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司南是哪個朝代的

司南是哪個朝代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之一種儀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之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之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之河北磁山一帶。據考古學家猜測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勺形之東西,放在一個光滑之盤上,盤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鐵指南之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之始祖。但並無考古實物。 現比喻行事之準則;正確之指導。下面是司南是哪個朝代之,請參考!

司南是哪個朝代的

  司南是哪個朝代之

傳統之觀點認爲司南是中國漢代甚至戰國時代華夏勞動人民發明之一種最早之指示南北方向之指南器,還不是指南針。

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之河北磁山(今河北省邯鄲市磁山一帶)一帶。司南之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之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之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之瞭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吸引鐵之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之指向性。經過多方面之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實用之指南針。最早之指南針是用天然磁體做成之,這說明古代華夏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了天然磁鐵及其吸鐵性。據古書記載,遠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正處在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之大變革時期,生產力有了很大之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更是興盛發達,因而促使了採礦業、冶煉業之發展。在長期之生產實踐中,人們從鐵礦石中認識了磁石。 最早之指南針是司南。

  歷史發源

據1982年3月,《光明日報》報道: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鄲市武安)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之發源地。據《古礦錄》記載:《明史地理志》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 又《明一統治》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又《古礦錄》記載:《明一統治》稱:磁山,在縣西南30裏,土產礦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針之故鄉。

一篇提到司南之典籍是《鬼谷子·謀篇第十》:“故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爲其不惑也。”鬼谷子,戰國時期人,生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穀子村。鬼谷子活動之地方和文中所記載之鄭人取玉一事,也在邯鄲文化區域內。

北宋沈括之《夢溪筆談》對指南針已有詳細記載:“方家以磁石磨針縫,則能指南。” 據史料記載,1074年,沈括前往河北西路(路,行政組織)查訪,曾經過磁山(現在邯鄲市武安境內)。

李栓慶介紹說,武安在古代叫磁州,《辭海》對磁州之解釋是: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置慈州,唐改慈爲磁。以州西北有磁石山,出 磁石,州治又爲磁石集散地而得名。李栓慶說,此處所說之磁石山就是現在武安境內之磁山。

典籍記載有關指南針之事情和典籍作者,全都在古代邯鄲爲中心之燕趙文化區域內;在可考典籍範圍內記載之中國古代指南 針,全都是用天然磁石磨製而成;且根據先秦典籍記載,產天然磁石之只有武安磁山(今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可能製造司南之地方,只能在以邯鄲爲中 心之燕趙文化區域內,武安極有可能就是指南針之故鄉。

據兩千多年前戰國末期成書之《管子》和《呂氏春秋》記載,中國人就發現山上之一種石頭具有吸鐵之神奇特性,他們管這種石頭叫做慈石。司南之磁性指南特性是我國著名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春秋戰國時期之《韓非子》書中和東漢時期思想家王充寫之《論衡》書中“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之記載,考證並復原勺形之指南器具[1] 。磁石之南極(S極)磨成長柄,放在青銅製成之光滑如鏡之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之刻紋。這個磁勺在底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之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之方向就是正北,這就是傳統上認爲之世界上最早之磁性指南儀器,叫做司南。其中,“司”就是“指”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