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通用22篇)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通用2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通用22篇)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1

成功之處:

有效互動,積極評價,營造民主氛圍。在課堂上,我與學生一直處於“對話”的狀態,只有在師生的有效互動中,真正的民主課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圍中,學生才能無拘無束,暢所欲言。當然教師的鼓勵也相當的重要,課堂上出現了另我很吃驚的現象,該生平時學習的態度不是很端正,而且從來不在課堂舉手發言,可是令我以及全班同學都很吃驚的是他竟然舉手了,因此,我當即給予表揚,沒有想到他回答的還真不錯。可見,在知識的建構中,學習環境要被鼓勵,在這種環境中,學生纔有更多的機會向其他人展示,這不僅發展了他們自己的理解能力,而且也使他對這門學科逐漸有了興趣。

敗筆:

1.教材鑽研得不夠深入

在課外延伸環節,問題才真正出現,因爲很多學生找的農諺其實並不包含物候知識,可是我因爲沒有把關於物候的知識進行鑽研,自己對於這塊知識都是似懂非懂的,也就沒有能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更正,導致學生上完這節課後仍然不知道到底什麼纔是物候現象,所以這應該是我這節課的一個重大失誤,教研員說的非常對,我的這節課屬於淺入淺出,但是該說明的問題仍然要帶着學生解決,這篇課文的標題是叫大自然的語言,但教師也不能泛泛而上,因爲了解了課文的'內容後,應知道其實這篇課文主要是圍繞物候的,而物候現象課文中說的很清楚,指的就是動物和植物方面的自然現象。我想我對於教材的鑽研實在是太欠缺了。蘇霍姆林斯基曾舉過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老師的案例:他上了一堂很精彩的公開課,課後有人請教他,到底花多少時間來備這節課。這位教師回答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這種不斷學習的精神纔是我們教師真正應該效法的地方。一位老師說:“一個好老師首先應該成爲一個學習者,走出職業的孤獨感,向天地山水的百態學習,其次纔是教書。”教師自己要吃透教材,並能自由駕馭教材,聯繫實際,做到深入淺出,才能真正向學生傳授知識。其實對於這次的課,我覺得反映出不少問題,因爲更多的時候我還是在照本宣科,缺少一個鑽研思考的過程,所以總會出現漏洞。而別人總能發現很多問題並解決問題,從而真的提高了自己。

2.細節問題的處理不夠嚴謹

給我的第二個重要感觸是細節問題,因爲當時我用的是課件上的,有一個環節是通過一組圖片來顯示季節的變換,用的是四個季節中能具代表的花,比如春天是桃花、夏天是荷花、秋天是桂花、冬天是梅花,想通過這幾張圖片告訴學生這些花都是大自然的語言,因爲它們能告訴我們季節的變換,可是我用的梅花的圖片本來是想代表冬天的,但選的卻是春梅而不是臘梅。我一直沒有發現這個小細節,但是教研員很快就發現了,說明我的課件做的不夠嚴謹,雖然我在之前已經很多次放映卻都沒有發現。還有一處就是在預習檢查時有一個“衰”字,我把它當成了多音字,而事實上這個字並不是,而是有古今音的區別,人家都說細節處看成敗,所以一節課的好壞真的也能看出是否“臺上三分鐘,臺下三年功”啊!

以上是本人對《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我把它寫出來,希望把它作爲課改進程中的一個靶子,指導我前進:繼承好的方面,改進不足的地方。做一個真正對學生能傳道、授業、解惑的人。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2

《大自然的語言》這一課是多元識字教材第二冊第九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課教學過程我是按照定向導入一一教學新課一一鞏固練習這個思路設計的,教學新課這一環節又分爲熟讀文,感受課文,背誦課文,識記生字四步。本節課主要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引導預習,求自主。

新課程實施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這種能力的培養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因而,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逐步掌握一般的學習方法——課前預習。這節課上,在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及識記生字時,我都放手讓學生自己選擇方法,發現規律,鼓勵同學間互合作,互相補充,糾正,建立師生間,生生間課堂立體結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達到教是爲了不教的目的。

2、熟讀成誦,求積累理

讀書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階梯,積累是文學創造的源泉。因而課堂上要注意多讀書。熟讀課文環節就是我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進行的。課堂上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找好朋友讀,同桌讀,男生齊讀,女生齊讀,分小節讀〉多次朗讀,以此提高學生讀的技巧。同時我也參與到學生中去,與學生共同讀,共同背誦,共同表演,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慾望,使他們充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3、延伸課本,求拓展

課程目標的總目標中提到:要使學生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3

歲月無聲,自然無語,然而此處無聲勝有聲,街畔搖曳的柳枝,一抹新綠,一絲鵝黃,無不是大自然向我們傳達的睿言智語。《大自然的語言》是一首詩歌,共有五節,第二、三、四節以蝌蚪在水中游動、大魚魚鱗上的圈圈、喜馬拉雅山巔的三葉蟲化石爲例,說明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我所執教的是第一課時,重點讓學生學會兩個生字,認識新詞,理解三種大自然的語言,知道“大自然的語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現象,它好像用無聲的語言告訴人們新奇的知識。

一、本節課中值得借鑑的地方。

(一)閱讀教學應該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一種精神上的相遇,心靈上的碰撞。在課堂上我充分尊重和相信學生,低下身子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之中,用商量、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喚醒學生的潛能,營造了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把課堂留給學生。

