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納蘭性德是哪個朝代的

納蘭性德是哪個朝代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納蘭性德是清代人,他年少聰穎過人,文武全才。本文納蘭性德詩詞的美學特徵,歡迎閱讀了解。

納蘭性德是哪個朝代的

[摘 要] 在中國的詩歌史上,納蘭性德以其納蘭詞的空靈而悲情之美而著稱,堪爲是第一位具有影響力的滿族詞人。這位詞人一生短暫,卻留給後人回味永久的詩詞,以其獨特的意象滲透出其別具一格的審美。本論從審美的視角,針對納蘭性德的詩詞進行分析。

[關鍵詞] 納蘭性德; 詩詞; 美學特徵

納蘭性德,字容若,是清代傑出的詞人之一,以極具獨特審美特質的納蘭詞而被譽爲“國初第一詞手”。對於這位清代的滿族詞人所做的詩詞,聶晉人的評價是:香豔中更覺清新,婉麗處又極俊逸”可見納蘭性德的詩詞用筆之美,卻不會落入豔俗之套,而是走出了清新的風格,使詩詞表達出來,會給人以俊逸之美。因此,聶晉人繼續評價,“所謂筆花四照,一字動搖不得者也”。由此可見,納蘭性德詞雖淺,但不失美感,且意蘊深刻。

一、納蘭性德詩詞中滲透着悽美之感

納蘭性德出身於清代的貴族家庭,雖然後來家境敗落了,但是從其詞句中依然會看到“烈火烹油,鮮花着錦”的影子。可見納蘭性德並沒有受到家庭的影響而有家族敗落之感,但是,那種濃郁的憂傷卻總是縈繞在詩詞的字裏行間中,讓人感到其內心中的悲情,從這些曼妙的文辭中表達了出來。此時,纔會令讀者感受到,在納蘭性德的心靈深處隱藏着無盡的哀怨,卻無處訴說,只能以詩詞的方式釋放出來。以納蘭性德的`《臨江仙》爲例:長記碧紗窗外語。秋風吹送歸鴉。……便是欲歸歸未得。不如燕子還家。這首詞的上闕是以秋風借喻,描繪了秋天的景象。但是,這種秋天的景象並不會令人感到清爽、愉快,而是滲透着淡淡的憂傷。“不如燕子返家”,則是詞作者所透露出來的無法歸家的無可奈何之感。從上闕的秋天景象,到下闋的燕子歸家,似乎前後時序不一,給人的畫面感也是非常矛盾的,但是,如果從意象審美的角度來理解,就會感覺到詞作者的那種歸心之感。

二、納蘭性德詩詞中有更多的個人情感表達

納蘭性德生於官宦之家,父親明珠在官場上與人周旋,而他則置身於之外,但卻沒有躲過家境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在他看來,在這樣的家庭中生存,並沒有感受到別人所認爲的安逸,恰好相反,卻充滿着不盡的憂傷。從納蘭性德的詩篇中,就可以尋找到相關的抒情表達。

在納蘭性德的詩篇中,有大量反映個人情感和家庭生活的詞,主要是由於其不凡的經歷所致。在納蘭性德的詩詞中,可以尋找到大量的愛情詩和悼亡詩,這些都是對其情感生活不順的表達。詩人都有着一顆敏感之心,並希望自己不受任何世俗的束縛,但是深處世俗中的納蘭性德並無法擺脫這一社會環境。特別是身處高位中所招來的嫉妒,令他更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並不是處於人間富貴之中,而是“日暮風沙惡”,因此而產生了“無事避風沙”之感。

三、納蘭性德詩詞中帶有典型的中國文人抒情

納蘭詞中的抒情篇有一些是對歷史興亡,與其說是對歷史的抒懷,莫不如說是借用歷史典故抒發自己的情感。這也是中國文人抒情的一種表達方式。在《好事近》中,有“馬首望青山,零落繁華如此。”的感嘆。這是1676年跟隨清康熙到昌平,經過明十三陵時所作。其中的感嘆似乎是在感嘆歷史,而事實上是在抒發自己積鬱在心中的憂傷,以作詩的方式發出感慨。悲劇中有另一種美,這樣別樣的美同樣會令人感到愉悅,是剎那間的一閃即逝,也會放射出瞬間的光彩,令人回味無窮。可見古詩詞中採用意象的手法進行發揮,可以使詩句更爲形象化。

納蘭性德的詞情表達方式也許正昭示着其人生悲劇的體驗。這樣的情感積鬱在心中,也曾經與最好的朋友傾訴過,即“弟胸中塊壘,非酒可澆。”可見,要體會納蘭性德的人生,從他的詞句中就可以有所解讀,也正是他的這種“哀感頑豔”的詞風格使然。

四、納蘭性德詩詞中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美學的概念,即爲整體性的氣質和神韻。納蘭詞的意境在於,其詞意是充實的,卻達到了空靈的意境。關於意境,王國維曾經說過,“境”並不是景物的遺愛,而是人的心目中的境界。所以,可以將真實的景物寫出來,重要的是要抒發其真實的情感。納蘭性德對自己的詩詞評價是,創作詩歌屬於是性情中事,所以,詩歌是有心而發。從納蘭性德的詩詞中可以領會,其都是在追求真情的流露,同時給讀者以思想的空間,因此而使詞句有空靈之感。也正是基於此,其詞作不再是其個人的作品,而是與讀者的感同身受。“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人間何處問多情。”這些“情”,都是發自於物情,在納蘭詞中,這些物情都被賦予了人情之美,使納蘭詞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也構建了獨特的審美體驗。

結語:

綜上所述,納蘭性德一生短暫,卻成爲了古今公認的高明詩人、詞界高手。納蘭性德不僅善於捕捉事物之美,而且還會在詩句中表達得淋漓盡致,此外,納蘭性德還善於引用意向審美,在詩詞中運用得出神入化。這些都形成了納蘭性德詩詞所特有的美學特徵。

參考文獻:

[1]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M].遠流出版公司, 1988.

[2]張草紉.納蘭詞箋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許鴻琴.論納蘭性德詞的審美特質[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8.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