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熱門】幼兒園教學設計

【熱門】幼兒園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爲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幼兒園教學設計

幼兒園教學設計1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自我意識逐步增強,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願行事,當成人的選擇與他們的選擇發生衝突時,時常會影響他們情緒。怎樣才能既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又幫助幼兒通過協商進行合理選擇呢?《去度假》讀本講述了一個小女孩準備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兒可以在觀察讀本、參與討論的過程中獲得如何根據需要進行合理選擇的經驗。讀本的畫面內容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並且以幼兒說話的口吻來呈現它的句型結構,很適宜中班幼兒閱讀。

【活動目標】

1.理解並能講述圖書畫面的內容,體驗圖書中主人公的情緒變化。

2.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學習根據需要、通過協商進行合理的選擇,提高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與爸爸媽媽外出度假的經驗。

2.材料準備:大書、大書中所出現物品的卡片、呈現物品用的卡紙、小號旅行箱、各種生活用品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度假嗎?

幼:喜歡。

師:去度假前需要做什麼準備呢?

幼1:要準備水。

幼2:要帶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帶衣服。

……

師:這本書說的是一個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們來看看她爲度假準備了哪些東西。

2.閱讀圖書《去度假》。

(1)閱讀封面: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稱,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師:媽媽已經爲妞妞準備好了東西,並將這些東西放在這個旅行箱裏,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教師在卡紙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壺、藥品、飲料等。)

通過閱讀封面,讓幼兒瞭解媽媽整理好的旅行箱裏都有哪些物品,爲後面幼兒觀察、理解“妞妞拿出媽媽的物品,放進自己的物品”做了鋪墊。

2.逐頁閱讀。

(1)第一頁:重點引導幼兒發現、認識畫面信息。

師:妞妞在哪裏?

幼:在家裏。

師:你怎麼知道?

幼:因爲她後面有沙發、窗簾、裝飾,還有媽媽。

師:她在幹什麼?

幼:妞妞把箱子裏的東西拿出來,把毛毛熊塞進去。

中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觀察細節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畫面中一些細微部分,並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作出分析和判斷,初步發現“拿出”與“放進”之間的聯繫。

(2)第二頁至第五頁: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每一頁旅行箱中的物品與地面上的物品之間的關係。(妞妞先後拿出媽媽準備的衣服、飲料、藥品等,放進自己的故事書、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兒能較敏銳地感受畫面所傳遞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進的物品兩者的聯繫。這使他們很願意猜想下一頁妞妞想帶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帶的物品,爲之後展開討論打下了基礎。

(3)第六頁:引導幼兒講述妞妞和媽媽的表情以及她們可能說的話。

師:妞妞和媽媽是什麼表情?她們會說什麼?

幼1:媽媽很生氣,會說“你爲什麼要把東西都拿出來”。

幼2:媽媽會很驚訝,會說“你爲什麼要這麼做啊”。

幼3:妞妞會說“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帶的東西”。

幼4:妞妞會說“這些東西是我喜歡的”。

師:說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誰的東西該帶走呢?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並說出妞妞一定要帶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師:妞妞爲什麼一定要帶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書、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覺。

幼2:媽媽要給妞妞講故事,我晚上睡覺也要聽故事。”

幼3:晚上睡覺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歡拍球,所以一定要帶上皮球。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和討論拿出來的物品和放進去的物品的實用性和方便性,從中幫助幼兒瞭解物品“要帶”和“不要帶”的理由,培養了幼兒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頁: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人物的表情,體驗整理好行李可以出發去度假的快樂心情。

師:妞妞一家開心嗎?最後妞妞同意帶什麼東西去度假?

幼1:終於要出發了,真開心。

幼2:他們一人一個箱子,剛剛好。妞妞同意帶媽媽要她帶的那些東西了,因爲那些東西需要帶。

通過討論,幼兒都能理解媽媽爲什麼生氣,也同意妞妞帶的那些東西不太方便,不適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們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後的心情是非常輕鬆愉悅的。這個經驗能夠幫助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去參考成人的意見和理解有時他們提出的要求爲什麼沒有得到成人應允。

3.實踐活動:幫助老師整理旅行箱。

教師出示預先準備好的旅行箱,內裝有:布娃娃、長柄傘、照相機、書、衣服、鬧鐘、水壺、牀單、洗髮水、沐浴露等物品,請幼兒幫忙看看哪些是必須要帶的,哪些是可以不帶的,並說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帶。

幼2:鬧鐘不用帶,爸爸媽媽都有手機。

幼3:牀單不要帶,賓館都有被子。

幼4:賓館裏都有洗髮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兒很容易達成一致意見的,有的則引起了一些小爭議。

幼1:長柄傘不用帶,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帶的,太陽很大。

幼3:是啊,萬一下雨怎麼辦?

師:這個問題的確很難辦哦,說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麼方法是可以不用帶這把長柄傘又可以解決太陽很大和下雨的問題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陽。

幼2:換一個小的、可以摺疊的傘就好啦!

當幼兒爲了“長柄傘”而發生爭議時,教師適時地將問題拋給幼兒,引導幼兒討論,而達成了帶摺疊傘或者帽子比較合適的決定,進一步提升了原有經驗。在這種自由討論中,教師爲幼兒提供了更多的表達機會,以致他們能夠更加大膽、主動、自由地表達,同時增強了他們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更好地做出合理選擇,進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真有本領,幫助老師整理好了旅行箱,我們可以出發啦!

