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古代服飾知識介紹

古代服飾知識介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篇一:古代服飾式樣及古代織物

  單衣

古代服飾知識介紹

亦作“禪衣”。形制略與袍同,衣袖寬大,以其無裏,稱禪衣。漢魏以來,除平時在家穿著外,也可用作官員朝服,但只能作爲襯衣,穿在袍服裏。江陵馬磚一號楚墓出土的服裝中有繡羅單衣、繡絹單衣。楚國貴婦的直裾單衣乃用正裁法制成,前身、後身及兩袖各爲一片,每片寬度與衣料本身的幅度大體相等,右衽,交領,直裾。衣身、袖子及下襬等部均呈平直狀,無明顯弧度。領、袖、襟、裾均有一道緣邊。袖端緣邊常用兩種顏色的彩條紋錦鑲沿。《漢書.江充傳》:“充衣紗縠禪衣,曲裾後垂交輸。”《魏書.外戚傳上.馮誕》:“使彭城王勰詔羣臣脫朱衣,服單衣介幘,陪哭司徒。”唐李頎《行路難》詩:“父子兄弟綰銀黃,躍馬鳴珂朝建章。火浣單衣繡方領,茱萸錦帶玉盤囊。”《資治通鑑.晉簡文帝鹹安元年》:“王於朝堂變用,著平巾幘,單衣,東向流涕,拜受璽綬。”胡三省注:“單衣,江左諸人所以見尊者之服,所謂巾褠也。”

  袞衣

簡稱“袞”。亦稱“袞服”。爲古代天子王公的禮服,因上有龍的圖案得名。中國傳統的袞衣以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料、黼、黻十二章紋爲飾。周制,前六章繪於衣,後六章繡於裳,皁衣絳裳,衣裳相連,形制似裘。東漢以來,大體相沿。清代廢除十二章紋,但皇帝袞服紋飾仍以龍爲主。《詩.豳風.九或》:“我覯之子,袞衣繡裳。”朱熹集傳:“天子之龍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龍。以龍首卷然,故謂之袞也。”《南齊書.輿服志》:“袞衣,漢世出陳留襄邑所織。宋末用繡及織成。建武中,明帝以織成重,乃採畫爲之,加金銀薄,亦謂之天衣。”《明史.輿服志二》:“洪武十六年定袞冕之制。袞,玄衣黃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種織於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於裳。”《清史稿.輿服志二》:“[皇帝]袞服,色用石青,繡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其章左日,右月,萬象篆文,間以五色雲。”

  裙

下裳。主要爲女服。漢代裙式僅四幅,上窄下寬,不施邊緣,裙膘用絹帶,兩端縫有繫帶。南朝裙式較廣,多著條紋間色裙。唐代初興緊身長裙,裙腰束至腋下,後趨寬鬆。一般爲六幅。通著的石榴紅裙一直傳到明代。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中施細繝,多如眉皺,稱百疊、千褶,是明代百褶裙的前身。明代裙腰細褶增至數十,裙上紋樣更加講究,著名者有“月華裙”、“鳳尾裙”等。其年輕婦女的襦裙中間常加一條短小的腰裙。清代男子穿裙已不多,女裙則以紅爲貴。南方少數民族婦女多喜著裙,如黎、瑤穿短裙,壯穿長裙,傣穿筒裙等。《莊子.外物》:“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初學記》卷二六引《晉東宮舊事》:“皇太子納妃,有絳紗復裙,絳碧結綾復裙,丹碧紗紋雙裙,紫碧紗紋雙裙。”《太平廣記》卷三一引前蜀杜光庭《仙傳拾遺.許老翁》:“唐天寶中,益州士曹柳某妻李氏......着黃羅銀泥裙,五暈羅銀泥衫子,單絲地銀泥帔子,蓋益都之盛服也。”清葉夢珠《閱世編.內裝》:“裳服,俗謂之裙。舊制,色亦不一,或用淺色,或用素白,或用刺繡,織以羊皮,金緝於下縫,總與衣衫相稱而止。崇禎初,專用素白,即繡亦只下邊一、二寸,至於體惟六幅,古來已久,古時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是也。明末始用八幅,腰間細褶數十,行動如水紋,不無美秀,而下邊用大紅一線,上或繡畫二、三寸,數年以來,始用淺色畫裙。有十幅者,腰間每褶各用一色,色皆淡雅,前後正幅,輕描細繪,風動色如月華,飄颺絢爛,因以爲名。然而守禮之家,亦不甚效之。本朝無裙制,惟以長布沒履,無論男女皆然。”

