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1

爲了達到教學目的,我在第一課時掃除字詞障礙之後,這樣設計的第二課時:第一個板塊是回顧作者是哪幾方面讚美小草的?讓學生快速瀏覽文章,對上一課時的內容進行快速的回顧,爲下一板塊的學習打下基礎。第二個板塊是抓住讚美指導學生深入讀文,進行個性化閱讀,讀出自己的理解。學生的每一次讀,教師都要結合文章的首尾進行內容上的點撥,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作者對小草的熱愛,並通過不同方式的讀感受到小草的頑強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從而產生對小草的讚美之情。在教學過程中由於第二個板塊時間處理的.不好,個性化朗讀佔的時間過多,總想讓每個孩子都說出自己的感受,並讀出來。所以到第三個板塊時就是教師講的多,學生 自己發現的少,並沒能真正掌握總分段式的構段方式。如果能夠再用一節課專門講總分段式,並進行實際練習,學生會掌握的更好。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2

期末考試已臨近,本學期的各項工作將畫上句號。爲了能從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也爲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現對本人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做一個回顧反思:

一、精心制訂教學計劃。

開學前根據課標的要求,新教材的編寫特點,結合本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全面系統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按照學校的統一時間安排,合理設定了教學進度;根據本冊教材的訓練重點,規定了總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形成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學會從內容提要中體會思想,分清文章主次。會聽、會說、會寫、會閱讀。

對不同的課文明確了重難點。教學計劃使整個學期的語文教學在預定的安排下,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二、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根據不同的課文類型,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程度,安排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古詩教學,就採用了看圖與學文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每首詩的中心思想。《小草之歌》一文就用情感引讀法,激發學生不同的情感,讓他們感悟、想象、思索,達到教學目標。還有些自由詩,散文類的文章,就用朗讀爲主,體會文章的內容,自學完成教學目標。由於採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於用最簡單、最恰當的方法完成教學目標。

三、注意規範學生的學習習慣。

正確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利於教學的實施,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重點培養的學習習慣包括以下幾方面:

1、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每天放學時都爲學習佈置具體預習任務,並適時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新課授完,必要求複習。用小組長檢查,教師抽撿的方法進行督促。通過一段時間,學生知道該如何預習了,也能自覺複習啦。

2、正確的上課方法。“該說時就說,該聽時就聽,該寫時就寫”,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學會聽課,學會做筆記。

3、寫工整字,做規範作業。強調文字書寫的重要性,並適時進行寫字訓練與指導。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使學生的`字越來越漂亮,作業越來越規範、美觀。結合我小語組的“優秀作業評比”活動,對做得好的學生進行了表揚和表彰。

四、針對本校學生普遍存在的語文方面的弱點重點突破。

1、漢語拼音。

利用早讀,教學生字時等一切可得用的一切時間,進行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字詞記憶。

從開學起,堅持對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進行讀寫、聽寫。

3、課文朗讀。

課堂上用了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與指導。並多次組織朗讀課文、詩詞的比賽。

4、閱讀。

從平時上課到考試,刻意讓學生進行閱讀的訓練,多思考,多解決問題,提高閱讀水平。爲進一步攻破這一難點,也爲了增加課外閱讀量,每週安排一節閱讀課,專門進行閱讀訓練。

五、認真抓語文知識的積累

1、每位學生都有一本摘抄本,將所學課文,課外閱讀中看到的優美詞句,喜歡的古詩詞,名言警句等進行摘抄記錄。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

2、課前朗讀古詩詞。提高學生對古文化的感悟能力,並進行記憶積累。

六、所取成績。

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圓滿完成了開學前所制定的教學目標。

2、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有所提高。

3、學生的語言積累有所增加。

4、學生朗讀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朗讀時能把握感情,有節奏,有停頓。

七、存在問題。

1、沒有能全面,多層次提高學生語文水平。

2、作文水平整體偏低,指導訓練力度不夠。

3、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因素,比如:學生積極性沒有提高,在課堂上有時學生不能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能力較差;在教學方法上還沒有掌握課改後的教學要求,還應從多方面去激發學生興趣;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應加強培養。在今後的教學當中,我還應多花時間尋求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3

《天鵝的故事》主要講了一羣天鵝爲了生存,在一隻老天鵝的行 動感召下,用自己的身體破冰的神奇而又壯觀的場面,反映了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文章情節感人,令人深思,同時又能給人 以啓迪。語言優美,款款讀來,使人對這羣可愛的鳥兒頓生喜愛之情,是一篇朗讀訓練的好教材。針對文章特點,我確立本課教學重點爲: 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天鵝勇敢、頑強、團結、拼搏的精神。教學難點爲:感悟老人對天鵝的喜愛和敬佩之情,通過情感昇華激勵 學生愛護動物。爲了實現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在教學本課時,着力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咀嚼字詞句,感悟文章內涵

文中三次出現了天鵝的叫聲“克嚕——克哩——克哩” 我讓學生反覆誦讀,走進文本,深入文本世界中去感悟、品味和探究,用自己的體驗去創造性地填補文本的“空白點”,會發現天鵝的每一次叫聲表達的意思、情感都不一樣;在引導學生咀嚼字詞句的過程中,學生自己讀懂了隱藏在文字背後的內容,提高了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

二、拓展學生的思維,發揮想象

當學生讀到老天鵝用自己的.翅膀撲打冰面這一壯觀的場面時,我引導學生在充分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進入文本,大膽想象,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隻天鵝,你親眼目睹這麼一隻老天鵝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兩次、無數次地撲打冰面,你會對它說些什麼?你又會怎麼做?”學生紛紛舉手說出了自己的觀點,流露出對天鵝的敬佩之情。這樣,讓學生把對文本的理解與自己的感受融爲一體,既鍛鍊了學生的思維,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利用文本,進行教育

