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部編版高一語文教學設計(通用7篇)

部編版高一語文教學設計(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部編版高一語文教學設計(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部編版高一語文教學設計(通用7篇)

部編版高一語文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過秦論》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節選自賈誼的《新書》,原著分爲上、中、下三篇,這裏選的是上篇。作者通過對秦王朝興起、強盛、衰亡過程的敘述,議論了秦王朝成敗的緣由,以借古諷今。

通過單元提示,我們知道,《史記》和《漢書》等紀傳體史書的出現,標誌着我國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偉大的成就。要通過本單元的學習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古典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其中《過秦論》是本單元的重點課文,學習時,要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着重瞭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讀和背誦過程中,注意掌握有關的文言文詞語和文言句式。

二、分析學生

我們的學生現在還延續初中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只滿足於盲目背誦,只顧掃清課本中的文字障礙,無法把課內學到的知識轉化爲能力,學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試前只是盲目機械地做題,考試時全憑主觀猜測,越是這樣越是缺乏興趣。針對這一現狀,本課教學將着眼於文學與歷史相融合,借文釋史,借史釋文,把語文與歷史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歷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語文課本中所涉及的作品爲基礎,來說說如何幫助學生實現文史互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三、教學目標

1、歸納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結構層次,探究文中“敘”與“論”的關係,體會本課敘事時極力鋪張渲染,議論時使用對比論證的寫作特點,學習事實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

3、分析本文的語言特點:多重排比、誇張、對偶、對比、同義疊句的運用,使文章顯得氣勢非凡,而又耐人尋味。

4、瞭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瞭解借古諷今、實施仁政的意義。

設計依據:高一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對古代歷史散文接觸不多。因此,教學中要進一步增加文言知識積累,並通過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欣賞古代歷史散文的能力,養成思辨的習慣。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爲:

1、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2、理解文章結構層次及寫作意圖,賞析本文的語言特點。

本課的教學難點爲:

注意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心論點的正確理解。

設計依據:從學生文言知識薄弱的現狀出發,與高考中文言知識比重比較大相結合,主要爲學生閱讀其它的文言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教學方法

1、提問討論法

2、講練結合法

3、範讀背誦法

六、教學程序

第二課時的要點是:解讀3、4兩段的文意,詳細深入理解文章結構層次,在此基礎上掌握秦由盛而衰的原因,爲準確理解本文主旨———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作準備。

設計依據:《過秦論》篇幅較長,文言知識較豐富,文章豐厚,因此我設計用三課時教學本文。

七、教具安排

用投影儀打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做到心中有數;用錄音範讀課文,使學生受到情景教育,從內心深處產生美感,激發學習興趣。

設計依據:體現教具的直觀性。

八、教學過程

1、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複習,以加深理解,爲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2、對3、4段的學習仍應結合本地區學生基礎較差的實際,着重從熟讀入手,落實字詞(尤其古文言教學更應如此),在此基礎上深化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3、在複習鞏固與總結過程中,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和課文的完整性,切忌將文章講的支離破碎,影響其藝術美。

九、板書設計

―――――始強(內、外)

【攻】 ―――――日強(締交結盟)

―――――極盛(廢道焚書)

部編版高一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把握文章抒情線索,學習象徵手法,理解文章內涵。

2.過程和方法目標:啓發引導學生把握文脈,深入課文,體會作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妙處。

3.思想和情感目標: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情感,理解不屈的民族精神,樹立積極的生命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體會作者由“愛綠”到“囚綠”再到“釋綠”的情感的變化。瞭解借物抒情、託物寄意散文的鑑賞方法。

2.教學難點:理解‘綠’的象徵意義,昇華思想。

三、教學設想:

從形式到內容逐漸深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領會“綠”的象徵意義,提高感悟能力。

四、教學時數: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要求學生用成語說出看後的感受。如心曠神怡、賞心悅目、生機勃勃、朝氣蓬勃等。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僅是芸芸衆生喜歡的顏色,也是文人墨客歌詠的顏色。這樣充滿生命力的綠色,我們“求”之不得,可有人卻偏偏要“囚”住它。要想理清其中緣由,請讓我們一起走進陸蠡的《囚綠記》

2.研讀課文

第一塊:與陸蠡相識

學生根據自己蒐集的資料談作家作品。

巴金回憶一位作家時說,他有“優美的性格和黃金的心”,同他談話,“彷彿聽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因爲,我是和一個崇高的靈魂接觸了”。

陸蠡是一位真誠勇敢的作家,也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現在讓我們一起研讀陸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綠記》,去接觸他那崇高的靈魂。

第二塊:走近那抹綠

1.綠是什麼?“我”爲什麼如此熱愛這抹綠?

(圓窗外面長着常春藤。當太陽照過它繁密的枝葉,透到我房裏來的時候,便有一片綠影。)

(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我忘記了睏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許多不快的記憶。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是自然的顏色。)

2.爲什麼要“囚”綠?

