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中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反思

中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語文多年,總覺不大順手,教學效果難以如願,正如許多教育家對語文教學評價的那樣:時間多,收效微。我總想找一把萬能的鑰匙,找一個點石成金的辦法,卻總找不到。現在,語文教材編得好,既有必修本,又有閱讀本;文章多,內容豐,利於學生多讀多寫。我再次認識到,千法萬法,只有捉到“老鼠”完成語文教學目標纔是好法。我堅持四條“破立”的方針,大膽而小心地摸索着。

中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反思

備課,破“形式教案”之憂,立“落實目標”之旨。原來備課,首先擔心的是學校教案檢查,其次纔是探索教法。因此,每講一課則大量地抄現成出版的教案,一抄幾天,甚是忙碌,甚是熱鬧,有時備課筆記幾大頁,課文卻不熟。上課時,遇到備課本上的內容和自己教學的思路不對頭,則乾脆甩開備課學本,臨時湊合內容和安排教學步驟,結果是備了等於沒備,教學效果之差可以想見,這是虛榮心和不實事求是的緣故。我沉思着,年終交賬究竟是備課本還是教學效果?於是,我去掉了這些虛榮和“怕”的心理,教案變多寫爲少寫,變空寫爲實寫,變抄錄爲自己構思。由於全是自己構思設計的,講起來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再者,不求教案這個形式,只要有利於教學,將很多內容寫在書上,避免了無謂的忙碌和講課時找教案對號的苦惱和麻煩。檢查教案時把教案和課本全交上去,心裏十分踏實,因爲這些都是“我自己的”。

上課,破教師誇誇其談之弊,立學生自學之風。實事求是地說,有時聽大會報告,報告人講了幾小時,聽報告人能記得多少?何況語文課還有個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問題,而且能力是學生練出來的,所以教師要少講,學生要多練。這個道理幾乎每個教師都懂,但實踐起來卻總是放心不下,總得全部倒出來才放心。其實,學生不動腦動手,是學不到真本領的.。於是,我大膽地讓學生去學,讓他們熟讀、精思、質疑、解惑。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學習“點撥”之法,深感“點撥”比一古腦兒地倒出來更難。事先須考慮好主次、詳略、重難點等,旨在當好向導,讓學生自己進入知識的洞天。”這樣,學生學得活潑,整節課成了學生“盡顯英雄本色”的時候和戰場。

練習,破“技術處理”之簡,立咀理、賞槽之“韻”。做練習。不能簡單地讓學生填幾個空、打幾個勾、寫幾個ABC,長此以往,容易淡化“情感”這一重要因素。做練習固然是複習,是深化理解,是知識遷移,但也要以此讓學生體味理、揣摩情,從而受到思想和文化陶冶。例如做修辭格一類練習,不只是知道一段話運用的是比喻還是擬人手法,不只是得到一個名稱,更重要是引導學生品味比喻和比擬後產生的韻味,增強美的感受,讓其熱愛景物,熱愛人物,熱愛所讚頌的這一對象。

作文,破新八股之陋,立抒發真情之習。學生備兩個本子,一是作文本,一是隨筆本,每學期按命題要求作幾篇。作爲“入格”練習,隨筆篇數不論,內容、體裁不論,百花齊放,可以談改革、唱時代;抨邪氣、批歪風;品學校、贊父母;談私話、敘友情等等。因此,學生作文積極性很高,不是老師催學生交本子,而是學生逼老師改本子。好多人的隨筆一學期下來,近乎是一本“著作”,我欣喜不已。

以上幾點,是我近期教學之感悟。這幾悟,對很多同行可能是老調重彈,不過,我仍覺得,能彈彈老調,也算是我認識的一大進步。可以想見,沒有“思想認識”的提升,何來行動的自覺,又何來語文教學效果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