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15篇)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15篇)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1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讚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麗。

本文的重點與難點是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達到審美的目的。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然後結合課文中的插圖,邊讀句子,邊找出相對應的圖,加深對句子的理解,感受荷花的姿態美。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做多元解讀,讓他們說說還可以換成哪些字?學生思維很活躍,有:長、鑽、衝、露、伸等,再讓學生把這些字放進句子讀一讀,談談體會。有的說說“長”太平常了,讓人感覺不到荷花競相開放、亭亭玉立的姿態。有的說“衝”字少合適,感覺花兒開得太快了。也有的說“鑽”字一般用在比較結實、堅硬的地方,因此用“冒”字讓人感覺白荷花生機勃勃、喜氣洋洋、亭亭玉立的樣子。通過交流再讓學生讀文,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讓學生展開想像,對文中的省略號進行補充,讓自己與花共舞,與蟲共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生活情趣。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描寫了夏日公園裏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爲一體的感受。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豔,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

1.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培養對大自然美的體驗。

2.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抓住閱讀,培養語感,體會“冒”字。

荷花這篇文章對於閱讀教學來說是十分合適的文本材料,課文中許多地方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流動,因此在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學生對於文本閱讀的掌握,讓他們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讀課文,體會課文。

那麼如果去有情感地體會課文呢,這就要去抓住一些重點的詞句,進行分析,體會,對詞句進行一定的品讀,研討,深入到文本中去。對挨挨擠擠、冒、露這些具有特點的詞語的分析,來體會荷花的形態,在學習冒這個詞語的時候,我讓學生當自己就是荷花,我問學生:荷花荷花你爲什麼要冒出來呢?學生有的回答:荷葉挨挨擠擠的,我只能冒出來呢。有的回答,我想早點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看看美麗的天空。有的則回答,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既是對冒這個字的形象解釋,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鍛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2.讀讀、畫畫、說說,品讀課文,感悟語言。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課文第2小節時,我採用了創設了讀讀、畫畫的學習活動,抓住這節中的一些精言妙語——描寫荷花各種形態的句子,如何引導學生感受荷花姿態的婀娜,讓學生有滋有味地進行誦讀。當看到學生讀書目在紙上,心人書中時,爲了進一步引導學生細細品味荷花的各種美姿,激發學生地的'興趣,我讓學生選擇你喜歡的荷花的姿態畫一畫,說一說,通過動動手,動動口,引導學生將文本語言內化,使學生從文本的語言中感受荷花的美,體會作者的情,在賞讀中培養審美語感。

3.拓展思維,激發想象,積累運用。

在第2小節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欣賞一池嬌豔多姿的荷花,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荷花的美,體會到小作者爲何會陶醉在其中,從而達到讀者、作者、文本三者之間的共鳴。這樣,學生纔能有感而發,有話可說。而後通過媒體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說一說:蜻蜓和和小魚會對我說些什麼?讓學生用學到的課文語言來讚美荷花,並因此轉化爲學生的語言背景,進入潛意識之中。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學習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來仿寫其他的花。在這個任務上,我首先是讓學生先去熟讀課文是怎樣用有的……有的……有的……來描寫荷花姿態的,分成了幾種,學生很快就歸納出有三種,一中是沒開的,一種是開了兩三片的,一種的全開的。接着我又讓學生想象下,荷花池中除了這三種姿態的荷花,還有沒有其他的荷花了?如果你是荷花,你想怎麼樣地站在荷花池中呢?學生的思維被打開了,有的說:有的荷花低着頭,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說,有的荷花仰着頭,挺着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麗的身姿。有的說,有的荷花在風中翩翩起舞……到這裏爲止,我先用有的……的句式讓學生學會了說荷花。

接着我讓學生想象下,讓你說說其他的花你會嗎?也說說其他花的三種姿態,好的學生馬上就能夠舉一反三,但是還是有部分學生不知道怎麼說,這時候我告訴他們,也可以用用替代法,把荷花替代成其他的花,這樣一些思維不開闊的孩子也能夠試着說一說了。在佈置作業的時候,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對於任務我也有着不同的目標。

針對優秀學生的要求:能夠自己選擇一種花,自己獨立完成,最好有自己的語言。

針對中等學生的要求:在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時候,曾經用有的有的,說過集中荷花,可以把其中的荷花替換成其他的花。