(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鬱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

3.我“囚”住了那抹綠嗎?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囚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莖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永遠向着陽光生長的植物。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得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象病了的孩子。)

第三塊:評論那抹綠

聯繫當時的社會背景,對作者“囚綠”的行爲,對這位被囚的“綠囚”你是如何理解的?

前後四個人討論後回答。

本文是作者在抗日戰爭爆發一年後寫的,作者回顧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將窗關的常春藤囚禁起來的事。

(因爲綠蓬勃向上,充滿生機;因爲綠永遠向着陽光,固執,堅持已見;因爲綠使處於孤獨、寂寞、苦悶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勵,所以,他深深地愛綠——一株常春藤,因而想將它“囚”住。作者那份對綠的渴望,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的嚮往。常春藤的不屈不撓;顯示了生命不可侵犯。)

全班交流中明確,形成板書:

蓬勃 生命、希望

綠 向陽 象徵 嚮往光明、自由

固執 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小結:作者借一株常春藤,抒發了對光明與自由的嚮往之情。作者以一株常春藤爲線索,牽出無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綠色生命之歌。綠色是自然給予人類的審美心理需求,它給人以和平安寧的象徵,給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

古詩詞中就有不少寫“綠”的名句,能背幾句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白居易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賀知章

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白居易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杜牧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

……

句中寫到綠,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傳頌。綠在視覺上給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悅,安寧。這就是一般人都喜歡綠,愛綠的原因。而我們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時刻,不僅寫愛綠,更賦予綠以時代需要的象徵意義。我們從中窺見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喚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崇高的靈魂”。他確實有一顆——“黃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國的年代,《囚綠記》確實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民族的心靈

第四塊:拓展“那抹綠”

其實我們每個人就是一抹綠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難和痛苦囚住。遺憾的是,有的沒有能夠永遠向着陽光生長,枯萎了!就以一些作家藝術家爲例吧……

你能舉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難“囚住”了但“永遠向着陽光生長”的“常春藤”嗎?

自由發言。

正面的有司馬遷、張海迪、史鐵生、海倫凱勒、保爾柯察金、蘇軾、李白等。反面的有海子、梵高、海明威、川端康成等。

總結語:

藝術家的心靈和靈魂大都是純淨、複雜、深邃又有很多有痛苦的,有一些人自殺了,原因雖然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對自己對人類對這個世界感到絕望。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有一顆追求真善美之心,擁抱善良和純真,善待生命,珍視生命,善待他人和世界,像司馬遷、張海迪、史鐵生、海倫凱勒、保爾柯察金一樣,在人生的風風雨雨裏,讓生命之樹永遠向着陽光生長!

結束語(生齊讀):

當我們的生命之綠被囚住時,我們不能失去生機,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遠向着陽光生長!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麗和輝煌!

第五塊:抒寫“那抹綠”

請同學們從表現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寫一段200字左右的鑑賞文字。(作業佈置)

部編版高一語文教學設計3

一、指導誦讀

1、要給學生示範,無論如何教師自己首先要敢於張開嘴,無論能否做到最好,但自己一定要“躬親”,偶爾的使用名家錄音是有必要的,但大多數時間要自己來,和學生一起成長。

我要求自己90%以上的課文由自己範讀。

2、要給學生時間,特別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調整。

因爲是高一,再加上大多數同學來自農村,我在課堂上要花去二十分鐘的時間給誦讀,我稱之爲鋪墊,上來就讓他們談感受,分析意象,有點空中樓閣的感覺。

3、方法要靈活多樣,要給予指導。

在朗誦《雨巷》前,要讓學生先理解它的感情基調,我採用了比較的方法。江濤有一首改編自戴望舒詩歌的歌曲《雨巷》,我找來放給學生聽,他們一下子全明白了,歌曲比較歡快,而原詩是憂傷而低沉的。

二、內容賞析:

在問題設計上,我採用一竿子到底的方法,讓學生直接觸及詩歌最本質的問題。

1、作者所要傳達的他自己的心願就是作品中的一句詩:

――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

2、作者爲何希望――逢着一個姑娘?也就是說詩人的希望爲什麼與“姑娘”意象組合?

明確:從《詩經》開始,相思、求索主題就與“伊人”意象聯繫在一起了。“在河之洲”的“窈窕淑女”,“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都是用來表現愛而生思,思而不得的思想情緒和精神狀態的。

一般的詩人,在理想和抱負都破滅的情況下,總要追問一些原因,向社會,向祖先,向蒼天。追問不到答案時,最後向女性求索。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悽悽,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經蒹葭》

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離騷》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

――李白《長相思》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辛棄疾《水龍吟》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徐志摩《再別康橋》

詩詞中的姑娘從抽象的“窈窕淑女”“伊人”到具體的“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有了很大的發展。

3、爲何“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

“丁香姑娘”是《雨巷》的核心意象,爲什麼是丁香呢,而不是其它呢?

國色天香的牡丹不好嗎?不勝涼風的嬌羞的水蓮花不好嗎?一支春帶雨梨花不好嗎?春雨江南的杏花也很美呀,爲什麼非得丁香呢?

