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橋教學設計(15篇)

橋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作爲一名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橋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橋教學設計(15篇)

橋教學設計1

設計思路:

1、從學生的生活入手,拉近學生與語文的距離。

課堂從學生認識的橋入手,設下懸念以激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求知慾。讓學生在好奇求知中達到學習的高潮,這些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2、重視語言的積累:

針對本課語言優美的特點,引導學生以讀爲主,積累語言,如大量句式訓練,培養語感,爲全面提高語文素養作積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什麼橋?

生:木橋、拱橋。

師:大家知道的真多!圖上畫的是什麼?

生:圖上畫的是一座石拱橋。還畫了橋的影子,其實圖上畫了兩座橋,水上一座,水下一座。

師:有一個小朋友就把水下的橋起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叫“影子橋”(板書課題:影子橋)這個橋字是我們這一節課要求認寫的生字呢,誰有好辦法把它記住呀?

誰能把課題讀好來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題。

二、聽讀課文,想象畫面

師:接下來,我們要用“心”看一場特殊的電影,大家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看誰看到電影最精彩的了。(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閉目靜聽,想象)

師:電影好看嗎?

生:好看。

師:你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石拱橋。我看到了四個石獅子。

我好象看到了小魚快活地遊,我還看到一個小朋友坐在石頭上看魚呢……

師:多有趣的影子橋啊!你們也讀一讀,好嗎?

三、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大家都是二年級的小同學了,已經懂得了好多識字方法了,對吧?那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你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吧。好!開始讀書吧!(我們今天這一課的生字可真不少呀,你們都會認了嗎?現在請同桌互認生字詞吧。)(我們還是象平時那樣如果同桌讀得都正確,你就誇誇人他,如果同桌還不會讀你就幫幫他)好,開始同桌互讀生字吧!

都會認生字了嗎?剛纔老師看到好多同學都給同桌豎起了頂瓜瓜了呢。詞語娃娃最着急了,它們最想考一考看小朋友們是不是真的認得它們了。大家看到大屏幕,認得了的就大聲地喊出它們的名字來,還不認得的你就誠實地把手舉得高高的,好嗎?

生字寶寶它可不願意上大屏幕,它們想讓鍾老師幫個忙,用開火車的形式檢查一下看是不是每一個小朋友都認出它來了。好!哪列小火車先開起來呀?(開得真順利!暢通無阻!真不錯!好樣的!)

看來詞語娃娃和生字寶寶都難不倒你們,現在他們又跑回到課文裏去了。

四、自讀課文,交流感受

它們請同學們再自由讀一讀課文,用橫線劃出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課文)已經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的同學也可以讀給你們小組裏的同學聽並說說你爲什麼喜歡它。

師:誰願意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呀?看,我們班的小勇士可真多呀!

生:我最喜歡這一句:“風兒吹來,水面像奶奶的臉,起了好多好多皺紋”。這是一句比喻句,一讀這句子,我就想起奶奶。

(你說得真好,真讓老師佩服!更讓老師佩服的是還有好多同學都學會了傾聽同學的發言了呢!)

師:你能用“……像……”說一句話嗎?

生: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我。

生:我還喜歡這一句話:“只要有人來釣魚,我不是向水裏拋石子,就是大聲吆喝。”我覺得這個小朋友很喜歡魚,不想讓別人破壞魚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喜歡這一句:“聽爺爺說,這橋很老了,是爺爺的爺爺那時候修的'。”感覺有趣極了。

師:聽你讀,好象是爺爺修的,一點也不古老,能再試讀一次嗎?(生再讀)

生:我最喜歡這一句:只要有人來釣魚,我不是向水裏拋石子,就是大聲吆喝。因爲我覺得這個小朋友很喜歡魚。

生:我也喜歡這一句,但我有不同的意見,這個小朋友是喜歡影子橋,所以不喜歡有人釣魚,他就扔石子,還大聲吆喝。

生:我喜歡:”一忽兒躥上橋面,一忽兒又跳進水裏。“感覺魚兒活潑又可愛,它們是在藏貓貓吧?

,《影子橋》教學設計

師:你也活潑可愛,能用“一忽兒……一忽兒”說話嗎?

(生練習說話)

生:老師,我一直說不好“躥”字,我可以改成“跳”嗎?

師:可以,但應該說出他們的不同之處。我們來比較以下兩個句子:“我在山間小路上散步,走着走着,突然看見一隻小兔子從草叢中躥出來。”“我在山間+小路上散步,走着走着,突然看見一隻小兔子從草叢中跳出來。”(學生讀,比較)

生:感覺“躥”比“跳”的動作快。

師:那課文這一句話就應該讀出快和突然的感覺,××同學,老師相信你也一定能讀好。

生:老師,“站在橋上往下看,河水清清,水底有許多五顏六色的小石子,還有好多好多的小魚游來游去。”這句話好美好美呀。

從你的讀書中老師已經有點美的感覺了,誰再來試一試,把它讀得更美一些呀?(學生

師:從你的朗讀中確體會到了它的美,喜歡這一句的同學一起美美的讀一讀吧!注意一邊讀一邊想象文中的畫面。

師:石拱橋爲什麼待在這兒,魚兒還可能在幹什麼呢?

生:石拱橋在照自己的影子,魚兒在玩跳高遊戲吧?我想它們是想象陸地的景色吧!

[兩個簡單的問題,給了學生思維的廣闊空間,真正實現了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生:老師,爲什麼課文題目不叫“石拱橋”,而叫“影子橋”呢?

師:同學們,你們認爲呢?

生:我覺得是因爲“影子橋”比“石拱橋”更有趣些,大家一看到這個題目就會喜歡上這篇課文。

師:說得真好!看樣子,取一個好的題目對一篇文章來說很重要。還有其他理由嗎?

生:哦,我知道了!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水中的影子橋,不是石拱橋,書中的小朋友最喜歡的也是影子橋,題目當然是 “影子橋”。

四、美讀全文

師:白天的影子橋多美啊!可是書中的小朋友不知道,夜晚的影子橋更美了。同學們閉上眼睛,讓心飛到那兒去看一看吧。(同時播放音樂)

師在音樂聲中輕聲描述:夜晚,周圍多麼安靜啊!青蛙在呱呱呱,小蟲子在草叢裏低聲唱歌。月亮也慢慢的升上了天空。看到了嗎?

(學生有的說看到了,有的說沒看到)

師:看到了的同學給大家描述描述。

生:我看到晚上安靜極了,幾隻小青蛙在荷葉上呱呱的說話,小蟲子在草叢裏唱着歌。

生:我看到月亮出來了,月亮的影子就在影子橋旁邊晃動。

生:我還看到了小魚都睡覺了。

生:我看到螢火蟲打着燈籠在影子橋周圍飛來飛去。

……

師:多麼迷人的影子橋啊!讓我們在音樂聲中再來自由地朗讀一遍。

五、暢反欲言,品嚐收穫

師:學完課文,你有什麼收穫?你還見過什麼有趣的倒影?

