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學設計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鋼鐵、繁殖、蔬菜、煤炭、水蒸氣、殺菌、預防、治療”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4、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啓發談話,質疑問難。

(l)出示畫有太陽的電腦課件或一幅太陽圖。

(2)同學們,你們認識它是誰嗎?(它是太陽公公)

(3)板書課題

(4)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問它嗎?

生:太陽公公,你離我們有多遠?

生:太陽公公,你有多大年紀了?

生:太陽公公,你有多熱?

生:太陽公公,你爲什麼每天從東方升起來,從西方落下去,能不能改變路線呢?

……

(5)同學們向太陽公公提了許多問題,有些問題我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問題同學們可以用課外時間從科普讀物中瞭解;有些問題現在還沒有答案,等同學們長大後去探索。那麼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哪些有關太陽的知識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要求

(1)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不認識的生字詞多拼讀兩遍,把課文讀通,不通順的地方再讀一遍。

(2)標出自然段序號,勾畫課文介紹了有關太陽的哪些知識。

2、學生按要求自讀。

3、彙報交流自讀情況:

(1)抽讀生字詞卡片,糾正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如細菌(j&n),不要讀成j(n等。

(2)抽生輪讀課文,生生互相糾正,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評價,對於讀得不好的同學要多鼓勵。

(3)說一說課文介紹了有關太陽的哪些知識。

(學生自由說,說得不全面的地方,其他同學可作補充,認爲說得不正確的地方,可相互糾正。)

教師:概括起來講,課文圍繞太陽講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太陽的特點,二是太陽與我們人類的密切關係。下面我們來深入學習介紹太陽特點的這部分課文。

三、深究課文(l-3自然段)

1、教師引導:這部分課文,每一個自然段介紹了太陽一個方面的特點,誰來概括一下課文寫了太陽哪幾方面的特點?

(遠、大、熱)

2、默讀l-3自然段,思考:課文是用哪些方法把太陽的這些特點說清楚的?自己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在書上做上標記。

3、小組內討論、交流,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準備在全班交流時向其他小組請求幫助。

4、全班討論交流,合作解疑,教師適當點撥引導。

(l)討論交流對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①第一自然段爲了把太陽離我們很遠這一特點說清楚,運用了哪些方法?

生:“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這是用具體數字來說明太陽離地球很遠。

生:“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這句話即運用了具體數字,同時還用了假設的方法來說明太陽離我們很遠。

②通過讀第1自然段,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請提出來。

生:第1自然段講的是太陽離我們很遠,可開頭卻先講了一個古代傳說,我不明白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

師:誰能對這個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讓學生自由發表見解)

教師點撥:課文開頭引用這個神話是爲了要引出太陽離地球很遠這個知識,使文章生動有趣,吸引讀者往下看。

生:老師,我不明白“其實”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如果學生提不出這個問題,由教師提問)

(“其實”,表示下面要說的是實際情況。在這裏表示轉折,由傳說轉向事實。)

教師:“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這句話什麼意思?(這麼遠,箭射不到。)這裏爲什麼不用肯定的語氣,而用反問的語調呢?(用反問句強調它的遠。)(讓學生在讀中體會。)

③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要說出太陽離我們“遠”這一特點。

(2)討論交流第二自然段

①第二自然段講太陽很大,運用了作比較、列舉數字的方法。“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這是拿地球與太陽作比較,用具體數字來說明,突出太陽體積之大。

“只有一個盤子那麼大”,是“因爲離地球太遠了”。這不僅說明太陽很大,而且對第一自然段講的太陽離我們很遠,作了補充說明。

②指導讀第二自然段,讀出太陽“大”這一特點。

(3)討論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第三自然段講太陽會發光、發熱,溫度非常高,運用了比喻和具體數字的說明方法。

“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用“火球’作比喻,把太陽的形狀及會發光、發熱的特點寫了出來。

“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六千攝氏度,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運用具體數字來充分說明太陽“溫度非常高”這個特點。

②指導朗讀,讀出太陽熱的特點。

5、小結

(1)視頻演示《太陽的基本情況》,學生觀察體會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

(2)教師小結

作者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數字、假設、比較、比喻等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後在說明事物時要注意學習運用這些方法。

6、扮演太陽公公,作一番比較詳細的自我介紹,練說《太陽的自述》,把太陽的特點說清楚。

四、佈置作業

練習《太陽的自述》。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課文的l-3自然段講了太陽哪幾方面的特點?