丁香,夏季開花,枝頂着花,細小的十字小白花或紫花或黃花,一簇一簇的。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似衣襟上的盤花扣,這就是“丁香結”。

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爲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着美麗、高潔和愁怨。“丁香”與“愁”相結,在古典詩詞中頻繁出現。

繡領任垂蓬髻,丁香開結春梢。

――杜牧《代人寄遠》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王雱《秋波媚》

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結。

――賀鑄《石州慢》

丁香露泣殘枝,算未比,愁腸寸結。

――蔡伸《柳梢春》

每個人都有許多煩心的事、憂愁的事和感傷的事,一件完了又有一件,人生的問題是解不完的,愁更是永遠解不完的。丁香年年結,結是解不完的,結是解不開的。“丁香結”負載着解不完、解不開的愁,已經很久遠了!

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徵。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爲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4、如何理解詩中我的形象?

詩中有一個反覆的句子,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着,冷漠,悽清,又惆悵。

可以看出詩中的“我”如姑娘一樣苦悶、彷徨、惆悵。

波德萊爾《惡之花》第四章“一個世紀病的新患者”中有這樣一段論述:

從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中,歐洲資產階級文學中出現了一羣面目各異卻聲氣相通的著名主人公,他們是歌德的維特、拜倫的曼弗雷德,等等……他們都是頑強的個人主義者,都深深地患上了世紀病:憂鬱,孤獨,無聊,高傲,悲觀,叛逆。這些著名的主人公提供了不同的療治心病的辦法,或自殺,或浪遊,或離羣索居,或躲進象牙塔,或棲息溫柔鄉。

詩人翁加雷蒂的《懷舊》對此作了詳盡的描寫:

那時

天色即將破曉

春天將臨

路上行人稀少

巴黎

籠罩着

慘霧愁雲

在橋的

一個角落裏

我對一位

苗條的姑娘的

無止境的沉默

陷入沉思

我們

同病相憐

我們失魂落魄

呆在一起

5、詩中還有另外三個意象――油紙傘、籬牆和雨巷,其中最重要的意象是爲雨巷。

雨巷是由“雨”和“巷”兩個意象構成的。這裏的雨不是暴風雨,也不是雷陣雨嗎。這是江南梅雨天的小雨,連綿不絕的,無窮無盡的,絲絲縷縷的,迷迷濛濛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細雨迷濛,無限傷感。

而小巷狹窄破舊,陰暗潮溼,青磚灰瓦青石路面,色調陰冷。這是一條空巷,而且殘破。有“頹圮的籬牆”。這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迷濛的細雨籠着狹窄破舊的小巷,再加上讓人懷舊的具有隱蔽和遮擋作用的油紙傘,頹圮的籬牆,這幾個意象構成了一個陰冷迷濛破敗空寂的背景,給人的心理體驗是冷漠、悽清、又惆悵。

在這裏雨巷和籬牆、油紙傘一起爲丁香姑娘的出場營造了一個非常朦朧而悽美的背景。

詩歌《蒹葭》中蒼蒼的蒹葭,結霜的白露爲在水一方的伊人的出現營造了一個朦朧迷離的氛圍,這裏襯托的背景和“雨巷”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丁香姑娘是真實還是虛幻的?

甲方:丁香一樣的姑娘並不是真的存在於現實社會,她只存在於作者的心裏,因爲作者在詩中寫道:“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因此,丁香姑娘只是一個虛構的角色,她被用來抒發作者心中的情感,她是一個線索,是詩中的靈魂人物,是一種美好理想的象徵。但是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所以作者說“希望”。

乙方:丁香姑娘是存在的,是因爲本詩包含着作者深深的情感,沒有這個人是不會有那麼細膩的描寫和那麼深的感情的!

總之詩歌反映的是“我”在孤寂中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

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徵,現時這種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這種心態,正是希望破滅後的青年知識分子在現實中找不到出路而陷於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

四、拓展深化

人都有這樣一種體驗,最孤獨苦痛的時候,你的傾訴對象也許只是一個和你一樣的完全陌生的姑娘,那一瞬間的相遇與想像開啓了你情感的閘門。

與一位陌生人在街頭在雨巷在……擦肩而過。這種迷惘這種渴望在他們的心中灼燒,在他們的筆下結晶着,千百年來無限地囤積着。與波德萊爾《給一位過路的女子》一詩比較閱讀,看看二者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

喧鬧的街巷在我的周圍叫喊。

頎長苗條,一身喪服,莊重憂愁,

一個女人走過,她那奢華的手

提起又擺動衣衫的彩色花邊。

輕盈而高貴,一雙腿宛若雕刻。

我緊張如迷途的人,在她眼中,

那暗淡的、孕育着風暴的天空

啜飲迷人的溫情,銷魂的快樂。

電光一閃……復歸於黑暗!——美人已去,

你的目光一瞥突然使我復活,

難道我從此只能會你於來世?

遠遠地走了!晚了!也許是永訣!

我不知你何往,你不知我何去,

啊我可能愛上你,啊你該知悉!