生:我知道“一忽兒”就是“一會兒”的意思。我會讀課文了。我會用“……像……”說比喻句。我洗臉時,臉盆裏有倒影。公園的池裏有樹的倒影,還有船、藍天、白雲的倒影。

師:你喜歡橋嗎?

生:喜歡。

師:請你收集一些橋的圖片,下節課我們來欣賞。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把閱讀的時間還給了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體驗,交流心得,並沒有非要把課文講得怎樣深或怎樣透。

我們看到,學生喜歡的句子不同,對課文、句子的體驗也是不同的,有的讀出了句子的美,有的讀出了比喻句,有的還能用詞說話,還會給詞換不同的說法——由於老師沒有設定統一的問題,沒有指定必須的學習任務,所以學生能夠名抒己見。

遺憾之處:朗讀的辦法由教師所決定,這方面又限制了學生的喜好。

我發現了……

橋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認識8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合作探究“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爲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遊戲導入,感知給予的快樂

(吃蛋糕比賽。)

(出示大屏幕),有三塊蛋糕,第一塊5寸大,第二塊7寸大,第三塊10寸大。

1、現在要和你的對手比賽誰吃的蛋糕多,我們假設你們吃的速度一樣快,你先吃哪一塊?

2、下面進行第二輪測試,還是這樣三塊蛋糕,你的對手也是一個孩子,已經幾天沒有吃飯了,很餓很餓。你和他比賽誰吃的蛋糕多,你先吃哪一塊?

3、總結:

你們讓我很感動,因爲你們不僅聰明,還很善良很可愛,有一顆樂於付出,樂於給予的心。爲此,我要送你們一句名言,是我從書中讀到的──“給於是快樂的!”(學生齊讀)希望我們永遠記住這句話。那麼,假如需要你給予別人的不是蛋糕,而是你的鮮血,你的骨髓,你還能做到嗎?如果不僅僅是鮮血和骨髓,還有生命,你還能做到嗎?我們可以不立刻回答,但不能永遠迴避,我們要在學習中思考。

今天這節課,張老師想和大家共同學習一篇以“給於是快樂的”爲主體的文章。看老師寫課題,字要寫得橫平豎直,端端正正。

(板書課題。)

1、齊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

2、導語過渡: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發生在杭州和臺灣花蓮之間的故事,因爲真實,因爲就在我們身邊,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格外感動,我想你們也一樣,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故事,看看到底是什麼感動着我們?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難讀的字或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字詞讀音:

凋零 綻放 輾轉 步履匆匆 突如其來

空曠 暫停 身軀 白血病 同胞

3、學生自由讀課文:

⑴ 小組交流:

對學習小組內的學習夥伴讀幾遍你覺得特別令你感動的句子和段落。

⑵ 全班交流。

(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句子以及感動的原因。)

三、深入閱讀文本,整合資源,深刻體會

1、導語:

故事發生在──1999年9月22日早晨

誰──小錢

什麼事──患了白血病

2、重點句理解:

這個剛滿18週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花朵,惟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⑴ 齊讀;

⑵ 你讀懂了什麼?理解“白血病、凋零、綻放(反義詞)。”

白血病就是血癌,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治癒。

⑶ 18歲,如含苞欲放的花朵還沒來得及開放,如初升的太陽還沒來得及普照大地,小錢因爲患了白血病而掙扎在死亡線上,年輕的生命危在旦夕,尋找適合移植的骨髓刻不容緩啊。但是,不幸的小錢又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於在我們祖國的臺灣找到了適合移植的骨髓。

3、全班交流?預設重點句:

⑴ 在同一時刻,海峽彼岸的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骨髓移植專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進手術室:

① 理解“同一時刻”“步履匆匆”;

② 爲什麼李博士會步履匆匆?

③ 有感情朗讀。

⑵ 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纔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① 齊讀,你讀懂了什麼?

② 理解“沉着”。

③ 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爲什麼李博士仍沉着地站着,青年還靜靜地躺着?他們可能會遇到怎樣的危險?

④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⑤ 小結:

李博士和青年急小錢所急,想小錢所想,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們的精神多麼難能可貴啊!

4、昇華情感,體會“生命橋“的含義,學習第七節:

⑴ 導語:

經過李博士不分晝夜的奮戰,由於臺灣青年那血濃於水的無私奉獻,小錢得救了。

⑵ 齊讀最後一節。你又讀懂了什麼?

⑶ 教師小結:

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四、總結詩朗誦

寶島臺灣同大陸被臺灣海峽所隔,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無法割斷的,這種血脈親情就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讀)。這座用愛心架起的生命橋將永遠屹立在兩岸同胞的心中。在此,老師借臺灣當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一首詩來結束我們今天的上課。鋼琴曲伴奏,朗誦《鄉愁》。

五、想象拓展,啓迪心靈

根據國際上骨髓捐助的有關規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內是不能見面也不能知道對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後就可以了。我們來想象一下,一年以後的某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骨髓的臺灣青年相遇了,會是怎樣的場景?小錢會對那位臺灣青年說些什麼呢?

六、板書設計

杭州 臺灣

骨髓

小錢────年輕人

橋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及設計理

本次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選自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話題是“未來的橋”。這一單元以“我們身邊的科學”爲主題組織教材內容。本組第32課《蘭蘭過橋》一課,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料橋。課後,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了讓學生自己設計未來的橋的要求。學完《蘭蘭過橋》一課後,學生會產生極大的設計未來之橋的願望。這節口語交際課上,他們會在與同伴的交流合作中得到啓發、獲得靈感,生髮出更多的、豐富多彩的對未來的橋的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對於第一學段的“口語交際”要求是:“有表達的自信心,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設計本課教學時,力求貫穿口語交際教學的理念和學段要求,以學生爲主體,從學生感興趣的動畫人物入手,多種方式創設口語交際情境,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使學生在生活式的情境中自由交際,有表達的願望和自信心,同時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交際情境中暢談自己設想的未來之橋,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

2、引導學生學習具體清楚、有條理地介紹自己設計的橋,評一評誰設計的橋好,培養學生的交際興趣、評價能力及審美情趣。

3、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中學習傾聽、質疑和評價。

三、教學準備

1、教師製作課件。

2、課前安排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橋,蒐集關於橋的資料、圖片或向別人請教有關橋的知識,看一看、問一問各種橋有什麼不同,各有什麼特點等。

3、在《蘭蘭過橋》一文學習之後,安排學生思考“未來的橋會是什麼樣子?”,再把想象中的橋畫下來,上課時帶來。

四、教學過程

(一)引導回顧,談話導入

1、課前板書好“橋”字,開課齊讀。

2、你在生活中、電視上、網絡中見過什麼樣的橋?結合你們課前蒐集的橋的圖片或資料,介紹給小朋友。(指名說)

