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花木蘭是哪個朝代的人?

花木蘭是哪個朝代的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導語:對於花木蘭,大家瞭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花木蘭介紹,供各位閱讀和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花木蘭是哪個朝代的人?

  花木蘭是哪個朝代的人

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巾幗英雄,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聞名天下。

  花木蘭生平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她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

一說花木蘭(412-502)是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時值太武皇帝時期(424——452年)。

當時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裏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二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爲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爲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爲她又勇敢又純樸。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

《木蘭詩》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人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蹟和形象被搬上舞臺,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着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花木蘭相關故事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爲人“民”這首《紅色娘子軍連連歌》曾經唱徹大江南北,其中關於花木蘭的典故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花木蘭的.故事最早見於北朝民歌《木蘭詩》,說木蘭的父親被可汗(古代西域和北方諸國對君主的稱呼)點兵(大規模徵兵)的日“候點到,由於“阿爺無大兒,木蘭無兄長”,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軍中度過了十年歲月,木蘭戰功赫赫,凱旋而歸。

花木蘭是哪個朝代的人怎麼死的

皇帝問她想要什麼,木蘭的回答是:我不要高官厚祿,我只要回家。木蘭回到家鄉,脫下戰袍,恢復女兒裝。夥伴們大爲驚訝,說我們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竟然是女郎!”這個故事經由民歌的傳唱,廣爲人知。

明代的劇作家徐渭創作了雜劇《四聲猿》,第一齣就是《雌木蘭》,在舞臺上敷演這個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不過,在所有這些傳說和文學作品中,都沒有提到木蘭回家後怎樣。

明代朱國楨《涌幢小品》中也記錄了木蘭的故事,這個木蘭姓魏,是曹操的同鄉——“亳之誰人也”(今安徽亳縣)。朝廷爲徵遼而招募兵丁的時候,點到了木蘭的父親。

木蘭看到父親已經老弱,弟妹又還幼稚,於是決定替父從軍。她穿着鎧甲,挾弓帶箭,躍馬而往。這一去,去了十八年,沒有人知道她是女的。凱旋歸來,天子表揚她的功勞,賜給她尚書的官職,她辭謝不受,懇請回鄉省親。

回到樵,她脫下戎裝,換上舊日的衣裳,同行的人都大吃一驚——到這兒爲止,與其他的木蘭故事沒有什麼兩樣,後面部分則是其他木蘭故事中沒有的:

衆人覺得這件事非常稀奇,簡直從來沒有聽說過,於是把這事告訴了皇帝。隋煬帝是個縱恣酒色的人,覺得木蘭這樣的女人很奇特,就把木蘭召進京來,想要納她入宮。木蘭堅決拒絕,說沒有臣子和陛下配對的道理,她以死抗爭,最後迫不得已,就自殺了。

隋煬帝既感到驚奇,又很憐憫她,追贈她爲將軍,諡孝烈。世人爲她建了廟宇,每年的四月八日祭祀她,因爲這天是木蘭的生日。

這個木蘭和先前的木蘭有幾個不一樣:

首先是姓氏不一樣,她姓魏,以前講到木蘭,大部分說姓花,有的說姓楊,還有人說她就姓木。其次是時代不一樣。北朝民歌中吟詠的人物,當然應該生活在北朝之前,可在《涌幢小品》中的故事背景則在隋煬帝時代。

再次是時間不一樣。《木蘭詩》中出現過兩個時間概念,一個是“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另一個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如果我們把前面的“十年”看作是與“百戰”相對應的虛數,那麼,後面這個數字應該是確切的,因爲按照詩歌的節奏,也可以在這兒說“十四年”或“十六年”,當然也可以像《涌幢小品》中說的“十八年”。

還有就是《涌幢小品》中有一個細節寫得比較好,就是它特別提到木蘭的父親老弱、弟妹幼稚。《木蘭詩》只說“阿爺無大兒,木蘭無兄長”,就是說木蘭家沒有大男孩子,但這並沒有說出木蘭的父親不能從軍的原因。

除了這些細部的區別,這個故事的前半部分與先前的木蘭故事一模一樣,很難說這完全是兩回事。合理的推測是,朱國楨是在原有的木蘭故事的基礎上再創作的。不過《涌幢小品》寫得有名有姓,有時間有地點,還有諡號,看起來倒像是比《木蘭詩》更信實。

有關木蘭最後結局的部分情節,在清代女作家陳端生的長篇彈詞《再生緣》中也出現了。作品中的孟麗君女扮男裝,得中狀元,升任右相。皇帝探明真相,欲納孟麗君爲妃,遭到拒絕。看來,在百姓的心目中,皇帝都是些好色的傢伙,看到有點才情的女子就想佔爲己有。

皇帝的這種要求,毫無疑問能爲她們帶來榮華富貴,這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但像木蘭和孟麗君這樣的女子卻堅決地拒絕了,她們甚至不惜用生命來捍衛自己的尊嚴,這樣的氣節,真令人肅然起敬。

所以來揭祕吧覺得,不管木蘭是否真有其人,也不管木蘭最終到底有沒有自殺,她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心目中的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