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對照高考測試你屬於古代哪類讀書人

對照高考測試你屬於古代哪類讀書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對照高考在古代你可以考中哪一級?秀才還是舉人?或者進士?

對照高考測試你屬於古代哪類讀書人

科舉是中國獨特的教育與選官制度。辛苦讀書十幾年,圖的就是科舉的高中,可以一躍入龍門,飛黃騰達。當下的高考,與古代也有類似的地方,就是影響學子的一生。

科舉分爲三級,最低一級考中的是秀才,不要小看這秀才。能高中秀才也非常少的,在一個地方,秀才屬於有功名的知識分子,有地位受尊敬。諺語就有“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對秀才批駁是爲了諷刺科舉制度,在現實社會中,秀才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哪家能夠出位秀才,已經是燒高香了。考秀才稱爲院試,或歲試,每年一次。秀才是科舉三級考試的第一級,高中秀才是功名的開始,所謂有了做官的資格。

第二級是鄉試,中舉的是舉人。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這四個年中的八月舉行鄉試。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爲舉人,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鄉試按省劃分,一次錄取40-130人不等。滿打滿算,一個省錄取最多130人,全國1000多人。

第三級是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天,俗稱春式。考中的稱貢士,等到殿試發榜就稱進士。全國一榜才200-300不等。你想想全國也有上億人,一榜最多300人,而是不是每年都有的。通常是三年一次,遇到喜慶,皇帝增加考試場次,稱爲恩科。會試之後有個殿試,皇帝欽點。會試是進士錄取的'考試,高中就是進士。殿試是一次加試,或者說面試,只是確定錄取進士的排名,是一甲前三名,還是二甲。

古代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稱狀元,或狀頭,因爲當時到禮部參加考試的人都要授一張“狀”,狀元名稱由此而來。狀元又稱殿撰公,因爲殿試首殿,而且有天子門生之號。有因狀元是通過殿試決定的,歲又有“殿元”之稱。《養新錄》雲:“進士第一人稱狀元,起於唐,至今因之。惟宋時狀元不必定爲第一名,第二、三名也有此稱。”宋以後,狀元專指殿試一甲第一名。

榜眼,第一甲第二名。榜眼之名,始於北宋初,當時科舉考試經殿試錄取的第二、三名皆稱榜眼,至明、清時期,專指第二名。《宋史》第261卷《陳思讓傳》附陳若拙傳稱:“當時以第二人及第者爲榜眼。”

探花,第一甲第三名之稱。唐時進士及第,在曲江杏園初宴,稱探花宴,以進士中年少俊者爲探花使,遍採名花,探花之名始於此。宋魏泰《東軒筆錄》:“進士及第後例期集一月……又選最年少者二人爲探花,使賦詩,世謂之探花郎。自唐以後,榜榜有之。”宋代,探花又名探花郎,非指第三名。至南宋以後始殿試第一甲第三名爲探花。

明清時期,一甲三名得中後立即授官,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士子經科舉,由布衣一夜之間成爲六、七品京官,備受恩寵,此謂一步登天,鯉魚跳龍們,備受世人推崇。進入翰林院,稱爲翰林,從此進入了一條升遷的捷徑。明清時期,內閣官員非翰林不授,清朝大學士更是專待翰林。

狀元、榜眼、探花,科舉時代又稱三鼎甲。歷代中試三鼎甲的成名人物有,狀元文天祥(民族英雄)、陳亮(著名詞人)、翁同禾、張謇(紡織實業家),榜眼王鳴盛,文廷式,探花:紀曉嵐等。歷史上最後的三鼎甲是光緒三十年(1904)辰恩科的劉春霖、朱汝珍、商衍鎏(古文字大師商承祚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