(二)這堂課我藉助電教手段,爲低年級學生創設了輕鬆、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爲學生學習活動的充分展開創造了鮮活的空間,將學生自然地帶入了學習情境。

尤其是學生看到三葉蟲化石的圖片時,激起學生們濃烈的興趣。

(三)整節課的'環節清晰,有低年級的年級特色。

本節課的主要環節有:激趣導入揭示課題;認識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小練筆。整節課設計過程中,我注意到低年級教材的特點,正確把握了教學要求,使得這節課體現出低年級以識字爲主的年級特色。

(四)在這節課中,我充分讓學生朗讀,有自瀆、同桌互讀、指名朗讀,也有邊讀邊思考,學生的朗讀比較有味道,說明平時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和訓練還是比較到位的。朗讀的形式不一,目的確是明確的,就是培養學生們自瀆、自悟的能力。

二、不足之處。

在講解第四小節時,有質疑這一環節的設置,設計了一個問題“爲什麼喜馬拉雅山的山巔發現三葉蟲化石就說哪裏曾是汪洋一片呢?”這個問題的設計的難度大了,超過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老師怎麼引導都得不到預想的答案。解決方法就是降低難度,讓學生知道在這小節大自然用鑲嵌在喜馬拉雅山巔的三葉蟲化石告訴我們哪個地方是一片大海就可以了。低年級課文的學習主要任務應在初步瞭解課文內容上,不能像中高年級要求的細、深、透,應體現出低年級的年級特色。

幾天前,我讀了一篇文章《理想的語文課堂》,是中學高級教師,北京崇文區教育研修學院語文教研員吳琳撰寫的。讀完她的文章後當時真是心潮澎湃,她對語文教學的認識可謂入木三分,解讀的絲絲入扣,真是學海無涯呀。我以吳琳老師的一段話作爲結束語與老師們共勉:理想的語文課堂就像一盞燈,總在不遠的前方召喚着我們,讓我們懷着語文教學的理想去追求理想的語文課堂吧,在追求的路上,我們痛並快樂着。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4

《大自然的語言》這個主題內容主要是風、雨、雲、霧等自然現象的知識介紹。由於這些自然現象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怪了的,所以因爲太過熟悉的原因,他們很少會細心地留意觀察它們,因此對於這些自然現象的感性知識和經驗比較貧乏,引導孩子由天性的一時好奇轉向自主的熱情關注,激發他們深入探索瞭解自然奧祕的積極性,培養孩子習得觀察、交流、記錄、收集等多種學習能力成了本主題的重要任務。“生活源於自然,自然融於生活”,生活和自然本身是密不可分的,在主題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我以生活資源作爲孩子自然教育的廣闊天地,讓自然與生活的聯繫更加緊密、明朗,使孩子們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祕美好,認識到自然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我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活動來貫穿進行的:

一.每日天氣播報(收集、交流)

以往我們班內設置的氣象角記錄只有很簡單的天氣圖例,而且孩子們對流於形式的記錄已經頗爲漫不經心了,很少再去關注。進入主題後,我請孩子們每天回家收看天氣預報節目,安排在講新聞時間輪流學着主持人進行“每日天氣播報”。這一活動很好地引發了孩子關注天氣情況的積極性,培養了記憶、整理、交流的能力。由此,孩子們不僅瞭解到天氣情況複雜多變的圖例標註和語言表述的方式方法,同時激發了他們對氣象知識的濃厚興趣,使探索學習進一步引向深入。有部分孩子自制了一日天氣變化標記記錄,還從網上查詢了有關冰雹、雨夾雪的知識介紹。更爲可喜的是,由於天氣播報活動的`開展,孩子們明確了氣溫與人穿衣的關係,他們學會了用獲得的氣象信息指導自己的着裝,象我班的吳彤、王嘉怡幾乎每天都會主動給同伴的着裝多少根據氣溫高低進行評價,帶動了更多孩子對氣溫的關注,並自發在氣象角的記錄上增添了氣溫標註。孩子們關注天氣情況的積極性更高了!他們參與活動的自主性更強了!

二.水滴的魔術(觀察、感受)

《小水滴的旅行》以淺顯生動的敘述使孩子們瞭解到雨的形成過程,但是由於缺乏直觀的經驗作鋪墊,很多孩子一知半解。爲了進一步幫助孩子對水的變化過程了理解更透徹,我請孩子們做個有心人,好好地用眼睛找找自己生活中的“魔術”現象。這下,孩子們可來勁了,幾乎每天都有孩子來向大家報告自己的新發現。在相互間的感染下,他們觀察交流的內容越加豐富,表達越加條理化,觀察角度越加的細膩了。他們發現原來燒開水、炒菜、煮東西時產生的“煙”其實就是水滴在“變魔術”,那是水滴受熱變成的水蒸氣在上升呢!還有洗澡時的水霧、下雨前地磚、牆壁上的水汽也是水滴在“變魔術”,那是水滴受熱變成水蒸氣以後再遇冷後變成小水珠。觀察、感受使孩子們沉浸在發現祕密的欣喜中!使他們帶着自我求知的需要輕鬆、愉快地完成了學習。

(一)滿意的地方

1、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藉助字、詞典自學字詞,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例如,本節課的學生答題的速度和準確性遠遠超乎教師的預計,可以說是幾乎提前完成了教學任務。