  深衣

代諸侯、大夫、士晚間所穿之衣。流行於先秦。當時深衣,以白色麻布爲之。其用途極廣,是朝祭之外的士吉服,庶人的唯一的吉服。其特點爲上衣和下裳相連,衣襟右掩,下襬不開衩,將衣襟接長,向後擁掩,垂及踝部。因其前後深長,故稱深衣。深衣邊緣通常鑲以彩帛,其形制、規格皆有嚴格規定,歷代解釋者甚多,說法有不一致處。及漢代,婦人禮服用衣,裳相連續,與古代深衣同。其樣式,對後代的服飾產生極大影響,唐代的袍下加襴,元代的質孫服、腰線襖子,明代的曳散等都採用其上下連衣裳的形式。今之連衣裙,也是古代深衣制的發展。《禮記.深衣》:“[深衣]故可以爲文,可以爲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鄭玄注:“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採者。”又《禮記.王藻》:“朝元端,夕深衣。”

  袍

長衣。古代基本服裝之一。始爲長襖,後成爲外衣。袍服源於上下相連的深衣。秦漢以袍服當禮服。其樣式大袖爲多,袖口部分收縮緊小,領和袖一般用花邊,領子以袒領爲主,大多裁成雞心形,穿時露出內衣,常見爲曲裾。魏晉南北朝男子亦著袍服,但不廣。隋唐以後男子興袍衫。歷史上契丹、蒙古、吐蕃、女真等民族盛穿交領或圓領長短袍,一般小袖緊身,與法服的寬博大袖不同。清代禮服以蟒袍爲貴。男子盛行長袍馬褂,女子盛行源自滿裝的旗袍。受陰陽五行的影響,長期以黃色爲重,象徵中央,唐以後黃袍爲帝王的專用服飾。龍是權勢的象徵,龍袍僅限於皇帝、皇后和皇太子所服。《論語.子罕》:“衣敝縕袍。”《禮記.雜記一》“內子以鞠衣、褒衣、素紗”漢鄭玄注:“六服皆袍制,不禪,以素紗裏之,如今褂袍襈重繒矣。”孔穎達疏:“漢時有褂袍,其袍下之襈以重繒爲之。”宋王溥《唐會要.輿服下》:“異文袍,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敕三品已上,服大料綢綾及羅,其色紫,飾用玉;五品已上,服小料綢綾及羅,其色朱,飾用金;六品已上,服絲布雜小綾,交梭及雙紃,其色黃。六品七品飾銀,八品九品輸石,流外及庶人服綢絹絁布,其色通用黃白,飾用銅鐵。”明陶宗儀《輟耕錄.賢孝》:“國朝婦人禮服,達靼曰袍,漢人曰團衫,南人曰大衣,無貴賤皆如之,服章但有金素之別耳。惟處子剛不得衣焉。”崇彝《道鹹以來朝野散記》:“婦女制服,最隆重者爲組繡麗水袍褂。袍則大紅色,褂則紅青。婦女袍褂皆一律長的,不似男服之長袍、短褂。有時穿袍不套褂,謂之領袖袍,亦得掛朝珠。”

  褐

1、獸毛、粗麻之類織成的短褂或織品,後泛指粗劣衣服。爲古代貧賤的人所穿,因稱貧賤者爲褐夫。釋褐指脫掉粗料衣服去做官,後沿稱料舉及第授官。《詩.豳風.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孟子.滕文公上》:“許子衣褐。”趙岐注:“以毳織之,若今馬衣者也;或曰,褐,枲衣也;一曰,粗布衣也。”