針對學差生的要求:參照課文第二自然段,直接用其他花替換荷花,其中要注意點是,只有荷花有蓮蓬,如果需要寫桃花則不能寫葉子,桃花先開花後長葉子。

這樣就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了鍛鍊的機會。創設情境,讓學生儘快進入課文角色,可以優化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思維的活力。

三、不足之處

本課對荷花的描寫有絕妙筆墨,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留出小練筆的時間,但是由於給學生留的朗讀的時間較多,小練筆就捨棄了,在下一步的教學中,還應該做到有所取捨,要抓住課文這個例子,做到有針對性地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更要切實以教材爲例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展示荷花圖片,導入新課。然後理解課文,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爲什麼喜歡這一句話?應該怎樣去讀?指導朗讀。接着讓學生把三種姿態的荷花用一句話連起來說一說。板書:香、多、美。想象:荷花還有其他的姿態嗎?假如你就是碧綠的荷葉,潔白的荷花,生長在池塘中,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最後創設情境,學生邊聽邊看邊想。讓同學把剛纔那種奇妙的感受告訴大家(學生髮揮想象,談感受)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3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作者葉聖陶在荷花池邊欣賞美麗的荷花,觸景生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讓讀者身臨其境,賞心悅目。

本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達到審美的目的。本課的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這段具體而生動地展現了荷花的形態美.爲後面作者展開想象提供了生動形象的依據。爲了讓學生能好好體味文章語言文字的美,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荷花,再配上優美抒情的樂曲,深深吸引了學生的眼睛,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讀書慾望。在教學中,我以"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這一池的荷花?"引入第二段的學習,目的是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想象荷花千姿百態之美,並能有滋有味地讀出美.我先讓學生找具體寫荷花的三句話,進行教學.

這三句話的教學我分三步走:1.讓學生在圖上指出三個句子所寫的相對應的'荷花.2.引導學生把這三句話的意思說出來:有的剛開,有的全開了,有的將要開.。3.激發讀的興趣,讓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在教完這三句話後,引導學生抓住寫荷花特點的詞語教學寫荷葉的句子,通過看圖,指導有感情讀。

不足之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中的“冒”解讀不到位。不光是指導學生讀,讓學生表演,這樣做對文字的解讀只能停留在表面,要做多元解讀。在教學這一環節時,可以讓學生說說還可以換成哪些字?學生思維很活躍,有:長、鑽、衝、露、伸等,再讓學生把這些字放進句子讀一讀,談談體會。通過交流再讓學生讀文,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再者,可在這一環節中設計一個小練筆,讓學生想象白荷花冒出來之後想些什麼、幹些什麼?並讓學生動筆寫下來,寫完後交流。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4

以“荷花”入文,應該說古今詩歌散文中是非常多的,愛“蓮”之人多如牛毛。蘇教版國標版十二冊中,關於“荷花”的文章也有好幾篇。比如《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二下)、《荷花》(三下)、《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五下)。文人愛蓮,世人也愛蓮。而葉聖陶的《荷花》應該說是名篇了,短短三百餘字,讓我們感受到另一種荷花之美。葉先生的荷花既不是“我看見小小的荷塘,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荷葉像一柄大傘,靜靜地在荷塘舉冷戰。小魚來了,在荷葉下嬉戲,雨點來了,在荷葉上唱歌……”,也不是楊萬里筆下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而是給人一種獨特的陶醉。

《荷花》應該說是傳統篇目,我們小的時候就學過,而這篇文章在我們頭腦中留下的不是前三段的,而是“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裏。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想到這裏,我問自己是不是我的學生學習這課,這一段也會在他們的頭腦中留下永恆?我又問自己,爲什麼這一段在我的頭腦中留下這麼年沒有忘記?

思考之中,我感覺到這是因爲“陶醉”會讓人終身難忘。何爲陶醉?詞典中說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感受之中就是陶醉。葉先生的確沉浸在荷花之中了,否則寫不出這麼美的文章。學生學習這篇文章,如何讓他們也陶醉呢?記得教我的老師是這樣做的:

大聲讀,反覆讀,人人都能夠高聲背誦。老師彈着琴,讓我們輕聲背,反覆練,並且參加學校朗誦比賽。看來,我以前的語文老師是花了代價的,從內心上也感謝我的語文老師,讓美文走進了我的世界。現在看到荷花,我還會吟誦,因爲童年的記憶沒有消失。