2、精心的構思,充分的備課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課堂語言的銜接上,只要捨得下功夫,也定有收穫。而教材的處理,教學法的運用以及創新突破方面也要捨得花時間,哪怕有一點收穫,也是值得慶賀的。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

3、課件的製作、下載要及早着手,要勤於動手,要勤於動口,外因會促進內因。

(二)需要反思的地方

1、駕馭課堂的能力急待加強。上課過程中,當學生說出有關描繪春天特色的詞語時,我沒有給以肯定,因爲當時我的腦海裏只有一系列的秋冬兩季的詞語,課後我又仔細琢磨了一下,其實那些詞語也是作者運用了擬人化的句子中的詞語,學生的回答是對的,是我沒有處理好。

2、時間分配的還不夠好,沒有做到從容,鎮定。由於借班上課,對學情瞭解欠深入,而學生在整堂課上回答問題太順利,遠遠超乎教師原本的預計。因此,還應該少量的設計一點反饋性的練習題,以備課堂需要。同時,這樣既重視了能力訓練,又加強了基礎知識的考察,這不正好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了嗎?

其實,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應的靈活性,我們的課堂應該努力實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尊重學生的個體化體驗。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欣賞他人對文本的見解,也能自由開放發表自己的見解的素質,把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紮紮實實落到實處。

以上是本人對《大自然的語言》案例的整個分析。不管怎麼說,這只是一節課,我不能就此來論成敗。我只想把它寫出來,作爲課改進程中的一個靶子,指導我前進:繼承好的方面,改進不足的地方。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5

總在想:對於語文課來說,怎樣纔算是一節好課?相信肯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在我心中,有一個最簡單的標準,那就是讓學生在課上有收穫,有發展,並期待下節課還是語文課,那麼你上的課是一節好課!

今天所上的公開課《大自然的語言》比較滿意的地方:學生在課上有收穫

1、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

第一種方法:運用“提取主句法”篩選課文信息。

篩選課文信息既是第四單元的單元要求,也是學生快速閱讀說明文、議論文的有效手段,學生如果掌握了這種方法,不僅閱讀速度能成倍地提高,而且在考場上,也能提高做題的速度,爭取更多的時間去取得更好的成績,因爲考場文段有時並不需要你認認真真、一字不差的讀下來。

2、品味語言的方法

平時,學生在品味語言時,只是感覺“生動”“優美”,卻不知如何表達。在這一節課上,我教給了學生“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方法,學生馬上就體會到了原句的妙處:或運用了一定的修辭,或用詞典雅,或寫出了事物的狀態等。一些有靈氣的學生,可能就會舉一反三,把這種方法運用到其他文章的閱讀中,久而久之,他(她)就會深深地體會到漢字的無窮魅力,從而更加熱愛語文。

但這節課並沒有讓學生產生“繼續上語文課”的'渴望,這從學生的發言和課堂聽講情況可以看出來。原因是:太平淡。

(1)“大自然有語言嗎?大自然的語言告訴我們哪些信息呢?”設計此問的初衷是讓學生深入文本,真正瞭解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雖然在我的啓發下,學生把所有的答案都找到了,但過程並不精彩,如果我能即時加入一些競爭機制,如把全班分成兩大組,看哪組找得快,效果會好些吧。

(2)單元要求未能很好地實現。尋找“大自然的語言”耽誤了大量的時間,導致品味語言時,只品味了生動形象的句子,但說明文語言最基本的要求----“準確”,卻絲毫示觸及,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10”中的“約”,“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中的“只”等詞語,不僅體現了語言的“準確”,也能悟出竺可楨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長期堅持不懈的廣泛觀察,蒐集和研究。因此,這一單元的“培養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在本課教學中未能很好地滲透,對學生精神薰陶不到位,不能不是一個遺憾。

(3)老師的教多於學生的學,學生主體地位表現不明顯。

總之,本人的教學設計水平、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激發學生興趣的手段等,都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使“名師”的稱號名符其實,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6

今天,聽了姚老師的《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感受到了姚老師獨特的教學魅力,成竹在胸的把握,沉靜的氣質,以下就從四個方面談談我的粗略認識。

一、從教學目標看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姚老師在課堂中緊緊地握住本課的教學目標,揣摩語言,增強了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對說明方法的探究提高了學生按照要求篩選信息的能力,激發了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運用科學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本堂課很好的完成了這些目標。

二、從教學程序看

本節課教學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從情境導入,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景,引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奧祕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會生動說明的語言特點,進行比較閱讀,學生自然地體味到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提高了學生對文字的感悟力。在朗讀過程中配以優美的音樂背景,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更直觀的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學生自然而然的跟着音樂朗讀,收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在對說明方法進行探究中,放手讓學生尋找說明方法,提高了學生按照要求準確提煉信息的能力,和發撒性思維能力。在對說明方法的探究前提出了具體、準確的默讀要求,這是對學生默讀習慣乃至學習習慣的培養,解決了學生平時似乎會默讀,但又不確定到底該怎樣。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7

《大自然的語言》,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主要介紹學生不太熟悉、也不太感興趣的物候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按照“先學後導、自主合作、問題評價”的教學模式,通過“摘、理、品”的教學操作過程,從不同的角度解決了課文字詞學習、主要信息的`篩選、說明順序的梳理、生動語言的品味。課後我對這節課進行了反思:

1、把朗讀時間還給學生。

很多時候,佈置課前預習,學生是很吝嗇將時間用來讀課文的,脫離文本完成導學案,毫無作用!學生的知識生成都來源於在讀懂課文,讀好課文的基礎上。讀書是根本,沒有讀,就沒有感悟和理解,就沒有語感的生成、情感的薰陶、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2、用激情感動學生。

無論是詩歌、小說、散文、還是知識***很強的說明文,都是作者情感創作的靈魂,一篇課文,要讓學生感動,教師必先感動,教師要先吃透教材,達到對課文的整合與拆分的境界,尋找課文的美點、焦點與學生交流對話,課堂上,用自己的激情使學生情感受到感染、薰陶和激勵,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象和感悟,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悟人物獨特的個***和美好情操及作者深邃的思想。本文第一、二節,要深入賞析。

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

語文,要走在語文的道路上,讓學生在朗讀、品詞賞句的基礎上感受語文魅力。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8

《大自然的語言》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九單元“觀察與發現”主題單元下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首文字淺顯,文筆優美的知識性詩歌,從一些最爲常見的現象入手爲我們介紹了大自然語言的奧祕。詩歌具體介紹了7種大自然的語言:白雲高飄預示晴天,螞蟻搬家要下雨;蝌蚪游泳春天到,大雁南飛秋天到,魚鱗的圓圈,樹的年輪都是“一圈一歲”,“三葉蟲”推測地質,又可分爲表示天氣變化、季度變換、推測年齡、推測地質四個板塊。其中表示“三葉蟲”這個小節是學生難於理解的,是本詩歌的難點。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爲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利用課件演示:公打鳴、電閃雷鳴、小溪奔流的景象,師問:你看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學生回答後,師敘:這些都是自然現象,也是大自然特有的語言。在大自然中,這樣的語言還有很多。很自然的把學生帶進大自然的課堂,吸引學生主動地去了解大自然的語言。

二、充分朗讀,注重感悟。

課上,我毫不吝嗇的在課堂上給了學生15分鐘的自由朗讀時間,並按照我的預設教學程序和學生進行了心靈的對話與交流。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字、詞、句的理解,感悟大自然語言的神奇,採用分板塊教學的方法。我把2—8小節分成三個板塊,第一步:通過讀、說、議學習2、3小節,瞭解學習方法。第二步:通過默讀說說讀懂了什麼,大家一起學習4、5小節。第三步:自己學習6—8小節,再交流收穫。學生的知識生成都來源於在讀懂課文,讀好課文的基礎上。讀書是根本,沒有讀,就沒有感悟和理解,就沒有語感的生成、情感的薰陶、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三、利用課件,解決難點。

第八小節“三葉蟲”化石推測地質是難點,這種漫長的地殼演變學生缺乏感性認識。因此,我採用讓學生先自讀全節,再質疑。然後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生動的講解相結合,讓學生對地殼的演變有感性認識,從而達到產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四、整合資料,仿寫詩歌。

如何讓小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親身經歷的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這就要使他們不僅有東西寫,還要有辦法寫,有文字寫。這就必須有一個讓學生作文練習的過程。“仿寫是學習作文的第一道關口”。但仿寫並非簡單的模仿和抄襲。因此,對於中年級學生來說是有困難的`,這就要求老師對他們進行具體的指導,否則,學生們將會無從仿起。教學時,我引導學生細讀第4、5節詩歌,體會反問句:“……不就像……”,在品讀的過程中,學生髮現這兩節的語言形式相同,再引導學生運用這樣的句式以“大自然的語言”爲內容進行仿寫。在仿寫之前,指導學生先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語言?在哪裏發現的?”,先說後寫,“說”是爲“寫”作鋪墊。學生動筆時有了臺階,“仿寫”成了這堂課的亮點。如:“你看那天空的溝溝雲,不就是大自然的預言:大自然在告訴我們,雨兒將要來臨。”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9

9月26-28日,我有幸參與了在浙江嘉興舉行第四屆“四地五校”教育教學(此文來自)交流活動,對於有效課堂創設有了更深理解。回顧自己親身參與《大自然語言》執教過程,並學習與傾聽了同行優秀教師“同課異構”和專家周到點評,我對於如何更好地進行說明文教學有了一定反思。

一、有高度:目標須先行,有舍纔有得

《大自然語言》是浙教版八年級上一篇事理說明文,也是一篇傳統篇目。作者是我國著名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文章從一年四季物候變化談起,形象說明什麼是“大自然語言”,在此基礎上自然引出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並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學對農業生產重要性,接着談決定物候現象來臨四個因素,最後則說明物候學對於農業生產重要意義。作者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從具體到抽象地說明了有關物候學事理。

文章中可挖掘“點”很多:如從全文到段落都採用邏輯順序,思路清晰;第一二節語言優美而富有感染力,歷來是教學中語言品味重點;同時,文章綜合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語言準確而通俗,值得學習與借鑑。可以說,這是一篇說明文中典範,並且已有衆多名家珠玉在前,我剛拿到課文時候一時有些茫然。

起初,我力圖面面俱到,試圖在一課時中將文章條理、語言生動性和趣味性兼顧。試教證明,這是一堂讓學生學得很累課。對於課文特點,他們也許都在教師導引下有所瞭解,但遠遠談不上理解——一切都如浮光掠影,缺乏深層感悟。