 【活動延伸】

1.開展親子活動:春遊。通過發放、填寫《春遊要準備什麼?》調查表,引導家長與孩子共同商量去春遊需要帶的物品,進一步提高幼兒根據需要進行選擇的能力。

2.區域活動:提供各種物品的圖片,請幼兒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時什麼要帶,什麼不要帶。

【活動反思】

我們從中班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存在問題出發,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這本圖書的教育價值,較成功地開展了這個社會性活動。在之後的延伸活動中,幼兒能夠清楚地通過《春遊要準備什麼?》調查表,記錄自己認爲需要帶的物品。春遊前,我們觀察幼兒的書包發現食品和物品的種類、數量都比較合理,家長們也反映事先幼兒能和大人商量購買所需物品,再獨立準備。可以看出通過這次活動,幼兒在合理選擇、相互協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顯提高。同時幼兒對圖書的閱讀興趣也十分濃厚,從圖書中延伸出的親子互動也爲家長和孩子增添了許多交流和溝通的機會。

幼兒園教學設計2

中班科學活動:認識蠶寶寶

活動目標:

1.在與蠶寶寶的零距離接觸中,感受其可愛之美。

2.在師幼互動的輕鬆氛圍中,建構起關於蠶的外形、習性的粗淺知識。

3.願意接受新事物,對新事物有探究的慾望

活動準備:聯繫好活動地點,水果一藍,小揹簍人手一隻,安全教育活動過程:

一、到鄉下奶奶家作客(激發積極性)鄉下的奶奶請我們去作客,去看看她養的蠶寶寶。

二、瞧,蠶寶寶(自由觀察,相互交流,初步瞭解蠶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等)1.你好,蠶寶寶。(熱情招呼,初步建立感情)2.自由觀察、交談。

(1)教師在參與觀察中獲取指導信息,向幼兒提供觀察建議,使幼兒的觀察更細緻。

(2)傾聽幼兒之間的交談,適時引導幼兒對蠶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進行重點觀察和思考。

3.師幼互動(1)問:你認識蠶寶寶了嗎?(關於蠶的外形特徵等)重點:蠶的體形及特點,蠶的呼吸方式(瞭解氣孔),蠶的食物及排泄物等。

幼兒隨意發言,教師捕捉與重點內容有關的'信息,進行更深入的引導(如:▲找找蠶的鼻子?▲沒有鼻子怎麼呼吸呢?▲告訴你一個蠶的小祕密吧:蠶沒有鼻子,但它可以用身上的小黑點——氣孔來呼吸。▲找找氣孔。)。

教師小結。

(2) 問:爲什麼叫它們蠶寶寶呢?(關於如何理解稱呼蠶爲蠶寶寶)問:它的名字是蠶,可是我們都叫它蠶寶寶,你認爲是爲什麼呢?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肯定每個不同的答案(如:可愛、長得小、軟軟的等)。

(3)問:還有什麼問題要問?(關於蠶的生活習性等)有可能提的問題:蠶匾,蠶網及其作用,蠶的生長等。

教師鼓勵幼兒提問,引導幼兒用較合理的語言來組織問題。

三、蠶寶寶的午餐(採摘桑葉,嘗試喂蠶)1. 採桑葉(1) 師:蠶寶寶肚子餓了,要吃飯了,它們的飯是什麼呢?

(2) 組織幼兒至附近的桑樹地。

(3) 幼兒嘗試採摘桑葉。教師提醒幼兒從葉柄處採摘。

2.喂蠶寶寶。

(1)請奶奶介紹鋪桑葉的基本方法。

(2)幼兒自由給蠶寶寶喂桑葉。

(4) 觀察蠶寶寶吃桑葉。

四、奶奶的禮物(激發再次探索的慾望)1.問:再過幾天,蠶寶寶會有什麼變化?

(1)幼兒自由發言。

(2)教師小結:蠶寶寶會越長越大還是會有其他變化呢?奶奶會送幾條蠶寶寶給我們飼養,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2.將奶奶的禮物——蠶寶寶帶回幼兒園。

3.將蠶飼養在自然角,進行觀察記錄直至剝繭成棉。

幼兒園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初步辨別日常生活中一些行爲安全與否,爭做安全小寶貝。

2、知道怎麼做纔是正確、安全的行爲,瞭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和相應的策略。

3、積極參與活動,養成良好的活動常規,感受自我保護過程中心情的愉悅。

4、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紅袋鼠頭飾,安全小寶貝娃娃,紅袋鼠安全教育視頻,示範用圖片,彩色操作單(開門、吃飯、洗手),笑臉貼紙若干,人手一份彩色操作單,“我是安全小寶貝”表格。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安全話題。

師:前幾天,我們班的貝貝小朋友沒坐穩小椅子,小腦袋碰在地上,撞青了好大一塊。你們說,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呀?(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回答)

師:所以,我們坐小椅子的時候要記住“小腳不要向上蹬,椅子翹起有危險,身體不要向後仰,安全坐好最重要”。在幼兒園裏還有哪些危險的事情啊?

師:(出示紅袋鼠頭飾)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客人,快跟紅袋鼠打個招呼吧!紅袋鼠今天來幹什麼呢?

請一幼兒問紅袋鼠,教師扮紅袋鼠回答:我要讓小朋友遠離危險,找找我們班誰是安全小寶貝。

教師出示安全小寶貝娃娃,提問:怎樣才能做安全小寶貝?

2、觀看視頻,瞭解怎樣做才安全。

師:今天紅袋鼠帶來了他的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不是安全小寶貝。

播放紅袋鼠安全教育視頻。

視頻1:滑滑梯(小朋友排着隊輪流滑滑梯)

師:小朋友們是怎麼滑滑梯的?你覺得他們是安全小寶貝嗎?爲什麼?