2、一種長袍。斜領大袖,四周鑲邊,前系長帶,類似後世道袍。漢代以來爲士人家居常服,隋唐爲盛。宋人稱之直裰。《漢書.張良傳》:“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顏師古注:“褐制若裘,今道士所服者是。”《後漢書.王望傳》:“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給其廩糧,爲作褐衣。”李賢注引許慎注《淮南子》曰:“楚人謂袍爲短褐。”《太平御覽》卷六七五引《仙公請問經》:“太極真人曰:夫學道當潔淨衣服,備巾褐制度,名曰道之法服。”《新唐書.儒學傳上.顏師古》:“乃闔門謝賓客,巾褐裙帔,放情蕭散,爲林墟之適。”參閱《舊唐書.輿服制》。

  補服

亦稱“補褂”。清代官服中主要的一種。其形式比袍短,類似褂而長,袖端平,對襟,前後各綴有用金線、彩絲繡成的“補子”。其紋飾文官爲鳥,武官爲獸,因稱“補服”。由於穿在蟒袍之外,故又稱“外褂”、“外套”。“補子”用於表示文武職位品級,起於明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之規定,世宗時一度廢止。清代用於外褂,據《大清會典圖》規定:皇子,龍褂用石青色,繡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及前後各一團,間以五彩;親王,繡五爪金龍四團,前後正龍,兩肩行龍;郡王,繡五爪行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貝勒,繡四爪正蟒二團,前後各一,固倫額附同;鎮國公,繡五爪正蟒二方,前後各一,輔國公和碩額附、民公、侯、伯補服同;庶官一品文鶴,武麒麟;二品文孔雀,武獅;三品文孔雀,武豹;四品文雁,武虎;五品文白鷳,武熊;六品文鴛,武彪;七品文鸂鶒,武犀;八品文鵪鶉,武犀;九品文練雀,武海馬;凡都御史、副都御史、給事中、監察御史、按察使、各道的補服俱繡獬豸。

  馬褂

舊時男子穿於長衣之外的短褂。其長僅及於臍,較外褂爲短。本滿族人騎馬時所著。故稱。初惟營兵服之,康熙以後穿者漸多,乃成爲無人不穿的常服。有長袖、短袖、寬袖、窄袖、對襟、大襟、琵琶襟諸式。袖口平,不作馬蹄式。其常見者:一、黃馬褂。一種官服。清代凡巡幸扈從大臣,如御前大臣、內大臣、內廷王大臣、侍衛長,皆例準穿黃馬褂。有功大臣也特賜穿着。二、對襟馬褂。又名得勝褂,對襟方袖。初僅用於行裝,後漸爲平居之便服。三、大襟馬褂。亦爲便服,唯非對襟而右衽。俗以右手爲大手,因名衣襟爲大襟。其四周有以異色爲緣者。四、琵琶襟馬褂。其右襟短而略如短襟袍,故亦稱缺襟馬褂。

  黃馬褂

清代官吏的一種制服,爲“行服”中的“行褂”,穿於袍外。因其長僅至腰,便於騎馬;袖只到肘,便於射箭,所以叫“馬褂”,又因以淡黃色(明黃)的綢緞或紗製成,故得名。“黃馬褂”分“職任褂子”和“賞賜共同馬褂”兩種。“職任褂子”系皇帝的隨從和衛護(內大臣和侍衛)所穿。因明黃爲清代帝王專用的顏色,“黃馬褂”乃皇帝近侍的服裝,十分高貴。清代帝王每用此作爲賞賜。“賞賜黃馬褂”又分爲兩種,一種是打獵、校射時所賞,只能在“行圍”(打獵)時穿,平時不能穿。比武優勝者所獎得的“黃馬褂”也是如此。另一種是獎賞高級武將,或統兵的文官,凡得到者,任何時候皆可穿。侍衛所穿的“職任褂子”和“行圍”襟子用黑色紐絆,武功的褂子用黃色紐絆(與馬褂同色)。《清會典事例.侍衛處.儀制》:“後扈前引大臣一二等侍衛升級新補者,歲於十二月行文內務府,支領緣貂朝衣端罩,豹尾班侍衛支領蟒袍;恭遇巡幸,支領黃馬褂。”

