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上好小學語文課的方法

上好小學語文課的方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一、呈現充滿激情的課堂

上好小學語文課的方法

一堂充滿激情的語文課,不僅學生聽着是享受,教師本身也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的激情來自本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喜愛,還有對夢想的追求!學生在課堂上興趣盎然就要求教師做到以下三點:

1、立足文本,讀中感悟。

語文這門學科不像其它科目,它必須立足於教材。每一篇文章涵蓋的知識面很廣,可以說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可開挖的資源太多大多了。但語文課終究還是語文課,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能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因此語文具備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兩大特徵。怎樣來體現這兩大特徵呢?讀中感悟是一個好法子。以教學《鳥的天堂》爲例,我首先讓學生先讀讀讚美大榕樹的段落,然後問:你是如何體會到的?學生劃下自認爲美的句子,並註上旁批。全班交流時,邊讀邊品:臥字好在哪兒?近看、遠看都寫出了榕樹的什麼?不可計數指什麼?並在黑板上畫一畫,讓學生讀一讀,師生一齊分享點點滴滴的感受,體會作者用字的巧妙性。可以說品讀課文精彩片斷是一節課的精華所在,只有讀透了才悟得出,只有悟得出才能再有感情地讀出來,最終使教學資源師、生、文本在對話中得以開發利用。

2、關注需要,善於激趣。

尊重學生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師曾告誡我:語文課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輸,重在引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太陽》這篇課文時,我找來有關的錄像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太陽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太陽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爲樂。

3、適時點撥,情感共振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纔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雪趣》這篇課文通過對雪後操場上雪景和孩子們在雪地中盡情玩耍的描述,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思想感情。教學中,我設計了一段導語,把學生帶入作者情意和文章的內蘊中:孩子們,當我們送走秋阿姨後,冬爺爺就會來臨了。你們喜歡冬天嘛?喜歡在雪中做什麼遊戲呢?能講述一下你們快樂的往事嗎?這樣作者、教師、學生三情共振,開啓了學生感情的閘門,此時對雪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得到昇華,思想受到教育,文與道並行,相得益彰。

二、關注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

孔子說: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爲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聖殿。課堂教學潛藏着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以《問銀河》爲例,我讓一部分學生對美麗神祕的銀河提出很多有趣的問題,讓另一部分同學扮演銀河來回答他們富有想象力的問題,並通過課前佈置的查找銀河的資料來告訴孩子們真實的銀河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在這種寬鬆融洽的氛圍內,通過遊戲的方式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學生與教材之間。教材對學生的吸引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學生與教材之間建立起美妙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語文情境教學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李吉林曾總結出這樣的情感推進的發展模式:在初讀課文,激發動機中入情;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在領悟課文語言的神韻中移情;在表情朗讀、語言訓練中抒情。學生與學生之間。由於情境的優化,學生與學生之間,友愛親密。他們在親、助、樂等人際情境中相互切磋、合作互助、取長補短,培養了團隊意識、合作精神、交往能力,這就爲學習語文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圍。

三、創設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情境創設是一個提供各種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應或活動的過程,它不是教學過程的自然伴隨物,而是教師主動設計的產物。它要求教師以實際行動關心全體學生成長,深入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專治的精神、豐富的想象、生動的語言、高度的概括力,從各方面感染學生。使學生耳濡目染,激發起學好語文的情感。在此基礎上,依據教材的內容和所教學生的層次創設問題情境。常用方法有:

1、聯繫生活展現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時彼地的生活在作家頭腦裏反映的產物。以文章爲例子,要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須披文入情、沿波討源。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認識、瞭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後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選材、謀篇、運用語言的高明,才能領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進而受到真、善、美的薰陶。所謂聯繫生活展現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通過創設情境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強化他們的體驗,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古人讀書虛心涵泳,切己體察就是這個意思。如我在教學《讓我們更健壯》這一課時,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進行體育活動和做遊戲的情景,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紛紛舉手講述自己快樂的經歷。我就相機把他們說到的體育項目的名稱寫在黑板上,進行識字教學。同時滲透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教育學生要多鍛鍊身體,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壯!將來才能成爲祖國的棟樑!

2、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條規律。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正是從這一認識規律出發的。一般知識性課文中涉及的物體,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實物一出示,兒童便豁然領悟。如我在教學《畫雞蛋》一課時,我問學生雞蛋是什麼形狀的,大多數學生說是橢圓形的,這時他們也就認可達芬奇對老師說的話了,是呀,雞蛋都是橢圓形的,爲什麼老師卻一直讓達芬奇畫雞蛋呢?這也是本篇文章的一個難點,爲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就採用了實物演示的方法,拿出一枚雞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學生看到的果然是不同的形狀,最後點明老師讓他畫雞蛋是來訓練眼力和繪畫技巧的,基本功是靠刻苦訓練才能紮實過硬的。

3、藉助圖畫再現情境

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藉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在圖畫面前,學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從畫的顏色、明暗中不僅能迅速立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易於接受和理解涵養美感,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把圖畫變成語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繪圖的創造性。在運用圖畫再現情境時,教師要加以指點和啓發,以引導學生認識的方向性;同時還要有感情地講述,便於學生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境。例如:我在教學《雪地裏的小畫家》一課中,通過生動的畫面,學生體會到下雪時的高興心情,理解了小畫家們的作品,很容易的突破了重點和難點。