視頻2:上樓梯(一羣小朋友在上樓梯,有的靠右走,有的靠左走,一邊走一邊和前後的小朋友打鬧、說笑)

師:這是什麼地方?他們這樣走樓梯好嗎?有什麼不好?應該怎麼走樓梯呢?

幼兒自由回答後,教師提議用一首好聽的兒歌來告訴他們:小小樓梯像山坡,上下樓梯注意多,排隊慢行靠右走,不擁擠,不打鬧,安全第一最重要!

視頻3:下樓梯(一羣小朋友靠右,有秩序地下樓梯)

師:聽了小朋友的話,他們也成了會上、下樓梯的安全小寶貝了。

提問:在教室裏我們應該怎麼走路呢?(請一個孩子到前面走一走)他是怎麼走的?(輕輕走、慢慢走)

師:我們一起走走看。要慢慢走不奔跑,眼睛朝着前面瞧,又尖又硬的小桌角,撞到它可不得了。

3、實踐操作,辨別安全行爲。

師:剛纔紅袋鼠告訴我們幼兒園裏有很多地方要注意安全,老師這裏有幾張圖片,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有沒有注意安全。

圖片內容:玩玩具(好好玩玩具、搶玩具、扔玩具、把玩具放嘴裏)

師: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你覺得誰是安全小寶貝就給他貼上一張笑臉貼紙。(請一個幼兒上來操作)

師:老師這裏還有很多圖片,一起來找一找誰是安全小寶貝吧!

幼兒每人拿一張彩色操作單,在行爲安全的圖片下貼上笑臉。

圖片1:開門(躲在門後面、把手放在門縫裏、好好從門中間走)

圖片2:吃飯(搶擦手布、把調羹放在嘴巴里、好好吃飯、把湯灑掉)

圖片3:洗手(擠在一起、排隊洗手、用毛巾擦手、把水甩在地上)

集中幼兒,教師出示大圖(和幼兒的彩色操作單內容一致)。

師:看看圖片上哪些寶寶還沒得到笑臉貼紙,老師邀請你們來告訴他們這樣做有什麼危險,應該怎麼做。說對了老師也要獎勵你們笑臉貼紙哦!

4、延伸活動:爭做安全小寶貝。

師:老師這裏有一幅圖(出示“我是安全小寶貝”表格,並張貼在教室的牆上),以後,小朋友們都來比一比,誰得到的笑臉貼紙最多,誰就是我們班的安全小寶貝。

5、小百科

安全通常指人沒有受到威脅、危險、危害、損失。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不存在危險的隱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

幼兒園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瞭解環衛工人的工作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懂得尊重環衛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3.體驗勞動的樂趣,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環衛工人的圖片、工作視頻。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讓幼兒瞭解環衛工人。

師: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你見過環衛工人清潔在什麼地方做清潔?是怎麼清潔的.?

小結:環衛工人爲了城市的美麗,每天清晨不管颳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地工作着。

1.觀看環衛工人工作視頻。

(1)師:你看到了什麼?環衛工人是怎樣工作的?被環衛工人清潔後的馬路有什麼變化?

(2)師:你看是視頻後有什麼想法?爲什麼說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

(3)師:如果沒有環衛工人城市會變成什麼樣?

小結:我們要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尊重、珍惜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不要隨地亂扔垃圾。

2.體驗環衛工人的勞動

師:小朋友,我們今天也學學環衛工人,一起來清潔幼兒園的公共環境吧。

活動延伸

提醒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尊重他人和他人勞動的好習慣,做文明人、文明事。

幼兒園教學設計5

語言活動:菜地裏的歌

活動目標:

1.區別不同蔬菜的特點,瞭解它們生長在不同的地方。

2.學習用對歌的方式學念兒歌。

活動準備:

PPT《菜地裏的歌》

活動過程:

一、交流談論。

1、觀察圖片,說說各種蔬菜的名稱。

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蔬菜,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提問:圖片裏有什麼?是什麼顏色的?是什麼形狀的?(黃瓜、南瓜、茄子,綠綠的、圓圓的、長長的)小結:豆角是青色的,又細又長;蘿蔔白白胖胖的;黃瓜綠綠的,像穿了一件綠衣裳; 茄子紫紫的,表面很光滑;辣椒紅紅的,下面尖尖的像是一個長着尖尖的`嘴;南瓜的皮越老越黃。

2、猜測:這些蔬菜生長在什麼地方?

小結:可能在泥土裏,可能在水裏。

3、請幼兒仔細觀察,說出每種蔬菜的生長地點。

小結:豆角、黃瓜都掛在藤蔓上;南瓜雖然也有騰蔓,但都在地面上;蘿蔔藏在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葉子。

二、猜猜說說學兒歌

1、聯繫畫面猜一猜,兒歌裏分別說的是哪些蔬菜。

教師:什麼青青細又長?開動你們的小腦筋,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

2、播放PPT圖片,請幼兒欣賞並找出答案。

過渡:你們都猜對了,那請你們記住答案哦,我們現在來一起念一念。

3、師幼問答。

教師:什麼青青細又長?幼:豆角青青細又長。

4、完整欣賞兒歌,請幼兒一起完整地念兒歌。

三、大家來對歌

1、在熟悉兒歌的基礎上分男女兩隊,一隊問一隊答,用對歌的形式念兒歌。

教師:你們都很厲害,這麼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現在我們來換個方式,用對歌的方法來念兒歌。就像剛剛那樣我問一句你們答一句,這就是對歌了。我請女生來問,男生來回答,看看哪個組更厲害。

女:什麼青青細又長?男:豆角青青細又長。

2、兩隊互換問答。

3、分成太陽組和月亮組,採取兩句一問兩句一答的方式進行對歌。完成一次後互換問答。太陽隊:什麼青青細又長?什麼地下捉迷藏?