今天,也應該讓學生這樣享受式的讀,因爲只有讀,才能產生最佳的感受。

繼續思考着這一課,我個人認爲還應該把陶醉這個詞還給孩子,讓孩子明白陶醉是多好的事。人的一生,所看的景一定很多,所經歷的事一定不少,讓自己陶醉與其中的事肯定不是一件。陶醉對於一個人來說那是最美的,也最值得回憶的。陶醉的故事對於他人來說,其實同樣是美的。如何把自己的陶醉奉獻給世界?最佳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陶醉用筆記下來,寫成文章。所以說,通過這一課的教學,用陶醉引領學生從另外一種角度明白寫作的價值,對於師生來說都是一種收穫。

因爲收穫的是陶醉,所以最幸福!因爲收穫着陶醉,所以最美!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5

學習這課我滲透了如何描寫植物這一寫作知識入課。但是學習這篇課文最重要的目的是:學習學習作者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在觀察的基礎上發揮想象。

教學第二段時,我佈置了一個任務:文中哪些話是寫荷花的姿勢?請用橫線畫出來。我叫了三名中下水平的學生回答這個問題都答錯了,我趕緊叫成績好點的學生來回答。我當時很鬱悶,現在也很鬱悶,這一簡單的`問題應該每個學生都答出來的呀?上學期我經常引導學生要觀察植物的形狀。(我課始就引導學生明白我們平時說的形狀就是這課書說的姿勢。)學生爲什答不出來呢?

讓學生領悟荷花姿勢美后,我問:文中第三段說,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而且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頁很美。可是書中只寫了三種荷花的姿勢,請同學們看圖,或者發揮想象,或者回憶自己曾經看過的荷花,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說說荷花的其他姿勢。這個問題一提出,舉手的人才五六個,而且說得也不是很精彩。這是爲什麼呢?難道是我引導的不夠好嗎?我該怎麼樣引導呢?

學習第四段時,我說:荷花的姿勢太美了,作者都已經陶醉了,你想知道作者是怎麼想得嗎?請你讀一讀第4段。讀完後我引導學生髮揮想象想,我問:假如你也是一朵荷花,在一池荷花裏,看着你的腳下有有些什麼小夥伴,它們會跟你說什麼呢?你的小朋友——荷花,你會說什麼呢?你看到了什麼呢?

同學們陷入沉思,但是他們的答案並不精彩,想象並不夠豐富。他們思維侷限玉,小魚或者,小蝴蝶跟我說什麼,他們 的思想沒有新穎。

怎樣引導才能讓學生的想象更加豐富呢?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6

1、這個教學片段我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覺得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加上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願讀、樂讀、愛讀,極大地激發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閱讀的效率也隨之得到提高。

2、我能夠重視朗讀和背誦的訓練和指導,注重語言的積累。以讀爲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課堂中我採用自由讀,指名讀,分組比賽讀,教師範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並且幫助學生積累課文中好的語言材料。熟讀自然就能成誦,好的語句讀熟了,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背,強化一下記憶,有效地促進了語言的積累。

3、這個教學片斷只是起到示範作用,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提高閱讀的效率,培養閱讀的興趣。今後在課外閱讀中,即使沒有老師指導,學生也能很好的進行閱讀。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7

葉聖陶先生寫的《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讚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文章語言文字優美,意境也美。而如何讓學生展開想象體會荷花的美麗,如何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語言文字的優美,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一、藉助多媒體,朗讀感悟,體會優美的語言。

爲了讓學生能身臨其境,賞心悅目,好好體味文章語言文字的美,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重點抓住了“冒”字,讓學生換詞。通過與“長”“伸”“鑽”“探”“抽”“擠”等詞的比較,學生很自然地體會出“冒”字用得好,好在它不僅寫出了荷葉的多、大、圓,還寫出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擬人手法的運用還表達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接下來,多媒體裏出現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一朵有一朵的姿態,正在盛開的,將要盛開的.,含苞欲放的,在碧綠的荷葉襯托下,隨風搖擺,生機勃勃,學生也像葉老一樣被陶醉了。通過採取多種多樣的讀書形式,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學生們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讀得津津有味,聲情並茂,似乎自己也變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二、抓住留白,發揮想象,指導說話寫話。