3、(課件出示教師蒐集的橋的圖片)仔細看,想一想:你喜歡哪一座橋,爲什麼?(指名說)

4、談話:從古到今的橋樑師設計、建造了一座座美觀、實用的橋,造福後代子孫。那麼,你們長大了,你們老了,你們的子孫老了的時候,又會有怎樣的橋呢?今天這節口語交際課,我們就來談一談“未來的橋”。(板書:未來的橋)

【設計意圖:教師先和學生一起回顧生活中已有的橋,在豐富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引入說話題目,學生會興趣盎然,思維活躍。】

(二)創設情境,指導方法

1、創設喜羊羊請小朋友幫忙的情景,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播放錄音:小朋友們,我們最近碰到了一個難題:灰太狼想抓我們,在羊村周圍挖了一條又寬又深、跳都跳不過去的溝,我們已經幾天不能到青青草原上吃草了,羊兒們都餓壞了,這可怎麼辦呢?小朋友們,請幫我們想想辦法吧!

2、指名說各自想出的辦法。

3、喜羊羊在大家的提示下想到建造一座伸縮橋。認真聽喜羊羊介紹他設計的伸縮橋,想一想:喜羊羊是怎麼介紹的?你喜歡他設計的橋嗎,爲什麼?

出示圖畫,播放錄音:

小朋友們,這是我設計的伸縮橋。它主要由木頭和樹藤建成,能伸能縮。收起來時,它就像一箇中間空心的木頭樁子。在羊兒們要出村時,用遙控器打開開關,它就可以伸長,搭成一座橋,橋面平平的,橋身長長的,兩邊有軟樹藤圍成的護欄。不用它時,就可以用遙控器把它收回去,可不能讓灰太狼通過呀!它是綠顏色的,從遠處看,它和草的顏色一樣,不會輕易被發現。最重要的是,我在橋頭設計了一個分辨儀,這個分辨儀能識別狼和羊,判斷出站在橋前的是狼還是羊。只有來者是羊時,遙控器纔會起作用,橋才能延伸,讓它從大溝上過去。

4、指名說:你喜歡喜羊羊設計的這座橋嗎,爲什麼?

5、小結:介紹橋時,可以先說說它的名字,再介紹它的.樣子,它有什麼作用,還可以講講這座橋不同於其它橋的地方等等,只有把自已設計的橋介紹清楚了,別人纔有可能也喜歡你設計的橋。

【設計意圖:喜羊羊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動畫人物,用他創設請求幫助的情景,學生會很快被吸引,煥發出濃厚的交際興趣。他們積極開動腦筋幫喜羊羊想辦法,在告訴大家自己想到的辦法時,自然而然地開始了口語交際的練習。教師小結介紹橋的方法,其實是將口語交際的方法指導滲透其中,爲下一步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評比激趣,互動練說

1、創設喜羊羊想和學生比一比的情景,指名學生介紹自己設計的橋,其他小朋友想一想:他是怎麼介紹自己設計的橋的?你喜歡他設計的橋嗎?

2、指名說一說:你喜歡他設計的橋嗎,爲什麼?聽了他的介紹,你有什麼疑問嗎?

3、你設計的橋又是怎樣的呢?四人小組說一說、評一評。

課件出示要求:

(1)講的同學展示自己的圖畫,聲音響亮地介紹自己設計的橋。

(2)聽的同學想一想:聽了他的介紹,你有什麼不明白的、需要問的嗎?

(3)小組成員都講完後,推選出一位設計得最好的同學。

4、指名組內推選出的選手在全班進行介紹。

5、你覺得誰設計得好?誰介紹得最清楚?

【設計意圖:激動人心的“評比”環節是口語交際的良好訓練時機,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得到了充分體現。交際中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更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說、問、議、評中有更多地參與機會,有效地訓練了他們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和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評判意識。】

(四)巧設情境,發展語言

師戴頭飾扮演慢羊羊村長,招聘“小小設計師”。學生做應聘者,回答教師提出的一些關於橋的問題。

【設計意圖:設計招聘的情境,使得學生交流的話題貼近生活。訓練的形式也是師生面對面地交談,與生活實際狀況比較吻合。學生課堂上學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頗具實用價值。】

(五)再設情景,拓展訓練

1、再次創設情境,村長把 “小小設計師”設計的橋都建好了。想請你再編一個發生在橋上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2、指名講故事。

【設計意圖:以講發生在橋上的故事爲契機,再一次創造口語交際的興奮點。因爲橋樑是學生自己設計的,所以他們都能編出生動有趣的故事。孩子的情緒達到高潮,使“招聘小小設計師”這個環節進一步拓展延伸,學生從中獲得了成功的滿足感,也使學生的個性設計、豐富想象變得更加實用。】

(六)課堂小結,引發嚮往

孩子們,這節課,你們介紹了這麼多神奇的、有特色的未來的橋,每一座橋都是一個夢想,(教師邊說邊給板書中簡筆畫的橋塗上顏色)讓我們帶着這個美麗的夢長大吧!老師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能看到這些神奇的未來的橋!

(七)佈置作業,課外拓展

1、捏一捏:用橡皮泥捏一捏你設計的橋。

2、講一講:除了橋,你還想設計未來的什麼?它是怎樣的?講給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用橡皮泥捏一捏自己設計的橋”,將課內和課外結合起來,把動手和動腦結合起來,還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時反思自己設計的橋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說說自己設計的未來的其他事物,可打開學生的視野,拓寬交談的範圍,延伸課內所學的知識;在與家長交際時,也將再一次地鍛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橋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⒈寫田字格里的四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

⒉正確認讀十二個生字。

⒊藉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⒋瞭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想像的奇妙。

重難點分析:

通過課文的閱讀,使學生了解課文中介紹的彩虹美麗奇特的景象,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對自然的熱愛。

課前準備:

圖片、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與設計說明: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聯繫生活,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並結合生活說一說:這是什麼?它像什麼?

2、師:這節課我們就學習與彩虹有關的一篇課文(出示課題)。

3、說一說:“七彩”指哪些顏色?(介紹科普知識)

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進行科普教育,實現學科的整合。

*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打開書指讀一遍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詞、讀不通順的語句畫下來,多讀幾遍。

2、師範讀課文。

3、小組合作,認讀識字。

4、師出示帶生字的詞或短句,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認讀記憶生字。

去掉拼音讀一讀讀生詞、生字。

教師先不要範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讀,使學生在自讀中熟悉生字詞。

教師的範讀,可以達到正音、指導的作用。

在認讀生詞和生字時,教師有意識的從簡到難,幫助學生在課文的語境中循序漸進地認識生字、新詞,有利於很好的記憶。

*再讀課文,深入品味。

1、學生在小組內自由讀課文。同組同學互相評價指正。在小組內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不懂。

2、師指兩個小組試讀課文,其他小組評價指正。

3、逐段指導朗讀,各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和問題。

指導學生藉助“那是用七彩的絲綢結成的橋。”感悟七彩橋給人的輕盈飄逸之感。

*理解“傾泄”的意思。

引導想像站在橋上摘星星的情景,學生做一做動作。說一說:星星摘下來你想用它做什麼?