月亮隊:豆角青青細又長,蘿蔔地下捉迷藏。

4、按照“(個人)什麼青青細又長,(衆)嘿~細又長?”的方式念兒歌。

教師:現在我們每念一句兒歌,就在後面重復最後三個字,並加上“嘿”,比如我說“什麼青青細又長”。你們說“嘿,細又長”。

數學活動:比一比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痛體積的液體在不同粗細容器中的高度變化。

2、初步理解體積的守恆,知道物體的體積不隨容器的形狀、大小的變化而改變。

3、發展幼兒的邏輯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粗細不同的礦泉水瓶各一個(裝有等量的水,一瓶紅色,一瓶綠色);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空瓶;等量的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感知液麪高度的變化

1、觀察桌上的兩瓶水,請幼兒目測比較紅色水多還是綠色水多,說說是怎樣知道的?

2、請幼兒把紅色水和綠色水分別倒入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瓶中,提問:紅色水和綠色水的高度有什麼變化?誰多誰少?

3、幼兒討論:爲什麼水變成一樣多了?是怎樣比較的?

4、引導幼兒觀察剛纔盛水的兩個瓶子,提問它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5、請幼兒把紅色水和綠色水分別倒回原來的瓶中,觀察液麪高度的變化,並說說哪個瓶子的液麪高?哪個瓶子的液麪低?水一樣多嗎?

6、引導幼兒發現並總結:裝等量的水,粗瓶子液麪低,而細瓶子液麪高。

二、幼兒操作,比較橡皮泥的多少

1、幼兒取出等量的橡皮泥,捏出各種各種形狀的物體,相互比一比:誰做的大?是怎樣比較的?

2、幼兒討論:誰用的橡皮泥多?誰用的少?怎樣比較的?

3、請幼兒演示比較、並表述比較的過程與結果。

4、再次改變橡皮泥的形狀、請幼兒觀察:橡皮泥的總量有沒有改變?變的是什麼?幼兒感知思考:物體體積的大小不隨形狀的變化而改變。

三、遊戲:

我會變規則:教師說長高了,幼兒就站直;說變矮了,就蹲下;說變圓了,幼兒抱成球狀。引導幼兒在遊戲中感知體積的守恆。

幼兒園教學設計6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中尾巴的區別,進一步理解童謠的內容。

2、根據問題與圖片提供的線索,學習童謠。

3、積極地與同伴合作進行問答。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活動興趣。

觀察第一組動物圖片(鴨子、公雞、松鼠)

指導語:你們看,誰來了?

二、觀察尾巴的'特徵,學習第一段童謠。

1、觀察這三隻動物尾巴的特徵。

指導語:它們的尾巴是什麼樣子的?

2、根據老師的提問完整回答。

指導語:什麼尾巴扁?什麼尾巴彎?什麼尾巴好像一把傘?

3、完整朗誦童謠第一段。

三、遷移第一段經驗,創編第二段童謠。

1、觀察第二組動物圖片(猴子、兔子、孑L雀),瞭解尾巴的特點,激發創編第二段童謠的興趣。

指導語:它們的尾巴是什麼樣的?

2、自由創編童謠第二段。

3、集體交流。

四、用多種形式完整朗誦問答式童謠,感受問答式童謠的特點(問、答)。

指導語:這首童謠還可以怎麼念?(分組問、答等。)

五、拓展經驗,激發進一步創編願望。

指導語:除了問小動物的尾巴,還可以問什麼呢?

尾巴歌

什麼尾巴扁?什麼尾巴彎?

什麼尾巴好像一把傘?

鴨子尾巴扁,公雞尾巴彎,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什麼尾巴長?什麼尾巴短?

什麼尾巴好像一把扇?

猴子尾巴長,兔子尾巴短,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幼兒園教學設計7

活動背景:

這是我們教研的內容,老師們在自己理解、同伴互動的前提下,進行了教研觀摩活動。這是在同事第一次教學活動的基礎上,有了這次的想法和設計。

孩子對磁鐵有一種奇怪:由於它會吸住東西。在以前的日子裏,孩子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磁鐵的閱歷。所以,對於孩子來說,活動結果的獲得是不難的,但是,孩子們在還沒有探究習慣和力量的時候,這樣的活動,無疑會讓孩子獲得很多方法和樂趣,這使我們更關注孩子的活動過程。

活動應當根植於孩子的生活。科學探究活動很簡單隻關注科學概念而忽視了它對孩子的現實意義。所以,本活動努力將有關磁鐵的每一點熟悉,遷移回來孩子的生活,使活動貼近孩子原本的需要。

內容與要求:

1、瞭解磁鐵的名稱和可以吸住鐵製品的基本特徵。

2、大膽表達自己的發覺和問題。

3、重點和難點:探究磁鐵的基本特徵。

活動預備:

1、幼兒的操作用具:磁鐵、各類鐵製品(大頭針、曲別針、鐵釘、鐵絲、鐵片)、非鐵製品(塑料勺子、積木、雪花片、鈕釦、泡沫、硬)每人一份。

2、放有雪花片和曲別針的筐(每桌兩筐)。

3、老師演示用具:磁鐵、墊板、別有曲別針的娃娃紙片。

過程與指導:

一、擺佈操作

老師:請你把筐裏的東西分成兩堆,分的時候要用到這東西指磁鐵),你去試試。

由於上次活動的開頭,老師指導語過於的含蓄,出現了許

多與“磁鐵“無關的操作現象,使得孩子走了一些彎路,降低了集體

教學的效率。因此,本活動的開頭,挺直引入磁鐵,使孩子馬上對當前的學習對象進行關注,大大削減了教學上的麻煩。

觀看幼兒的操作狀況。

在活動中,由於我的指導語的示意,大多數的孩子都用磁鐵(儘管孩子都叫不出它的學名)把東西分成兩堆,有1個孩子按大小分,有2個孩子按材料質地分,有1個孩子按長短分,終因材料的不規章,而無法進行,於是,擡眼看同伴,便拿起磁鐵,馬上被磁鐵能吸住鐵製品現象吸引住,從而信念倍增,很快,也將材料分成了兩堆。

二、協調溝通

爭論:說說你是怎麼分的?爲什麼?