課文第四小節中有一處留白:“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我抓住了最後的省略號,問學生,還有誰會告訴我些什麼?提醒學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時間和地點的特點,展開大膽豐富的想象。學生的回答:“蝴蝶飛過來,告訴我她要爲我授粉。”“小鳥飛過來,告訴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一隻小青蛙跳到荷葉上,告訴我在池塘遊玩的樂趣。”等等。

作者站在荷花池邊,產生了無限美好的遐想,他動情的描述也打動了我們。如果此時,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會看到、聽到、想到些什麼?孩子們有的看到了遊人盪舟荷葉間,聽到了他們的歡歌笑語;有的想到自己變成了一朵荷花,正在翩翩起舞。

這節課,我藉助多媒體,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受到薰陶。但自己的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煉。課堂教學中,點撥語、評價語等語言設計,還不夠到位,必須好好斟酌,應該更有針對性。今後要努力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並加以改進,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8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讚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風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它的語言文字美,描寫的景物美,產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圖,形象地描繪了幾種不同形狀,不同姿態的白荷花和碧綠的荷葉,色彩清麗,充分展示了荷花潔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寫圖,準確生動地展現了荷花初放、盛開、花骨朵兒的三種形態。在教學第2-3自然段時,我充分利用這兩幅圖,讓學生圖文對照通過觀察圖畫,品讀課文,點燃他們情感的火花。

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還結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誦訓練。在反覆品讀欣賞後,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圖文對照,學生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這一背誦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彙的積累,更好地抒發了學生的情感。

在教學第4、5自然段作者的想象部分時,我採用師配樂範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並把自己當成一朵荷花把學生的情感融入課文作者的感情。

但是,課後,當我靜下心來,再次審視自己的教案,回想自己的教學過程,卻發現了許多遺憾之處。

首先,課文中的`兩幅插圖雖然十分精美,但我只是讓學生進行了觀察。如果在教學中,能適時地讓學生來說一說圖中的荷花,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一下荷花。我想學生對荷花的情感定能更上一層樓。

其次,對語言文字的體悟不夠,訓練不到位,或者說對有些重點字詞的理解,把握不準。比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備課時我設計了這樣兩個問題:這個“冒”還可以換成別的什麼字呢?怎樣長出來纔可以叫冒出來?學生懂得“冒”有長、鑽、伸的意義,不過用“冒”又比這些詞好,可具體好在哪裏似乎很難用語言來表達。雖然小結時,我點明“冒”生動地表現出荷花競相開放的盛況和它們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它比其它字更爲傳神地寫出了荷花不經意間鑽出水面,亭亭玉立的盎然生機。但從學生的表情來看,很多學生還是似懂非懂。

最後,我的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煉。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點撥語、評價語等語言設計,必須好好斟酌,應該更有針對性。

我想,只有認真思考,努力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並加以改進,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9

《荷花》一課已經結束了,反思這堂課,有欣喜,有遺憾,欣喜是學生帶給我的,而遺憾卻是我留下的。

《荷花》是一篇經典美文,爲了不破壞它的整體韻味和美感,我設計的第一課時重點是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第二課時重點是理解、積累和運用。

第二課時,我的追求的目標是讓學生在情境中品讀語言,欣賞語言。不僅要讓學生領略到荷花的美,更要讓學生領略到語言的美。很羞愧地說,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比我出色。他們對詞句的品讀和感悟有一定的深度,而且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尤其是對“挨挨擠擠”、“冒”、“露”等詞的探究,讓課堂實現的真正的“對話”,給課堂帶來了生機。接下來的一個環節,我的意圖是想不露聲色地把他們帶入情境,讓他們在無意識中把自己當作一朵荷花或一片荷葉,讓他們互相觀察,互相欣賞,然後用語言描述身邊“荷花”的“千姿百態”。教材上沒有具體描繪荷花的種種姿態,這樣做是對教材的一種擴充,也是對語言在理解、感悟基礎上的一種創造性運用。但是,在進入這個環節的時候,我的引導有些倉促,我那麼急切地讓他們“冒”出來,可他們就是一下子“冒”不出來。等他們“冒”出來時,留給他們觀察、欣賞和用語言表達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這本該是這堂課的一個高潮,但由於我的引導失敗,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非常遺憾!