4、指名配樂朗讀課文第三段,其他同學想像課文描寫的奇妙景觀。

5、小組互相讀課文,每個人都說一說在讀時自己頭腦中所想像的畫面。

6、說一說:你見過彩虹嗎?看到美麗的彩虹你想到些什麼?

學生在讀中欣賞、讀中體會、讀中評價,既欣賞了別人的'朗讀,又欣賞了自己的朗讀,還發展了評價能力。

一系列的引導想像交流,發展了想像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激發想像力。

*指導書寫生字

1、師引導學生觀察所寫生字,注意字的間架結構及佔格位置。

2、學生獨立書寫。提醒學生在自己寫生字之前,先觀察字的結構,然後再下筆。

觀察教師的範字書寫,是學生寫好字的基礎。要求孩子書寫認真並寫規範。

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意識。

*課內延伸

1、收集描寫彩虹的詞語、句子或詩,摘抄下來。

2、把你看到彩虹後的奇思妙想寫下來,讀給爸爸媽媽聽。

積累語言,豐富學生的知識。

橋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愛橋的原因。

2、品味文章優美而富有韻味的語言。

3、學會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以橋樑專家茅以升語:“橋是什麼?不過是一條板凳。兩條腿架着一塊板,板上就可以承擔重量。把這板凳“跨”過一條河,或是一個小谷,那就形成一座橋。”及唐文學家張鷟“望之如初月出雲,長虹飲澗。”從功用與審美兩個角度導入,引出畫家眼中的橋(吳冠中的幾幅“橋”的畫),進而簡介作者,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藝術風格,爲本文感受橋之美作鋪墊。

(資料:吳冠中教授,江蘇宜興人,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他是當代著名的畫家,在中國乃至世界畫壇都具有極大的影響,最早畫的作品多以江南水鄉爲題材,畫面充滿詩意,他特別重視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同時他也是出色的美術教育家、散文家。)

二、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1、注意這些字詞:

煞它風景發悶弧線拂纖細駐足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前瞻後顧

2、從文中找出揭示“橋之美”的句子。

明確:不過我之愛橋,並非着重於將橋作爲大件工藝品來欣賞,也並非着眼於自李春的趙州橋以來的橋樑的發展,而是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以審美的眼光來看橋,注重橋在不同的環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三、探尋作者筆下的橋,感受“橋之美”

1、爲了說明橋的美,文中列舉了大量的例子,請大家按照文章的行文順序將它們畫出。

明確:烏鎮蘆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風雨橋、《清明上河圖》中的橋、鐵索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等。

(結合課文語句注意區分出例子是從正反兩個角度來說明“橋之美”:

正面──烏鎮蘆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風雨橋、《清明上河圖》中的橋、鐵索橋;反面——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等)

2、本文第四、五兩段有描述橋的語句,讀一讀,說一說“橋之美”美在何處。

①品析這些橋,結合文本,用“橋之美,美在”的句式,概述文中所說到的橋的美。

(備:烏鎮小河兩岸的橋之美,美在與密密的葦叢配合的開闊疏朗。

江南細柳下的橋之美,美在與纖弱的細柳配合的剛柔相濟。

長橋之美,美在與嫺靜的水面配合的靈動和諧。

風雨橋之美,美在與險峻的山峯、湍急的流水配合給人的安閒、自在之感。

②吳冠中先生以具體的闡釋啓迪我們認識橋樑之美,歸結起來,我們在生活中從哪些藝術角度就可以欣賞到各種橋的美呢?

明確:以審美的眼光來看橋的形象是否能和周圍的景物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形體的搭配、色彩的`調和、強弱的對比,動靜的配合……)。

四、與《中國石拱橋》之比較

相同點:都以“橋”爲說明對象;均採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都用了舉例子的方法。

不同點:內容上,《橋之美》從審美角度說明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中國石拱橋》從建築工用角度重在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

語言上,《橋之美》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描寫抒情語言比較多,《中國石拱橋》是較爲規範的說明文,語言科學、平實。

五、作業

1、收集有關橋的詩文,瞭解瞭解文人眼中的橋。

2、請模仿《橋之美》的寫法,寫出你的“之美”。

(注意:用描寫抒情語言抓住事物某方面特點,抒發自己獨特體驗。)

橋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 學會“橋、加、利、米、進、入、國、車”8個字,會認“造、重、量、童、鍾、擔、汽、通”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橋的奇妙,從而培養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4、 通過“說說畫畫做做”,讓學生髮揮想象力,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橋展現出來。

教學重難點: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橋的奇妙,從而培養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談話導入,板書課題:奇妙的橋,相機學習生字“妙”,生詞“奇妙”。

個別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遊戲識字。

1、 大家想去看看這些奇妙的橋嗎?趕快讀一讀課文!圈出生字。

2、 檢查生字。

3、 過生字橋。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讀課文,要求把語句度通順,把自然段標出來。

2、 老師範讀,學生認真聽,想想課文講了什麼?

3、 指名回答。

四、學習1、2自然段,感悟朗讀。

1、 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

(3)指名讀。

(4)說說你見過的橋是什麼做的。

(5)齊讀第1自然段。

2、 學習第2自然段。

(1) 如果有一座橋是用玻璃做的,想想會是怎樣的呢?

(2) 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

(3) 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4) 能不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覺玻璃橋的.奇妙?指名讀。

(5) 分小組,邊讀邊想,如果你站在這座橋上,會怎麼想?

(6) 說說感受。

(7) 一起讀2自然段。

(8) 齊讀1、2自然段。

五、學習寫字。

1、 出示要求會寫的字,你們還記得它們嗎?齊讀生字。

2、 找找有幾個獨體字。

3、 你有好辦法記住它們嗎?說一說。

4、 範寫生字。

5、 學生練習寫。

6、 展示作業。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詞。

二、複習討論學習第2自然段的學習方法。

三、自主學習3、4自然段。

四、說說畫畫做做自己想造什麼樣奇妙的橋。

五、學寫生字。

1、 出示“橋、進、國”。齊讀。

2、 你有好辦法記住它們嗎?說一說。

3、範寫生字。

4、學生練習寫。

5、展示作業。

板書設計:

奇 玻璃橋 12米 8米 18噸 晶瑩透亮

妙 紙 橋 15米 3米 完全不必擔心斷裂

橋 鹽 橋 萬丈 通行無阻

橋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深刻感受老漢危急時刻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自己扛起來的人格與精神。

2、積澱情感,讓學生在塑造的情境與氛圍中感情朗讀課文,得到語感的有效提升。

3、在語言情境中,體驗生命的意義,促進生命的成長。

【教學重點】

領悟老漢每一次舉動的內涵與精神。

【教學難點】

突出對比,營造氛圍。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聊天

1、說說表示很高興的成語

2、說說表示很害怕的成語。

二、營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

1、出示課件(帶聲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或想到了什麼?