老師(小結):用這(磁鐵)可以將筐裏的東西分成兩堆:能被吸住和不能被吸住的。這東西叫磁鐵,它能吸住鐵的東西。

三、遷移驗證

找一找:教室裏還有哪些東西是鐵做的?你怎麼知道的?

上次的討論活動表明,孩子更簡單記住“吸鐵石“,而不容易記憶“磁鐵”,所以,這裏讓孩子有反覆用法“磁鐵”這個學名的'機會,如,孩子說:門把手被磁鐵吸住,它是鐵做的。孩子在查找過程中。,既驗證了磁鐵的特徵,又記住了“磁鐵”這個名字。

在活動中,有半數的孩子好像都知道:能吸住鐵的東西,就叫“吸鐵石“,於是,他們很不簡單記住“磁鐵”這個學名。在查找“鐵做的東西“的過程中,當孩子們歡呼“這是鐵做的”,我就問“你怎麼知道的?”孩子大多回答“由於它被磁鐵吸住了”,如此反覆多次,孩子就記住了這個比較生疏的名字。

四、遷移運用

1、嬉戲:找別針。

老師介紹:曲別針掉到雪花片筐裏去了,請大家幫老師一起找曲別針,看誰找得快、找得多。

孩子在混有曲別針的雪花片筐裏,選擇別針。在活動中,有的孩子一開頭沒有想到用磁鐵,而用手揀。當看到同伴用法時,立即仿效,果真便利得很,於是愛好大增。

2、嬉戲:小動物跳舞。

將立體人物別上回形針放在墊板上面,用磁鐵在墊板下面移動,讓人物跳起舞來(也可以預備更豐富的磁性玩具,如:塑料盒裏小魚遊、小紙棍裏紅旗升等等)。

這些嬉戲可以放在區角學習中。

幼兒園教學設計8

活動目標:

1. 認識並練習畫直線、折線、波浪線、螺旋線等多種線條。

2. 瞭解美髮師的工作,尊重他人的勞動。

活動準備:

各種髮型圖片,彩筆每個幼兒1盒。.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欣賞髮型

1、出示髮型照片,與幼兒一起欣賞。

2、請幼兒說說:每張照片上是髮型是什麼樣的?

3、請幼兒說說媽媽、爸爸和其他家人的髮型是什麼樣子的。如:媽媽的頭髮燙成大波浪,彎彎曲曲地披在肩上很漂亮;爸爸的頭髮很短是平頭,很精神;......

4、請幼兒之間互相觀察髮型,說說朋友的髮型是什麼樣的。

5、你經常去哪裏理髮?理解美髮師的工作.

二、探討頭髮的畫法

1、欣賞畫冊《OK髮型師》畫面。討論如何爲光頭人添畫頭髮,用什麼樣的線來表現。

2、幼兒看髮型圖樣,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出幾種線條:直線、波浪線、折線、螺旋線......說說哪種髮型適合用哪種線條。短髮適合用短直線來畫,捲髮可以用波浪線、折線、螺旋線來畫。

3、示範線條的畫法

(1).教師示範直線的畫法.

師:再畫直線時要注意筆不能晃纔會畫的漂亮.

(2).教師示範曲折線的畫法

師:曲折線像鯊魚的牙齒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齒!

(3).教師示範波浪線的畫法

師:波浪線也是一上一下,不過沒有尖尖的牙齒.

(4).教師示範螺旋線的畫法

師:螺旋線像蝸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幼兒設計髮型

1、幼兒說說自己要設計什麼樣的髮型,畫時選擇自己喜歡的線條繪畫。從髮際處開始向外畫。

2、教師提醒幼兒畫時線條要一根一根緊挨着,直到將整個頭頂部畫滿,要畫的多,畫的緊密。

四、展示評價

將幼兒的作品排列在一起,互相欣賞。

啓發幼兒給自己設計的髮型起個別致的名字。

請幼兒評出最佳“髮型設計師”。

幼兒園教學設計9

價值取向:

1、學會運用多種美工技巧,大膽製作自己喜歡的大頭貼。例如:剪、貼、畫、拼湊等,喜歡設計活動。

2、與角色遊戲“藝術倩影屋”成爲合作單位,能把自己的作品銷售到合作單位,並大膽介紹自己作品的優點之處。

3、能自覺愛護操作材料,工作完後會井井有條的收拾物品。

材料設計:

1、各色不同形狀的小塊卡紙:三角形、圓形、方形、心形、橢圓形等等。

2、操作工具:剪刀、雙面膠帶、透明膠帶、漿糊等。

3、操作材料:彩色吸管、水彩筆、即時貼、毛茛、各類貼紙等。

玩法提示:

首先引導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色紙和操作材料,運用工具進行剪、貼等裝飾,製作迷你大頭貼。例如:在一張心形卡紙上,利用剪短的彩色吸管,有規律地張貼在卡紙周圍,再用彩色筆在卡紙四周繪畫出裝飾邊框的各類線條或花紋,一張大頭貼就完成了。完成後鼓勵孩子把大頭貼銷售到“藝術倩影屋”去,爲愛美的顧客們帶來新的遊戲內容。