二、探究4-8自然段

1、默讀4-8自然段,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講太陽和地球的關係非常密切的,是怎樣進行說明的。

(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考,遇到問題試着自己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在書上做上標記。)

2、在四個人的小組內交流、討論自讀情況。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教師點撥、引導。

(l)課文是從太陽同動植物、同人類生活的關係、太陽同氣象的關係以及太陽同防治疾病的關係這幾方面來講太陽和人類的關係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講太陽和動植物及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

太陽與動植物的關係是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說明的:“如果有了太陽……、如果沒有太陽……”

太陽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是從吃的、穿的、燒的三個方面舉例進行說明的。

②第五、六自然段講太陽和氣象的關係,是通過雲、雨、雪、風的形成來說明的。

③第七自然段講了太陽和防治疾病的關係。

④第八自然段總起來說太陽和人類的關係。是從正反兩方面來說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這是從正面說。

第二句“如果沒有太陽……自然也不會有人”。這是從反面說。

在從正反兩個方面說的基礎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內容歸結爲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2)聯繫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說說你對“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的理解。

①集體討論交流。

②視頻演示《太陽與人類的關係》,學生感受世界的美麗可愛,體會所有這一切都與太陽有着密切的關係。

(3)研討:太陽與地球的密切關係同它本身的特點有何聯繫?

(太陽大、溫度高、距離遠的特點,是形成美麗可愛世界的根本原因,如果這三個條件中缺少任何一個,太陽和地球的關係就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密切。)

4、朗讀4-8自然段。

5、扮演太陽,練說《太陽的自述》。

(1)教師引導:上節課同學們扮演太陽公公,介紹了太陽的特點。這節課同學們繼續扮演太陽,介紹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係,爲的是讓更多的人知道: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2)小組內練習說。

(3)班上展示說。

三、總結全文

1、指名朗讀全文。

2、總結:《太陽》這篇課文集中介紹了有關太陽的知識,是從它具有的特徵和它與地球的關係兩方面來具體講的。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還知道了列舉數字、作比較、假設、打比方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四、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在四個人的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記憶本課生字的。

2、教師重點指導“蒸”“蔬”等字的書寫。

3、讀寫詞語。

五、拓展延伸

練習寫《太陽的自述》,向人們介紹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課外閱讀有關太陽的知識,可閱讀書籍,也可網上測覽。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的重點是:讀懂課文,瞭解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體會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難點是:理解課文中所闡述的有關太陽的知識,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說明事物的。爲很好地解決教學重難點,教師從啓發談話引入新課,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進行深入的探究,在交流中相機指導,在學生大致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視頻演示,加深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佈置學生通過書刊和網絡蒐集、瞭解有關太陽的知識。通過自讀自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形式對課文進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活動

收集有關太陽的資料,並根據課文某一方面的內容,選好一個專題。如,“萬物生長靠太陽”,出一期手抄報或黑板報、牆報。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2

一、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並唱一唱這首歌。

2、重點理解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3、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

二、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

三、教學準備:

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漿》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可以製作課件,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對美好童年的嚮往。

(二)學習課文

1、教師範讀

2、學生自讀課文

3、學生範讀課文

4、學生質疑

5、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在優美舒緩的旋律中,邊讀課文邊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學習生字

本文出現了兩個生字,教學時注意字型的寫法,可採用換部首的方法記字。

如:獎漿愉偷,通過換部首,使學生區分行近字;漿的右上角是夕,不要多寫一點。

補充詞語:迎面愉快歡樂幸福安排。

注意:涼爽的爽的寫法。

(四)學唱歌曲

在學習課文時,可以與音樂課整和,讓學生先欣賞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漿,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使學生了解着首個的基調是歡快的,表達一種愉快的心情。

採用小聲跟唱,教師領唱,學生領唱等多種形式,最後進行表演唱,小合唱,獨唱等形式的競賽,以達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歌感情的目的。