2、假如這樣的情景就發生在你的身邊,你會有怎樣的反應?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三、檢查預習情況

1、請五名同學,按順序,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2、糾正讀錯的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讀生字。

4、本文的主人翁是誰,寫的是一件什麼事?

四、初步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

2、思考、討論:

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講的是什麼。

五、學習課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與人們的恐慌

1、自由讀文,把文讀通,把文中能帶給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讀幾遍。

2、隨機交流:

哪處讓你最害怕,就讀那一處。(隨機詢問:你幹嗎害怕?)

點拔語(可隨機改變):

⑴第一句:像潑,像倒,大雨滂沱,能讀得這麼輕嗎?

⑵第二句:洪水已經追着你的屁股了,還能這樣無動於衷嗎?

⑶第三句:一會兒工夫,從腳,到膝蓋,到大腿,洪水真是肆無忌憚,把你看到的洪水讀出來。

⑷第四句:此時此刻,洪水像什麼?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樣露着猙獰面目的洪水讀出來。

3、洪水中的人們是怎樣的反應,從哪裏體會到?

4、想象一下:

你擁我擠、跌跌撞撞的人們像瘋了似的折回來,會是怎樣的表現?

5、人們就是這樣被逼入了危險的絕境,讀一讀。

(出示──東西沒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橋。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橋教學設計8

一、教學要求:

1、瞭解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經過,學習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2、理清課文條理,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理解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奪下瀘定橋的。

2、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設備及本課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瀘定橋是一座橫跨在大渡河上的鐵索橋,誰能介紹大渡河的有關情況?(多媒體顯示湍急的水流撞擊兩岸高山峻嶺圖象,播放陣陣水流聲。)

2、紅軍爲了北上抗日,必須奪取被敵人佔領的大渡河的唯一通道——瀘定橋(畫面切入瀘定橋),可是敵人妄想阻擋我軍北上抗日,他們想出了什麼詭計?我軍如何粉碎這一陰謀?

3、命令只要求“奪下瀘定橋”,那課題爲何要說“飛奪瀘定橋”?(緊扣題眼飛和奪,顯示:搶時間攻天險)

(二)、學習第三段

1、輕讀三至五自然段,要求:圍繞“搶時間”嘗試提問。

2、顯示:

a、爲何要與敵人搶時間?

b、戰士們是怎樣克服重重困難把敵人拋在後面,在搶時間一戰中取得勝利的?

3、提問:戰士們碰到什麼困難?怎樣克服?這兩部分內容可以用“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語串聯起來。戰士們的精神可歌可泣,誰來讚一讚他們?

4、顯示:雖然,但是。他們啊!

5、小結:戰士們個個英勇,個個機智,他們與敵人鬥智鬥勇,靠着英勇與機智,在與敵人的援兵搶時間這一關鍵的一戰中取得了勝利。(顯示:英勇機智)

6、指導朗讀:要求:讀出戰士們克服困難的決心,語氣堅定。

(三)、學習第四段

1、雖然兩個旅的援兵被我軍拋在後面,沒能趕來支援防守瀘定橋的兩個團,但這兩個團的敵人仍然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他們憑的是什麼?

2、指讀第六節,思考。

3、用“因爲/所以”這組關聯詞明白敵人瘋狂的原因。(一:天險;二:人險)

4、顯示瀘定橋,出現有木板和木板被抽掉的對比畫面,播放震耳欲聾的濤聲,體會敵人的.險惡用心。

5、面對敵人的瘋狂,我軍馬上發起總攻,他們是怎樣進行這場惡戰,攻下天險的?

6、輕讀七至八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戰士們奮不顧身的句子多讀幾遍。

7、顯示: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 )短槍,( )馬刀,( )手榴彈,( )敵人( )的槍彈,( )向對岸衝去。

(1)指名填寫(同步顯示答案),學生動手完成課後填空。

(2)指導朗讀,重讀突出英雄大無畏的豪邁氣概。

(3)分組讀(四組比一比,看哪組讀得最有氣勢)

(4)戰士們面對困難毫不畏懼,勇往直前。(顯示:勇往直前)

8、播放錄像,感受當時的戰鬥場面,注意觀察二連突擊隊員們的表現。(注:本錄象取自電影《飛奪瀘定橋》)

9、顯示:戰士們有的;有的;有的。

10、練筆:發揮想像,渲染激烈的戰鬥場面。

11、學生交流。

12、他們的英勇行爲真令人欽佩,讓我們來贊一下二連。顯示:他們!

13、說話訓練:說出戰士的英勇氣概,你的讚美之情。

14、突擊隊員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終於衝到了對岸,可是戰鬥卻並沒有結束,戰士們又碰到了什麼困難?是怎麼克服的?戰鬥結果怎樣?

15、引讀第八自然段。(由點及面)

16、結合所看過的戰鬥畫面,想象戰士們衝進城去後的激烈搏鬥場面。口頭練說。

(四)、學習第五段

1、奪下瀘定橋,使紅軍主力安全渡過天險大渡河,北上抗日。播放大軍北上畫面。(錄象取自電影《飛奪瀘定橋》)

2、輕鬆、愉快的語氣齊讀。

(五)、複述課文

誰能嘗試按事情發展順序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五、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蒐集抗日故事,班內召開故事會。

橋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能觀察圖畫,理解畫面內容。

2、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3、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他們的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觀察畫面,合理想象。

2、運用準確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導語

同學們,你們能說說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看一幅猴子串起來的圖畫。

一、看圖說話,理解圖意。

1、仔細看圖,說說圖畫內容。

2、小組討論:爲什麼要架一座猴橋?

3、設計對話:在架橋之前,猴子們會想些什麼辦法?他們會說什麼?

二、延伸故事情節,在交際中訓練語言。

1、在架橋的'過程中,他們會遇到什麼困難?

2、走在橋上,猴爺爺會說些什麼?小猴及架橋的猴子們又會說些什麼?

3、過橋後他們還會怎麼樣表達自己的心情呢?