4、播放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啓動人的聯想和想象的一門藝術。音樂是作曲家心靈的傾訴,情感的流淌,所以音樂最能調動人的情感,撫慰人的心靈,渲染情境,創造氣氛。如果能把音樂語言與語言文字溝通起來,教學就能真正實現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在這種聯覺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播放音樂渲染情境,不僅可以播放優美舒緩的音樂享受美感,也可以播放比較哀怨的音樂讓學生理解一些離他們較遠的一些英雄壯舉,比如在教《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在讀李大釗英勇就義的一段時我就播放了哀樂,孩子們帶着悲痛的感情讀着文章,加深了對李大釗的敬佩之情,有的同學甚至一邊讀文一邊流淚,真正的觸動了他情感深處,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爲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由於學生的心理位置換成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把教材內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

扮演角色體會情境,有四種做法:

(1)進入角色。讓學生帶着強烈地感情閱讀課文,體會課文中各種人物的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讀。這樣的閱讀,可以讓學生聽到教材中各種人物的不同聲音,雖未見其人,卻已聞其聲,增進對課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課文中選編的戲劇,可組織學生裝扮成劇中人,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徵。

(4)改編課本劇。根據課文編寫劇本,然後讓學生進行表演,同樣不失爲語文教學的一種方法。

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須披文入情、沿波討源。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認識、瞭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後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選材、謀篇、運用語言的高明,才能領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進而受到真、善、美的薰陶。所謂聯繫生活展現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通過創設情境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強化他們的體驗,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古人讀書虛心涵泳,切己體察就是這個意思。如我在教學《讓我們更健壯》這一課時,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進行體育活動和做遊戲的情景,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紛紛舉手講述自己快樂的經歷。我就相機把他們說到的體育項目的名稱寫在黑板上,進行識字教學。同時滲透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教育學生要多鍛鍊身體,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壯!將來才能成爲祖國的棟樑!

2、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條規律。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正是從這一認識規律出發的。一般知識性課文中涉及的物體,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實物一出示,兒童便豁然領悟。如我在教學《畫雞蛋》一課時,我問學生雞蛋是什麼形狀的,大多數學生說是橢圓形的,這時他們也就認可達芬奇對老師說的話了,是呀,雞蛋都是橢圓形的,爲什麼老師卻一直讓達芬奇畫雞蛋呢?這也是本篇文章的一個難點,爲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就採用了實物演示的方法,拿出一枚雞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學生看到的果然是不同的形狀,最後點明老師讓他畫雞蛋是來訓練眼力和繪畫技巧的,基本功是靠刻苦訓練才能紮實過硬的。

3、藉助圖畫再現情境

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藉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在圖畫面前,學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從畫的顏色、明暗中不僅能迅速立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易於接受和理解涵養美感,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把圖畫變成語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繪圖的創造性。在運用圖畫再現情境時,教師要加以指點和啓發,以引導學生認識的方向性;同時還要有感情地講述,便於學生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境。例如:我在教學《雪地裏的小畫家》一課中,通過生動的畫面,學生體會到下雪時的高興心情,理解了小畫家們的作品,很容易的突破了重點和難點。

4、播放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啓動人的聯想和想象的一門藝術。音樂是作曲家心靈的傾訴,情感的流淌,所以音樂最能調動人的情感,撫慰人的心靈,渲染情境,創造氣氛。如果能把音樂語言與語言文字溝通起來,教學就能真正實現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在這種聯覺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播放音樂渲染情境,不僅可以播放優美舒緩的音樂享受美感,也可以播放比較哀怨的音樂讓學生理解一些離他們較遠的一些英雄壯舉,比如在教《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在讀李大釗英勇就義的一段時我就播放了哀樂,孩子們帶着悲痛的感情讀着文章,加深了對李大釗的敬佩之情,有的同學甚至一邊讀文一邊流淚,真正的觸動了他情感深處,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爲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由於學生的心理位置換成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把教材內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

扮演角色體會情境,有四種做法:

(1)進入角色。讓學生帶着強烈地感情閱讀課文,體會課文中各種人物的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讀。這樣的閱讀,可以讓學生聽到教材中各種人物的不同聲音,雖未見其人,卻已聞其聲,增進對課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課文中選編的戲劇,可組織學生裝扮成劇中人,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徵。

(4)改編課本劇。根據課文編寫劇本,然後讓學生進行表演,同樣不失爲語文教學的一種方法。

6、錘鍊語言描繪情境

前面所說的五種方法,無論哪一種都必須依靠教學語言來實施,如果離開了教學語言,就不能創設教學情境,即使有了某種情境,也不能發揮教學作用,實現情境的價值,所以說教學語言是創設教學情境的基礎。隨着年齡的增長,思維能力逐漸增強,如果只靠直觀性的教學情境,則容易使教學簡單化、表面化,不利於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與訓練,也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滿足學生對真善美更高層次的追求。從這一點來看,我們也必須重視教學語言的作用。教師的本領歸根結底就在教學語言上,教學藝術最後也體現教學語言中。運用教學語言,從內容方面看,要做到準確美、簡潔美、理趣美;從形式方面看,要做到修飾美、風格美、態勢美。

總之,我真誠地希望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讓學生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最大程度地學到應知應會的知識!實實在在教語文,簡簡單單教語文,從從容容教語文,輕輕鬆鬆教語文,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化的教學狀態,我在路上,我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