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道家對於生死的態度更多的是持一種自由的態度、相對樂觀的看法,順應自然,堅守心中的“道”。

道家的生死觀是自然的,是達觀的,相比於儒家的生死觀,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去努力實現生命的延續與伸展。道家更多的是消極地通過自身的修煉來使自己永生,而儒家則試圖通過積極地入世,將“仁義”融於實踐之中來使自己的生命不朽,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也許,對於一個國家或者社會來說,儒家的生死觀更具積極的現實意義與價值。在個人的奮鬥中,在國家社會的發展中閃爍自己的光輝,從而體現生命的內涵,儒家在這一點上是優於道家的。但是道家的自然與清靜無爲又恰恰是我們這個社會所缺失的那份冷靜與堅守,其中自然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