皮衣。古人着裘,毛在外。着裘時,必須外披罩衣,這罩衣稱裼衣。不同毛色的裘須與不同色的裼衣相配。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漢代以後漸變古俗,著珍裘者將以毛爲表變爲以毛爲裏。《論語.鄉黨》:“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唐王建《花褐裘》詩:“對織芭蕉雪毳新,長縫雙袖窄裁身。到頭須向邊城著,消殺秋風稱獵塵。”清金埴《不下帶編》卷四:“衣惟稱體,何用寬綽爲,國朝服式,最超前古。如今之韋裘,全裏皆毳,獨餘膝以下雖(當爲垂)地之邊減短一二寸或三四寸,用帛代之,

使裘之下邊不露毛毳,名之曰和羅。始於康熙初間,而今則盛行矣......今裘之全露毛毳者,俗名出鋒裘。和羅下不露毳,宜更名曰藏鋒裘。”

  絝

亦稱作“袴”、“褲”。又稱“脛衣”、“褰”。古人下衣。其形制與今大異:僅有兩個褲筒,而無前後襠,穿時套膝後以帶繫腰,外罩深衣與裳。古時,絝不被視爲重要服裝。《說文.衣部》:“絝,齊魯之間謂之褰。”《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公在乾侯,徵褰與襦。”《史記.趙世家》:“屠岸賈聞之,索於宮中。夫人置作於絝中。”《南史.梁簡文帝諸子傳》:“[愍懷太子]狎羣下,好著微服。嘗入朝,公服中著碧絲布絝,摳衣高,元帝見之大怪。”《魏書.樂浪王忠傳》:“忠愚而無智,性好衣且,遂著紅羅襦,繡作領;碧綢袴,錦爲緣。”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卷十八引《解酲語》:“元成宗宮人,著白氎袴,爲鞠弋滾蹌之戲。”又引《戊辰雜鈔》:“新婚三日後,命工分作二袴,婿、女各穿其一,謂之永諧袴。”

  褌

亦寫作“裩”,又稱“窮褲”,亦寫用“窮絝”。古代一種連襠褲。另有一種連襠短褲“犢鼻褌”,因其形似犢鼻而得名,爲貧賤勞作者所穿。山東沂南漢墓出土畫像石有穿褌的百戲藝人多種,可見其形制一斑。《漢書.外戚傳》:“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入使人令皆爲窮絝,多其帶。”顏師古注:“服虔曰:窮絝,有前後當(襠),不得交通也。”《晉書.阮籍傳》:“獨不見羣蝨之處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爲吉兆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褌襠,自以爲得繩墨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乃令(卓)文君當鑪,相如身自著犢鼻惲,滌器於市中。”《南齊書》:“永明中,高麗使至,服窮袴,曰,此古之遺像也。”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褌,惚也,褻衣也......犢鼻褌,以三尺布爲之,形如牛鼻。蓋前後各一幅,中裁兩尖襠交輳。即今之牛頭子褌,一名梢子,乃爲農夫田認衣,而士人無復服之者,矣。”

  氅衣

古代罩於衣服外的大衣,用以遮風寒,其形制不一。今稱披風。明劉若愚《酌中志.內臣佩服紀略》:“氅衣,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舊制原不縫袖,故名曰氅也,彩素不拘。”《紅樓夢》第五二回:“[賈母曰]:把昨作那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給他罷。”

  裲襠

亦作“兩襠”。古代的一種背心。多爲布帛所制。裲襠有夾有綿,男女皆可服用,婦女穿的常飾採繡。《釋名.釋衣服》:“裲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太平廣記》卷三一七引《幽明集.鍾繇》:“棺中一婦人,形體如生。白練衫,丹繡裲襠,傷一髀,以裲襠中綿拭中血。”也有用金屬做的,爲護身的戰甲。《樂府詩集.佚名.企喻歌辭》:“前行看後行,齊著鐵裲襠。”《隋書.禮儀志》:“[直閣將軍]平巾幘,絳衫,大口袴褶,銀裝兩襠甲。”