部編版高一語文教學設計4

自讀導言

1、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脈絡線索。

3、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

(解說:史鐵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說,均貫穿一點,就是“對生命的解讀”,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鐵生散文的代表作。閱讀本篇,可以說就是跟隨作者去閱讀生命。文章比較長。因而把握線索非常重要。文章對我們情感的衝擊,對我們心靈的敲打,都是通過語言傳達出來的。)

自讀程序

1、默誦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體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後兩部分要點。

明確:第一部分,寫古園風景、我的思緒。第二部分,寫對母親的追思,對母親生命的理解。

2、讓學生深入思考,邊思邊讀,抽象概括貫穿全文的思路是什麼?

明確:全文的總體思路是:追尋,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尋,後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學生注意第一部分中這樣幾句話,“我一連幾小時……我爲什麼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這卻不是……去窺看自己的心魂。”這實際是史鐵生在園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總體線索。也就是說,這就是史鐵生的“追尋”的“問題”,共三個:

第一個,我的身體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束,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說,我該不該去死?

第二個,我爲什麼要出生?

第三個,我應該怎樣活?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關於第三個問題。當作者對前兩個問題“想了好幾年”後終於想明白了,終於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感悟到“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的時候,實際已經找到答案了,已經對那“生”與“死”這兩個問題釋然了,解答了。最關鍵的問題是怎樣活下去?——爲了什麼活下去?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活下去?怎樣面對冷酷、殘忍、不公平的命運。

這個問題是貫穿全文的核心問題。如果師生找準了這個關鍵的核心問題,那麼,就等於找到了一把解讀這篇佳作的“鑰匙”。可以說,如何面對命運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3、再讓學生深入思考一下,邊讀邊思考:既然如何面對命運是本篇的追思核心,那麼第一部分那麼多風景描寫和第二部分寫母親是爲什麼?

明確:非常概括地說,寫母親,實際是寫“我”(史鐵生)對母親的“理解”,寫史鐵生對母親對待生命、對待命運的態度的“理解”。開始,史鐵生是不理解母親的,逐漸地,隨着思考的深入,隨着精神追尋的深入。精神閱歷的廣泛,隨着年齡的增加,史鐵生終於理解了母親,讀懂了母親。母親完全是在苦難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來,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有些人彷彿生來就是爲了承受苦難,在苦難中默默地忍受着命運的重壓。也就是說,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景物描寫,第一,有襯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爲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寫本身,實際上也是對“生命”對“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讀。請看這一段:“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園子裏去。”這不是寫出一種永恆嗎?

自讀點撥

《我與地壇》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這問題的提出首先是由於他自身經歷中的殘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這種並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個體的頭上,使他的命運頓時與他人判然有別,而他對這命運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獨自來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說,史鐵生對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屬於他個人的心境內容。

在整篇散文中,這沉思大致是歷經了前後兩個階段。在最初的那個階段中,史鐵生觀察與反省個人的遭遇,漸漸地看清了個體生命中必然的事相:“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這樣的結論便引出了無法反抗的命運的觀念: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殘酷與傷痛也都是不能選擇的必然,人對於由超越個體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設定的事實顯然沒有任何改變的餘地。

接下來,史鐵生將視界稍稍越出自身的範圍,寫到來這園子裏的其他人,去看看別人都有什麼樣的命運和活法。先是寫到他的母親。他自己的不幸在母親那裏是加了倍的。

他在園子裏又遇到一個漂亮但卻是弱智的少女(刪節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這就是一個因苦難而有差別的世界,如果你被選擇去充任那苦難的角色,“看來就只好接受苦難——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變得非常絕望了。不幸的命運已經爲你規定了承受苦難的角色,那麼你還能有什麼別的方式來度過你的人生呢?或者說,你還能有屬於自己的`救贖之路嗎?很顯然,問題的關鍵就是在於那個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應該怎樣來看待自己的苦難。

史鐵生個人的問題其實已變成了衆生共同的問題——“一切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在哪裏呢?”有論者從“平常心和非常心”的關係來看史鐵生的寫作,所謂“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內在的痛苦外化,把具體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給命運,然後再設法調整自我與命運的關係,力求達到一種平衡”。這種在根本上認可了苦難的命運和不幸的角色,卻不是看輕生命自身的殘酷和傷痛,而是把這生命的殘酷和傷痛從自我中抽離出來,去融入到一個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這個“所在”就關係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實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內心痛苦爲基礎,將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間而不覺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顯生命之大”。這就是史鐵生在這篇散文中最後畫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靜靜坐在園子的一角,在融會了過去現在和未來,融會了死生的時刻裏。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獨的個體生命在內的更大的生命本相。關於怎樣活着和怎樣達到自我救贖的困擾,也終於爲所有生命永恆的慾望所滌淨,當投入到永無終結的生命之舞中時,對於個體苦難以及一切不幸命運的自我超越就都變成了一種必然。這樣一種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鐵生內心的希冀與不捨的探詢,也完成了他爲文的寄託。爲文與爲人在此纔是真正的一體。整篇《我與地壇》都是那樣的和美親切。(參見陳思和先生相關文章)

自讀思考

1、說說作者史鐵生是沿着怎樣的思路,使自己的精神走出陰影、獲得超越的?