三、夥伴合作,看圖編故事。

1、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編一個故事,選擇喜歡的角色,設計對話。

2、與夥伴一起講故事給大家聽,並表演給大家看。

3、評選最佳故事大王。

四、拓展交際。

回家後,把猴橋的故事講給親友聽。

橋教學設計10

一、 選定主題

期中考過後,我開始了第三單元的教學。第三單元學的是有關建築園林、名勝古蹟的說明文。其“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的主題就是《說不盡的橋》,我認爲這個主題便於學生開展活動,於是我選定了它。

二、組建團隊

由於3班平時參與活動的熱情較高,我決定就讓3班與橋文化來一次親密接觸。3班共有52個學生,按桌椅的排列情況分成4個小組。我就以這四個小組爲單位組建了四個活動團隊,分配以賞橋、寫橋、畫橋、知橋的學習活動任務,並由各組長全權負責活動的組織與進度。

三、 制訂計劃

參照課本上的活動,我給每一組的具體活動任務分別是:

1、賞橋:蒐集並整理、歸納相關材料,設計創作一版手抄報和一版剪貼報(小組全員合作完成)。展示成果時由小組派代表上講臺解說主題、版面設計和材料選取等方面的內容。

2、寫橋:仔細觀察一座橋,並瞭解、蒐集有關它的修建情況等資料,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紹性文字(小組成員個體完成)。小組討論(教師做指導)找出最符合要求(介紹性)的文章與最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展示成果時由小組派代表上講臺朗讀範文,朗讀完後,要求第4小組(他們組出競賽題)同學說說兩篇文章哪一篇更符合“介紹性文字”這個特點,爲什麼?並結合平時學說明文的經驗,說說他們在文章裏都聽到了哪些有關於說明文的知識點。

3、畫橋:設想未來的橋是什麼樣子的,畫出來(小組成員個體完成)。小組討論找出符合要求(未來)的作品。展示成果時由設計者們分別上講臺展示創作並介紹自己的設計理念。

4、知橋:蒐集並整理、歸納相關材料,擬出競賽題(小組全員合作完成)。將題目分成必答題、選答題和搶答題三種類型,題數靈活把握,以競賽時間20分鐘爲宜(教師做指導)。競賽時由本小組指定念題員、記分員、記時員並組織紀律,其餘三組作答。

四、開展活動

我給學生三個週末的時間準備,初定在第15週週一展示。我強調全員參與,並輔以“獲贊”機制,明確論“功”行“賞”,多做事情多得贊,獨立完成的作品,越優秀贊越多。各組長組織、協調小組成員,並如實記錄他們參與的積極程度。

五、展示成果、反思總結

第15周剛好是本年段的教研周,我們備課組長安排我開課。於是我決定把這次綜合性學習作爲公開課的內容。

我將這節課分爲四個環節:

1、教師導入

2、分小組展示、

3、教師總結、

4、佈置作業。

分小組展示是整節課的重點,大約佔40分鐘,在每個小組展示後,我也有給予適當點評,但課堂主要還是交給學生。

橋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掌握要求會寫的生詞。

2、背誦課文的第三、六、七自然段。

能力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知道紹興的橋、船各有哪些特點,它們與當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麼關係。

2、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展現文中描寫的情境,體會細節描寫及疊句的使用,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江南水鄉紹興的水、船、橋、人之間的和諧美,激發學生心中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紹興的橋、船各有哪些特點,它們與當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麼關係。

 教學方法:

朗讀與分析,提問與討論,背景資料的引入。

 學情分析:

學生曾經學過《水鄉行》這樣的關於江南風情的文章,對她的風土人情並不陌生。因此,注重加以聯繫與遷移,讓學生深刻的體會蘊含其中的情感。

教學準備:舒緩優美的樂曲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引入

(出示部分紹興的橋和烏篷船的圖片)

1、 簡單介紹魯迅的故鄉——紹興

2、 齊讀課題: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標出生詞,爲生字擴詞。標註自然段。

交流彙報

2、推薦朗讀。要求爲本文分段。想一想每段主要寫了什麼。

3、交流討論

4、默讀課文。

思考“紹興的船,紹興的橋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你是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你從中體會或感受到了什麼?

學生彙報

老師相機介紹坐烏篷船的規矩

4、指名讀

想一想:坐烏篷船有什麼樣的規矩?

5、推測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規矩?

 三、作業超市

1、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找一找紹興的橋和船有着怎樣的特點。

3、查閱相關的資料,瞭解更多的知識。

第二課時

一、銜接引入

談談坐烏篷船的獨特規矩。(脫鞋,不準晃動)

二.深入理解,分析感悟

1、默讀其餘的自然段,找一找紹興的橋和船有着怎樣的特點

2、學生在小組裏合作完成

3、交流彙報

紹興船的特點

紹興船是用手搖的。

船伕的划船技術很高強

坐烏篷船是一種享受

船的種類多

4、讓學生通過具體詞句、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到紹興的烏篷船

(是柔和的、是靈動的,是快樂的,是充滿情趣的,是童年的“夥伴”,是水鄉孩子的“搖籃”……)

預設:

橋多

橋頭有故事

體會到紹興的橋

(造型各異、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踩滿了孩子成長的足跡、承載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記憶……)

5、紹興的橋、船和當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麼關係。

6、學生獨立思考,交流彙報

預設:擁有水鄉孩子特有的“生在水邊,行在橋上”的經歷。

能夠隨時欣賞如詩如畫的水鄉風情。

晚上還可以在橋頭聽故事。

請用“紹興的孩子真_______

________,因爲_______________。”談談你的感受。

四、情感朗讀,總結全課

師:水鄉的孩子不僅愛聽故事,還愛猜謎語呢。

學生猜謎語,謎底作結。

(帶着紹興孩子的盛情邀請,帶着對美麗水鄉的嚮往,我們再次走入那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

配樂朗讀

橋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理解皮巧根用“愛心”爲人們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橋。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爲什麼大家一直叫這麻橋爲“皮巧根橋”。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引導點撥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小澤征爾的判斷》,下面請同學做導學案上的溫故互查。

1.教師談話啓發。同學們見過什麼橋?(生答:見過木製的小橋、堅固的石橋、混凝土橋、立交橋……)

2.今天學的這篇課文也是與橋有關的,課題是《皮巧根橋》。(板書課題)這是一座什麼橋呢?人們爲什麼把它叫“皮巧根橋”呢?

二、閱讀感悟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畫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 2.解決導學案上設問導讀。

三、自學檢測(解決導學案“自學檢測”)

四、合作交流

細讀課文,四人小組合作,解決課件“閱讀提示”提出的問題。

1.剛纔我們初讀了課文,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是我們進一步讀理解課文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是進一步閱讀理解課文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要根據課後的“閱讀提示”提出的問題,去閱讀,去交流解決,深刻地感悟課文。請同學們讀一讀“閱讀提示”,看看“閱讀提示”給同學們提出了哪些學習任務。(看課件)(1)皮巧根皮巧根爲什麼要架橋?(2)是怎樣架橋的?(3)爲什麼人們有了新橋,還是那樣喜歡叫“皮巧根橋”?

