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夜色》教學設計3篇

《夜色》教學設計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導語:《夜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這首兒歌以打動兒童心扉的文字,呼喚着孩子們親近自然、熱愛生活。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夜色》教學設計,供各位參閱。

《夜色》教學設計3篇

  《夜色》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針對學生膽小的心理,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3、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

教學準備:

課件,字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夜晚圖片,提問:這是什麼時候?誰能說說夜晚是什麼樣的?

指名回答。

問:黑天的時候你害怕嗎?

表揚不怕黑的同學,教師導入:孩子們怕黑是很正常的,在漆黑的夜裏,老師一個人走路也會害怕呢,其實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夜晚也是很美的,你會看到璀璨的星空,微笑的花草,你會聽到大地唱着無聲的歌,現在老師就帶你們一起走進20課《夜色》。

二、初讀課文,讀中識字。

1、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教師提出讀書要求:把書拿好,身子坐正,用心讀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之間互相讀,讀的好的誇誇他,出現錯誤的幫幫他。

3、指名讀課文,大家評議。

4、去掉拼音讀課文。

(1)課件出示第一節的第一句話,

學生試讀。

提問:你從哪裏看出這個小朋友膽子很小呢?

請學生讀出相關語句。

認讀生字“膽”“往”“瞧”。

學生齊讀。

(2)課件出示第一節第二句。

問:小朋友的膽子那麼小,媽媽想了什麼辦法?

學生讀出相關語句,學習生字“故事”。

提問:媽媽的方法管用嗎?從哪裏看出來的?

請學生讀句子,學習生字“窗”、“還”“亂”。

引導學生讀出害怕的語氣,男女生分讀。

(3)課件出示第二節第一句話。

提問:爸爸是怎麼做的?

讀出句子,認識生字“偏”,說說什麼是“偏要”,再用這個詞說句話。

提問:散步時我發現了什麼?

學生回答,認識生字“樣”、“微”。

這時的心情會是怎麼樣的?引導學生用驚喜興奮的語氣來讀。

(4)師:從此以後,這個小朋友還怕黑天嗎?

課件出示第二節第二句話,學生齊讀,認識生字“此”“怎”。

師:皎潔的月光柔柔的照着,小鳥在窩裏安靜的睡覺,多美的場景啊,老師特別想讀讀這句話,可以嗎?

師範讀,學生用心聽。

指名學生讀。

(5)師:黑夜的到來,是晝夜交替的自然規律,夜色籠罩下的世界,潛藏着生命亙古不息的無聲運動,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你會發現黑夜也是自然界一道獨特的風景,除了微笑的花草,睡覺的小鳥,你還會看到什麼呢?

出示課件:夜晚的景色,引導學生表達。

(6)師:夜晚的景色美不美?你喜歡不喜歡?以後天黑的時候你還會害怕嗎?

請學生帶着感情齊讀一遍課文。

三、多種形式,鞏固識字。

1、星星挑戰賽:

課件出示詞語學生認讀,挑戰成功的大家拍三下手。

2、出示字卡,學生指讀,開火車讀,齊讀。

四、拓展延伸:

學過這篇課文,你眼中的夜晚是什麼樣子的,課後把它寫在小本本上,並配上漂亮的圖畫。

五、結束語:

白天的美是熱烈而燦爛的,夜晚的美是沉靜而甜美的,不管是哪一種美,都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禮物,讓我們用心去感受,用愛去珍惜,用行動去感恩吧!

  《夜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

1、在課文的學習中,針對學生膽小的心理,引導學生親近自然、熱愛生活,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2、通過課文的拓展學習,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活動和遊戲複習鞏固生字。

2、通過教師創設情境,課文“補白”理解課文。

知識與技能

1、複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首關於夜晚的古詩嗎?

生:《靜夜思》。

師:大家來背一背吧。

(學生背詩句)

師:如霜的月光下,一位離鄉的遊子思念着自己的家鄉。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兒童詩也與夜晚有關,它就是《夜色》。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書寫課題)我們來齊讀課文題目。

二、複習舊知

師:上一課時我們一起學習了這一課第一課時,我們都收穫了什麼呢?

生:學習了生字和詞語,還劃分了小節。

師:我們的老朋友來了,(課件出示生字,生詞)誰和他們打個招呼呢?(指名讀生字詞)

師:下面請大家小組互讀!

師:讀完後,有發現什麼問題嗎?(學生反饋出現的問題)

師:我們來齊讀送走他們吧!

三、整體感知課文

師:老師可想讀一讀這篇美麗的課文啦,我來讀大家認真聽,思考兩個問題(課件出示):

1、這篇課文我們劃分了幾個小節?

2、文中的“我”對於黑夜的態度有着怎樣的變化?

師:下面請小組討論。

生:這篇課文有兩個小節,開始我是害怕黑夜的,後來我不怕了。

(板書:怕——不怕)

四、抓住詞句,指導朗讀,感悟理解

1、體會感受,指導朗讀。

師:從哪裏可以感受到“我”很害怕黑夜呢?

生:“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

師:我認爲黑夜裏有什麼?

生:妖怪,怪獸,鬼······

師:你在害怕時會有什麼表現呢?