2、找到全本《我與地壇》,通讀全篇。抄寫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見下),背誦,並在寫作中仿寫。

“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四季,當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樂器來對應四季,我想春天應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要是以這園子裏的聲響來對應四季呢?那麼,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着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頭的風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以園中的景物對應四季,春天是一徑時而蒼白時而黑潤的小路,時而明朗時而陰晦的天上搖盪着串串楊花;夏天是一條條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陰涼而爬滿了青苔的石階,階下有果皮,階上有半張被坐皺的報紙;秋天是一座青銅的大鐘,在園子的西北角上曾丟棄着一座很大的銅鐘,銅鐘與這園子一般年紀,渾身掛滿綠鏽,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幾隻羽毛蓬鬆的老麻雀。以心緒對應四季呢?晴天是臥病的季節,否則人們不易發覺春天的殘忍與渴望;夏天,情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裏失戀,不然就似乎對不起愛情;秋天是從外面買一棵盆花回家的時候,把花擱在闊別了的家中,並且打開窗戶把陽光也放進屋裏,慢慢回憶慢慢整理一些發過黴的東西;冬天伴着火爐和書,一遍遍堅定不死的決心,寫一些並不發出的信。還可以用藝術形式對應四季,這樣春天就是一幅畫,夏天是一部長篇小說,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詩,冬天是一羣雕塑。以夢呢?以夢對應四季呢?春天是樹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細雨,秋天是細雨中的土地,冬天是乾淨的土地上的一隻孤零的菸斗。”

部編版高一語文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對話的形式,討論了“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

課文節選《秋水》開頭的一段,以河神見海神爲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這篇文章本是作爲重點篇目入選高中教材,語文版初次把它編入初中教材裏面,且編排在九年級(上)第六單元的第一課,可見其在課本中的重要位子。新課標對文言文的要求即是:能流利、準確、有節奏地朗讀,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內容,把握文意、理解主旨,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因此課程目標如下。

課程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1、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學習對比的寫作方法。

3、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式。

(二)過程與方法

1、制知識卡片積累文言字詞。

2、背誦全文。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理解課文闡發的人生哲理,力戒驕傲。

教學設想: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文字淺顯,學生在課上自讀、研討,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疑難處,教師適當講解、點撥。課文語脈清晰,層次清楚,前後形成鮮明對比,利於背誦。教學中可充分利用課文內容和結構的特點,指點背誦的方法。指導學生理解、積累和正確使用成語“望洋興嘆”“貽笑大方”並製作知識卡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著名學者南懷瑾這樣說:“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倒,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

千百年來,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創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莊子,魯迅先生曾在《漢文學史綱要》中這樣評價過他:“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們就來感受其文章魅力。

二、介紹莊子.(師生共同完成)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人,大體與孟軻同時或稍後。他繼承並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稱“老莊”。

莊子的思想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誇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別,在認識上走向相對主義。莊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應自然。莊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爲而治。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對話的形式,討論了“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

課文節選《秋水》開頭的一段,以河神見海神爲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一)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或聽錄音朗讀。

2.組織學生進行三次誦讀

第一遍齊讀(要求正音、疏通句意)。

學生簡述課文內容,其他同學補充糾正。教師將暴露出來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二)理解疑難詞句,學生質疑,課堂討論,教師講解,學生製作卡片。

1.通假

不辯牛馬(辯,通“辨”)

涇流之大(涇,通“徑”)

2.古今異義

至於:古義,到了。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面目:古義,臉。今義,臉的形狀,相貌。

大方:古義,深明大道的人,或轉通某種學問的人。今義:①不吝嗇;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氣。

河:古義,特指黃河。今義,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詞性活用

秋水時至(名詞做狀語,按時。)

順流而東行(名詞做狀語,向東。)

東面而視(名詞用爲動詞,面對。)

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形容詞爲動詞,小看;輕視。)

4.特殊句式

聞道百(定語後置)

以爲莫己若(賓語前置)

我之謂也(賓語前置)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被動句)

4.成語

望洋興嘆(望洋,仰視貌。“望球興嘆”“望水興嘆”屬生造。)

見笑大方(貽笑大方,大方之家,方家。)

(三)第二次誦讀,理清思路

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課後練習一)

①河伯在什麼情況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爲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③河伯爲什麼認爲自己“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3.指導學生背誦課文,討論以下問題

(1)全文可以分爲幾個層次?大意各是什麼?(以下開始板書)

層意連接語

第一層:黃河的寬闊;河伯的驕傲自滿於是焉

第二層:北海的壯闊;河伯自愧弗如於是焉

(2)河伯引“聞道百,以爲莫己若”的作用是什麼?

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盡在己”的狂妄自大。

(3)河伯引“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的作用是什麼?

