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傷仲永》閱讀理解

《傷仲永》閱讀理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1K 次

《傷仲永》閱讀理解1

[甲]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衆人矣”。

《傷仲永》閱讀理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爲衆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爲衆人;今夫不受之天,固衆人,又不受之人,得爲衆人而已耶?

[乙]戴安道就範宣學,視範所爲:範讀書亦讀書,範抄書亦抄書。惟獨好畫,範以爲無用,不宜勞思於此。戴乃畫《南都賦圖》,範看畢諮嗟,甚以爲有益,始重畫。

【註釋】①戴安道就範宣學:戴安道和範宣均爲我國晉代人名。②諮嗟:讚歎。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①賢於材人遠矣 賢:____________

②不宜老思於此 老思: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得爲衆人而已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範看畢諮嗟,甚以爲有益,始重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天資非凡最終“泯然衆人”的實例,說明了____________;[乙]文則直接寫出了戴安道和範宣師生之間____________的過程。

參考答案:

1.①勝過,超過

②勞神,費心思

2.①能夠成爲普通人就爲止了嗎?(意思是比普通人還要不如)

②範宣看後,讚歎不已,認爲大有益處,纔開始重視畫畫。

3.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虛心學習,相互切磋(意對即可)

《傷仲永》閱讀理解2

文言文,完成小題。(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於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衆人矣。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字詞。(4分)

①其詩以養父母、收( )族爲意 ②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

③稍稍賓客( )其父 ④邑人奇( )之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小題3】本文對我們的教育有什麼啓發呢?(2分)

答案

【小題1】團結 完成 以爲賓客 認爲奇特

【小題2】①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②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

【小題3】一個人的成功,不能僅憑天資,更重要的是要靠後天的學習。

解析

【小題1】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有時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賓客奇這個字就是動詞的意動用法。

【小題2】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比如:自、就、奇、賓客、或、以等字。

【小題3】本題是一道開放題。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多角度的把握作者的情感、態度等。即可。

《傷仲永》閱讀理解3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後面的題。(14分)

傷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傳一鄉有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衆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爲衆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爲衆人;今夫不受之天,固衆人,又不受之人,得爲衆人而已耶?

小題1:解釋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 ) (2)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 )

(3)不能稱前時之聞( ) (4)賢於材人遠矣( )

小題2:下列句中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餘聞之也/久B.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C.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D.父利其然/也

小題3:翻譯下列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2)卒之爲衆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小題4: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衆人”,原因是什麼?由此你得到什麼啓示?(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異:感到詫異 (2)收:聚、團結 (3)相當(4)勝過、超過

小題2:D

小題3:(1)他的父親認爲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牽着仲永四處拜訪同鄉人,不讓他學習。(2)他最終成爲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爲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

小題4: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道理上說,是因爲“其受於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後天正常的教育。

小題1:

試題分析:文言詞語解釋一般立意於考查重點實詞詞義、一詞多義現象、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五種文言知識,近幾年也出現了虛詞詞義的考查。重點實詞詞義和詞類活用現象是本次考查的重點。中考文言文往往從課內出題,所以,題目前面的選文,實際上是良好的提示,學生不僅可以根據上下文語境對詞語的語境義進行篩選,而且,還可以通過熟悉的文章直接回憶起詞語的意義,這樣問題的難度實際上已經降低了。這幾個詞語解釋除了要注意“異”解釋爲動詞“感到詫異”外,其餘的三個詞語課下注釋中就有,日常學習中加強記憶即可。

小題2:

試題分析:文言文句子的停頓,從大的方面說要注意根據意思或音節進行停頓,但有些細節性的停頓,還是需要考生在日常學習中多加留意,如有“而”“則”“蓋”……如何停頓。本題的句子停頓考查很簡單,這是《傷仲永》一文的課後作業的內容,應該選D,這個句子應該這樣停頓:父/利其然也。

小題3:

試題分析:文言文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爲主,意譯爲輔。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再有考生要特別留意。平時多讀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積累語感。本題要注意“扳”的解釋;“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可以採用意譯的方法,因爲直譯句子比較彆扭。

小題4:

試題分析:這道題在日常訓練中已經做了很多遍,只要學生能圍繞兩方面來談即可。即:方仲永個人情況和文章最後一段揭示的道理來談。回答此類問題要切合文意,不要隨意脫離文章談啓示。

《傷仲永》閱讀理解4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衆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爲衆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爲衆人,今夫不受之天,固衆人,又不受之人,得爲衆人而已耶?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詞語。

(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____________

(2)稍稍賓客其父:____________

(3)不能稱前時之聞:____________

(4)賢於材人遠矣: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今夫不受之天,固衆人,又不受之人,得爲衆人而已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詳寫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而略寫仲永才能衰退乃至“泯然衆人”的情形。請你說說作者這樣安排詳略的用意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結合方仲永這一事例,聯繫實際,談談你對天資和後天學習的關係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對……感到詫異

(2)以賓客之禮相待

(3)名聲

(4)比

2.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爲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3.更加突出了仲永“泯然衆人”的原因是其父親的“不使學”,從而證明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4.天資固然重要,但後天的學習更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能結合事例加以闡述即可)

《傷仲永》閱讀理解5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衆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爲衆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爲衆人;今夫不受之天,固衆人,又不受之人,得爲衆人而已耶?