2.學生交流。(圍繞“閱讀提示”默讀課文,自主學習。)

五、展示點撥

(1)皮巧根爲什麼要架橋?

(生答:因爲上學路遠,跳過急水河比較近,可是要跳過急水河還有人掉進河裏,發生危險,在河上架橋會很方便。) ①指名讀一讀課文第1至第8自然段。 ②讀了這些自然段的內容,你體會到了什麼?(生答:課文中寫第一個孩子想做救火英雄,第二個孩子想做打魚英雄,第三個孩子想第一個飛到月球上去,他們都有好的想法,但都是空想,有些不切實際。)

(2)皮巧根是怎麼做的?你畫了些什麼句子。

①指名學生,讀一讀自己畫出來的句子。 學生讀句子,教師課件出示: A、他讓爺爺幫他把斧子磨快,然後就動手砍柳樹。 B、現在得把柳樹枝全砍掉。 C、大樹正好架在了河的兩岸上。 D、皮巧根拿定主意在木頭兩邊加上欄杆。 ②教師根據學生讀出的句子,概括板書:磨斧子——砍柳樹——樹架在河岸上——砍樹枝——加欄杆。 ③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象在造橋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3)爲什麼後來有了新橋,人們還是尋樣喜歡叫“皮巧根橋?” ①學生讀14—15自然段 ②指名彙報(爲了表示對皮巧根的無限感激。)

六、總結全文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想?(生答:我感受到了皮巧根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孩子,他用愛心爲人們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橋,受到人們的愛戴與敬仰,他真了不起,我應該向他學習。)

七、鞏固練習(做導學案上的鞏固練習)

八、拓展延伸,鼓勵練筆 在生活中,像這樣有愛心的人還有很多,你能以“愛心”爲題,通過一件事來體現人物的良好品質——愛心嗎?(做導學案上拓展延伸)

《皮巧根橋》導學案

宋會閣

協助編寫 許全義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自讀課文,理解皮巧根用“愛心”爲人們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橋。

學習過程:

溫故互查:

一、在( )裏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指揮家 ( )的樂隊 ( )的地方

( )的判斷 ( )的'水平 ( )的掌聲

二、填空。

1.日本的___________是______著名的音樂指揮家。

2.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突然聽到_____________出現了_____________。

3.只有小澤征爾_____________,相信自己,_____________地做出了_____________的判斷,因而獲得了這次大賽的_____________。

設問導讀

齊聲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用一句話概括。

自學檢測

根據注音在括號內寫出正確的字

Pí qiǎo gēn dǒu cǎi tuān

( ) ( )峭 ( )着 水流( )急

mó fǔ lán xiù

( )快 ( )頭 ( )杆 ( )爛

鞏固練習

一、我能說出像“不聲不響”這樣結構的詞語,如:不慌不忙

不( )不( )

不( )不( )

不( )不( )

二、從課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許可( ) 樂意( )

三、思考皮巧根架橋的經過,排序。

①砍樹 ②磨斧 ③砍光柳枝 ④把大樹架在河上 ⑤加上

正確排序應該是:

拓展練習

在生活中,像這樣有愛心的人還有很多,請你寫出一件事來體現人物的良好品質——愛心。

橋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

2、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3、學習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4、德育:關注生活,關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難點】

1、品味本文形象優美而又富的意蘊的語言。

2、學習一種新的審美視角。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人新課:

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讓人聯想到家的溫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使人產生無限的惆悵……在詩人的眼中“橋”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載體;在畫家的眼中,橋則別有一番韻味。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當代畫家吳冠中去感受“橋之美”。(板書課題,“美”字寫大,突出一下)

2、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結合預習情況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思考:在作者的眼中,橋美在哪?

(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

歸納: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引導:文章主要寫了橋與環境的關係。文章寫了哪些橋?這些橋又處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中呢?

明確:舉了四個例子:烏鎮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頤和園的仿盧溝橋、蘇州的寶帶橋;形式獨特的廣西、雲南、貴州山區的風雨橋。

3、研讀賞析:

通過閱讀文章,我們不難看出作爲畫家,作者看橋淡化其結構、種類、功用,更重其美學價值。那麼你能用優美的語言描繪文中你最欣賞的一幅畫面嗎?(重點研讀第④小節。)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⑴說說四幅圖中你最喜歡哪一幅,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畫面並說說爲什麼喜歡?

⑵我們應從哪些角度欣賞一幅藝術作品?

明確:

⑴厚厚實實的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細弱的柳枝拂着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裏有形體上的強弱、輕重、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類型的不同,因橋的輪廓精心設計而和諧統一。

長橋一般建築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

出現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整個環境似乎有了靈氣和生命。

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閒、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峯、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⑵從色彩的搭配、畫面構成(塊、線、面)、景物的選擇(強弱、明暗、動靜等)是否對立統一的角度來判斷。

4、美句賞析:

吳冠中以他畫家的真知灼見,不但告知了我們如何用“美學”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事物,而且他還用蘊涵豐富的語言引起我們強烈的感情上的共鳴。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以下語句:(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師精講點撥。)

⑴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賞析:其實,葦叢不會“發悶”,也不會做“深呼吸”,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這表現了作者與周遭環境已融爲一體。

⑵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拂着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賞析:楊柳拂橋是江南常見的景色,作者將時間限定爲楊柳剛剛返綠髮芽的早春天氣,將橋限定爲石橋,兩種景物之間的反差與對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這裏說“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是強調細柳與石橋構成的美景本身已夠動人,不再需要別的東西來烘托了。

⑶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賞析:這句話的意思是,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流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

⑷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

賞析:橋的'美就是對橋的存在的一種大聲宣告,橋的美也像樂曲一樣有着和諧的韻律,這吸引着畫家總是追尋着橋的身影。

5、積累遷移:

請同學們比較本文與《中國石拱橋》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不同?