生:心裏緊張,聲音變小。

師:帶着自己的感受來讀一讀吧!

(指名讀)

師:你讀的聲音這麼小,我彷彿看到了文中的小朋友不敢看窗外時躲閃的眼神。

師:大家從什麼地方感受到“我”不再害怕黑夜了呢?

生:小朋友發現“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

師:是呀,夜晚的小草依然翠綠,夜晚的花兒依然那麼美麗。它們都像白天一樣美好,向我們微笑。夜晚還有什麼像白天一樣美好呀?

生:夜晚有星星,月亮······

師:膽小的我不再害怕黑夜,看着美麗的夜景,他的心情怎樣呢?

生:興奮,激動,開心。

師:誰帶着自己的感受來讀一讀吧!

(指名讀,齊讀)

師:膽小的我是怎樣變勇敢的呢?

生:有爸爸媽媽的幫助。

師:爸爸、媽媽是怎樣幫助小朋友的呢?

生:媽媽講故事,爸爸拉我去散步。(板書:媽媽講故事,爸爸拉我散步)

師:“媽媽的故事講了又講”一個“又”字告訴了我們什麼?

生:媽媽講了很多故事。

師:一個“又”字包含了多少媽媽對孩子的期盼呀。爸爸是怎樣拉我去散步的呢?

生:“偏要”。

師:什麼是偏要,你可以換個詞語嗎?

生:硬要,非要。

師:一個“偏要”又凸顯了爸爸一定要改變我膽小的決心和信心呀。

師:朗讀的時候有些重點詞語我們可以重讀,以此來更好的表現課文。來我們試一試吧。

(生試讀,指名讀,齊讀)

師:拉着爸爸的大手帶着媽媽的期盼,我確定我不再害怕黑夜,我”出發了,好奇的我發現了與往常完全不同的夜晚。我會發現什麼?

課件出示:在夜裏散步我會看到( ),會看到( ),還會聽到( )。(請學生填空。)

師:鳥兒是怎樣睡覺的呢?

生:和媽媽一起。睡得可香了。

師: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

師:這麼小聲讀,爲什麼?

生:怕把小鳥吵醒了。

師:你真有愛心。我們一起像他一樣讀一讀吧。

五、整體再現,感情朗讀

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讓我們帶着自己的感受再來美美的享受一下朗讀的美好吧!你認爲怎樣可以抒發自己的情感,那就怎樣去讀,去表演。

(生自由朗讀)(指名讀)

六、拓展延伸

1、你想對文中的“我”說些什麼?

2、 夜晚在古人的眼裏不僅美麗而且很有魅力,“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些千古名句都被詩人賦予了不同的涵義。我們來一起讀一讀清朝詩人査慎行的《舟夜書所見》,來領略一下另外一種夜色。

七、總結

師:勇敢的面對困難,戰勝困難,在轉角處,世界是如此美妙。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夜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針對學生膽小的心理,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3、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重點:

1、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

2、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使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實物投影等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再學之前讓我們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聽的歌曲《小星星》好嗎?

教師和學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2、師:你們喜歡這首歌嗎?誰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麼時候的景色?

老師想知道你們眼中的夜色是什麼樣的?

今天還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們一起談談自己眼中的夜色。你們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麼樣的?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它。

板書課題:《夜色》

二、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1、師:請同學們試着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它。(教師巡視,對平時識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關注)

2、小組內檢查生字,誰全認對了,就是“識字大王”。

3、檢查讀文情況。

三、讀讀悟悟

1、教師配樂範讀,提問:聽了老師的朗讀,你們都聽懂了什麼?

教師隨機板書:害怕——不害怕。

2、師:你們理解的真好,知道了課文的大概意思後,下一步該怎麼辦?

教師追問:對於這篇課文,你們認爲弄懂了什麼,就把文章讀明白了?

3、引導學生進行集體交流彙報。通過再讀文,你讀懂了什麼?

教師抓住“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進行體會。

4、師: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時還可能看到什麼美景?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5、總結後投影“美麗的夜景”圖片。

6、教師:在夜晚也能看見美麗的景色,從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引導學生體會意境。

7、教師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四、遊戲背誦

1、猜詞遊戲。

2、背誦課文。

五、作業

1、美讀課文。

2、蒐集所學生字。

學生和教師一起表演一起唱。

(夜晚的景色)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談論眼中的夜色。

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按自己的方法邊讀課文邊識字。

組長利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識記情況,對全讀對的同學獎勵小紅星。

以小組爲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彙報讀文情況。(可小組齊讀,也可個別學生代表)

其他學生聽後評議。

學生聽教師範讀,聽後自由談論自己收穫。

要細讀課文,把課文真正弄懂。

學生根據課文提出問題,把握主線:這個小朋友開始時怎樣怕黑,後來爲什麼又不怕了?然後帶着問題讀文。

(1)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體會孩子的膽小。在此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讀法並練習朗讀。

(2)根據課文內容體會孩子不害怕的原因。

學生體會花草微笑的樣子感受景色的美麗。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麗的事物。

學生欣賞美麗的夜景圖片。

學生體會後展開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會看到什麼?練習用書上的句式說話。進一步體會夜晚的美麗。

學生練讀後,各自展示。聽者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