指導要點:

1、組織孩子欣賞各種較簡單的邊框裝飾案例,給孩子一個感性的認知經驗。

2、教師可以有意識的製作幾張美麗的範例,投放到區域中。鼓勵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從模仿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

3、在“銷售”環節中,引導孩子大膽使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表述,讓自信的火花在同伴的認可中得到綻放。

幼兒園美工區活動設計:硬幣組合想象名稱硬幣組合想象區別美工區價值取向:在進行圓圓的世界主題活動時,小朋友對圓圓的各種不同面值的硬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引導幼兒根據硬幣的大小以及圓圓的外形特徵進行各種組合拼圖、描印、想象添畫活動,佈置主題牆飾。能使幼兒在與硬幣的互動中,感受圓與物體形象的.聯繫,並使得孩子的想象與創造能力在硬幣組合的區域中獲得進一步的發展,成功的喜悅和想象語言的發展在主題佈置中得到昇華。材料設計:引導幼兒收集各種硬幣(一分、貳分五分、一角、五角、壹圓)。並讓幼兒認識這些硬幣。用彩色筆在白紙上描下這些硬幣的輪廓。進行一系列的硬幣組合想象畫活動。玩法提示:展示硬幣,引導幼兒觀察硬幣的外形,想象可以用硬幣來表現生活中哪些形象。動動小腦筋把幾個硬幣組合在一起擺放在白紙上可以表現出哪些形象。用彩筆將硬幣的輪廓線描下來,再添一添、畫一畫、變成所想的形象。指導要點:1、引導幼兒先選好硬幣拼在一起看一看像什麼?確定組合畫的內容。2、提醒幼兒在描印硬幣組合畫時,要筆隨硬幣輪廓轉,左手按住硬幣,不能移動。如果需要可以只描硬幣的一部分。

幼兒園教學設計10

分蛋糕

案例描述: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嘗試把一個物體等分成兩份、四份,知道部分小於整體,整體大於部分,理解分數的概念。

在活動開始的時候我用小兔過生日的話題來吸引孩子,提出問題: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媽媽給他準備了一個大蛋糕,小狗來給小兔過生日如果想讓他們兩個吃到的蛋糕一樣多該怎麼辦呢?孩子們有的說一人吃一塊,有的說用到從中間切開,那到底怎麼分呢?讓幼兒自己去思考,去想辦法。幼兒操作分蛋糕,分好後,我問孩子們,整個蛋糕和分開的半個蛋糕那個多?孩子們都說整個蛋糕大,以此,我有問下一個問題:半個蛋糕又是整個蛋糕中的多少呢?孩子們說:“一半”,在這個問題上孩子們只能說出一半的概念,不會聯想到分數的'問題,爲此我引導孩子們說一半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數字符號來表示:1/2,剛開始孩子們還不是很理解。我也沒有過度的去講解。

在第二個分四等份時,我先出示另外兩隻小動物,請幼兒數數,一共有幾個朋友,提出問題:要是四個好朋友在一起過生日因該這樣分蛋糕呢?孩子們自己動手去探索,去尋找份四等分的方法,孩子們找到後,我請個別的幼兒來說說自己分的方法,並把自己分的蛋糕給小動物吃。爲了更好的讓孩子們對分數的概念的認識,我在這個環節中問孩子們:小兔吃了蛋糕的幾分之幾呢?小小狗吃了蛋糕的幾分之幾?孩子根據上面已有的經驗,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還是蠻好的。

最後一個環節讓孩子們去嘗試分6等分和8等分,給孩子們一個挑戰的機會,在這個環節中我沒有去看孩子們的操作結果,而是鼓勵孩子動腦筋的嘗試不同的分法。

分析與反思:

從整個活動中我發現:

1、在數學活動中我們要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們去探索,去想象。在活動中儘量用孩子們比較理解的語言來告訴孩子們。

2、聯繫生活實際原則

幼兒的一切學習過程均從生活實踐活動中獲取、得到。大班幼兒的數學的學習並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主動的建構過程。要在遊戲中建構數學教育,那麼遊戲情節的設計必須貼近生活,注意設計幼兒生活中有所感受並能喚起相應體驗的情節,引起幼兒興趣。

3、堅持幼兒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相結合的原則

(1)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幼兒的主體性體現了幼兒是學習過程中發展的主人。

(2)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的主導作用則表達了幼兒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

幼兒園教學設計11

活動目標:

認識和展現自己的優點,以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教師提前準備好《毛遂自薦》的故事。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作《毛遂自薦》,仔細聽故事,待會兒老師要考考你們呢!

(教師講述故事)

師:小朋友們,故事聽完了,那我要開始考你們嘍!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裏說的是誰?你們知道什麼是自薦嗎?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看法)。

教師小結:自薦就是自我推薦,即自己說出自己的優點和本領。

2.通過提問引出本次活動

師:一個人如果有本領,別人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呢?是一個人待在一邊等人來請,還是不怕譏笑,勇敢地站出來自我推薦呢?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並試着回答)

教師小結:當一個人有本領而別人不知道的時候,他可以勇敢地站出來自我推薦。就像在上課時,老師提出問題後,如果你知道,那就可以積極舉手回答問題,這也是自我推薦。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本領或優點

(1)教師先以自己爲例說說自己的優點,並鼓勵幼兒大膽自薦。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優點或本領,老師也有自己的優點,今天我先來說一說我的優點或本領。我是幼兒園裏的一名教師,我不但會教小朋友們新的知識和本領,而且我每天都能夠按時起牀來幼兒園上班。我的優點是關心班裏的每一個小朋友,當有小朋友需要幫助時我會及時地幫助他。瞧!老師是不是很棒啊?