“回爐”備課後,我找到了根本立場:說明文教學中我應該教給學生什麼?重新研讀教材後,在課文閱讀提示中,我找到了設計教學立足點、出發點:清晰條理和準確語言。至於最容易“出彩”“語言生動性”品讀交流,由於與說明文文體特點有所衝突,只能“忍痛割愛”了。並且,根據八年級學生說明文學習基礎,我將說明方法解說穿插到了字詞品讀中,不再作爲孤立知識點出現。在後來實際教學中證明,有舍纔有得,正如寫作文要圍繞中心,一堂好課也要圍繞中心,影響造型。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10

這是一首文筆優美,語言生動活潑的科普知識性兒童小詩。從一些最爲常見的自然現象入手,向我們展示了大自然語言的奧祕。詩歌文字淺顯,文筆優美。

教完本課,我覺得自己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閃光點是:

1、轉換語言文字的敘述形式。小詩中是以第三人稱來寫的,教學過程中爲了讓文字更加充滿童真童趣,更加接近孩子們的心靈世界,我則調動孩子們一起將小詩以第一人稱的口吻進行改編。如小詩的第七小節“你如果釣到大魚,魚鱗上也有圓圈,一圈就是一歲,這又是大自然的語言。”我示範給孩子們可以這樣改編文字:“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金魚身體上的魚鱗,你們知道我還有什麼作用嗎,那就是我可以告訴你我的主人金魚有幾歲了呢!我有幾個圈圈,就說明金魚有幾歲了。怎麼樣小朋友們,今天知道這個小祕密感覺很開心吧?”這樣一來,我發現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更濃了,這讓孩子們對於這篇詩文的每一個小節更有了進行改編的樂趣,讓每節小詩更加充滿童話的色彩,將學習知識與創作語言故事緊密地融爲了一體。後來孩子們又對其它幾個小節,如:小蝌蚪、大樹年輪、大雁、三葉蟲等小節都做了語言文字的改編,從而改變了一種原有的教學方式,更讓孩子們學習興趣濃厚。

2、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體會語言文字的美妙。特別是小詩的第四和第五小節,講的是蝌蚪和大雁帶給我們的關於大自然的語言。對於蝌蚪和大雁孩子們並不陌生,蝌蚪像黑色的“逗點”,大雁像省略號一串,此時,我便會引導孩子們在腦海裏進行充分想象,同時藉助書中提供的.畫面,感受兩種小動物不同的可愛之處,最後再讓孩子們進行感情朗讀。這兩個小節中分別有兩句反問的語氣,更加使文字充滿了童趣,但孩子們的語氣還不是很到位,後來經過我的範讀和轉換句子形式來提醒孩子們去讀,最終能讓孩子們達到了有感情去讀。

3、詩歌的創編。課後我佈置孩子們回去蒐集整合資料:“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語言?寫一寫,如果能寫成詩歌就更好了。”班級多數孩子,特別是普通組和提高組的孩子們幾乎都去搜集有關大自然的語言了,有的是關於諺語的,如“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等等類似的天氣方面的諺語;有的則是將自己蒐集到的相關資料。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11

《大自然的語言》是一首詩歌,共有五節,第二、三、四節以蝌蚪在水中游動、大魚鱗上的圈圈、喜馬拉雅山巔的三葉蟲化石爲例,說明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課文的科普性較強,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也不是很近,許多字、詞、句學生難於朗讀、難於理解。理解這三種大自然的語言,知道“大自然的語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現象,它好像用無聲的語言告訴人們新奇的知識,使人聯想到事物的發生和變化。讓學生學會在讀中發現,在讀中學會質疑,培養探究意識,初步學生合作,在朗讀、交流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豐富語言積累。

這一節課主要教學過程分五步:

第一步,聽寫生字詞。

課件演示“大自然的景物”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引起閱讀的興趣。

第二步,上機打開主題網站進行課文朗讀。

爲理解大自然的語言鋪路。

第三步,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在閱讀中學會發現,鼓勵學生提問,在質疑中初步學會探究。第四步,根據提示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旨在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第五步,拓展延伸。學生彙報交流自己觀察到的大自然的現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興趣,養成勤於觀察的習慣。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12

大自然的語言是第二單元第一篇課文,課文以詩歌的形式出現,蘊含着一些科學常識。我在處理這篇課文的時候,努力上成一篇語文課,而不是常識課。課文中“準是”一詞的處理,通過換字(一定、肯定)處理,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往”這個詞的詞義理解,則是通過表演的形式。此外,“妙不可言”這個詞,則是通過老師的講解,學生的討論,以及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三管齊下,收到了實效。此外,以讀代講,是一種極好的語言文字的訓練。採用了各種形式讀。小班教學、小組圍坐,便於討論,互助、互幫精神的培養。學生自主質疑、答疑,組長帶領下的自主學習,較爲全面的體現了素質教育的重要因素,那就是面向全體。

在學生讀文交流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直觀理解“逗點”、“年輪”、“魚鱗”、“三葉蟲”、“漂礫”,喚起學生對已有生活經驗的'回憶,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還加入了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視頻資料。不僅讓學生明白自然現象,理解詞句的意思,感受句子的內容,還能令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發對大自然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朗讀,並引導學生理解“妙不可言”的意思,從而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規律,激發學生觀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在整個授課過程中,課堂始終呈現活躍、和諧的氣氛。其中李政霖同學大膽質疑、善於觀察給聽課的領導、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讀到“白雲飄得高高,明天準是個晴天。”他問道:“那如果看不到白雲,明天就一定不是晴天嗎?”當一個小組表演秋天大雁編隊飛行時,他敏銳地觀察到這幾個同學是從北往南飛了。到最後一個仿寫環節:“結合你平時觀察到的、積累到的或蒐集到的資料模仿本課也寫一節描寫大自然語言的詩歌吧!”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13