(五)活動

可事先佈置收集各類學生活動的照片,如:大隊會春遊比賽等。通過補充,加深理解童年生活是多麼幸福,快樂。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3

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九課《琥珀》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根據一塊有蒼蠅和蜘蛛的琥珀想象其形成和發現的過程。並且判斷它在科學上的價值。教學這課時應注意指導學生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因此,我在教學時,採用了激情·入境·自學·點撥的方法。教學過程安排如下:

一、激情,引入新課

揭示課題,提示學生注意課題中兩個字的“王”字旁與“琥珀”的價值有什麼聯繫,再讓學生,從理性上認識“琥珀”。以激起學生學習這課的熱情。

二、入境,從感性正認識“琥珀”

1、出示教學掛圖,指導學生觀察其顏色、形狀、包裹物等。

2、根據所看到的圖象讓學生想象這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

三、自學,感知課文內容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字詞,瞭解課文內容。

2、再讀課文,結合預習要求,畫出文中有關寫琥珀形成、發現及其科學價值的句段。

3、細讀課文,體會科學家想象的合理性。

四、點撥,深入體會科學家想象的合理性

課文中講的這塊琥珀與別的琥珀主要區別在於:它不僅有一個蒼蠅和一個蜘蛛,而且這兩個小東西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這說明蒼蠅和蜘蛛曾經在裏面進行過掙扎。這樣的一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呢?科學家根據這塊琥珀的特點,想象了一個生動的故事。

1、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①這一自然段寫的是實在的事物還是聯想?②“高大的松樹”、“太陽照得火熱”、“松脂的香味”與琥珀的形成有什麼關係?

2、有感情地朗讀第4—8自然段,思考:①這幾個自然段寫的是實在的事物還是聯想?②蒼蠅和蜘蛛被裹在松脂球裏以及它們起初的掙扎是根據什麼想象出來的?

3、默讀第10—11自然段,思考:文中爲什麼要寫“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及松脂球被淹沒在泥沙下面?

4、讀第13自然段,思考:“波濤把海里的泥沙捲到岸邊”,與琥珀的發現有什麼關係?

上述教學過程體現了情境教學法及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論,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4

[設計理念]

教學的本質是對話。本教學設計旨在引領學生反覆觸摸文本語言,“披文入境”“潛心會文”,實現教學的和諧互動,使閱讀教學過程呈現爲一種動態性的、生成性的對話過程,從而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審美情趣在整個對話的過程中得以培養與提升。

[學習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在音樂、圖片及相關說明的幫助下,學生對拉薩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認識。

過程和方法目標: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交流自己獨特的感受;在集體精讀、賞讀中積累語彙,獲得言語美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體驗與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起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蒐集有關拉薩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共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播放《青藏高原》歌曲VCD,將學生的視線拉到遙遠的西藏。

2、承接歌詞講述:在遙遠的青藏高原有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拉薩,它是西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課件出示中國地圖,找到拉薩所在的位置)拉薩是有名的“日光城”,拉薩以其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鮮的空氣和令人賞心悅目的環境給八方來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道走進西部,走進拉薩,走進那片聖地,去欣賞那裏的迷人風光,去仰望享受那與衆不同的藍天。)

(濃郁的民族音樂,優美的藏族風光,一下子將學生的心帶到了遙遠的西藏,爲學生進入課文內容的學習創造了情境,也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文的積極性。)

3、出示課題:7、拉薩的天空(齊讀課題)

4、通過上一節課對第一自然段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什麼?(說一說:拉薩的天空———)

二、精讀課文,感悟拉薩天空之美。

1、過渡:拉薩的天空究竟是怎樣的湛藍、透亮?讓我們閉上眼睛,乘坐飛機前往遙遠的拉薩——

(1)拉薩到了,請同學們睜開眼睛,讓我們盡情欣賞拉薩的天空吧!(配樂欣賞一組天空的圖片)

(2)面對此情此景,你想說些什麼?