師: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優點呢?你們也來誇誇自己的優點(或自己的本領),來毛遂自薦吧!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師:小朋友們現在可以先和自己旁邊的小朋友說說自己的優點或本領,待會兒請個別小朋友跟大家一起分享!

(3)在幼兒表述時,對幼兒說出的優點給予迴應。如“你會畫畫呀,真能幹”用這些激勵的話語來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師:原來小朋友們各自身上都有這麼多的優點,以前老師都不知道呢!現在聽你們這麼一說,我更加喜歡你們了,你們喜歡自己嗎?(喜歡)

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毛遂自薦”,你們開心嗎?原來我們都是最棒的!那麼,回家後也向爸爸媽媽自我推薦吧!

幼兒園教學設計1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摺紙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感受摺紙活動的樂趣。

2、發展幼兒手指的靈活性,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用三角形的紙摺疊,添畫製作小狗的頭部。

活動準備:

1、正方形的紙若干

2、貼有摺疊狗頭組合成的範例

3、油畫棒,白紙。

4、老師範例小狗一隻

5、漿糊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範例,激發幼兒摺紙的興趣。

(出示範例)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呀?(小狗)小狗怎麼叫呢?我們來學學小狗叫,那你們知道這隻小狗頭是怎樣做成的呢?

想不想跟着老師來學學制作小狗呢?

二、教師講解小狗的製作方法。

1、出示正方形紙,引導幼兒看,這是正方形的角,這是正方形的邊,先把正方形的紙角對角對摺,變成了什麼圖形呢?

幼:變成一個大的三角形

2、把三角形的兩個對稱的小尖角向下斜折成狗耳朵;

3、將另一個角向下反折;用蠟筆畫上眼睛、鼻子和嘴巴;

4、將狗頭用膠水貼在畫紙合適的位置;

5、添畫自己喜歡的.背景,如小房子、小花、小草、太陽、小鳥等。

三、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1、小朋友想不想折呀,那我們來製作一隻小狗吧。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摺疊狗頭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添畫。

2、給不會折的幼兒提供幫助。

四、評價、展示幼兒作品

引導幼兒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並試着評價。

1、你覺得誰的小狗頭做的好,誰的小狗添畫的好?爲什麼?說出自己的理由。

2、誰的小狗頭沒有做好呢?也說說自己的理由?

引導幼兒學會評價同伴的作品。

五、活動延伸

下課後請製作好的小朋友教教不會製作的小朋友。

區域活動時在手工區製作小狗頭。

幼兒園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音樂,願意跟隨教師隨樂有節奏地走、跑、跳。

2.能根據提示,控制自己的身體,初步合拍地做立正、轉圈、下蹲等簡單動作。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拍手點頭》歌曲音頻,《跟着老師走走》歌曲音頻、歌曲伴奏音頻。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拍手點頭》,請幼兒專心聆聽音樂,並根據教師的提示做動作。

二、播放歌曲《跟着老師走走》,讓幼兒感受歌曲的節奏和歌詞。

1.播放歌曲,請幼兒認真聆聽並跟着音樂的'節奏打拍子。

——剛纔這首歌是讓你們跟着老師做什麼?

2.反覆播放歌曲,讓幼兒聽一聽,並模仿教師用手指在膝蓋上有節奏地交替做走、下蹲等動作。

3.播放歌曲伴奏,鼓勵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三、播放音頻,引導幼兒站立,圍成圈,跟隨音樂一起做動作。

1.讓幼兒站起,並按照順時針方向圍成一圈;教師播放慢速度伴奏邊唱邊帶領幼兒練習已學的動作。

2.改變演唱歌詞,提醒幼兒認真聽,並根據教師所唱歌詞和動作來變化自己的動作。(側重讓幼兒聆聽音樂,根據音樂節奏來走動;熟悉後,可變換歌詞和對應的動作來進行遊戲,如“跟着老師跑跑”“看誰最先蹲下”“轉個圓圈停下”等。)

3.教師邊唱邊引導幼兒完整地跟隨音樂來做動作。

幼兒園教學設計14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顏料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在石頭上做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造出新穎的形象。

3、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編故事,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小石頭(已洗淨涼幹並分類)

2、油畫棒、棉籤、橡皮泥、各色紙、毛線、假花、雙面膠、吸管、稻草、瓶蓋、牙籤、皺紋紙等。

3、各組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動畫片形象引入,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問題:

1、他們是什麼做的呀?

2、你們覺得這塊小石頭象xx嗎?

3、xx和xx有什麼不一樣的呀?

(二)教師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想想石頭象什麼?

要求:

1、每個小朋友去挑選一塊自己最喜歡的石頭,玩玩、說說、想想它的形狀象什麼,可以變成什麼?

2、和同伴說說你的石頭可以變成什麼?爲什麼?

3、如果將石頭組合起來,你覺得它又象什麼?