《大自然的語言》作爲說明文單元的裏面的教讀文章,如何通過本課提高學生的閱讀說明文能力,成爲我們教師教學重點。

其實對於任何一篇文章來說,首先要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大自然的`語言》也不例外。

1)學生自由閱讀。此環節可以是學生自己閱讀,也可以同桌一起完成。今天上課中,更是出現有趣的環節,一同桌兩名同學以“石頭剪子布”遊戲形式選擇朗讀段落,吸引了附近同學,使得本來枯燥的文字變成歡快閱讀。

2)大家一起閱讀。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讓班級同學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朗讀的段落。同時教師佈置任務,完成雅詞佳句的積累,完成每段信息的篩選。

3)全班共同交流。通過以上的兩次閱讀,加深了學生對於文本的瞭解。

完成

1)雅詞佳句的積累。比如:冰雪融化、草木萌發、翩然歸來、北雁南飛、田間草際、 銷聲匿跡 、 衰草連天 、風雪載途、 年年如是、 周而復始 、草木榮枯 候鳥去來 花香鳥語 草長鶯飛。

2)七嘴八舌談對文章的理解。讓每名同學根據自己閱讀的水平,說說文章寫了哪些內容。

首先,我給學生示範:我通過文章的第一段,知道按照時間順序寫了一年四季自然變化。然後同學們根據自己閱讀情況談一談其他的段落。

在學生七嘴八舌過程中,教師黑板板書。所有段落都概括結束。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14

《大自然的語言》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九單元《觀察與發現》中的一篇文章,是一首文字淺顯、文筆優美的詩歌,課文的科普性較強,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從氣象、動物、植物等自然現象瞭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索、研究大自然的興趣,教學中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合作探究學習等形式,理解文中寫到的大自然的語言,並且能說出大自然的其他語言。上完課之後,我進行了認真總結,覺得本節課有以下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由觀察圖片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引導學生步入知識的殿堂,收穫豐收的喜悅。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成功的藝術就在於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興趣。”精彩的導入會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入一種美妙的境界。一上課,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展示動畫場景:公雞打鳴、烏雲翻滾。學生看見這些畫面,立刻睜大了雙眼,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明白了畫面傳遞出的信息:公雞喔喔打鳴告訴人們天亮了,該起牀了;滿天烏雲說明快要下雨了,出門的人們要做好準備。通過觀看動畫學生對大自然的語言有了初步的認識,然後自然導入:大自然中有很多奇妙的語言,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的語言》這首小詩,發現更多大自然的語言吧。由於選擇的是三幅動畫圖,色彩豔麗,動感十足,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爲學習課文奠定了基礎。

二、注重朗讀指導,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的對話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充分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字字句句充分體現了小學各個階段都要以讀爲本、以讀代講的原則。

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第一教學法,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基本功。俗話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讀可使學生在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悟出道理。《大自然的語言》是一首詩歌,語言優美、活潑,更適合學生朗讀。在學習時讓學生在讀中發現,在讀中質疑,在讀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產生渴望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願望。德育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爲了張揚學生個性,抒發學生情感,調動學生興趣,課堂上採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訓練,有齊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充分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祕,感悟詩歌的語言魅力。特別是詩歌的第四小節講的是蝌蚪帶給我們關於大自然的語言。蝌蚪對於孩子們來說並不陌生,像黑色的“逗點”惹人喜愛。學習這一節時指導學生朗讀,以讀代講,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受蝌蚪的可愛之處。比如讀“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這一句時,引導學生想象:春天來了,一隻只蝌蚪在水中活潑遊動,它們圓圓的腦袋烏黑烏黑的,就像刷了一層黑色的油漆,它們聚在一起,甩着長長的尾巴,快樂地游來游去,就像一個個會游泳小逗號。由於學生的頭腦裏有了小蝌蚪活潑、可愛的畫面,表現得很激動,朗讀時讀出了興奮的語氣和渴望走進大自然的感覺。

三、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學會小組合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新理念。所以,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努力給學生創設小組探究學習的氛圍,誘發學生產生求知動機,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爲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比如:學習完詩歌后,我提出了課後思考題:你還知道大自然有哪些“語言”?四人小組進行討論,並把討論結果寫下來。小組探究後,分享學習成果。給學生一雙翅膀,點燃學生的激情之火,真的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學生彙報時內容很豐富,有農諺:朝霞不出門,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穀雨前後種瓜點豆。有成語:春暖花開、夏日炎炎、落葉知秋、寒冬臘月。葉聖陶先生曾經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學生依託教材進行模仿,在模仿中有所想象創造,既學會了運用語言,又提高了語言實踐能力。

四、培養學生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品質

學習時引導學生重點理解“不愛學習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發現”這句話,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勤于思考、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善於觀察的人,才能發現更多大自然的語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着無窮的奧妙。智力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而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取決於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深度。細心觀察是認識事物掌握知識的基礎,觀察得越仔細,認識事物越深刻,本課便是很好的範例,通過學習教育學生養成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學會觀察自然、觀察社會的能力。