爲什麼會引導失敗,自我反思,大致有這樣幾個原因:

1、引導錯失良機。在品讀第二段語言的時候,學生提出“冒”字用得非常精彩。如果能在他們品讀這個字的時候,趁機讓他們“冒”出來。然後,就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品讀欣賞全開的、半開的、未開的和不同姿態的荷花。這樣安排,或許就不會有後來的倉促和時間不夠。

2、課堂調控不夠。對課堂的調控,讓我一直很困惑。新課改倡導自主學習,以學生爲本,但是,如果課堂上,教師爲了尊重學生,順其自然,不對課堂做任何調控,那課堂就容易陷入無序狀態,課堂效率會大打折扣。這樣,顯然和新課改是不相符的'。課堂上,如果你努力地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調控自己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每個環節都把時間掐得準確無誤,這樣做,或許能完成你預先制定好的任務,但是,課堂就容易陷入僵化狀態,沒有生機,更難有所謂的“生成”。可見,課堂上教師的調控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是看你如何去調控,這個度該如何把握。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一個問題。

反思這節課,有很多話想說。儘管留下了很多遺憾,但我仍然覺得收穫很大。最起碼,它引起了我對很多問題的思考。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10

西周教指站語文教研活動如期開展。我執教的是《荷花》一課。雖然也上過許多公開課,但這一次卻給我與衆不同的感受。

感受一:互動式的對話研討。這是一種答辯式評課方法,執教老師坐在臺上,講述自己的教學設計,臺下老師針對教學設計,以及課堂上師生雙邊活動,教學效果等進行討論、協商、指正。這種短兵相接的評課方式,改變了以往教者教,評者評的情況,使評課在答辯中更熱烈,更有效。不過我想如果在開始前,讓大家分小組先討論一下,整理出問題與思路的話,氛圍應該會更好些。

感受二:教學目標的指向性,操作性。從我自己的教學實際看,我很少注重教學目標的.定位,總覺得心裏有數就行了,反正教學目標不就是那麼幾句套話嘛!所以備課時,特別是上公開課時,我們關注更多的還是教學設計,包括課件的製作。而這一次在唐老師的引領下,我們討論最多的還是教學目標的問題。臺下我深深反思:每一個教學環節,每一句過渡導語,每一個問題,每一次練筆都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就像靶心,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爲了射中它啊!

感受三:經典的束縛。“冒”是《荷花》一課重點感悟的詞,在歷來的教學中,已經被演繹成了經典。一般步驟如下:1、讀句子,哪個詞用得好?2、冒可以換成什麼詞?3、比較這些詞,感悟“冒”的精妙。

然而,在課堂上,教學到這一環節,我卻遭遇了失敗:學生雖然絞盡腦汁換了許多詞,但感覺越換越離譜,到比較詞語時更是語塞。至此,我只好草草收場,白荷花始終沒能順利地冒出來!

經典遭受失敗,原因很多,首先要檢討自己課堂調控能力不好,啓發不到位等。但也留給我一個思考:選入課文的大多是經過專家推敲、考證的語句,用詞準確生動,我們讓學生比較,揣摩是有道理的。但學生畢竟不能達到的這樣的高度,很多時候他們知道文中用詞好,但不知道爲什麼好。就這個“冒”字爲什麼好,我們許多老師也說不出所以然,我們又何必爲難學生呢?語文是含蓄的,模糊的,雋永的,學會聲情並茂地背誦課文後,當看到荷花那亭亭玉立的身姿時,如果他們的心中會自然想到這個“冒”字,我們的教學就留有痕跡了。

教無定法,學無止境,一次教研活動,留下這麼多的遺憾與思索,我想這就是它的魅力和價值吧!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11

自提倡素質教育到全面貫徹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閱讀教學中我們欣喜的看到,課堂活起來了,個性突出來了,創新多起來了,這是新課標倡導“以人爲本”的教學觀的體現。但縱觀目前的閱讀教學案例不難發現人們對“課改”環境下教學還存在着一些誤區。

一、重基礎,“寫字教學”貫穿始終

目前閱讀教學追求“個性”“創新”成了一股時髦的風,“寫字教學”常常被人們忽視,平時的教學中尚能在課尾提一提並佈置學抄寫默寫,但在“課改”研討課之類的閱讀教學中越來越成了麟毛鳳角了,生怕學生的“創新”的熱情,弘揚的個性受到它的破壞。在教學中“寫字教學”我很重視,而且貫穿在整 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把課文中自己認爲用得好的詞語劃下來,然後指名學生把自己劃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並相機進行寫字指導。

