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古代科舉知識

古代科舉知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52K 次

古代科舉知識1

歷史知識: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爲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覈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中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爲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古代科舉知識

古代科舉知識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了很多值得我們品味的東西,文學就是其中最精妙的一部分,下面是百科知識: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複習。

古代科舉考試(從隋代至明清):

A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B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員。

C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爲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D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正式科舉考試,時間每年一次,地點府(州)縣,應試者儒生、童生,獲取功名秀才

鄉試,時間三年一次(秋),地點省城,應試者秀才,獲取功名(舉人)第一名爲解元

會試,時間三年一次(春),地點禮部(京城),應試者舉人,獲取功名(貢士)第一名爲會元

殿試,時間會試後同年4月,地點宮殿,應試者貢士,獲取功名(進士)前三名爲狀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類: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連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會元——狀元古代科舉考試。

古代科舉知識3

隋唐五代時期,科舉考試分爲鄉試(解試)、省試兩級。北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期間,開始創立殿試製度,科舉考試變成爲鄉試(解試)、省試、殿試三級考試。元、明、清時期,改稱爲鄉試、會試、殿試。唐宋時期,稱取得解送京師參加省試資格的考試爲“解試”,這相當於後世的鄉試一級的`科舉考試。隋唐五代時期,“解試”一般每年舉行一次;北宋中期以後,“解試”改爲“每三年一開科場”。考試一般在各州府舉行。元、明、清時期改爲“鄉試”。鄉試(解試)一般都在當年的秋季八月舉行,錄取名額按地區分配,各地名額多少,並不一致。解試合格被稱爲“得解舉人”,即後來鄉試合格的“舉人”,第一名都稱爲“解元”。唐宋時期,針對解試合格舉人進行的複試,在中央政府的尚書省舉行,因而稱爲“省試”。唐代省試合格後,即賜予進士及第。宋朝創立殿試製度之後,省試成爲取得殿試資格的一種考試。元、明、清時期,改稱爲“會試”。省試或會試都是由禮部主持,在當年春季的一二月份舉行,一般也有大致的錄取名額。省試第一名稱“省元”,即後來會試第一名所稱的“會元”。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對省試或會試合格舉人的複試,是科舉考試三級考試中最高的一級考試,一般都在皇宮禁苑的大殿內舉行。如宋朝的殿試在崇政殿舉行,清代的殿試在保和殿舉行。宋、元、明時期的殿試,一般在三月份舉行。清朝乾隆年間,殿試改爲在四月二十一日舉行,以後遂成爲清朝的定製。北宋中期以後,參加殿試者一般都被恩賜及第,不再黜落,只是根據殿試的成績,重新排列名次而已。宋代殿試,一般分爲五甲:第一二甲賜進士及第,第三四甲賜進士出身,第五甲賜同進士出身。明、清時期的殿試,分爲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皆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名次排定後,要張掛黃榜公佈,俗稱爲“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