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狄仁傑的軼事典故

狄仁傑的軼事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政治家。

狄仁傑的軼事典故

狄仁傑早年考中明經科,歷任汴州判佐、幷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以不畏權貴著稱。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擔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爲宰相。但不久就被來俊臣誣陷下獄,平反後貶爲彭澤縣令,契丹之亂時被起復。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傑再次拜相,任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納言、右肅政臺御史大夫。他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立廬陵王李顯爲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進封內史,並於同年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諡號文惠,後又追贈司空、樑國公。

狄仁傑的軼事典故:

無暇語俗吏

狄仁傑小時,家裏有個門人被害,縣吏前來查問。衆人都爭相回答申辯,只有狄仁傑自顧看書,不理不睬。縣吏責問他,狄仁傑道:“書中列位聖賢都在,我還未與聖賢有所溝通,哪有時間和世俗的官吏說話呢?”

滄海遺珠

狄仁傑擔任汴州判佐時,被小吏誣告。當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爲河南道黜陟使,在審問之時發現他是個德才兼備的人才,稱讚道:“孔子說:‘觀過知仁矣。’你可以稱得上是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

白雲親舍

狄仁傑在幷州時,父母遠在河陽(今河南孟縣),他登上太行山,回首南望,見一片白雲在飄飛,對左右的人說:“我的雙親就往在那片白雲下面。”他悵望了好久,直到那片白雲散去才離開。

義感長史

狄仁傑在幷州時,同府法曹鄭崇質要到很遠的地方出使,但是他的母親年老多病。狄仁傑便對他說:“你母親病重,而你卻要出遠門,怎麼能讓親人對遠在萬里之外的'你擔心呢?”於是去見幷州長史藺仁基,請求代替鄭崇質出行。藺仁基非常感動,聯想到自己與司馬李孝廉之間的不和,深感慚愧,主動與李孝廉和解。

不信妖言

唐高宗前往汾陽宮時,途徑妒女祠。當時,民間認爲穿着華麗的衣服經過妒女祠,會招致風雷之災。幷州長史李衝玄便要徵發數萬人另外開闢一條御道,狄仁傑道:“皇帝出行,有千乘萬騎扈從,風伯爲之清塵,雨師前來灑道,還怕什麼妒女?”於是制止了這次徭役。唐高宗得知後,嘆道:“真是個大丈夫啊!”

常事歸有司

狄仁傑任宰相時,太學生請假之事,也要經武則天批准。狄仁傑道:“臣聽說君主只有生殺之權自己掌握,其他的都交付給相關部門。太學生請假,是國子監丞、主簿管的事,如果天子爲這種事發佈敕令,則天下的事要發佈多少敕令才能處理完!一定要不違反人們的意願,請全面爲他們建立制度就可以了。”武則天聽取了他的意見。

捨己全人

狄仁傑被誣陷下獄,判官王德壽對他道:“您一定能減免死罪了。我想找一個升遷階梯,想請您攀連楊執柔,可以嗎?”狄仁傑道:“怎麼攀連他?”王德壽道:“您在禮部時,楊執柔爲禮部員外郎,這樣可以攀連到他。”狄仁傑怒道:“皇天后土在上,你竟然讓我狄仁傑做這種事!”說完,以頭撞柱,血流滿面。王德壽嚇得趕緊溜掉。

保薦良將

李楷固、駱務整是契丹李盡忠部將,隨李盡忠侵略唐朝邊境,數次挫敗唐軍。後來,二人兵敗降唐,法司請依法論罪。狄仁傑認爲,他們二人有驍將之才,若恕其死罪,必能感恩戴德,於是請求赦免二將。親友都勸他,狄仁傑道:“只要對國家有利,我怎能爲自己打算。”武則天便赦免二將,並在狄仁傑的奏請下,任命他們官職,討伐契丹餘黨。後來,二將掃平契丹,獻俘含樞殿。武則天大喜,大宴羣臣,並向狄仁傑舉杯勸酒,道:“這是你的功勞啊。”狄仁傑則道:“這靠的是陛下威靈,將帥盡力,我有什麼功勞。”

武后罷役

武則天要造一座大佛像,需花費數百萬錢,官府庫存不夠,就令天下的和尚每天施捨一錢相助。狄仁傑進諫道:“做工不能役使鬼,必定要役使人;莊稼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終究是由地裏長出來的。不損害百姓,還有什麼可求的?現在邊境未得安寧,應當放寬徭役,免去不急需辦的事務。即使僱請工匠勞作,以此接濟窮人,但誤了農時,也是放棄根本。況且,沒有官助,按理難以辦成。既費官府財物,又耗盡人力,如一方有災難,那用什麼去救濟呢?”武則天道:“你是在教我向善,我怎能不聽!”因此作罷。

舉薦張柬之

武則天曾問狄仁傑:“朕希望能找到一位傑出的人才委以重任,您看誰合適呢?”狄仁傑問道:“不知道陛下想讓他擔任什麼職務?”武則天說:“我想讓他擔任將相。”狄仁傑回答道:“如果您所要的是文采風流的人才,那麼蘇味道、李嶠本來就是合適的人選。如果您一定要找出類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荊州長史張柬之了,他的年紀雖然老了一些,但卻有宰相之才。”武則天於是提拔張柬之爲洛州司馬。幾天之後,武則天又要求狄仁傑舉薦人才。狄仁傑回答說:“我前幾天推薦的張柬之,您還沒有任用呢。”武則天說:“我已經給他升了官了。”狄仁傑回答說:“我所推薦的張柬之是可以作宰相的人才,不是用來作一個司馬的。”武則天於是任命張柬之爲秋官侍郎。過了很長時間,終於任命他爲宰相。

桃李滿天下

狄仁傑先後舉薦荊州長史張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監察御史桓彥範、太州刺史敬暉等數十人,後來這些人都成爲唐代名臣。有人對狄仁傑說:“治理天下的賢能之臣,都出自您門下。”狄仁傑回答說:“舉薦賢才是爲國家着想,並不是爲我個人打算。”

嘲諷正員官

起初,每次審理案件時,員外郎大多隻能隨聲附和正官的裁決。後來,狄仁傑任司農員外郎,對此非常不滿,道:“員外郎如同側室,正員官位居正房,這實在太難侍候女主人了,怎麼幹也得不到一點兒笑臉。”正員官聽後,很是羞慚惶恐。

羞辱張昌宗

武則天曾把南海郡進獻的集翠裘賞賜給男寵張昌宗,讓他當面穿上,一起玩雙陸游戲。這時,狄仁傑進來奏事,武則天就讓狄仁傑和張昌宗玩雙陸。狄仁傑就座後,武則天問:“你們賭什麼東西?”狄仁傑回答道:“三局兩勝,就賭張昌宗身上這件皮袍。”武則天又問:“你用什麼東西相抵呢?”狄仁傑指着身上穿的紫袍道:“我用這個。”武則天笑道:“你還不知道,他身上這件皮袍價錢超過千金呢!可你那件,和它沒法對等!”狄仁傑道:“我這件袍子,是大臣朝見天子時所穿的,高貴無價;而張昌宗的這件,只不過是受到寵幸的衣服。兩件相對,我還不服氣呢!”武則只得應允。張昌宗因感到羞赧沮喪,氣勢不振,沉默無語,連連敗北,最後只好把集翠裘交給狄仁傑。狄仁傑離去後,將集翠裘送給一個家奴穿上,策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