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高一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大綱

高一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一、教學目標

高一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一)知識與能力

把握文章的脈絡,瞭解有關作者的情況及其主要作品;篩選信息,理解把握課文涉及的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學習本文表達思想內容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整體感知,理清兩部分內容要點,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複雜情感,解讀“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體會作者及母親的情感,認識生命的意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

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及其苦難的感悟,體會作者思想變化的過程及這種變化與環境的關係,領悟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認識。

二、教學重點

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複雜情感,解讀“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生命、母愛的思考與感悟

四、教學方法

(一)問答法

(二)點撥法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步驟

(一)導入

青年是一首詩,這是因爲處在這個年齡段的生命總有着絢麗多姿的夢想和火一樣燃燒的激情。而有這樣一位青年卻在“21歲最狂妄的年齡殘廢了雙腿”。詩化的歲月瞬間凝固成冰冷的現實,他一度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有一天,他把輪椅搖進了地壇,他在地壇經歷了什麼?又思考了什麼?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史鐵生一起走進《我與地壇》,請大家翻開課本45頁。

板書課題我與地壇

(二)作者簡介

下面,老師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些本文的作者史鐵生。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中初中。1969年去陝西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後,轉向寫作。1983年他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加入中國作協。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務虛筆記》、散文《合歡樹》、《我與地壇》等。其中《務虛筆記》、《我與地壇》曾入選“九十年代十大經典作品”。他的作品一類是對知青生活的回憶和反思,另一類是對殘疾人命運的描摹。《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三)課文講解

1、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將自己不懂的字詞的讀音記下。

1、宿命(sù):

2、坍圮(pǐ):

3、玉砌雕欄(qì):

4、亙古不變(gèn):

5、頹牆(tuí):

6、肆意(sì):

7、雋(juàn):

8、恪守(kè):

9、捋(lǚ):

10、熨帖(yù):

2、請同學們思考作者爲什麼去地壇?請從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

明確:(1)近。

“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的理解。

“我家離地壇很近”顯示出“我”的主動性,表明“我”對地壇有特殊的情感。

(2)宿命

我常覺得這中間有着宿命的味道。

爲什麼說是宿命呢?請大家集體朗讀第三自然段。讀完後說說現在的地壇是什麼樣的,而四百年前的地壇有是什麼樣的。

明確:現在的地壇是荒蕪的:“剝蝕”的琉璃;“淡褪”的硃紅;“坍圮”“高牆”等;“散落”了“玉砌雕欄”(板書:荒蕪)

四百年前的地壇是金碧輝煌的“浮誇”的琉璃;“炫耀”的硃紅;“高牆”;“玉砌雕欄”

爲什麼說這是一種緣分、是一種宿命?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有感情地明確:

經歷了400年的風風雨雨,昔日的金碧輝煌,高大氣派都已消失在歷史的煙塵裏。今日的地壇“荒蕪冷落”“很少被人記起”,這不就是曾經指點江山、“最狂妄”,而現在殘廢、沒工作、沒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嗎?(板書:失魂落魄)

這是一種緣分,“我”一進入地壇就對它產生了依賴感;這是一種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們”走到一起。

(3)思考

明確:“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作者想看到自己的身影,那麼證明他想思考一些問題。所以思考也是他去地壇的一個原因。

(4)生命的暗示

明確:作者說,“在人口密聚的城市裏,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他失魂落魄,需要思考的時候,他找到了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安排好了的。那麼,大家在回過頭來看,作者在前面說的: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圖。這意圖指的是什麼?

明確:生命的暗示

(5)逃避

明確:作者說他忽然之間什麼都找不到了,所以他要逃避到另一個世界中去。這裏的兩個“世界”分別指現實中的世界和作者心中的世界。他想逃避現實,所以他到地壇去。

小結: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然殘廢了雙腿,所以他要逃避現實,去寧靜地方思考問題,他選擇了和他有着宿命的緣分的地壇,在那裏思考問題。

2、那作者是不是就此沉淪下去了呢?我們來看第五自然段,首先請一位同學朗讀第5自然段,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能夠代表地壇景物特點的句子。

明確: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

那地壇的“不衰敗”體現在哪裏?請大家結合相關語句談談自己的看法。

(1)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解讀:荒蕪的、古舊的,被人遺棄但生命依然頑強。“剝蝕”、“淡褪”、“坍圮”、“散落”,最終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屬於本質性的東西。