批評自己的盲目崇拜。

(四)、理解思想內容

課堂討論:這則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啓發學生敞開思路,大膽發表看法。下述觀點都符合文意:

A、人貴自知之明; B、謙受益,滿招損;

C、自大由於無知; D、知恥近乎勇;

E、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 F、有比較纔能有鑑別。

(五)、第三遍誦讀、指導背誦

這篇課文結構簡單,層次清楚,可採用關係法背誦。先劃分層次,概括層意。第一層上有兩句,第一句寫黃河的壯闊,第二句寫河伯驕傲自滿。兩句之間的連接語是“於焉”。

第二層也是兩句,第一句寫北海的廣闊,第二句寫河伯自愧弗如,也用“於是焉”組合。利用關係法把握語言結構,有利於背誦。

還可採用排詞法。課文用對比方法寫河伯認識的前後變化。可提取、排列兩相對照的詞語:河與海的比較,河伯認識的變化。

課後練習還介紹了問題法。所提的三個問題恰好針對三個內容要點,邏輯性強。運用此法掌握內容梗概,利於背誦。

課上背誦練習:

個人默記一兩遍後,由老師帶領集體背誦。集體背誦好,互相提醒,腦記耳聽口誦,可加強記憶。

(六)通過這篇課文,你認爲莊子的文章有什麼特點?

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想象豐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創造性,善用對比。

總結、擴展

《秋水》我們學的只是開頭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若對話的形式,討論“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莊子採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若的對話來討論玄妙的哲學問題。課文這一段河、海的對比,實際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貴賤之類的看法,然後一層深一層地引到漫無邊際的認識海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外閱讀《秋水》全文。

另外,莊子作爲我國古代八大笑星之一,他的很多言行都是很特立獨行的,大家可以多閱讀一些他的故事,這樣可以更深刻地體會他的哲學思想.

四、佈置作業

1.製作詞語、句式卡片。

2.筆譯全文。

3.寫讀後感。

板書設計

秋水

《莊子》

黃河寬闊不辨牛馬北海壯閱不見水端

↓於是焉↓於是焉

河伯自大欣然自喜望洋興嘆

爲盡在己――狂妄自大始吾弗信――盲目崇拜

部編版高一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不同情境下鳥啼的特點及其蘊含的深意

2.學習將抽象道理具體化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鳥啼》是英國作家勞倫斯的一篇散文,在浩如煙海的世界散文名篇中,《鳥啼》憑藉什麼被選入我們的中學教材呢?細細品味一下,原因至少有兩個:其一,它是一曲別具一格的有感召力的生命的讚歌;其二,它的行文筆法獨特今天就讓我們隨着作者的聆聽、思考、禮讚的腳步一起走進這首生命的讚歌

下面,一起來看課文,聆聽鳥啼

二、文本研習

(一)聆聽:鳥啼

1.文中怎樣寫鳥啼?

默讀課文第一部分(1—5段),劃出文中表現“鳥啼”的句子,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學生找出(在2、3、4、5段)後,學生表達交流,教師點撥:

這些或微弱或清越的鳥鳴,顯示着作者筆下的小鳥充滿了生命的衝動

2.鳥啼在什麼環境下出現?又是如何變化的?

學生自行從文中勾畫相關語句(這些語句在1、3、7、8自然段),學生交流,教師稍作點撥:

這些描寫展示了一個鮮血淋漓的場面:嚴寒持續,鳥屍橫陳,鳥兒死亡的場景悽慘至極,讓人倍感淒涼

(2)鳥啼又是如何變化的呢?請用課文的語句予以描述

“吃力”“微弱”——“隱約而清越”——“含糊”“若斷若續”——“活潑”“悅耳”

提示:從鳥啼的強度、數量上品味體會:由弱變強,由少變多,由微弱歸悅耳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在這裏,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象徵死亡的嚴冬的鳥屍與象徵新生命的暖春的鳥啼兩者對比,肯定了生命衝動的力量不可阻擋

小結:

作者首先以細膩的筆觸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嚴冬生命消沉圖,真是令人觸目驚心但接着於一片蕭瑟中突然讓我們聽到了清脆的鳥鳴聲,讓我們感受到生命在歡呼在鳥兒越來越歡快的叫聲中,在花朵開放得越來越鮮豔中,作者唱出了生命的讚歌聆聽美妙的鳥啼,我們禁不住張開想象的翅膀——

(二)想像:色彩及含義(冬——春)

同學們,色彩本身是沒有靈魂的,但人們卻能感受到色彩的情感,這是因爲色彩會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種情緒“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些色彩都使詩句更能表達出詩人的思想感情那麼,你能憑藉文中的色彩來把握作者的情感嗎?

(請學生找出文中涉及色彩的語句並進行分析)

1.黑色與紅色

“有一天,黑色的浪潮……番紅花就會……勝利地搖曳”

學生分析交流:

黑色是毀滅與絕望的象徵而紅色是熱烈、衝動的色彩,是勝利、希望與生命力復活的象徵在這裏,紅色與黑色是兩種對立的顏色

2.銀色

(學生可能會找到一處或幾處,引導學生將5、6、10、11、12段中有關語句找出)

作者爲什麼喜歡用銀色來修飾泉流呢?銀色有什麼象徵意味呢?