  冠

始用以束住髮髻,並不覆蓋整個頭頂,爲古代貴族男子所服,作爲成人的標誌。其前身是將玉石、獸骨打磨成統一形狀,以繩串聯罩在頭髮上的.束髮器。冠服制度約形成於夏商,至周逐步完善。秦漢以後冠的名目和形制更加複雜。凡禮服所戴帽都可稱冠。樑冠行於漢代,以冠樑多少區別品級,影響及宋明。由樑冠去安全,縮小於頂,便成了晉人的小冠。籠冠是魏晉南北朝主要冠飾,以黑漆細紗制志,罩於冠幘之外,男女兼服。唐帷帽,宋明籠巾與之不無關係。女子專門冠飾則唐宋有花冠,多用絹花,滿罩在頭上,與髮髻密合。元代蒙古族婦女流行形似竹夫人的顧姑冠。鳳冠,其冠飾有鳳凰,自漢至清末,多爲上層婦女所戴。《說文.冖部》:“冠,弮也。所以弮發。”弮,束縛。《禮記.儒行》:“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陸德明釋文:“章甫,殷冠也。”《南史.陳伯之傳》:“褚緭在魏,魏人慾用之。魏元會,緭戲爲詩曰:帽上加籠冠,袴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魏人怒,出爲始平太守。”宋王栐《燕翼詒謀錄》卷四:“舊制,婦人冠以漆紗爲之,而加以飾。金銀珠翠、采色裝花,初無定製。仁宗時,宮中以白角改造冠並梳,冠之長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元邱處機《長春真人西遊記》捲上:“婦人冠以樺皮,高二尺許,往往以皁褐籠之,富者以紅綃,其末如鵝鴨,名曰故故,大忌人觸,出入廬帳須低迴。”清葉夢珠《閱世編.冠服》:“至(順治)六、七年間,始頒命服之制。冠加高頂,一品裝以紅玉,鑲嵌東珠三顆;二品藍玉,東珠一顆;三品紅寶石,四品藍寶石,五、六品水晶,皆用金鑲,高低不等;七品金,八品以下銀。下至典吏,則用明角葫蘆,以章貴賤。其舉、貢、監生、生員則用金銀飛雀,以期其尺鳴之意。”

  帽

護頂的頭衣。最初只是一塊搭在或結在頭上的皮或布,後漸求美觀。商代通作帽箍式。周代則有平型、類型、月牙型等。魏晉以前的帽只是一種便帽,中古以後漸用於正式場合,形制多樣。其較著者,有紗帽,流行於南北朝士的階層,至明代烏紗帽爲官帽,圓頂,與晚唐五代襆頭略似。唐代婦女著帽檐綴有網狀面紗的帷帽和來自西域的類頂渾脫帽,清代瑤家女子仍保戌帷帽的遺制。男子出題元代多戴瓦楞帽,明代的六合一統帽,俗稱瓜皮帽,直至清末民初仍有人戴。涼帽和暖帽則構成了清代的禮帽。明清朝帽頂上還飾有不同質料的珠子,以辨等級。《荀子.哀公》:“魯哀公問舜冠於孔子”,“孔子對曰: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楊倞注:“務讀爲冒。”意爲務就是帽。《漢書.雋不疑傳》:“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黃犢車,建黃旐,衣黃襜褕,著黃冒。”顏師古注:“冒所以覆冒其首,即今之下裙冒也。”《隋書.禮儀志七》:“案宋。齊之間,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烏,其制不定。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紗高屋,或有烏紗長耳。後周之時,鹹著突騎帽,如今胡帽,垂裙覆帶,蓋索發之遺象也。又文帝項有瘤疾,不欲人見,每常著焉。相魏之時,著而謁帝,故後周一代,將爲雅服,小朝公宴,鹹許戴之。開皇初,高祖常著烏紗帽,自朝貴已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今複製白紗高屋帽,其服,練裙襦,烏皮履。宴接賓客則服之。”崇彝《道鹹以來朝野散記》:“穿葛紗,冠用萬絲帽,是以細生葛組成者,色深黃;其餘紗衣,冠用白羅緯帽。單衣之期,或用緯帽,或用暖帽,以視天氣之冷暖。”