二、讀書要讀出“味”來

以前的閱讀教學往往以“講解”爲主,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權利,現在的一些閱讀教學則因追求“創新”和“個性”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機會。《荷花》的教學爲“呼喚回歸閱讀權”的閱讀教學

首先是熟讀課文。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於老師要求學生再品讀課文。在細細“品讀”讀出“味”之後,再讓學生美美地讀課文讀出“美味”來。

三、適當的“創新”

適當的“創新”或說“創新”要適當。“創新”是好事,是課改倡導的核心,但在一些課堂上,常常一“創”不可收拾,沾邊的不沾邊,恰當不恰當的.統統稱之爲“張揚的個性”,有“創新”。歸究其原因,這是沒有在紮實的基礎上追求“創新”,沒圍繞文章或字、詞句、段的中心意思去“創新”。學生通過“熟讀”“品讀”“美讀”課文,與“文本”進行了紮實充分的對話,創新思維非常活躍,產生的創新成果也與“文本”相貼切。

以上三點是本節課的教學產生了魅力,使學生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12

《荷花》這篇課文以“我”的感受力爲線索,寫出了荷花的美。怎樣引導學生通過課文的閱讀來欣賞這種美呢?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先指導學生理清了課文記敘的順序,接着,指導學生理解“看荷花”這節課文是怎樣寫出荷花的美的。通過範讀,引導學生把在“看荷花”這節課文中感受到的荷花的姿勢美、顏色美、動態美,充實到“贊荷花”這節課文中去,再要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課文,這樣,學生在讀到“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的時候,那讚美之情就溢於言表,把這一池花讀“活”了。最後,我啓發學生想象,化爲課文中的'“我”,化爲池中的一朵荷花,身歷其境,一陣風吹來怎麼樣,風停了又怎麼樣,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怎麼快樂,小魚告訴我昨夜做的是什麼好夢。

下課了,學生意猶未盡,還沉浸在課文中,我也真切地認識到豐富的想象必須以鮮明的表象爲前提,必須以深切的感受爲基礎,有感情地朗讀是把學生導入情境,引起感情共鳴,過渡到想象的重要手段。今後此類課文我還遵循這一模式。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13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讚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課文中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風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教學“看”的部分,我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理一理作者觀察荷花的順序,學生一看就瞭解了作者是先總的觀察,再細緻觀察,先觀察荷葉,再觀察荷花。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描寫荷葉和荷花的句子作了詳細分析。我讓他們說說荷葉有什麼特點?是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相機板書:荷葉:多(挨挨擠擠、一個個)、美(“碧綠”是寫顏色美、“大圓盤”是寫形狀美。接着,又讓學生看看課文中寫了荷花的幾種姿態,相機板書:荷花:半開或蓓蕾初綻(才展開兩三篇花瓣兒)、全開或含苞怒放(全展開了)、將開或含苞欲放(花骨朵兒)

教學“想”的部分,我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的原因和過程,交流作者是如何放慢鏡頭表達自己的想象過程的,以此體會到寫作過程中也應放慢鏡頭細緻描寫。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14

《荷花》是一篇情景交融、想象豐富的課文,三年級學生已經學過不少關於植物的課文,平時對植物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認知,所以教學導入時,我先讓學生猜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對荷花的感性認識。再出示有圖片資料或其教學手段來展示一幅幅荷花圖。讓學生充分了解荷花,體會荷花的美。然後再引導學生讀課文,瞭解作者是怎樣描寫荷花的。

課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教學時可以在初讀時大致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後抓住描寫荷花的重點段落(第二—四段),反覆朗讀課文,重點學習。作者在描寫荷花的時候,由荷花的形狀寫到荷花的顏色,由荷花的整體寫到荷花的局部,條理清楚,語言樸實,給人以一種美的感覺。教學時,要抓住作者對荷花各部分的描寫和想象,反覆朗讀,從中體會作者要表達的喜愛荷花的感情。

1品詞析句,展開想象。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理解關鍵詞句,展開想象,並體會句子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比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是什麼樣子呢?“冒”字用得好在哪裏。“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想象它們都有怎樣的姿勢?把語句描寫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再說出自己的想象,可不受課文內容的侷限。再如,“一大幅活的畫”想象一下活的畫是什麼樣的?鼓勵學生充分想象,如果學生不能理解這一難點,可以啓發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樣子。