使學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注重文本的價值取向。在課文將近尾聲時,我讓學生設計了關於關愛鳥類的提示語,一起交流。目的是培養學生愛護鳥類的意識,懂得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4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期末考試已完成,本學期的各項工作已畫上句號。爲了能從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也爲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對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做一個全面的、系統的總結與說明:

一、班級、學生說明

本學期我擔任的是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與學生之間比較熟悉,管理較容易。從學生語文基礎上分析,優等生多,後進生也不少。

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少部分學生漢語拼音沒掌握,生字詞不過關;

2、閱讀能力普遍不高,朗讀水平較差,“唱讀”現象比較嚴重;

3、書寫馬虎,作業不夠認真。

二、具體工作

1、制定教學計劃。

開學前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本冊教材的編寫特點,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全面系統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按照學校的統一時間安排,合理設定了教學進度。根據本冊教材的訓練重點,規定了總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形成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學會從內容提要中體會思想,分清文章主次;會聽、會說、會寫、會閱讀。對不同的課文明確了重難點。教學計劃使整個學期的`語文教學在預定的安排下,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2、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

根據不同的課文類型與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程度,我安排了不同的教學方法。由於採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利於用最簡單、最恰當的方法完成教學目標。

3、規範學生的學習習慣。

正確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利於教學的實施,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重點培養的學習習慣包括以下幾方面:

(1)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每天放學時都爲學習佈置具體預習任務,並適時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新課授完,必要求複習。用小組長檢查,教師抽查的方法進行督促。通過一段時間,學生知道該如何預習了,也能自覺做到複習。

(2)正確的上課方法。“該說時就說,該聽時就聽,該寫時就寫”,上課時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學會聽課,學會做筆記。

(3)寫工整字,做規範作業。強調文字書寫的重要性,並適時進行寫字訓練與指導。統一規範作業格式。長時間的督促訓練,使學生的字越來越好,作業越來越規範、美觀。

4、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語文方面的弱點重點突破。

1、字詞記憶:從開學起,堅持對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進行讀寫、聽寫。

2、課文朗讀:課堂上用了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與指導。

3、閱讀:從平時上課到考試,刻意讓學生進行閱讀的訓練,多思考,多解決問題,提高閱讀水平。爲進一步攻破這一難點,也爲了增加課外閱讀量,每週安排一節閱讀課,專門進行閱讀訓練。

4、爲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採用了一些個性化的方法:每位學生都有一本摘抄本,將所學課文,課外閱讀中看到的優美詞句,喜歡的古詩詞,名言警句等進行摘抄記錄。提高學生對古文化的感悟能力,並進行記憶積累。

三、所取成績

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績:

1、圓滿完成了開學前所制定的教學目標。

2、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有所提高。

3、學生的語言積累有所增加。

4、學生朗讀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改變了“唱讀”的壞毛病,並且朗讀時能把握感情,有節奏,有停頓。

總之,當前新的課堂教學,應提倡靈活的教學,執教者必須做到胸有成竹“有課標、有教材、有學生”。課堂中做到形散神不散。用心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成爲老師的朋友。讓師生之間、家校之間能步調一致,爲着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5

時光飛逝,轉眼一學期已臨近尾聲。回顧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實踐,我本着“以人爲本”的精神,完成了教學任務。但也從日常的教學中發現了一個個存在的問題和教學中的不足。爲了在下學期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能夠更好的教導學生,特做了以下反思。

主要成績:

一:在本學期,我堅持讓同學們每日練一篇字,現大部分同學的字跡較學期伊始工整了很多。語文教學不但要教會同學們寫,更要教會同學們寫好字。爲了應付繁重的學習任務,學生們的字總是潦草不端正,歪歪扭扭,也沒有較好的書面寫字的習慣。因此,在本學期,我堅持讓同學們練字寫字,作業本一定要保持乾乾淨淨,整整齊齊。通過一個學期堅持不泄的訓練,我班大部分同學的字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養成了同學們堅持每天寫日記的好習慣。寫日記不但能夠幫助同學們記載一天中發生的.有意思的事情,還能鍛鍊同學們遣詞造句的能力。在本學期,我堅持讓學生每日一記,經過一學期的堅持,同學們遣詞造句的能力較之先前已有了很大的進步。

三: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完成了基本的教學任務,培養了同學們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調動了學生們學習語文和寫作的興趣。

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雖然大部分同學都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學習任務,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學生不能及時的完成任務跟上教學進度,成績下滑。

二:四年級語文注重的是詞、句、段落的理解,但是由於地處鄉鎮,能夠閱讀的書籍有限,因此同學們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都非常弱,不能很好的抓住一篇文章的重點。由此也導致語文的學習困難重重。

三:四年級語文要開始從讀到寫,同學們應該經過一學期的學期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但是,我班同學的寫作能力不強,對於句子、詞語的理解不夠,標點符號的運用能力也不夠,最重要的是,學生們日常交流都是使用方言,因此也經常把地方性的方言寫進了作文裏。因此,寫出來的作文經常詞句不通。

改進的方法:

一:加強對個別成績較弱的學生單獨輔導,經常和這部分學生的家長溝通,做到良好的家校合作,共同幫助這部分學生學習。

二:鼓勵同學們多讀課外書,舉辦班級圖書管和圖書會,鼓勵大家把自己的課外書籍帶到學校中來,互相交換讀。以此來提高同學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倡導同學們在學校多講普通話,不講方言,多用普通話讀書,寫作。堅持寫日記,寫作文。培養同學們寫作的興趣,養成寫作的好習慣。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努力專研教法學法,使教學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6

《少年》教學反思:

這首詩的結構形式比較有規律,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預習也比較到位,課前許多學生就能把這首詩背誦出來。因此我就把這篇課文的關鍵放在了找文中喻體和本體之間的聯繫,體會少年的特點和精神風貌。我認爲這是一個難點。沒想到還是有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來。這讓我很詫異,留神一看,不少孩子的桌子上放着一本《英才教程》的書,我翻開一看,此書對課文的解析非常詳盡。同學們都是從書上找到答案的.。而且非常依賴此書。我要求學生把書收起,孩子們竟然說:“老師,你要求我們勤於查找資料,我們需要的資料都能從這本書上找到,爲什麼又不用了呢?”“獲得知識的途徑很多,但只有自己肯觀察,肯思考,肯嘗試,肯鍛鍊,獲得的知識才會屬於你,印象會更深!”聽了我的話,孩子們決定不再把這本書帶入課堂。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憑藉自己的思維理解了少年的精神風貌,在把“少年”換成“我們”朗讀的時候更是倍感自豪。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7

又一學期即將結束,依據本學期的教材特點,還算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並且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離期末考試不遠了。靜心思索,本學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成功之處,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處,爲了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以後的

工作打下基礎。現將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處。

1、結合課文和語文園地,逐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學生對語言的積累。

2、根據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平時教學中,做到了認真備課,用心設計教案,及時批改作業,落實三維目標,根據班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每個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接受知識能力的情況,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3、在教學中加強學生思維的培養,重視發展學生智力,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能力。結合“口語交際”和“習作”教學,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力。

4、對課前的預習工作也很重視,不斷教給學生預習課文的方法,讓學生漸漸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5、儘量做到面批作業,重視學生的書寫,及時表揚書寫整潔的同學,並在全班交流,稍有進步的,及時寫上鼓勵性的語言或鼓勵性的標記,經常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內容,培養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6、加強家校聯繫,加強與家長間的及時溝通,把每位同學家的電話號碼都記載下來,以便和家長聯繫,把學生在校的情況及時反映給家長,共同搞好學生的學習。家裏沒有電話的學生,把寫好自己電話號碼的條子,讓學生帶回家,以便家長和老師聯繫。告知老師學生在家的表現。

二、不足之處。

1、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比較努力學習,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三分之一的同學生學習處於被動狀態,學習不用心,理解能力差、記憶力差,大多家長忙於在外打工,顧及不了孩子的學習生活,需和家長繼續做思想溝通。

2、媒體教育手段的運用有待加強,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堅持繼續學習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要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自己的教學能力更上一個臺階!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8

1.《江南好》

教後反思:課標指出閱讀是獲得審美體驗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審美過程是一種見情、見性、見靈、見神韻活動,靠的是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特別對於這麼一篇文質兼美的古詩,我更注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當問我“江花”是否可以理解爲江上的浪花時,我沒有直接給他答案,而是讓他自己反覆讀古詩,找出你所理解的依據。沒有想到這位學生讀了幾遍,就悟出了“江花”並不是浪花,而是江上的開放的花朵。爲此,我慶幸自己沒有急於求成,讓學生有充分思考的時間。

2、桂林山水教學反思: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提到聽故事,可能沒有一個小孩是不感興趣的。在授課前,花極短的時間,用繪聲繪色的語言,講述一則引人人勝的小故事,學生的注意力定會一下子全部集中起來,同時也縮短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3記金華的雙龍洞

教後心得:“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因認知水平﹑個性情感等方面的侷限,不可能把景物的特點完全的表達出來。這時,我會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在輕鬆民主的學習討論氛圍裏交流,這樣使學生的個人智慧變集體智慧,在互評互議的思維過程中,共同感悟景點的奇﹑大等特點。

4.七月的天山

教後記:沿用上一課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課文,掌握學法。

5.中彩那天

教學追記:本課教學設計以母親的一句話“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於有了一大筆財富”作爲教學的切入點和樞紐。整個教學注意抓住重點語句去體會人物內心變化和矛盾心理,一氣呵成。但是課後有位學生的提問倒提醒了我。那位學生說:“老師,我覺得爸爸的做法有點傻,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人,昧着良心賺錢,哪有誠實可言?”是啊,在當今的社會裏,是有很多人走得不塌實,什麼蘇丹紅事件假藥販賣等已經影響了現在的`孩子思想,這篇文章更像一劑清潔液,滌盪了學生心靈上的塵埃。 7尊嚴

教後心得:在本課教學中,我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尊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體驗,挖掘字裏行間蘊涵的人文內涵。在師生,生生互動中相互交流,啓發下,共同體驗情感,積累語言,張揚個性。運用遷移規律,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自由表達學習本文的收穫;藉助文本形象,讓學生充分感受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9自然之道

教後心得:語文涉及的科學知識,如果在課堂上分析過細,就等於上成科學課了。因而,我在課堂上着重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學生自行探究下,多少對自然的探索有了興趣,而且在課餘活動中體現出來。

11蝙蝠和雷達

教後反思:就這篇課文的教學實踐來看,有些方面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值得改進。比如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尤其是基礎較差的學生關注不夠,也就是如何對待統一行與差異性還值得思考,今後我們可以嘗試把能力較差的學生分成一組,老師直接參與這一組的活動與學習,效果可能會好些。另外,通過實踐,有些要求針對四年級學生過高,今後還要做些調整。 12大自然的啓示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9

《花的勇氣》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節選自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課文細緻而又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從只見綠地不見花時的失望、見到花兒藏身於草下時的驚喜,到離開前仍不見花兒冒出來時的遺憾,再到看見花的原野時的驚奇,最後被花兒的氣魄所震撼。作者在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中,被小小的花兒傲風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閃現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

這篇文章語言優美流暢。尤其是兩段對花的描寫更是精彩至極:“原來青草下邊藏了一層花兒,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麼多、這麼密、這麼遼闊!它們比青草只矮几釐米,躲在草下邊,好像只要一用勁,就會齊刷刷地全冒出來……”“迎着細密的、涼涼的吹在我臉上的雨點,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這正是前幾天那片千千萬萬朵花兒藏身的`草地,此刻花兒一下子全冒出來,頓時改天換地,整個世界鋪滿全新的色彩。雖然遠處大片大片的花已經與濛濛細雨融在一起,低頭卻能清晰地看到每一朵小花,在冷雨中都像英雄那樣傲然挺立,明亮奪目,神氣十足。”瞧,有色、有形、有動作、有想象,修辭手法的運用恰到好處……雖然未能親見那些花兒,但讀了這些文字,花兒的形象早已躍入腦海。