  弁

弁,古代一種尊貴的冠,爲男子穿禮服時所戴。吉禮之服用冕,通常禮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爵弁據說是沒有上延的冕,色似雀頭赤而微黑,用於祭祀。皮弁用白鹿皮做成,類頂,類似今日瓜皮帽,鹿皮各個縫合處綴有一行行閃光玉石,用於田獵戰伐。由漢至明,弁的形制雖有差異,但始終是法服主要內容之一。

  篇二:中國古代服飾色彩

李駿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在中華民族文明的長期發展和演繹中展現出了不同的藝術形式。其中傳統服飾藝術的發展與傳承更是對現代服飾有着深遠地影響。

中國傳統的色彩觀可以叫做“五色觀”,即紅、黃、青、白、黑,至今我們也常把顏色多形容爲“五彩繽紛”,“五色斑斕”等。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唐宋時期是各項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色彩上鮮豔悅目,簡潔明快,由於在此期間佛教盛行,很多用色方案都受

到佛教影響,宋朝是唐朝服飾的延續和繼承,相對於唐則更爲秀麗燦爛和富於變化。

到了清代,在服飾上的色彩就越來越豔麗了,服飾更多地突出了裝飾性,顏色的使用也越來越複雜多變。

清代中嚴厲的等級制度使得色彩兩極分化。皇家仍選用“五色”中表示中央正色的黃與吉祥的紅爲主色來作爲正式場合的服裝的顏色。

  篇三:古代女子服飾

  1.首飾類:

金絲香木嵌蟬玉珠 一色宮妝千葉攢金牡丹首飾 玲瓏點翠草頭蟲

鑲珠銀簪 累絲珠釵寶藍點翠珠釵 碧玉滕花玉佩 雲腳珍珠卷鬚簪

燒藍鑲金花細 紅翡翠滴珠耳環 赤金嵌翡翠滴珠護甲 赤金鳳尾瑪瑙流蘇

赤金寶釵花細 景泰藍紅珊瑚耳環 溜銀喜鵲珠花 金累絲託鑲茄形墜角兒 鏤金菱花嵌翡翠粒護甲

銀鳳鏤花長簪 白銀纏絲雙扣鐲 金累絲嵌紅寶石雙鸞點翠步搖

  2.服裝類:

淡粉藍雲瑞擺裙 粉色抹胸前分紗裙 漫紫緋紅紋花紗 衣翠綠曲裾漢服 綠色唐裙

鑲金邊紫霞裙 暗金薄紗裙 唐代夏宮裝 紫蓮薄紗裙 紅上裝蟬翼紗裙 橘紅金黃薄紗裙

大紅鑲金裙 天藍輕紗飛舞裙 灰白輕紗紅邊裙 俏麗淑女裙 藍姬豔麗彩裙 荷花仙子裙

青葉輕紗裙 粉色薄紗裙 紅邊垂肩薄紗裙 大紅暗金邊薄紗套裙 藍邊輕紗百花裙

黃色紅擺裙 百花薄紗裙 玫紅飛袖薄紗裙 藍色包金雙叉腰裙 金黃掛袖雙結裙

暗花浮金寬肩裙 寶藍浮花胸裙 絨毛紫紗裙 淡藍羽毛長裙 藍紫包邊紗裙

嫵媚淡綠花邊抹胸裙 青綠淑女裙 紫綢三分掛肩紗裙 綠紗百花裙 紫羅蘭繡花裙

紫蓮綁袖荷葉邊舞衣 淡黃絲綢裙黃綢牡丹開叉紫霞裙 綁袖水藍輕紗綢裙 白綢黑花裙

粉紫祥瑞禮袍紅色絨毛襖裙粉色鑲金邊薄紗裙 白綢黑絲裙 藍色白絨薄紗裙 白色黃邊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