再引導學生進行身臨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葉的各種美妙的姿態,體會一大池荷花的動態美,從而理解“活的畫”的意思。從中也告訴學生作者描寫的荷花的語言本身,已經形成了一幅美妙絕倫、動感十足的畫面。對於第四段作者的想象部分,可以提出,“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你會想些什麼?”激發學生想象的興趣。只有讓學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並把她當作有感情的人來想象,才能體會到作者出於對荷花的深深情感,已經和大自然融爲一體,進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最後一句“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是作者沉醉其中,忘我心境的真實寫照。從而讓學生懂得富有感情、充滿想象是構成好的寫景文章的重要內容。

2朗讀指導,加強理解。本文語句優美,富有韻律,感情充沛,讀起來琅琅上口。在朗讀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把荷花的優美姿態表現出來,例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這段話寫出了花的各種優美姿態,在讀的時候,注意語氣高低輕重的不同變化,強調荷花長勢的不同特點。其中,“兩三片”“全”要讀得重一些,體現開花大小程度的對比;“有的”“有的”可以拉長讀,體現出各種花姿態的多。在語調高低不同的變化中,體現荷花的動態美。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是以作者的親身感受寫出來的,要讓學生帶着感情朗讀,把自己當作一朵美麗的荷花,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而在教學時只有在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結合圖畫和生活實際,充分發揮想象,才能進一步體會、發現、探索大自然的美麗。

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15

《荷花》是蘇教版第六冊的課文。這是一篇狀物寫景的散文,生動細膩地描寫了公園裏一池美麗多姿的荷花和“我”觀賞荷花時的細膩、真切的感受,抒發了作者對荷花、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之情。作者觸景生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風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讓讀者身臨其境,賞心悅目。根據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比較發達的特點,我在教學這篇課文中,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一、 創設情境,讓語文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杜桂梅老師說:“在語文課堂裏,孩子對待語文學習不應該是被動的學,旁觀者式的學,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生命成長的過程,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裏真正的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的學習。”因此,在課開始時,我用課件播放音樂,播放“荷花的風姿”資料片《採蓮》爲背景的音樂,激發學生閱讀、欣賞的興趣,爲學習課文鋪墊蓄勢。

二、 確立課堂以語言爲主的訓練意識。

語言是一種財富。如果我們在平時的閱讀中,重視積累好詞佳句,優秀詩文,就會成爲語言的富翁。因此,我以第二自然段爲語言訓練的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如重點詞“嫩黃”、“飽脹”、“挨挨擠擠”,以及重點句“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和“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理解這些詞句的時候,運用朗讀、表演、畫畫等多種形式,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形象和準確,並對這樣的語言進行品味、積累。

三、 擺正學生和教師的位置。

1、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問題都由學生思考、討論來解決,學習任務由學生自己去完成。比如:荷葉美在哪裏,怎樣讀出荷葉的美來;荷花美在哪裏,怎樣讀出荷花的`美來等等。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2、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現代教學論認爲,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師的價值引導和學生的自主建構的辨證統一。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品賞荷葉、荷花之美,引導學生有感情、有技巧的朗讀,這些都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體現。

四、放飛想象的翅膀,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婀娜多姿的荷花,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還特別適合審美教育。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過:“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優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規律,語文教學中,應創設情境,寓教於樂,實現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的和諧統一,讓學生藉助範文,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在聽說讀寫訓練中薰陶感染,潛移默化的受到審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例如我啓發學生:“讓我們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貫注地來看看這美麗、動人的荷花。邊看邊想,你打算用怎樣的語言來讚美荷花?”隨後用課件呈現多幅荷花照片並播放背景音樂,學生無拘無束、有滋有味地觀看和想象,體驗美感。看後鼓勵學生髮言。要求統一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荷花,__________!”例子:“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樣迷人!”學生們盡情放飛想象的翅膀。例如:

學生1:“荷花,你的形狀是那樣美麗!”

學生2:“荷花,你的姿勢是那樣動人!”

學生3:“荷花,你的魅力讓我終身難忘。我真想把你帶回家裏,與你天天做伴!”

……

學生們在放飛想象的翅膀的時候,不僅豐富了想象力,培養了創造力,而且無形中受到了美的薰陶,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水平。

五、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 課的節奏比較快,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還是不夠多。

2、 有些程序還是擺脫不了“引導學生按部就班”的形式。

3、 有些語言比較成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