爲了能讓孩子們對課文的脈絡有個清晰的認識,我設計了以下填空題:

初見草地,我感到,因爲;

撥開草看,我感到,因爲;

離開之前,我感到,因爲;

雨中去看,我感到,因爲;

體會小花氣魄時,心頭,因爲。

先各自想一想,再同桌進行交流。這其實是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在看花、尋花這個過程中有那些情感變化?爲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合作探究來解決這個問題,對整篇文章的學習起了很好的梳理作用。

語文教學應以讀爲主,本課的教學我還特別注重朗讀的指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子,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失望——吃驚——遺憾——驚喜——震撼。在看到花的原野時,學生第一次朗讀並不好,我就讓學生看圖片感受,那一聲聲驚歎之中,我已經知道,他們下一遍肯定會讀得更好,果然如此。通過反覆誦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認識到生命的意義。最後點題,無需多費口舌,孩子已領會作者的感悟:小小花兒居然有如此氣魄,在冷風冷雨中傲然挺立,這是花的勇氣,是生命的勇氣。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10

一、《獨坐敬亭山》 在教學《獨坐敬亭山》這首古詩時,我在學生介紹完李白的相關資料後,又補充介紹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當年,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寂寞的感情。有了這個知識,學生對於整首詩意思的把握就更加容易了,在彙報完一二句的詩意後,我追問道:“你從哪些詞上能體會出詩人孤寂的心情?”學生馬上答出:“衆鳥高飛盡”的“盡”字,“孤雲獨去閒”的“孤”和“獨” 字,都能體會出詩人的孤寂。因爲詩人的孤獨,他看到鳥兒和白雲似乎也不願陪他,都離他而去了。我微笑着表揚了發言的同學,班級的同學也表示贊同。這時,趙習雯同學舉起手來,說:“老師,我還有不同的理解。”我讓她說說看。她說:“我覺得從‘衆鳥’和‘閒’可以看出鳥兒雖然是要飛向遠方,但是也有自己的夥伴陪着。天空中雖然只有一片雲但是它也是悠閒自在地飄走的。而這就與詩人的孤寂形成了對比,顯得詩人更加孤獨和寂寞了。”聽了她的發言,我首先予以肯定,並鼓勵其他同學今後和要這樣發言。同時我也感到這個孩子真的很有想法,並且她還能夠把自己的見解清晰得表述了出來。如果課堂上,其他的學生也能如此,我們的語文課不就上出“語文味”來了嗎?

二、《望洞庭》教學反思

今天教了《望洞庭》這首詩,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隨即我寫下了這首詩的反思。《望洞庭》是詩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時有感而發。詩人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把湖光和月亮渾然一體的和諧、寧靜比作鏡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學生通過學詩看課件圖片,體會詩人所描寫的意境,學起來很有興趣。我在教學這首古詩時就打破了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後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充分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上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在教學中,適時地安排自學環節,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查解字詞,給學生創建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的過程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爲“生生互學”“生生互補”,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爲學生間的自我啓迪,從而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教學效果不錯。 之後,我引導學生觀看書上的插圖,再結合詩句說一說詩中所描寫的景色,想象詩句中沒有提到的內容,然後讓他們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的記敘文。因爲在學習的時候比較感興趣,所以很多同學想象豐富,寫得很優美,想象豐富。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說得較空洞,寫得很不連貫。這是目前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三、《憶江南》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提高兒童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教學要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培養語感”……這是新課程改革非常強調的理念。 古詩又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形式上看,它含蓄、凝鍊、節奏強、跳躍大;從敘寫的內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在創設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基礎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爲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學生足夠的感悟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裏讓學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見,雖有點亂,但要珍惜這樣的時刻。”根據“合作互動”的原則,教學中改變了單純的師生交往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等環節,爲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這樣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啓發,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在《憶江南》的教學中,正因爲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組內自讀自悟,才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體會得如此有滋有味。

2、教給學生多樣的感悟方法:

⑴ 多層次的誦讀:

“好詩不厭百回讀”。朗讀和背誦在古詩教學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古詩節奏鮮明,音律和諧,教師必須做好學生的朗讀和背誦的訓練指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加深學生對詩的理解和記憶,達到“熟讀成誦”之目的。