但是教學中也有不足之處。如上課前教師做了許多剪貼畫,有白雲、螞蟻、蝌蚪、大雁、年輪、魚鱗等,色彩鮮豔,圖畫生動形象,學生非常喜歡,在板書時應該讓學生去貼畫,並說一說爲什麼這樣貼,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善於觀察、積極思考的能力,而且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加濃厚。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擔心時間緊張,便代替了學生的活動,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以後的教學中,在教材處理、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創新方面要多思謀。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15

這堂課我爲學生學習活動的充分展開創造了鮮活的空間,將學生自然地帶入了學習情境。質疑這一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從自由質疑中得到了信息的反饋,便於適時調整已定的教學流程,體現了教爲學服務的宗旨。自主化的讀書方式,照顧了不同閱讀發展水平的學生的學習要求,主要在於能使學生將生字讀得準確,將課文讀得通順,而重點放在師生共同評讀上,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感。

本課中,我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以“白雲飄得高高,明天準是晴天”;“螞蟻往高處搬家,出門要帶雨傘”;“樹樁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的自然現象中,使學生懂得大自然到處有語言,進一步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興趣,激發學生愛學習,愛自然的情趣。

課文中例舉了三種大自然的現象,通過小組學習,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大自然的現象,以及所要告訴人們的內容。小組的反饋、交流,課件的運用適當又幫助學生感性地理解了大自然的語言。此舉在朗讀方面尤爲體現,從一開始語調的比較平淡到最後的激情朗讀,從一開始的面無表情到最後的搖頭晃腦,每次讀都有每次的不同,“讀”有了一個質的變化,從讀中讓人感到大自然的語言真是一言難盡。最後,我趁熱打鐵,讓學生給課文配音,這一舉措,使所有的學生都熱情高漲,爭先恐後地說:“我來!我來!”媒體的`回放,使學生再一次回顧了課文內容,同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妙不可言。因此,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說,把教學的過程變革爲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實現教學重心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移。

最後我讓學生仿照課文2、3、4小節的樣子說說大自然的語言這一環節。在讓學生學習教材同時,又不拘泥於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給師生營造開放的課堂環境,提供激發靈感、即興創造、超越預設目標的空間。通過仿說,放飛學生的思想,任他們在自由創造的廣闊天地裏振翅翱翔,盡顯風采,從而真正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興趣,進一步激發學生愛學習,愛自然的情趣。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16

教學《大自然的語言》這一課,我頗費了一點周折,緣於對教學目標的取捨舉棋不定。 在備課中,我發現這篇課文具備的教學目標涵蓋了所有說明文的知識點。還有運用描述性的

語言進行說明的特殊的語言表現形式,也有文章寫作結構、語言的概括等基礎知識點。一共兩個課時,教學什麼?

從最近一次的`單元測試卷的反饋來看,學生在說明文的練習裏主要還是表現出了對說明方法的作用、說明對象的特徵不能準確概括的不足來。因爲學生把握說明內容的準確性不夠,而這種能力的欠缺又是由於學生在閱讀中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有欠缺造成的。這樣就進一步顯示出了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有不足,這是產生學生運用搜集信息的分析歸納能力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大自然的語言》這篇教材恰恰本身在這方面提供的學習資源非常豐富和典型,很有利於學生通過實踐去體會如何在閱讀中搜集有效信息,並對蒐集的信息進行分析、歸納、運用,實實在在地得到概括能力的提高。於是,我決定着重進行兩個教學目標。第一是概括能力的訓練。指導學生提高圈劃文中關鍵詞語和句子的能力,學習通過關鍵句來概括、把握全文說明的主要思路和內容。第二是品讀科學小品文生動的說明語言,體會它們在文中的作用。

課堂教學的實踐證明,我設定的教學目標對學生來說的確很需要,也很實用。雖然教學進程一開始走了一點彎路,但是畢竟通過紮紮實實的“咬文嚼字”,學生對如何通過圈劃關鍵語句,搜尋有效信息,有了認識上的進步,堅持這樣的訓練,能力的提高會指日可待。 通過這堂課的實踐和研究,我越來越感受到,備課備教材時,不僅僅是熟悉、深入理解教材的內容、形式、思想,並以此來確定教學目標,即“教給學生什麼”,還需要結合學情的反思來確定教學目標,即“學生需要學什麼”。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17

歲月無聲,自然無語,然而此處無聲勝有聲,街畔搖曳的柳枝,一抹新綠,一絲鵝黃,無不是大自然向我們傳達的睿言智語。《大自然的語言》這一教學內容,安排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說明文單元中,這一單元以科學爲主題,明確要求學生留意說明的順序和方法;要學會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要講究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一篇傳統課文,作者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全文思路清楚明瞭:描述物候現象―――作出科學解釋―――追究因果關係―――闡述研究意義。全文計劃用兩個課時進行教學,共設計了五大板塊。先由教師朗讀有關四季的着名詩句讓學生猜出季節並說出依據激趣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親近大自然的內在情感,然後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從總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和結構。再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細緻的討論和研究,以進一步把握本文的說明方法和生動典雅的語言特點。熟悉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們學習。

(一)滿足的地方

1、備課充分,構思精巧,思路清楚,尤其是在各個教學環節的語言銜接上,只要下功夫,收穫還是挺大的。

2、導語的設置效果良好,爲後面的教學創設了有利的'學習情境。

3、學生課前預習充分,發揮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學生回答問題的速度和正確率超乎教師的預設,爲順利圓滿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奠定了基礎。