(2)園牆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清涼

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

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

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會兒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樹幹上留着一隻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

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讀:“園牆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清涼”這句話說明它雖然是荒廢的故園的園牆,但它並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殘軀爲過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陰涼。

學生髮言時,教師作點評,最後小結:

園子飽經風雨,歷經滄桑,但園裏的小生命們卻以透明獨特的方式演繹着生命的頑強。無論是蜜蜂還是螞蟻,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棄展現自我的機會,向人們展示生命的繽紛,訴說生命的美麗。(板書:荒蕪不衰敗)

3、同學們,我們前面說過,作者和地壇有着共通點,有着相似的命運,那面對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這個事實,作者感悟到了什麼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總結:

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動,促使他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促使他與命運抗爭。園子雖然荒蕪,但是並不衰敗;“我”雖然殘疾,但是不應該頹廢!(板書:身殘志不殘)

4、作者在園中思考,那他首先思考了什麼問題呢?我們來看第六自然段,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答案。

明確: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爲什麼要出生。

好,那麼,作者對於這兩個問題的思考,他得出結論了嗎?

明確: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請學生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

作者想通了,既然出生了,那就要好好活下去;既然死是必然會來臨的,那麼,就應該想想應該怎樣活下去。

5、那究竟應該怎樣活下去呢?我們來看第七自然段。

關於這個問題,作者是怎樣說的?請大家把讀一段課文,從開頭讀到“去窺看自己的心魂”。

學生讀完後教師提問:關於怎樣活這個問題,作者一下子想清楚了嗎?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沒有,他說這不是一瞬間能想明白的事,所以在十五年當中,他不斷地去地壇裏思考。

6、那,在這十五年當中,地壇遭遇了什麼?

明確:被人肆意雕琢

地壇被人肆意雕琢,但是作者說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的,這裏的“有些東西”指的是什麼?

(1)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

(2)譬如在園中最爲落寞的時間,一羣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麼、然後又都到哪兒去了。

(4)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鬱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

(5)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那現在大家來看一下這些景物有怎樣的共同之處?

明確:六個譬如所描寫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種不好的境遇,但他們卻能或永恆或坦然面對或勇敢抗爭。(板書:形體改變、精神不變)

解讀:從“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這句話可以看出落日即將隱入地平線,但它仍然集聚渾身力量,向人們展示最後的輝煌;從“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紅葉雖落卻依然保持美麗的姿態,生命雖逝,卻能換來另一個生命的誕生,因此它安然。這正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而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腳印蒼黑的古柏、草木和泥土的氣味和落葉都證明了這院子裏還有生命的氣息。面對這樣的一個古園,作者從中找回生存的勇氣和決心。從古園的遭遇中,作者悟出面對苦難要勇敢地活下去。(勇往直前敢於抗爭)

三、總結

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在被人們肆意雕琢後仍然精神不變,作者從地壇那裏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在地壇裏進行了對生命的思考,但是,關於應該怎樣活下去這個問題,在這一節中作者並沒有很明確地給出答案,而這個問題,也不是由作者一個人解決的,在他思考生命的真諦的時候,有一個人,始終站在他的背後,支持着他,這個人就是他的母親。那麼,關於自己的母親,作者有做了怎樣的描述與追憶呢?我們下節課將一起學習,請同學們回去之後預習第二節的內容。下課。

四、板書設計

地壇荒蕪不衰敗形體改變精神不變

我與地壇

我身殘志不殘勇往直前敢於抗爭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母愛,是天地間一種至真至純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寫母愛、讚頌母愛的作家不勝枚舉,作品也層出不窮,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表現的是一位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擔心,那麼史鐵生又是如何表現母親對自己的愛的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第二節。

板書課題

板書我與母親

(二)講解

1、作者說他“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那麼作者以前的行爲到底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呢?我們來看一下第二自然段,請大家仔細閱讀並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明確:

這是一種無法調和的矛盾,母親疼愛兒子,擔心兒子,但同時她又理解兒子,面對兒子說承受的痛苦,他想問卻又怕會觸碰到兒子的傷口。

2、那面對這樣的苦難,母親又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呢?我們來看第三自然段,請同學們從中找出答案。

明確:

她思來想去後準是對自己說:“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她自己的,如果他真要在那園子裏出了什麼事,這苦難也只好由我來承擔。”

母親沒有退縮、沒有消極的對待、更沒有放棄,而是“承擔”這“苦難”,堅毅地走下去,母親希望直到兒子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那麼,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疼愛並理解兒子。

其實,在這一段的最後一句話,作者給自己的母親做了一個評價,這個評價是什麼呢,請大家一起讀出來。

學生齊讀:“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請大家來說說,爲什麼,史鐵生覺得他的母親是活得最苦的一個母親?