⑵ 要求學生質疑: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現代心理學也認爲,疑是思維的火花,是探究的動力。在古詩教學中鼓勵學生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運用啓發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有利於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寫景的經典之作,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讓人讀來愛不釋手。以讀爲主,品味桂林山水之美是本課教學的特色。 課文開頭一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以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課文的第2、3自然段圍繞“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名句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灕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接着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所獲得的總的印象,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 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主要通過讀----找----品----抓(語言表達方式)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學生通過學習總結了這段的表達方法,即:①運用排比句式,比喻的修辭方法準確而鮮明地把水之特點來展現;②運用襯托、對比的寫作方法突出灕江水的特點。第三自然段的寫法與第二自然段的寫法相同,所以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放手讓學生按照上述方法自學,做到有扶有放,收到較好的效果。本文語句優美,讓人百讀不厭。爲了讓學生充分地從朗讀中感悟桂林山水的美,我採用了多種不同的讀書方式,如:自讀、品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對讀等,從讀中品味景美,從讀中感受本文的語言之美。爲了讓學生認識排比句,我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時安排了一個寫話訓練----訓練用排比句式寫話,以提高學生的寫作和仿寫能力。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段,我又一次以引讀總結全文,揭示“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另外,在教學桂林之山時,我還以抓重點詞語、理解重點詞語爲重點,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如“拔地而起、奇峯羅列、色彩明麗、危峯兀立、怪石嶙峋”等,只有理解了這些詞語才能更好地讓學生體驗到山之險、秀、奇的特點。爲了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桂林的山還會有哪些形狀?並出示了相對應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桂林的山之“奇”的特點。課後我留了一個仿寫作業,並發現學生模仿例段寫話的積極性非常高,我又利用一節課時間讓他們交流、互相欣賞。同學們把對比、比喻、排比等寫作方法都用在了自己的寫作中,我想這就是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精妙之處吧! 當然,本節課還存在很多不足,如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讀得還不夠到位。在練習排比句寫話時,由於環節操作失誤,在下一節課才補上。另外,在學習完課文之後,如果安排一個“小導遊”環節效果會更好一些。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我着重從口語交際.情感體驗.合作探究這一塊着手。例如:調查問卷是教育學生做什麼事都得有計劃,即使是遊玩 ,也要有所收穫。課文的兩條線索,都採用了小組學習的方式方法:自主制定旅遊線路圖,使得學生一開始就進入角色,積極的尋找課文中作者的旅遊路線,一下子就瞭解了文章的明線,而整堂課快結束時在地形圖的基礎上繪製小溪流水線路圖,則讓學生髮現了文章的暗線。如何詳細瞭解雙龍洞各部分的特點,這一部分需要老師引導,於是我採用協助導遊完成繪製雙龍洞地形圖任務:一是打破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界限,不能讓他們感覺老是他們在那裏挑戰這個挑戰那個辛苦得很,而導遊也就是老師很逍遙。二是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幫助老師,大家一邊看.一邊找.一邊討論.一邊畫,師生融洽,不知不覺地瞭解了雙龍洞的各部分的主要特點,完成了教學目標。爲了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在體驗內洞奇的.時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說一說鐘乳石的樣子,給它取個名字,有的說“定海神針”“牛郎織女”“擎天一柱”“碧海雲潭”,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讓我爲他們感到高興。孔隙這一段是文章的重難點,我主要引導學生從船小.乘坐方式獨特以及乘船時的感受去體會孔隙的低小,自己的感受與作者的感受相結合,去讀.去評.去想象.去感受,讓學生真正地從內心感受到孔隙的特點。

對學生的評價要注意賞識 ,一個專注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擊掌,都是對學生極大的鼓勵,旅遊結束的“致全體小朋友的一封信”中,稱讚他們在這次奪標旅遊活動中表現突出,學會了合作學習,繪製了非常有價值的雙龍洞旅遊線路圖及地形圖,他們已經成爲小旅遊家.小探險家.小繪圖專家.小科學家了。讓學生從各個角度發掘自己的閃光點,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在滿足感和自我肯定中結束學習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寫景的課文,作者用抒情的筆調,濃墨重彩描繪了天山夏天的奇異風光,整篇文章的字裏行間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讚美之情。

針對本課,我選擇了充分調動學生想象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讓學生經歷一個自讀自悟的過程,由一個畫面與文字不斷轉化,就是學生一個感情體驗由淺入深的過程。教學時,我讓學生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自主選擇感受最深的段落,抓住關鍵詞句默讀課文,勾畫圈點,然後通過放聲朗讀,讀出對天山的獨特感受。同時,將讀書與說話自然融合,說一說對讀的部分的感受。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不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理解。 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就課文內容中優美的語言描寫,發表自己的理解,繪出最美的想象。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彰顯!

《中彩那天》教學反思

《中彩那天》這篇文章要求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懂得誠實,將信用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珍貴的道理,並能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體會。這一點對於四年級的學生是不難理解的,學生在首次接觸課文時就能很好的理解到。

但我想並不應該僅僅滿足於此,於是在閱讀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再通過蒐集與處理相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索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個開放的、主動的探究學習過程,學生的收穫是多元的,從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諸方面獲得了整體發展。在學習課文中,圍繞解決一個個難題,進行探究解決: 1、道德難題是一個什麼難題?(生:獲獎汽車是留給父親自己呢,還是給庫伯。) 2、到底該怎麼辦?說說你的理由尋找解決問題的步驟: 3、層層聯繫分析,解決難題。 生1:留下,因爲這是父親夢寐以求的,而且這個彩票原本也是父親買的 生2:我也同意留下,畢竟庫伯已經忘記了這件事。而且庫伯是有錢人,我們家要窮 生3:再窮也不應該留下,畢竟中獎的那張彩票是給庫伯買的,怎麼能佔爲己有 生4:是的,如果留下那就太不道德了。 ………… a出錢的角度。b抽獎人的角度。c家庭狀況的角度。 d庫伯不知道的角度。e"K"字的角度。f內心愉悅的角度。 得出結論:誠實、信用是一筆看不見的人生巨大財富。 面對這樣一輛上百萬的嶄新鮮亮極爲豪華的名牌奔馳汽車,有幾人能不心動?更何況是一位夢寐以求有自己的一輛汽車的普通修車技工。父親面對這樣誘人的車,面對這麼多的“正當”理由,還能將車送給庫伯,這是怎樣的一顆心啊! 教學中沒有照顧到所有的學生,有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很差,對說話的練習不知所措。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語言文字的錘鍊,並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當然,在課堂上學生能結合自己生活實際中的事例展開討論,這一點值得肯定。

《尊嚴》教學反思

《尊嚴》是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說理性文章。它講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還沒有成爲富翁前的一個小故事,說明了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正是因爲他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尊嚴,並贏得了別人對他的尊重。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暴露了我對於教材挖掘不深,缺乏教學機智、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體現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以及缺乏學法指導等方面的問題。