在西方社會中,銀色有其代表的含義,是純潔、博愛、美德和富裕的象徵銀色在作者眼中,不單單是純潔的象徵,它還是一種生命力的體現,是一種純潔的生命力的展示當春天來臨,“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機”“噴涌而出”,展現了強大的生命的活力,誰也無法阻擋它蓬勃而茁壯的成長

3.其他顏色:“血色”“黃色”

① “田間與灌木籬下,橫陳着田鳧、椋鳥、畫眉等數不清的腐鳥的血衣……”(1段)

② “白屈菜總要遍地閃爍,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9段)

第一句中的“血色”是死亡的象徵第二句中白屈菜花的“黃色”是亮度最高的色,燦爛、輝煌,在這裏是生命力復活、生命力強盛的象徵都是一種生命活力的象徵,也是作者所要表達的“對於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與追求”

想象着這些五彩的顏色,感受着生命的絢爛多姿,我們也會象作者一樣堅信:冬天必將過去,春天定會到來,生命的衝動誰能阻擋?讓我們隨作者一起禮讚生命吧!

(三)思考:爲生熾烈歌唱(死——生)

1.傾聽鳥啼,引發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勞倫斯在本文中對死亡與再生有着自己獨特思考,你能找出這些語句並說說你的理解嗎?(此處可隨意調整順序)

①生命與死亡全不相容,我們是爲着生的,或是爲着死的,非此既彼,在本質上不可兼得(12段)

(生死雖不能相容,有生無死,有死無生,但是在文中,我們分明感受到作者對生的一種肯定,生命的衝動誰也無法阻止,所以生必定戰勝死)

②死去的就讓它死去(14段)

③就如向死而生的鳥兒(15段)

2.介紹海德格爾的哲學理念“向死而生”(PPT)

海德格爾提出的“向死而生”不失爲一種大徹大悟的人生心態正視現實,直麪人生,這種“向死而生”的生命解讀,實際暗含了知死守生、視死而生、輕死重生的哲學理解和積極用世的人生態度

正像海德格爾辯證分析的那樣:理解了死,才能理解了生;看清了人生的有限,才能看清人生自身發展的無限

3.勞倫斯怎麼會有如此深刻的生命體會?讓我們一起了解作者

展示作者簡介課件:

勞倫斯:英國作家、小說家、散文家,被稱爲“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20世紀英國文學史上最獨特、最有爭議的作家一位難容與時世,難容於常人的特立獨行的鬼才、怪才、奇才他的散文是一個孤獨者在他那個喧譁的時代和騷動的文化氛圍內發出的生的感嘆,字裏行間滲透着哲學的思辨和詩的意境他曾說過,我的文章是寫給50年後的人看的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小結:

這些關於生與死的思考,正是作者對鳥啼的一種心靈感受那困境中的鳥兒分明就是他自己,漫長而殘酷的嚴冬則是他當時所處的困境慘境當作者詛咒死亡詛咒寒冬時,當他傾情謳歌生命謳歌春天時,我們能感受到他對新生命、新世界的強烈的渴望與追求,能真切地觸摸到一顆不屈的靈魂鳥啼這一動物的本能行爲由此獲得了意義的昇華

三、體悟:發現、體會鳥啼(你——我)

1.生命中存在很多的神奇,在你的經歷中,有過這樣的發現和體會嗎?

學生從生活中、電視、書中等選擇材料談自己的體會

面對苦難,應該是承擔苦難而不是屈從苦難……

應該是創造新生而不是沉湎於死亡……

2.生與死的問題是一個抽象的問題,爲什麼我們讀來並不覺得枯燥?

學生交流:作者運用擬人、象徵等手法,託物言志,將鳥人格化,把自然當人看待

如:“當大地仍在束縛中時,那小小的清越之聲已經在柔弱的空氣中呼喚春天了……無論人們情願與否,月桂樹就要飄出花香,綿羊就要站立舞蹈,白屈菜就要遍地閃爍,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等語句

學生交流:將自然人格化,是人與自然建立生命對話的有效途徑

如:“當大地仍在束縛中時,那小小的清越之聲已經在柔弱的空氣中呼喚春天了它們的啼鳴,雖然含糊,若斷若續,卻把明快而萌發的聲音拋向蒼穹;無論人們情願與否,月桂樹就要飄出花香……”等語句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句式整齊而抑揚頓挫,在素樸純粹的文字下面,跳躍着詩意或白描,或比喻,或擬人,使人們從鳥兒美妙的清音中聽到自然的消息,聽出歡樂和自由,感悟到生活的哲理它記錄了作者對於生命惑悟的心路歷程

小結:

勞倫斯發現並描寫了鳥兒勃發的生命力,讚美了大自然的蓬蓬勃勃的生機更可貴的是,他使我們體會到了生命的另一重要意義,那就是:只有創造的生命纔是有價值的生命當那些堅強的鳥兒經歷了嚴寒的洗禮迎來了春天之後,它們以美妙的歌喉宣告春天的到來,併爲春天增添了光彩,這不由讓我們想到:生命是自己的,生命也是美麗的,人總在經歷了一定的磨難以後,才能格外地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所以,我們不應拒絕死亡,病痛……因爲那也是生命的不同表現形式

四、總結:傾聽鳥啼

《鳥啼》是一篇人與自然的對話,是人與大自然裏的生命的對話生命充滿神奇的力量當我們處於生命的低谷時,我們要學會去尋找生命中的“鳥啼”,把它們作爲我們的精神支柱,去接受生活暴風雨的洗禮,傾聽鳥啼!