(一組精美的圖片,讓學生欣賞了不同時間、不同角度的拉薩天空的美景。學生邊看邊讚歎——拉薩的天空真藍啊!拉薩的天空太美了!可謂觸景生情,情不自禁。)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引導想象:小遊客們,站在這湛藍透亮的天空下,你最想做什麼呀?

(2)出示第三自然段:快速讀讀這句話,看看哪個詞語最能表現出你這樣的心情?(板書:讓人神往)

(3)指名讀:誰能把你的這種感受告訴大家?師評議:啊,這天空可真藍!把你的視線緊緊地吸引住了!(呀!你都不忍心移開你的目光了!)

3、學習第二、第四自然段

(1)過渡:多麼神奇的天空啊,它牢牢地吸引着我們的視線,讓我們久久不忍移開,可是,讓我們移不開目光的又何止這些呢?拉薩的天空那麼美麗,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二、四自然段,然後再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反覆朗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2)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再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3)集體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激發學生交流的慾望,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文字的理解,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情,這正是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之一。)

☆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a請小朋友反覆讀讀這句話,你能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什麼?

b學生交流。

c出示圖片,小結:你們看,天空多藍啊,好象眼前的一切都被這藍色包圍着,浸潤着,藍天離我們顯得那麼近。

d指名讀。

☆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

a“這話”是什麼話?從“這話”中你知道了什麼?藍天真能洗臉嗎?“這話”妙在哪兒?

b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看,當我們擡起頭來,仰望天空,一片湛藍,你有什麼感覺呀?

c是呀,但那不是湖,而是像湖一樣清亮的藍天,你們說,這感覺是不是很奇妙啊,難怪人們要說這話這是——“太妙了”!誰能把這麼奇妙的感覺告訴大家?誰來和他比一比!

☆有貼着山頂的白雲的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淨;有了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a你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b展示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麼?還會有些什麼呀?

c師語言描述:藍得這麼純淨、這麼明潔的天空,相信我們一定也能把這句話讀得美美的。自由練習,指名讀。

d過渡:如果天地間只有湛藍一種顏色,那拉薩一定很單調。如今,這藍藍的天空並不孤單,在白雲、草地、綠樹、紅花的映襯下,更把我們的視線緊緊地吸引住了,讓我們神往!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齊讀第三自然段)。

☆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還是盛夏,布達拉宮的上空總是藍晶晶的。有了這藍天,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顯得更加雄偉、壯麗。

a自由輕讀,你知道了什麼?

b出示布達拉宮圖片,指名介紹課前蒐集的資料。

c師作介紹:布達拉宮,坐落在紅山上,它依着山的地形而建,這就是“依山而建”。(出示卡片)你們看,它聳立在山頂之上,頭頂着藍天,你有什麼感覺呀?

d朗讀指導:在藍晶晶的天空的襯托下,布達拉宮多有氣魄啊!男生讀,讀出布達拉宮雄偉壯麗的感覺。

(4)小結:拉薩的天空就是這麼湛藍、透亮,藍得讓人神往,以它獨特的美,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讓我們捧起書本,美美地讀讀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激發學生交流的慾望,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文字的理解,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情,這正是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之一。)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出示圖片:小遊客們,面對湛藍湛藍的天空和藍天下碧綠的草地,面對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你有有什麼新的感受呀?學生交流。

(2)面對這麼美的天空,作者也有千言萬語,不過都匯成了一句話—多媒體出示。

(3)齊讀。

(4)討論:你知道了什麼?把什麼比作了什麼?你有什麼感受?

(5)齊讀。

三、誦讀課文,傳達拉薩天空之美

1、創設情境,自主誦讀。

同學們,剛纔我們在作者的引領下一同走進拉薩,欣賞並感受到了拉薩天空的迷人風采。現在有一批遊客要去拉薩觀光,你們何不借此機會先向他們介紹一下,使他們對拉薩的天空有個鮮明的印象?想一想,怎麼介紹才能把拉薩天空的美傳達給他們呢?你可以選擇一部分向遊客做介紹。先自己準備一下。

2、模擬情境,嘗試介紹。(讓聽課教師扮演遊人,學生向聽課教師介紹。)

(充分利用現場資源,讓學生扮演導遊的角色對聽課教師(遊客)做介紹,這實際是檢測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但這遠比單純的背誦課文要生動得多。同時,這也在學生熟悉課文的基礎上鍛鍊了口語交際能力。)

四、拓展延伸,學生自主安排作業

學了這篇課文,你想給自己留點什麼作業呢?