由於對教材沒有深入地挖掘和領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反映出自己還是“背課”的痕跡過重,課堂隨機應變能力較差。整節課給人感覺總是“老師問,學生答”,沒有真正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比如,設計學生初讀課文這一教學環節時,我先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誰讚美了哈默?是怎樣讚美他的?二是爲什麼會讚美哈默?對於第一個問題,由於學生在課前進行了預習,所以看到問題後便可以直接說出答案。但此時,由於我還不能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還是安排學生自讀課文說出答案。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在“背教案”。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時,可讓學生直接回答,然後再自讀課文思考第二個問題。再如,本課的重點就是“尊嚴”的含意,但這一重點在我教學設計中並沒有很好地體現。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反重強調哈默是有尊嚴的,但是教師並沒有抓住這個詞,讓學生真正體會“尊嚴”在課文中的含意。在參考其他教師的實錄以及自我反思後,我認爲應該在課文教學伊始先讓學生說一說字典上對於“尊嚴”一詞的解釋,以及自己對於“尊嚴”這個詞的最初理解。在學完課文後,再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自己對於“尊嚴”這個詞的新的理解。再指導學生理解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話。讓學生正確理解,當時傑克遜大叔其實並沒有預見到哈默以後會成爲百萬富翁,而只是讚賞他的個性。說明只有一個有尊嚴的人在今後的生活中才會取得成功。此時,可以順勢力導,問學生:一個有尊嚴的人還應具備哪些品質?從而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尊嚴外還應具備其他好品質。最後昇華主題,讓學生對於那些同樣也渴望成功的人說一句話。從而深化學生對於課文主題的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學法指導。講讀課文的目的,是希望以講讀課文爲載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分析課文的方法以及相關學習方法的指導。但在我的這節課上,卻是教師在“牽着學生走,教師問一句,學生答一句。”整節課給人感覺是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學生只是教師的一個陪襯而已。以分析哈默的語言爲例,我事先將書中哈默的語言依次做成了課件,在授課過程中逐步出示,並讓學生通過對比讀體會哈默的性格。這樣做雖然實出了教學重點(通過分析哈默的語言體會他的性格),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句子分析與課文相分離,並且沒有更好地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我認爲以下做法很值得嘗試。那就是以“當……時,哈默……反映出哈默是怎樣的人?”這樣的形式,先帶着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找到哈默的第一處語言,並進行分析,指導朗讀。然後讓學生學會這種方法,再自己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語言,完成練習,教師在此過程中再加以指導。這樣既可以將課文分析與朗讀指導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又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我們都知道,“將心比心”是一個成語,其意思是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別人的心。指設身處地爲別人着想。《將心比心》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組中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以“以誠待人”爲專題,要求學生在理解重點語句和段落的同時,思考課文中講述的動人的故事,並從中受到啓示。如在做人處事方面要做到誠實守信;懂得什麼是尊嚴,用自己的勞動去換取報酬;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學會尊重他人,關愛他人,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教學《將心比心》時,讓學生通過與文本人物的對話交流,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薰陶;體會作者如何進行人物語言描寫,從而使表達產生感人的效果。 教學片段 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找出文中兩處最感人的人物的語言描寫,畫上波浪線,並在旁邊批註。(指名交流) 生:“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爲她開門。” (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別人。我們在生活中要想獲得別人的幫助,自己就要先去關心、幫助別人,要有一種“我爲人人,人人爲我”的思想境界。) 生:“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 (我們在生活中要想得到別人的寬容和鼓勵,就要自己先去寬容、鼓勵別人。這位母親正是這樣想的,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師:這兩處語言描寫真讓人感動,表現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設身處地爲別人着想的思想境界。如公共汽車上一位少先隊員給老爺爺讓座,一位年輕的阿姨扶着一位暈車的老奶奶下車,一位大哥哥幫小同學背書包,請模仿課文中的語言描寫,寫幾句人物的對話。 生:當老爺爺謝謝我時,我會親熱地說:“不用謝,我的爺爺和您年齡差不多,我希望他乘車站着時,也有少先隊員主動爲他讓座。” 生:當老奶奶謝謝我時,我會親切地說:“不用客氣,我的媽媽和您年齡差不多,她也經常暈車,我希望她暈車時,也有人扶着她。” 生:當小同學謝謝我時,我會微笑着說:“這點小事,不值得謝,我的妹妹比你小點兒,我希望她上學時,也有人幫她背書包。” 思考 學生模仿人物的語言描寫,不僅學會了表達方法,還受到了“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這種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薰陶,可謂一舉兩得。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學習語言,重在直接吸收和積累語言。如果積累的語言在腦海中長期不使用,那麼這些語言也就成了靜態的知識,失去了積累的意義。因而,要不斷地將積累的語言成爲動態,在新的語境運用中煥發活力。我們學習生字新詞時,可以採用生字、組詞、造句的形式,這樣學生既掌握了生字的音、形、義,又化靜態的積累爲動態的運用,一舉多得。同時,我們也可以仿照課文中新出現的語言現象讓學生進行模仿。在上面的片段中,我們進行了人物語言的仿寫,這看起來不難,但有的學生對語言中“人稱”的指代不明白,敘述不夠清楚。於是,教學中提供了一些情景,讓學生上臺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老爺爺、老奶奶、阿姨、小同學等,並展開合理的想象,真實的對話讓學生學會了語言描寫。語文教學要以課文裏的語言運用實例爲基點,延伸擴展到現實生活之中,激發學生的想象與聯想,這樣使課文的教學充滿現實生活氣息的同時,又使學生掌握了更爲廣泛的適應性更強的語文能力,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11

轉眼間,又一個學期過去了。中間有苦有樂,既有成功,也有過失敗。半年時間裏,我通過向老教師請教、自己鑽研,摸索出了一些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但同時,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以及考試過後的總結,我也發現自己的教學確實還存在着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裏一併寫出來,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一)自己做得比較滿意的部分

首先,向老教師師虛心學習是絕對必要的。我因爲大學時學的是非師範專業,一開始過來的時候,教學程序相當不熟悉。上課按部就班,從劃分層次到句子講析,自己認爲做得面面俱到,但卻非常生硬,學生聽課覺得枯燥,自己也覺得十分心煩。這時我們語文組尤其是我們辦公室的老教師們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從講課到與學生溝通,幾乎是手把手的對我進行教導。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終於逐漸扭轉了被動局面,教學也一點一點地走入正軌。如果沒有老教師們的悉心指教,我可能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在這裏,我要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前輩們。