學生回來,教師總結。

明確:因爲母親不光是會疼愛兒子,而且她理解兒子,她知道兒子心裏的苦,但是兒子卻不理解她的愛,她整日活在痛苦與擔心當中。

4、作者說,他當年不曾想爲母親想過,那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去思考母愛,感受母愛的呢?他又用了怎樣的方式?

明確:在她猝然去世之後纔有餘暇設想。

在母親猝然去世之後,作者纔開始去領悟、去理解母親對他的愛,所以,他只能用回憶和設想的方式。

5、作者通過回憶和設想體會到了母親的愛,在課文中有三個情節直接或間接的表現了母親的愛,請同學們找出來並談談自己的看法,這些情節是怎樣表現了母親的愛。

明確:

(1)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麼事又反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

母親在兒子走出家門後還在望着兒子遠去的背影,久久不去做別的事情,證明他對兒子愛得深沉,又害怕兒子這一次出去會不會出事,所以她就一直保持着面對兒子離去的方向的姿式,內心矛盾交織,纔會對我的回來“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2)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着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有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兒我再擡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

表現出母親對兒子的擔心,她始終不放心剛剛經歷如此巨大打擊的兒子,總害怕他會出事,所以她就去尋找兒子,但是她又理解兒子,她覺得應該給兒子一個獨立的空間,讓她思考問題,所以在確定兒子沒事之後她又悄然離開。

(3)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麼大。”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

表明母親的愛,一個很大的園子,母親不怕累,在焦灼的心情裏一遍又一遍地尋找她的兒子,證明她的愛的深沉。

總結:從這三個情節,可以看出母親對兒子的愛的深沉與理解,也就是作者在前文說到的:她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的理解兒子的母親。並且他希望兒子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幸福之路。

板書:理解和希望

6、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中寫了他與疑問作家朋友的一次談話,講到了寫作的動機。同學們仔細閱讀以下這一段,作者從中透露出自己的寫作動機了嗎?

明確:有,他通過寫朋友寫作是爲了讓母親驕傲來告訴我們他也想通過寫作來使自己找到生活下去的路,也就是母親一直希望他能夠找到的一條幸福的路。

7、我們來看下一段,在這一段中,作者說,在他的小說第一次獲獎的時候,他多麼希望他的母親還活着,所以他又跑到了地壇去思考,這一次,他思考的是什麼呢?

明確:母親爲什麼就不能再多活兩年?爲什麼在她的兒子就快要碰撞開一條路的時候,她卻忽然熬不住了。

那作者的出結論了嗎?

明確;:“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好,作者思考的結果是,母親太苦了,所以應該早點到天堂享福,可是,對於這個結果,作者說,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請大家說說,爲什麼,這個安慰是一點點的?

學生回答,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總結。

明確:

現在作者還是希望母親能夠看到自己現在自立自強的模樣,希望母親能夠分享自己的快樂。

8、我們來看一下課文的第九自然段,作者在這裏提到了母親的愛給自己的啓示,請大家集體朗讀出來。

明確: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請同學們說說母親給了我怎樣的啓示。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

明確:對待生活給予的苦難,我們要堅強面對。

9、現在,請大家看到最後一句話: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請同學們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明確:母親的愛伴隨着作者在地壇中感悟生命,母親的愛支持着他走過人生最苦難的階段,使得他對苦難有了深刻的理解。

板書:追憶與痛苦

總結:

非常概括地說,寫母親,實際是寫“我”(史鐵生)對母親的“理解”,寫史鐵生對母親對待生命、對待命運的態度的“理解”。開始,史鐵生是不理解母親的,逐漸地,隨着思考的深入,隨着精神追尋的深入。精神閱歷的廣泛,隨着年齡的增加,史鐵生終於理解了母親,讀懂了母親。母親完全是在苦難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來,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有些人彷彿生來就是爲了承受苦難,在苦難中默默地忍受着命運的重壓。也就是說,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好,我們這篇就講到這裏,請大家回去之後預習下一篇課文《花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