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十五從軍徵公開課反思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十五從軍徵公開課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十五從軍徵》是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今年教材改革後首次出現的,文章是一首典型的樂府敘事詩,以第一人稱,借一位老兵之口描繪了一個在外征戰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種種場景。這首樂府詩不僅抒發了返鄉老兵的悲哀悽涼,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現實的黑暗: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無休止的戰爭爲人民生活帶來了無限的痛苦,具有一定的史詩意義。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十五從軍徵公開課反思

語文學習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本篇課文是學生進入初中以來所學到的第一篇樂府敘事詩,意義重大。因此我將教學目標定位一下三點1.瞭解樂府詩和敘事詩的特點;2.學習用典型景物來傳達人物心境的寫法;3.體會詩歌傳達的'主題。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朗讀貫穿、層層深入的方式,首先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順課文,接着又從朗讀中啓發學生體會這首詩歌作爲敘事詩和樂府詩的的特別之處,並順利引入本節課的中心內容:詩歌中的借景抒情的手法學習。整節課,我始終做到思路清晰,各環節圍繞主問題展開,引導學生從詩歌的景入手體會詩歌中的老兵的心情,初步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整個過程循序漸進,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7~9年級學生要能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因此我爲學生進一步揭示詩歌的時代背景,讓學生在朗讀中挖掘其中的意,打開學生思維,從一首詩歌切入,從而體會一個時代的悲哀。

語文課堂是聽說讀寫相結合的課堂,因而在課堂的最後,我還設計了一段小練筆,讓學生自己嘗試採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來傳達老兵的悲哀處境,在寫作實踐中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的理解。課後,在師傅的啓發下,我也進一步思考,老師在事先做好充足準備和研究的前提下,能不能再爲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將學生的寫景壓縮爲詩歌,融入課文中?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一點,課堂質量又將有所提高。

在這一節課的設計、磨課到正式上課的過程中,我有了很大的成長和收穫。首先,我更好地瞭解到,一堂完整的好課必然需要一個主問題來貫穿,做到條理清晰。其次,在磨課的過程中,師傅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課堂引導的重要性,只有真正會引導的老師,纔是能讓學生在最自然的狀態中學習和成長。最後,感謝師傅和備課組、教研組的各位老師,他們給了我很多建議和意見,讓我的每一次公開課都是一次飛躍性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