(摘錄文中優美的語句;寫兩個打比方的句子;把這篇課文背誦給家長聽,讓他們感受和分享拉薩天空的美;課後收集有關拉薩的資料,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圖片,瞭解拉薩的其他知識,在班上進行展示交流;仿寫家鄉的一景……)

(自主選擇作業,是爲了尊重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以便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同時,大家又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借鑑,達到資源共享、成果共享的目的。)

【板書設計】湛藍

7、拉薩的天空透亮

讓人神往

[自我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中這樣寫到:“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以利於他們積累、體驗、培養語感。所以語文課上最動聽的聲音是琅琅書聲。作爲寫景美文,只有讓學生以聲如文、讀中賞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讀是本課的重點。拉薩對學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繪拉薩天空的詞語又是雋永深刻的。如何讓學生建立起感性認識,理解課文語言中的意蘊和情感是本課的難點。

課始播放富有濃郁西藏風情的音樂,使學生潛移默化地進入情境。讓學生欣賞一組不同時候的拉薩天空的圖片,並配以詩化的語言加以說明,喚起他們學習的情趣。讓學生頓覺“拉薩的天空真藍、真美”讓他們帶着這樣的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讓心靈與文字發生碰撞,並通過語言來抒發感受。

仔細閱讀後與同桌交流感受和想法。集體欣賞圖片,更好地理解課文描繪的意境,通過交流補充和朗讀感知語言,在讀中解疑,又在讀中獲得言語美感。學生在反覆吟讀,解疑中,藉助形象發揮想象,把無聲的文字轉化爲有聲語言,學生口唸心誦,感受清新優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圖景,體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讀,期待學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課文的語言,也悅納這種語言,課文語言蘊涵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相通、共鳴,自然而然流露出“太美了,我要去那兒,我要珍惜保護她!”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藉助插圖、生活實際,結合詩人背景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人感情。

3、瞭解詩畫特點,領悟本課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大意,欣賞詩中景物,領悟詩人情懷,學習表達方法,感受古詩魅力。

一、以花入畫,以畫入詩,走進詩文。

1、以花的話題入畫

師:在我們的教室窗臺上擺滿了我們精心養植的花草,它們點綴了我們的教室,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關於這些花,你瞭解些什麼?

2、學生交流。

師:清代詩人鄭燮對蘭花情有獨鍾,他專畫蘭竹,五十餘年,不畫他物。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人鄭燮的畫作。

CAI顯示:《蘭竹石軸圖》、《蘭石圖》、《墨蘭圖軸》、《山頂妙香圖軸》

2、師:鄭燮不僅愛畫蘭花,而且還用寫詩的方式表達對蘭花的喜愛。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題於《山頂妙香圖軸》上的古詩《題畫蘭》。教師範讀。

板書課題,學生讀題、解題。

二、習文讀詩,明瞭詩意。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集體正音。

3、再讀古詩,讀出詩的節奏與音韻。

4、全班齊讀。

5、瞭解詩中大意,師配樂講述

三、精讀品詩,感悟詩情。

學習第一句

(一)看蘭

學習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思:蘭花給你們留下了什麼印象?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千山頂上頭)

2、身邊的蘭花和這裏的蘭花進行對比:

3、指導讀第一句。

師:是呀,而這裏的蘭花卻是長在“千山頂上頭”呀,這麼高!誰能把這種高給讀出來呢?

師小結並過渡:蘭花,它長在千山之頂,可以俯視羣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還有什麼特點呢?

學習第二句

(一)聞香

1、生:——突巖深縫妙香稠(課件顯示)

2、師:香嗎?聞一聞!(香)哪裏看出來?(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義。

師:香到什麼程度?(稠)讀出“稠”的感受。

2、進一步體會花香的“妙”

師:花香本是四溢的呀,爲什麼這裏的花香卻這麼“稠”?請你們再讀讀這句詩。

學生談。

師:本該四溢的花香在突巖深縫間聚集,竟香濃到令人感到粘稠,這是多麼奇妙的花香啊!