(三)教師介紹製作方法,引導幼兒先在紙盒內組合石頭,然後對石頭進行裝飾,再用雙面膠將石頭固定在紙盒上,最後對紙盒進行裝飾,完成作品。

(四)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頭變成什麼。

2、要用上各種好看的顏色。

3、在裝飾紙盒的時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裝飾才能編出一個好聽的故事來。

(五)幼兒創作石頭畫,教師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大膽想象,能利用各種石頭進行組合,創作出各種造型。鼓勵幼兒大膽選擇各種輔助材料及工具。

(六)創編故事

教師組織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利用自己製作的石頭來創編故事。區域活動名稱材料指導巧手角

各種石頭、廣告畫顏料、面籤、玻璃膠指導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創作立體的石頭畫藝術紡

紙盒、塑料花、各色紙、白乳膠鼓勵有興趣的幼兒繼續創作石頭畫結構角

各種結構材料、石頭

指導幼兒裏通外國石頭來搭建小公園

遊戲角提供各種形狀的石頭、釣魚玩具、檯球玩具指導幼兒自定遊戲規則,與同伴協商、愉快的遊戲

語言角提供小房子、小樹及幼兒的石頭作品

利用石頭及各種輔助材料來創編故事,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探索角提供放大鏡、石臼、錘子、石頭引導幼兒發現石頭的祕密(內部構造等)

課後反思

(一)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

石頭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事物,本次活動的生成也是來源於孩子的一次偶然發現,可以說該活動是生成於孩子的興趣。衆所周知,我們泉州是盛產石頭的地方,是石頭的“故鄉”。孩子們家中都有一兩件石頭工藝品,石頭對於孩子來說是十分常見,十分熟悉的。這就符合了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教育活動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都體驗到了進行石頭畫創作的樂趣,大多數孩子的作品能夠不受老師範例的影響,有自己的創新之處,並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輔助材料。可以說孩子們還是較好的達到了我預定的活動目標。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教育價值的取向還是比較確定的,這節美工活動的教育取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從技能方面來看,我主要是發揮想象裏,能夠通過石頭的組合來表現事物,在這基礎上,在利用各種輔助材料來完善整個石頭畫;二是從生活化的綱要精神來看,具體的就是我上述的內容。

(二)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及提出新的設想

在這次活動中,經過過後的反思,我認爲存在着以下幾點不足之處:

1、老師在向幼兒介紹製作方法的時候,有的孩子卻是在張望着他剛剛在擺弄的石頭。課後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紹製作方法這個環節提前到前面,過後在讓幼兒去操作石頭,這樣是否比較能夠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在幼兒操作完材料後,再來聽老師的講解,這時候,太多數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頭給吸引了,而非在老師的.語言上了。

2、由於老師材料擺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兒操作的不便。這個問題在於我課前準備活動時沒有考慮周到,沒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材料的擺放。以前我的觀念是上好一節課就是在你組織的時候孩子們能夠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夠較好的達到你預定的目標,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動,除了活動中老師的指導要到位,能夠讓幼兒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下達到你預定的目標外,老師課前的準備活動也是十分重要的,這裏所說的準備既包括知識方面的準備,也包括老師材料的擺放是否符合幼兒的實際需要,是否便於幼兒操作等等。

3、剛開始的引入過於繁瑣,導致了在後面介紹製作方法,特別是用雙面膠將石頭粘在鞋盒這個重點沒能與孩子交代清楚,導致後面孩子們在操作的時候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我想作爲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除了有較好的組織能力外,還能具備較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如果把你的語言,把你要表達的意思讓幼兒聽明白,這是當前我的困惑,我想也是我們幾個新老師的

困惑。今後,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外,關鍵的就是要找到一條正確的與幼兒交談,交流的“路”,讓孩子能夠“聽”得懂你所要表達的意思,打破孩子與我之間的那堵牆。

4、教師的範例過小,不利於幼兒的觀察。我的範例在這次活動中所起的作用並沒能很好的體現,由於範例過小,就造成了幼兒觀察的不便。本來範例在這個活動中是起到一種示範並協助老師講解方法的作用,可是過想細想,我本未能很好的來體現範例的這一特徵,範例在活動中就象走場一樣,並無其他用處了。

(三)幼兒的創新之處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得到了較好的發揮。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有許多創新之處。如,騰祥小朋友用石頭組合了一個小人,最後用稻草給小人弄了一頭美麗的“頭髮”;予晴小朋友用吸管爲她不倒翁的氣球製作了一條繩子,並且懂得用吸管的摺疊來體現繩子的動態。另外,也有許多孩子對石頭外型觀察的十分仔細,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來創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讓我們刮目相看。

總之,作爲一名剛剛畢業工作一年的年輕教師來說,我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所以在以後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我還要跟老教師好好學習,多看相關方面的資訊,多瞭解有關幼教界的信息,以更多的知識來充實自己,提升專業素養,提高業務水平。除了這些之外,我們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這樣才能做到從孩子出發,瞭解孩子,貼近孩子。

幼兒園教學設計15

活動目標:

1、對觀察小昆蟲、小動物有初步興趣。

2、練習添畫蝌蚪的尾巴。

3、認識黑色,鞏固棉籤畫的'方法。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幼兒有畫棉籤畫的經驗。

物質材料:黑色顏料、棉籤、小毛巾等。畫好蝌蚪身體的畫紙,小蝌蚪的圖片

一、開始部分:

1、用兒歌引出小蝌蚪

小蝌蚪,小蝌蚪,黑黑腦袋細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

2、認識小蝌蚪。

觀看小蝌蚪的圖片,瞭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徵。

二、基本部分:

1、觀察畫面

出示畫紙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發現畫了幾隻小蝌蚪但都沒有尾巴。

2、示範畫法

教師拿出棉籤,用棉籤蘸黑色顏料在每隻小蝌蚪的身後畫出彎彎的(曲線)小尾巴,示範過程中注意提醒小朋友如何使用材料。

3、幼兒作畫

(1)準備材料

每人一張畫紙,一根棉籤,黑色顏料放在桌子中間。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引導幼兒用棉籤添畫小蝌蚪的尾巴。

三、結束部分:

1、將幼兒作品擺放在一起進行欣賞,勵幼兒大膽參與。

2、收拾繪畫用品,組織幼兒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