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反思精品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反思精品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反思精品,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反思精品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反思精品1

《種子發芽實驗》是《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物與環境》的第2課,主要讓學生親身經歷種子發芽試驗的全過程,體驗需要控制一定條件的對比實驗方法,

培養學生按照實驗計劃持續觀察實驗過程和時間的能力。主要是通過“種子發芽實驗”這樣一個富有趣味性的活動,爲學生提供一個親身經歷解決問題的經歷,通過交流實驗計劃——配備實驗裝置——猜測實驗結果——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四個環節,讓學生根據具體問題來選擇合適的材料,並有目的地對材料進行組合,從而提高學生選擇材料的能力和創造能力。我設計的出發點是本着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自行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意識到科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因此,在上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目的'就是將我的一些認識和觀點能在教學中有所體現。

就拿配備實驗裝置這一環節來說,在我最初的設想中,是在學生進行設計實驗之前,先對他們提出要求:紙盒要準備6個、註明“1”、“2”並分別寫上實驗組與對照組,綠豆6個、紙巾6塊、實驗記錄單一份、實驗的方法按三個要求進行,分別是控制水、溫度、光照。然後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設計的實驗,回家實驗並做好記錄,

第二節上課時,我請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到講臺上,每個同學代表自己的小組講述自己所做的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有關數據,這樣就把學生探索知識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最後老師做歸納性總結。學生的實驗數據基本上比較符合實際情況,有的甚至是非常接近,這是非常讓人欣喜的事。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反思精品2

在一年的課改實驗中,作爲一名音樂教師,我努力探索嘗試着把我們新的教學理念深入平時的教學中。現就我平時的幾個教學片段來談談體會:

案例1:

在一年級一冊,欣賞《玩具兵進行曲》的教學中,我先讓他們聽樂曲,然後提問““這支歌有什麼特點?學生們各抒已見“節奏快”、“歡快”、“一會兒一個聲音,一會兒好多聲音”、“有趣”……,接着我向他們講述了玩具兵的故事,然後提問:“現在我們想一想,樂曲中,當一個樂器在演奏時,你想到了什麼?”這時有幾個學生叫到“是一個玩具兵在走路”,我又說:“那幾種樂器出現呢?”大家爭先恐後的說:“是幾個玩具兵在走路”。我繼續說:“那大家注意沒有,中間有一個很渾厚的聲音,這你想像是什麼呢?”這時只聽見一個學生說:’這是一個又肥又胖的大胖子兵”。全班同學都笑了,不等我提問,大家都紛紛舉手,爭先恐後的說:“樂曲熱鬧歡快的時候是他們在跳舞”、“慢下來是他們在散步”……於是我放音樂,讓他們聽第二遍,這次他們紛紛自己模仿玩具兵的樣子,哼着弦律搖晃腦袋,還有的在模信演奏樂器的樣子……此次教學中,我不再採用欣賞課學生聽老師講的模式,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自主的探究學習。在教師的啓發下,自己開動腦筋去體會、理解樂曲要表現的東西,這樣既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樂曲的歡快,在愉悅的情緒中得到了美享受。

案例2:

在學習《小雨沙沙》一課時,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這一環中,我首先拿出了十餘種打擊樂器:手鼓、鈴鼓、碰鈴、雙響筒、木魚、鋁板琴、沙錘、三角鐵、串鈴等。然後說:“同學們,大家看見了老師拿出的這些樂器,現在大家就以小組活動的形式,來討論一下,你們選擇哪幾種樂器爲《小雨沙沙》伴奏?老師來看看哪一組演奏的效果最好。”隨後,每個小組都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他們模仿自己選擇的樂器,一塊兒邊唱歌邊演奏。展示的時候,各個組的同學胸有成竹的上臺,選擇自己的樂器,進行展示。每個組都演奏的很好,組合及伴奏的音型各具特色。最後,同學們自己評價,推出哪個組最好。在此次的教學活動中,我着重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讓他們能相互合作,自主探究的進行學習。這種方式大受學生的歡迎,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案例3:

在學習《洗手絹》這首歌時,裏面的“媽媽洗衣我也來”,我就啓發學生“平時在家你們還幫助媽媽做過些什麼家務?”學生們各抒己見“拖地”、“掃地”、“洗碗”……我又提出:“現在,大家能不能以小組的形式,商量一下,利用《洗手絹》這支歌來唱唱我們自己呀?”大家立刻分小組編創。在展示的時候,編創的歌詞非常多,“媽媽洗碗我也來”、“媽媽做飯我也來”……同時,我又啓發他們根據自己編創的歌詞,模仿拖地、洗碗等動作編創舞蹈,邊唱邊表演。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着重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讓他們不止侷限於學習書中的東西,表現音樂的形式豐富多樣,讓他們的思維更加廣闊。

對於前幾種新型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說還是比較成功的,但還有很多新的理念、方法,我還在摸索、嘗試中,不過我相信,隨着課改的不斷深入,音樂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反思:

本活動旨在讓幼兒在看看、說說、試試、比比的過程中發現瓶上有洞瓶中的氣球就能被吹大,在探索發現中瞭解瓶中吹氣球與瓶中空氣壓力之間的關係,從而能更加關注起身邊的'科學,激發幼兒學習科學的興趣以及學習如何去探究科學奧祕。這次的活動從“吹氣球”到“瓶中吹氣球”,難度逐漸加深,激發了幼兒在瓶中吹氣球的興趣,積極投入到探索活動中。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猜想與排除,最終建構了認識:在小瓶子裏吹不大氣球;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氣球與瓶子的大小沒有關係,瓶上有洞洞的氣球才能被吹大,解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揭示出來的奧祕不該就這樣被擱置停留在原地,所以又增加了瓶中吹氣球比賽這一環節,使得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去體驗成功,並在此基礎上又一次提升了科學認知。在這次的探索活動中教師雖放手但不忘指導,在幼兒遇到瓶頸之處,幫助幼兒縱向探究從而使幼兒的認識得到昇華。活動過程中,幼兒在探究之時,由於瓶中吹氣球的有趣現象,很容易就轉移了幼兒的注意力,所以個別定力不足的幼兒需要教師不斷的提醒他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