作業:

寫出你自己靈魂的感悟,並試着把你的生命感悟通過象徵的手法寫出來

部編版高一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體會詩歌主旨的多樣性。

重點難點

本詩的畫面感和抒情性的結合是教學中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作者與寫作背景

裴多菲是19世紀的匈牙利愛國詩人。他當過兵,作過流浪藝人。1849年7月在職和沙皇軍隊的一次戰鬥中英勇犧牲,年僅26歲。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愛情詩。尤其是在1846年愛上森德萊尤麗亞以後,寫了不少優美的愛情詩。1847年裴多裴與心愛的人結成伉儷。這首詩的創作可以看出愛情的表達。

《自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二、內容大意

全詩共五節,採用的都是“我願意……”開頭的格式。詩人把自己說成是“激流”“荒林”“廢墟”“雲朵”“破旗”。把愛人比作小魚小鳥長春藤火焰夕陽構成五個有層次的充滿活力的藝術畫面,蘊含了深刻的思想內容。

三、鑑賞要點

1、多樣解讀

首先將其看作一首愛情詩,它抒發了對愛人深摯的戀情,歌頌了純潔而高尚的愛情;其次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詩,它委婉地表現出19世紀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鬥爭事業。歌頌了爲民族解放事業獻身的精神和執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詩中的“我”可能指詩人自己,也可能指革命戰士們;“愛人”可以是詩人的愛侶,也可以是詩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

2、意象的獨特性排列:

本詩沒有空泛的說教,而是通過一系列鮮活意象的排列,遞進,營造了一個情感流動的迴旋天地,層層遞進,使詩人情感富於變化,呈現出多側面多層次,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板書

我願是我的愛人是

急流(崎嶇)小魚(魚水之情,是你的生命之源)

荒林(狂風)小鳥(是你的可愛家園)

廢墟(荒涼)常春藤(是你的一生依靠)

草屋(打擊)火焰(是你的抒情小屋)

雲朵(破旗)夕陽(是你的,相依夥伴)

在我的懷抱中接受我的關愛與呵護,我們相依相伴,我願爲你奉獻一切。

注意修飾詞語的暗色調,可體現:

1、生活的艱難

2、男人的勇敢

3、也可能是革命鬥爭的艱難

《籬笆那邊》

自讀導言

1.理解本詩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體內容及詩歌蘊涵的寓意。

2.擴展閱讀:賞析芒克的詩《陽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詩中蘊涵的寓意。

(解說:這是一首蘊涵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詩,理解詩歌的寓意是學習本詩的重點,也是難點。)

自讀程序

一、總體把握,理清思路

討論:這首詩從表層意象看,寫了哪幾個層面?

明確:兩個。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顧忌,另一個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會爬過籬笆去摘草莓。

二、研讀全詩,討論以下問題

1.詩中的草莓指代什麼。

明確:草莓指代世間美好的事物。思考這一問題應從草莓的特點入手。草莓色澤鮮豔,圓潤可愛,在外形上給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們所喜愛的一種水果。

2.“我”想不想爬過籬笆?爲什麼?

明確:想。因爲那兒“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過?爲什麼?

明確:能。因爲“如果我願/我可以爬過”。

4.那麼,“我”願不願爬過?爲什麼?

明確:不願。因爲“髒了圍裙/上帝一定要罵我!”

5.上帝又指代什麼?

明確:上帝號令一切,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是權威的代表,又是正統思想的化身。思考這一問題應從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過”、“能爬過”卻又因爲怕髒了圍裙捱上帝的罵而不願爬過?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受。

明確:“想爬過”“能爬過”,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願望和能力,而怕髒了圍裙捱罵則說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過程中有種.種顧慮,擔心會遭受責備。歸根到底,這一切是“上帝”的行爲約束、思想禁錮造成的。

聯繫實際示例:

孩子本是純真無邪的,他們活潑好動,對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這其中蘊藏着多少創造的萌芽啊。但我們現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許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規的行爲,用很多清規戒律來束縛他們的思想,壓制他們的個性,從而扼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解說: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並非惟一的標準的答案。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深入思考討論,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應加以肯定,答案不強求一致。)

7.作者安排“上帝”這個形象有什麼深刻的寓意?

明確: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權威的代表,是正統思想的化身,是別人思想的禁錮者;其實“上帝”又何嘗不是禁錮者呢?只要他願意並且有決心拋開一切束縛,走下神壇,重新撿拾起純真,他也會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東西。

(解說:這一層次的理解是這首詩的深刻之處,學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錮者這一點,教者要作適當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