乙: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我能解釋下面各句中的加粗字。

①泯然衆人矣()

②不能稱前時之聞()

③蒙辭以軍中多務()

④即更刮目相待()

2.我能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乙文中找一個成語形容呂蒙的變化。呂蒙的變化給你什麼啓示?

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啓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試比較仲永和呂蒙在學習方面的差別,並談談兩則故事共同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消失,指原有的特點全部消失了。

②相當。

③推脫。

④重新。

2.①只是應當粗略地讀一下,瞭解歷史罷了。

②每天拉着仲永向同縣的人四處拜訪,不讓(他)學習。

3.成語:刮目相待

啓示:要多讀書,開拓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見識。(凡言之成理即可)

4.差別:仲永天資聰慧,最後卻“泯然衆人”;呂蒙當塗掌事,乃始就學,卻能讓人刮目相看。道理:強調學習的重要性。

《傷仲永》閱讀理解6

文言文比較閱讀(15分)

【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衆人矣!”

【乙】 司馬光,宋哲宗時宰相,嘗主編《資治通鑑》,爲一時之名臣。其幼時患①記憶不若人,衆兄弟既成誦而遊息矣,獨閉門不出,俟②能諷誦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遠,乃終身不忘也。”及長,遍覽古籍,博聞強志④,曰:“書不可不成誦。或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注]①患:擔心 ②俟sì:等待。 ③諷誦:出聲誦讀,抑揚頓挫地誦讀。

④ 博聞強志:形容見聞廣博,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2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4分)

(1) 稍稍賓客其父 ________________ (2) 泯然衆人矣________________

(3)嘗主編《資治通鑑》________________

(4)及長,遍覽古籍________________

22.翻譯下列句子。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3分)

____

23.方仲永從五歲起就能“指物作詩立就”,可到十二三歲時卻

(用自己的話作答),到了二十歲時居然 (用自己的話作答)。作者運用的

___________表現手法,有力地表現了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的三個階段。(3分)

24.試比較仲永與司馬光兩人的不同經歷,並談談你從中獲得的啓示。(5分)

____

  參考答案:

(二)文言文比較閱讀(15分)

21.(4分)(1)以賓客之禮相待 (2)消失 (3)曾經(4)等到……的時候

22.他的父親認爲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着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23.讓他作詩,沒有傳聞的那麼有才華了(才能衰退)、完全和普通人一樣了(才能消失)、對比。(3分)

24.仲永天資過人,但因其父“不使學”,最終“泯然衆人矣” (1分);司馬遷幼時擔心自己的記憶不如別人,於是勤奮學習,結果“及長,遍覽古籍,博聞強志”(2分)。可見,一個人能否成才,天資不是決定因素,後天的學習纔是關鍵。(2分)。

《傷仲永》閱讀理解7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楊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衆人矣。

1.我能解釋下面各句中劃線的詞語。

①世隸耕 ②指物作詩立就

③稍稍賓客其父 ④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2.我能判斷出下列句子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

A.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

B.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

C.餘聞之/也久。

D.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3.我能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4.用自己的話說說: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衆人的原因是什麼?

我的理解:

5.方仲永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最想對他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我眼中的方父:

我最想對他說:

6. 下面兩題難度各異,分值不同,請任選一題作答。(兩題都答,只按第①題計分)

語文活動課上,老師讓你組織一場即興演講,題目是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你就爲自己設計一個簡短的導入語吧!

我的開場白:

②古代有不少勤奮好學的成語典故,請寫出成語、人物典故各兩個。

有關勤奮好學的成語: 、

勤奮好學的人物典故: 、

傷仲永閱讀答案僅供參考:

1.①屬於;②完成;③以賓客之禮相待;④通攀,牽,引。

2. C(應爲餘聞之也/久)

3. ①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②他的父親認爲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着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4. 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

5. 是一個貪圖小利、目光短淺的人;示例:一個人的天資再好,沒有後天的教育,也是不能成才的(合情合理即可)。

6. ①參考:方仲永由少時的天資過人變得泯然衆人,令人扼腕長嘆,更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讀完本文後,相信我們一定有許多感慨,就讓我們自由的暢談一下吧!②懸樑刺股、囊螢映雪、學而不厭等;蘇秦懸樑刺股、孫康映雪讀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