來,再讀這句詩,讀出又粘稠又奇妙的花香來。

過渡:難道這裏的蘭花真有那麼香嗎?帶着這個問題聽聽老師下面的介紹。

3、進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義。

4、師:聽了有關鄭燮的介紹,結合鄭燮的人生經歷,這裏的“妙香稠”還暗指什麼呢?

師:蘭花啊,只有你高貴純潔的蘭花才能理解鄭板橋呀!讀第二句詩。

5、全班齊讀一、二句詩。

學習三、四句詩

1、師:你們再輕聲讀讀三、四句詩,讀懂了什麼?結合剛纔的介紹,這裏的的“喧鬧”僅僅是在寫蘭花和蘭花腳下的浮雲嗎?

2、師:身處其中的鄭燮是什麼態度呢?(來不相知去不留)是呀,這不就是鄭燮的志向的表白嗎?這裏的蘭花不就是鄭燮的真實寫照嗎?這就叫“借物言志”。(板書:借物言志)

3、小結。

4、指名讀,邊讀邊評價。

5、迴歸整體

配樂齊度讀古詩。

語文教學設計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認識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邊讀邊想象句子所表達的情景,體會孩子們的快樂以及熱愛大海的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海給孩子們所帶來的快樂。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蘊藏在字裏行間的情感,感受孩子們對大海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海尋聲,激趣導入

1、CAI播放大海聲音:聽,這是誰在說話呢?

2、學生猜測:大海

3、CAI再播放大海與孩子嬉戲的聲音:再仔細聽,你又發現了什麼?

4、學生猜想:孩子們在大海邊嬉戲玩耍的場景。全班進行交流。

5、師引:聽!我們共同感受到了小孩與大海玩得很快樂,你們想去看看那快樂的場面嗎?那好,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6、板書:小孩與大海

二、海邊採風,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2、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小孩與大海玩耍的場面。

3、全班進行交流:你採集到哪些畫面?

板書:踏浪、堆城堡、拾貝殼、看船遠航

三、海灘掠影,品味感悟

1、師引:小攝影師們,讓我們先一起去抓拍“踏浪”的畫面吧!

2、師配樂範讀,CAI出示句子:

孩子們踩在軟軟的細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腳印。

3、小組進行交流,全班反饋。

4、CAI出示海邊孩子們踏浪的興奮場面

5、指導學生個性化朗讀

6、繼續抓拍精彩處,讀一讀後面這幾句話。

7、師導:浪花真頑皮,逗得孩子們又笑又叫,孩子們在“踏浪”中享受到了大海給他們帶來的無限快樂。走,讓我們再去欣賞一下我們拍攝的照片吧!

8、齊讀第1自然段

9、學生交流對大海的印象

10、師總結:大海不僅給小孩們帶來了快樂,還給我們這些小攝影師們帶來了許多樂趣,相信下節課,我們會抓拍到更多精彩的作品!

四、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1、讀生字,選擇喜歡的方式自由識記字形。

2、教師範寫難寫的生字。

3、學生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提問,導入新課。

1、提問:請同學回顧一下,上節課,我們讀了第七課,你知道了什麼。

2、師述: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進一步瞭解大海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樂趣?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2—5自然段,邊讀邊想:大海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樂趣?

2、畫出相關的句子。

3、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一)讀第二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麼?(孩子們玩沙堆城堡。)

(2)拓展:他們還會堆些什麼?說些什麼呢?

(3)指導有感情朗讀。

(二)讀第三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麼?(孩子們撿貝殼)

(2)拓展:他們撿到什麼樣的貝殼?用貝殼做什麼呢?

(3)指導有感情朗讀。

(三)讀第四、五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麼?(孩子們看船出海。)

(2)指導感情朗讀。

三、總結全文,有感情朗讀課文。

1、朗讀課文,說說:大海給孩子帶來哪些樂趣?

2、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觀察能力和表現手法。

四、拓展學習。

收集描寫大海的句子,和同學們一起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