(小組討論後交流,明確。)

明確: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它的說明性體現在文中先點明在畫家眼裏橋美在何處,隨後舉了一些具體的例子。但是與《中國石拱橋》這種較爲規範的說明文不同的是,在舉例時,作者並不是用科學、平實的語言向讀者解說,而是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6、課堂小結:

橋是美的,但只有橋的美還不夠。美是需要發現的。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的生活,你會發現,太多的美被我們錯過了。隔着河的兩岸需要用橋來溝通,人與人之間需要用心來溝通。希望同學們能用心地架好與他人之間溝通的心橋,同時,自己也要珍惜好這美好的青春,用我們的辛勤和汗水爲自己鋪就一條通向美好未來的橋樑。

7、作業設置:

⑴仔細觀察一座橋,從橋與不同環境的聯繫中發觀美,完成一篇作文。(全做)

⑵收集有關橋的詩歌、對聯、謎語、俗語、諺語成語等。(A組同學負責查找)

橋教學設計14

這篇精讀課文主要介紹了用玻璃,甚至紙或鹽造成的橋,讓人感慨人類指揮創造瞭如此傑作。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何8個生字。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橋,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注。

2、正確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橋的奇妙,從而培養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引語

1、提起橋,幾乎每個人都知道,而且還都在橋上走過。有了橋,人和車就能方便的通行了。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橋,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呢?(高架橋、立交橋、天橋、九曲橋、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外白渡橋)

2、真不錯,同學們都是有心人。剛纔同學們介紹的這些橋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今天老師和大家要一同去觀摩一些與衆不同的橋,它們有着許多奇特的地方,有沒有興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課題,齊讀。)

二、學習課文

1、打開書本,快速讀讀課文,看看書中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奇妙的橋?

交流。(出示:玻璃橋、紙橋、鹽橋)

2、你們覺得爲什麼要稱這些橋叫奇妙的橋?

交流。

師:是呀,奇就奇在造橋的材料上了(出示;材料)通常造橋的材料有哪些呢?

3、(出示:第一節)引讀:平時我們看到的橋材料很普通的,有(木頭、石頭造的橋),有(水泥造的橋),還有(鋼鐵造的橋)。

相比之下這的確是三座奇妙的.橋。

4、現在就請你挑選一座你認爲最奇妙的橋,將它介紹給你的同伴。

出示:

自學提示:讀讀課文,劃劃句子,說說感受

5、交流。(出示圖片)

玻璃橋:你們知道18噸有多重嗎,相當於500個學生的重量。

紙橋:你們看兩三噸重的汽車能安然無恙的駛過紙橋

(出示動畫)

鹽橋:這就是火車在鹽橋上行駛的情景,請看(出示動畫)

多麼壯觀的畫面這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讀好句子。(出示句子)

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聽了同學們的介紹後,你們對這些奇妙的橋還有什麼問題嗎?

生問:1、我想知道特種玻璃是一種怎樣的玻璃?怎麼會那麼牢固?

2、鹽橋是用鹽造成的,如果下雨不是要融化了嗎?

3、紙怎麼能造橋,想不通?

4、世界上還有哪些材料奇妙的橋?

2、同學們問的好,老師也想知道,剛好最近我們學校建立了一個信息庫,裏面蒐集了大量有關橋樑方面的知識,不如我們去那裏看看說不定能找到答案。別忘了帶好筆和紙。

學生瀏覽網頁。

3、解決問題

剛纔提問的同學有沒有找到答案?

1)、介紹夾層玻璃的特性

2)、鹽橋的特性

3)、紙橋的特性。

4)、介紹其他的橋

4、老師這裏也向大家介紹兩座橋,出示:(同一版面)

a、趙州橋圖片及文字(大約在1400年前,石匠李春用大石塊建造了著名的趙州橋。這座橋的設計很特別,在橋下的大拱兩旁,還各有2個小拱。這樣既減輕了橋身的重量,又減小了洪水對橋的衝力,所以,趙州橋一直能保存到今天。)

b、南浦大橋圖片及文字(南浦大橋是斜拉橋,這種橋有許多粗粗的鋼索斜在橋面上,這些鋼索一頭連着塔柱,另一頭將大橋主樑緊緊拉住。斜拉橋有了這些鋼索,能把大橋的重量都壓在塔柱上,這樣,就不需要用很多橋墩去支持大橋了。)

指名讀,這兩座橋奇妙在哪裏

交流:結構。引讀兩座橋奇妙之處

小組做實驗,有什麼辦法可以增加紙橋的載重量?(紙片摺疊成w形,或拱型)實驗證明紙的形狀變化後它的載重量就會大大增加。

四、創造性思維訓練

1、今天大家收穫不小,瞭解了那麼多形形色色的橋,增長了許多關於橋樑的知識,同學們你們能不能發揮聰明才智也來設計一座既美觀又實用的橋呢?課前請同學們進行了暢想,誰願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智慧果實?

2、交流

五、總結課文

橋樑是人類珍貴的財富,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見證。如果世界上沒有橋,那人類社會將不可能生存和發展,也不會有今天豐富多彩的生活。

橋教學設計15

一、把握大綱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課文均與建築園林、名勝古蹟有關,旨在使學生通過學習這些展示人民大衆創造性智慧,包涵着豐富文化內涵的課文,掌握說明文和小品文的相關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激發他們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

《橋之美》爲自讀課文,位於講讀課文《中國石拱橋》之後。兩篇課文同是寫橋,但《中國石拱橋》的作者茅以升是橋樑專家,而《橋之美》的作者吳冠中是畫家。他們分別從科學的角度和藝術的角度來寫橋。《中國石拱橋》已使學生初步瞭解了橋的歷史、形式、結構等知識,本文則重在引導他們以新的審美視角來品味欣賞文中的橋之美。

(二)教材內容的理解

《橋之美》是一篇美學小品,語言具有強烈的畫面感與抒情般的感染力。吳冠中先生將橋置於一個個構圖框中,發掘出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不同美學效果,給人一種新的審美視角。

課文由橋的詩境美引出橋在繪畫上的形式美,再將橋自身的結構美與它的構圖美作對比,肯定強調了橋之美美在構圖,美在它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美學作用。接着以詩意的語言具體描繪了不同的橋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諧優美地融合的幾幅畫面。得出結論:“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繫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

(三)學生情況的分析

當今的.初中生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個性鮮明,但是,大量的信息使他們在接收時大塊朵頤多過細品慢賞,常常忽視周圍事物的美,對傳統文化的體會也不深。

教學時要結合教材,引導學生用新的審美視角去發掘美、品味美,開闊眼界,提高文化品位。

(四)教學目標的設定

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將教學目標分爲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三大類,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要求,結合教材依據本年級學生的特點,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把握課文內容——橋之“美”美在哪

(2)形象優美的語言

2、能力目標

學習一種新的審美視角:

3、情感目標

關注生活,關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上述的分析,我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點是:一、學習一種新的審美視角,二、品味形象優美的語言。其中第一點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

(六)教學課時的安排:一課時

說明:本文是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爲自讀篇目。

二、促進發展說教法

要把課改真正地落到實處,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三個原則:

一教,就是和學生一起學,重視學情的調查和學法的研究,教學相長;

二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真正地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品味感悟,主動獲取知識,教師的任務是創造與課文相適應的課堂氛圍,並相機給與指導和啓發。

三教師不要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強加於學生。

因此我確定教學方法如下:

比較閱讀法

《橋之美》位於《中國石拱橋》之後,兩篇文章作者的身份不同,寫作的角度也不同,通過比較既可以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