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愁眉苦臉詩詞典故

愁眉苦臉詩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K 次

皺着雙眉,哭喪着臉。“愁眉”源於我國古代的一種化妝術;“苦臉”則源於佛教的人生哲學。

愁眉苦臉詩詞典故

據《後漢書·樑冀傳》載,東漢有一個叫孫壽的'美女,她總是把自己的眉毛畫得細細的、彎彎的,號稱“愁眉”;她還在眼睛下面塗上一層淡淡的紅色,號稱“啼妝”。“愁眉”和“啼妝”使孫壽看上去好像剛哭過的樣子,格外嬌媚。這兩種化妝術很快在當時流行開來。南朝陳後主有一首《有所思》樂府,其中有:“落花同淚臉,初月似愁眉。”將“愁眉”與“淚臉”並稱,“愁眉”一詞開始向形容神色愁苦過渡。

由於佛教認爲人生就是一個苦海。僧人們創造了“苦臉”之說: 人臉天生而成一個苦字形——雙眉是草字頭,兩眼與鼻子合成中間的十字,嘴是下面的口字。後來,“苦臉”取代了“淚臉”,而有了“愁眉苦臉”一語。多用來形容憂愁或氣惱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