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解讀高考志願填報制度與古代科舉制度的區別

解讀高考志願填報制度與古代科舉制度的區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科舉是中國獨特的教育與選官制度。辛苦讀書十幾年,圖的就是科舉的高中,可以一躍入龍門,飛黃騰達。當下的高考,與古代也有類似的地方,就是影響學子的一生。具體請看網整理的20XX高考志願填報詳解:

解讀高考志願填報制度與古代科舉制度的區別

科舉分爲三級,最低一級考中的是秀才,不要小看這秀才。能高中秀才也非常少的,在一個地方,秀才屬於有功名的知識分子,有地位受尊敬。諺語就有“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對秀才批駁是爲了諷刺科舉制度,在現實社會中,秀才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哪家能夠出位秀才,已經是燒高香了。考秀才稱爲院試,或歲試,每年一次。秀才是科舉三級考試的第一級,高中秀才是功名的開始,所謂有了做官的資格。

第二級是鄉試,中舉的.是舉人。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這四個年中的八月舉行鄉試。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爲舉人,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鄉試按省劃分,一次錄取40-130人不等。滿打滿算,一個省錄取最多130人,全國1000多人。

第三級是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天,俗稱春式。考中的稱貢士,等到殿試發榜就稱進士。全國一榜才200-300不等。你想想全國也有上億人,一榜最多300人,而是不是每年都有的。通常是三年一次,遇到喜慶,皇帝增加考試場次,稱爲恩科。會試之後有個殿試,皇帝欽點。會試是進士錄取的考試,高中就是進士。殿試是一次加試,或者說面試,只是確定錄取進士的排名,是一甲前三名,還是二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