其次,我覺得,除了向老教師學習以外,自己還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 逐步探索一點適合自己教學方法,所以我進行了一點不成熟的教學嘗試,覺得應用起來還是取得了一些效果,在這裏,也向大家彙報一下。

(1) 通過介紹與課本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學習是需要大量的閱讀的,但在各科作業的重壓下,讓學生擠出時間來閱讀就相對艱難。我採取了“前五分鐘介紹作家作品的方法”,每次上課的前五分鐘,我總是用講小故事的形式介紹一位作家,順便介紹他的作品,比如講到魯迅,我把《阿Q正轉》內容稍微涉及了一點,學生很感興趣,我就說,那麼剩下的事情就要大家來做了,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可以去圖書館借這本書在課下看。通過這種方法,現在,部分同學已經開始逐步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語文水平也得到了相應提高。另外,在課本方面,我也力求避免按部就班的講法,以幾個關鍵性問題串起全文,然後帶動學生一起去思考。儘管這樣做有些艱難,但我還將繼續嘗試下去。

(2)鼓勵學生大膽懷疑,敢於質疑。我通過講有些題發現,我們所用的資料裏面有些東西其實是可以做進一步的探討的。這時我就鼓勵學生多提問,多思考,多質疑。我告訴他們,學習語文,你沒有懷疑精神,不敢懷疑,將很難學好這一學科。有學生針對答案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我們就一起探索,如果證明答案是錯的,我們就依照自己討論定下來的答案來講。因爲我始終認爲,沒有一種自由探討的氣氛是無法真正學好語文的。

(3)做好預習,認真備課。我在教學之初,就一直致力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集中在:

(一)搞好課前預習、帶着問題預習、及時搞好複習幾個方面。每一次上課前,我都會要求同學們課前做好預習工作,並且在下自習前的幾分鐘,抽一些同學來檢驗預習效果。在反覆的檢驗與糾錯中,大家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早自習預習的時候,我還把一些與課文相關的問題寫在黑板上,讓同學們一邊看課文,一邊思考問題。這樣,無形當中就提高了講課效率,也讓同學們真正有時間思考一些問題。在講完一節課後,我就及時佈置作業,並且及時處理。當然,採取的方法儘可能多樣:有時是請同學們自己互相評閱,互相發現優點,找出不足;有時是在同學們改過之後,自己再改一遍。在平時的備課中,我總是儘可能地多查一些資料,然後把這些資料整和起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儘管一開始這樣做很艱難,但到最後還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因爲我知道,只有形成自己的風格,又廣泛向老教師、新同事學習,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否則,一味學習別人而湮沒自己的個性,不是成長的正確途徑。

(二)自己的不足 儘管在這半年中,自己付出了不少努力,但由於經驗缺乏,成績還是不太穩定。因此,在寒假期間,我認真思考自己這半年來的教學生活,也找出了自己的一些不足,這裏也一併寫出來。 首先,沒能很好地處理好“寬”與“嚴”的關係。也許我和學生的年齡差異比較小吧,所以很快就和學生打成一片,師生關係還是很融洽的。但也正是因爲處得有些近吧,導致在佈置某些任務的時候,學生有意無意地就“打折扣”,影響了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在下學期的教學活動中,我將充分考慮這一問題,和學生做到“親密有間”,學習任務一定要求按質按量完成。

其次,有時沒能找到適合自己和學生的複習方法。譬如在最後的期末考試中,當時發了很多試卷。可能別的老師做了大量精選,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同學們的負擔,又把握住了重點。

針對這種情況,我也嘗試着進行了一些挑選,但總是抱着“求全”的思想,覺得這個題很好,那個也不錯。於是幾乎做完了全部,總以爲這樣會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最後的結局卻不太樂觀。我總結了一下,覺得我平時上課還是很有自己的特色的,但複習的時候,卻太片面重視做題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吸取此次教訓,儘量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特色,並充分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儘量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在平時。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12

一個學期轉瞬即逝,特對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反思。

一、成功之處

本學期,語文教學中摸索了不少的成功經驗:

1、字詞教學

注重了字詞的教學。通過學生的讀、寫、說、比,提高了字詞學習的效率,增強了學生字詞學習的興趣。讀,就是朗讀,放聲的、有感情地讀,讀出學生的理解;寫,就是正確、優美的書寫,要求學生做到字有字距,行有行距,規範、正確、儘量做到美觀;說,就是運用詞語說話,一句可以,兩句也可以,準確、流暢的表述就可以;比,即各小組之間的競賽,同學之間的競賽,看誰掌握的字詞多,誰寫的美,誰說的好,優秀的要張榜公佈,並加分表揚。本冊書中生字表一、二400個生字同學們大都掌握的比較好,能初步的運用,寫字也開始注意美觀了。同以前的一味的寫念背相比,效率高了,興趣更加濃厚了。

2、閱讀理解

從平時上課到考試,刻意讓學生進行閱讀的訓練,多思考,多解決問題,提高閱讀水平。爲進一步攻破這一難點,也爲了增加課外閱讀量,每週安排一節閱讀課,專門進行閱讀訓練。

3、後進生的指導

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我制定了一些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各找了位優秀的學生,實行“一幫一”。有好幾個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作業經常拖拖拉拉,不能按時完成。後來在小老師的`幫助下,學習主動性越來越強。

二、不足之處

1、朗讀指導沒有跟上。學生朗讀課文的語調、語氣、停頓、輕重音的處理等同其他班級的學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學生的齊讀,聽起來像是唱,又像是數數,一個個字詞都讀開了,根本沒有什麼感情可言。這也或多或少的影響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沒有能全面,多層次提高學生語文水平。

教學工作就是在不斷的失敗,不斷的總結和反思中進行的,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的經驗。我相信時間能驗證一切,通過我的努力,學生的語文學習會越來越好的。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13

