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三語掾的詩詞典故

三語掾的詩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典源出處《世說新語 ·文學》:“阮宣子 (修) 有令聞。太尉王夷甫 (王衍) 見而問曰:‘老莊與聖教同異?’對曰:‘將無同?’太尉善其言,闢之爲掾。世謂‘三語掾。’”《太平御覽》卷二○九引《衛玠別傳》記爲阮瞻和王衍之事; 《晉書 ·阮籍傳》記爲阮瞻和王戎之事。

三語掾的詩詞典故

釋義用法太尉王衍問阮修道家儒家有何異同,阮修模棱兩可地說“將無同?” (莫不是相同?) 王衍欣賞這個回答,便聘阮修爲幕僚。時人稱阮修爲“三語掾”。後用此典稱美人答辯機敏。

用典形式

【三語契】 明 ·湯顯祖:“留連三語契,感發四愁人。”

【三語掾】 宋·黃庭堅:“往日三語掾,解道將無同。”宋·陳與義:“翩翩三語掾,智與謾相補。”金·元好問:“從事舊慚三語掾,通家猶記十年兄。”清·丁澎:“片紙能勝十萬師,一身恥爲三語掾。”

【工三語】 清·宋琬:“便便飽五經,詎若工三語。”

【求三語】 唐·王維:“更聞臺閣求三語,遙想風流第一人。”

【將無同】 宋·范成大:“從來嶠南北,人謂將無同。”清·吳偉業:“人我將無同,是非空諸所。”

【三語作掾】 清·王士禛:“十擲輒犍詎緣拙,三語作掾誰所令。”

【異同疑三語】 宋·蘇軾:“異同更莫疑三語,物我終當付八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