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又結束了。回顧這一學年,既忙碌,又充實,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現將本學年的教學工作做以小結,以促進提高今後的工作。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好勝心強的特點,實行小組競爭機制,評選出學習認真的好學生,獎以花朵、笑臉,以此促進學生自覺的學習,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天在早讀和中午練字的時間裏,安排兩位學生當“小老師”負責早讀和中午的讀書情況。一位安排讀的內容,一位邊讀邊在下面轉着看,以免有些學生開小差。以此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朗讀能力。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學生朗讀能力提高了,課文讀熟了,上課的熱情自然就高漲了,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自我組織能力。

2、規範學生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發作業本時強調:表揚優秀的,有進步的,鼓勵作業差的學生向優秀學生學習。這樣,學生慢慢的開始對比了,開始競爭了,對老師作業上的批語重視了,書寫習慣也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了。

3、養成習慣。 正確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利於教學的實施,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

(1)、正確的上課方法。“該說時就說,該聽時就聽,該寫時就寫”,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學會聽課,學會做筆記。

(2)、寫工整字,做規範作業。強調文字書寫的重要性,並適時進行寫字訓練與指導。統一規範作業格式。

4、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本學期結合閱讀課,爲學生配備了課外閱讀書籍,讓學生從中積累好詞佳句,並對有特點的詞句進行歸類,及時摘抄在讀書筆記本上,先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故事,然後初步寫出自己的感想。

二、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爲了讓學生掌握好語文知識,我做好每一節課課前準備,深鑽教材。並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運用輕鬆愉快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創設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在課堂上敢說敢想,做學習的主人,真正體現以學生爲主體。本學期還特別關注學困生。給他們以最大的鼓勵,並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也能學而有趣,有所進步。

三、加強培優補差的工作,全面促進學生髮展

爲了促使每一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着重“抓兩頭,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同時,還在班級裏開展“一幫一”的活動。激勵學困生樹立信心,做到課外輔導,課內多給他們創設機會,以此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班裏掀起一股,先進幫後進,後進學先進,先進更先進的好的風氣。這樣,全班的學習成績都有所提高。同時做好家訪工作,及時與家長聯繫,取得家長的支持,尤其是複習期間,能監督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有能力的家長參與輔導,對學生的生字進行聽寫檢查,家校合力共同提高教學質量。最後在學困生的輔導上,還離不開班裏的班幹部,對於基礎作業,背誦課文等作業,實行優幫差,優生及時檢查自己的幫扶對象,使其在複習期間能迎頭趕上。

綜上所述,在本學期裏,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汲取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認真地做好了教學工作,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14

本篇課文時一篇說理性較強的課文。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於是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尋找司馬光和童第周兩人相同的地方與不同的地方,在交流司馬光和童第周相同點時學生都說他們都獲得了成功,都付出了努力。同時學生也找到了表示成功的句子,從句子中我讓他們找司馬光和童弟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當然學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作者的觀點,那就是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在找相同點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找不同點,於是學生告訴我他們一個是古代的.,一個是現代,找有關句子弄明白一個是天資聰明的人靠勤奮成才,一個是起步晚,基礎差也靠勤奮成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突破課文的難點“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還引導學生認識到:一個人,無論你的基礎怎樣,也無論你定下怎樣的目標,只要你想取得成功,都離不開勤奮;離開了勤奮誰也不能取得成功。最後的合作探究中我們一起探討了怎樣去理解“勤奮。是不是不吃不喝不玩不睡就是叫勤奮呢?同學們各抒己見,明白了勤奮也要有個度,必要的休息和活動也是需要的。

四年級語文學期教學反思15

一晃眼半學期過去了,回顧這半學期的點點滴滴,真的很慚愧。雖然也嘗試着努力去做,但是發現存在的問題還是多多。

開學初,我就與科任老師協商好,如何共同配合教育好這個班級。每個人都清楚,一個良好的班風能帶促使一個良好的學習風氣的形成。

1、在班級管理上,這學期還是沿用以前的五星換小蜜蜂的辦法,但是發現一年多來,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麻煩,而且科任老師的課紀律不容樂觀,於是也進行相應的改革,以書面加星的辦法進行獎勵,鼓勵先進的.學生獲得小蜜蜂。這種辦法實施了一段時間發現效應還是較大的。但是因爲執行的時候不夠嚴謹,於是造成一些調皮的學生出現了反覆,不穩定。

2、在班幹部的培養上,這學期的一些班幹部還是較團結的,因爲班幹部的管理力度較夠,加上班科任老師配合默契多了,於是這半學期的文明中隊的獎旗就能獲得了。在這點上,我最大的收穫是,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要讓他們感到被重用的感覺,讓他們能爲班級做點實事。

3、在完成作業方面,是比上學期有所進步,這一個除了要得益於作業登記本的設立外,當然組長的責任心也是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小老師在發揮的作用,這學期有八個學習自覺性差的學生與八個學習優秀且樂於助人的學生結對子。在她們的幫助與督促下,這些同學的作業認真多了,上交的次數也多了許多,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了。

4、從考試成績來看,還不夠理想,仔細分析了原因,我想最主要的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是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二是課外學生能主動讀書、主動積累,完成作業和擴展學習。

學生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着學習成績。如果說從班級管理上,我個人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學生的事是事無鉅細的,而我所能給學生的時間卻非常有限。許多小問題沒有及時的解決,結果堆積得越來越多,突顯出來的問題就比較多。雖然在在互幫互助學習小組中,有一小部分的學困生在有責任心的同學幫助下,有所進步的。但是許多不良的學習習慣還需要今後加以努力引導!

班科任的配合要越來越有默契,對於教育學生的事儘量先溝通後實施,對學生進行同步教育。對於特別調皮的學生,一定要調動家長的作用。所以我想下半學期,在家校配合上,要多下功夫。

總之一句話:用心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成爲老師的朋友。讓師生之間、家校之間能步調一致,爲着共同的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