4、提問的技巧,也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一個因素。

5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維靈敏,學習愛好較爲濃厚,爲學習後面幾篇科普文作了鋪墊。

(二)反思的地方

1、課堂教學的時間分配不合理,由於學生在整堂課上回答問題太順利,遠遠超出了教師原來的設計。因此,在備課時應設置少量反饋性的習題,以備課堂需要,這樣既重視了能力練習,又加強了基礎知識的考察,同時也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一體了。

2、對學生的評價定位有待於加強。由於是借班上課,對學生不瞭解,我預設的問題有的沒有達成我預想的效果。這是我備課時沒有處理好這一教學點。不過也證明可以依生隨堂,鍛鍊老師的隨機應變能力。

當然,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課堂反應,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努力實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實效。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訴我們:“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讓我們給學生多一些參與機會;多一點參與的空間;更多一次實現需要的滿足!”在新課程實踐中,教師不但是課程的實踐者、課程的改革者、更應該是帶領學生做課程資源的開發、創造者。我們在教學中要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關係,關注學生的學習愛好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今後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將不斷反思,發揚好的方面,改進並完善不足之處。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18

大自然中充滿神奇,身處鄉村生活中的孩子,自然比城市的孩子多一些感悟,這樣的生長環境使得本課的學習輕鬆了許多。在導入新課的過程中,我採用的是圖片猜謎設計,孩子們都能快速說出答案,課堂氣氛比其他新課的學習好很多,學生也在最短的時間裏融入了課堂。

這篇課文看似很長,但內容條理,學生只需弄懂以下幾個問題:

1、什麼是物候?什麼是物候學?

2、決定物候學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3、研究物候學的意義?小組合作學習,並通過討論都能找到正確答案,在充分預習的前提下,課堂重點完成較好。

因本文說明文的文體形式,在說明方法的分析中,孩子們也都能找到說明方法在文中的一些運用,但對說明方法的好處卻又把握不到位,心中有話口難開,爲解決這一難題,我建議學生分步回答:首先,表態,使用了何種說明方法?其次,強調重點字詞,比如:列數字的準確,打比方的生動,作比較的突出,舉例子的`具體等等。最後,再練習具體句子分析,套進內容予以闡述。有了這樣的步驟,學生的回答內容清晰了許多。

八五班和八六班語文基礎的薄弱,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提高,在倍感壓力之時,也時刻提醒自己,前進,堅持!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19

《大自然的語言》是一首文字淺顯,文筆優美的知識性詩歌,從一些最爲常見的現象入手爲我們介紹了大自然語言的奧祕。

一、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在閱讀教學中,恰當地、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操。朗讀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了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使一些靜止的畫面在學生頭腦中跳動,使枯燥的語言變的生動有趣。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們要注重學生們朗讀的訓練。

例如:教學本課時,我首先留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讓學生們通過自讀、同桌互讀、指名讀來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其次我又引導學生們邊讀邊想象。如讀“多麼像遊動的逗號”時,想象春天來了,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在水中自由、歡快地游來游去,多麼可愛,多麼有趣!學生們邊讀着邊想像着語句帶給他們的.快樂。最後讓學生們聯繫實際,讀中感悟。如:“不愛學習的人總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讓學生們結合生活想想句子的意思,使學生們知道只有仔細觀察,纔會有所發現,並感悟到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二、走進生活,探索大自然奧祕

大自然是部百科書,是位博學家,大自然中有許多語言,它會告訴我們天氣,季節,年齡……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生活,去探索大自然奧祕。

課前我讓學生們蒐集了相關的材料,但是在交流時,我並不是讓學生們照本宣科的讀出來,而是讓學生們仿照詩歌的形式讓說一說。學生們的蒐集、交流的資料五彩繽紛。

你看那南飛的大雁,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秋天已經來到人間。

你看那晚霞滿天,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預示明天是個好天氣。

你看那螞蟻搬家,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表示快要下雨了。

這一環節不僅豐富了“大自然語言”的內容,而且使學生們增長了知識,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們瞭解“大自然語言”的興趣。

三、利用課件,激發學習興趣

這堂課我藉助多媒體,將學生們自然地帶入了學習情境。尤其是學生們看到三葉蟲化石的圖片時,激起了學生們濃烈的興趣,並且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

這些無聲的語言激發了學生們學習的慾望,同時更激發了學生們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20

上了一節學習課,有很大的收穫,不同的課型應該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這是一篇說明文,而且是事理說明文,對於說明文比較枯燥,道理比較抽象,如何讓學生喜歡這類文章,明白其中的科學道理,熱愛這門科學,真需要教師動動腦筋來備課上課,我先說一下自己的上課方式。在集體備課中我知道了文章確定的重點是生動準確有條理的語言,和嚴密的邏輯順序,之外還有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確定教學目標後,選擇教學方法,採用精講,然後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教學,在教學媒體的應用上說明文應該有直觀的教學課件,經過精心準備,找到了適合學生的課件,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研究了學生,研究了大綱,新課標,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風格,準備上課。

一堂課下來我認爲本節課存在問題如下

1、課堂量過大,一節課比較緊湊,生字詞的聽寫本可以刪除,但爲了再次落實,可以說消耗的時間較大。

2、說明文展示的劣勢凸顯,如果這是一課記敘文,學生可能會有話可說,但說明文有些題類似數學題型,小組的講解成了出示答案,學生並無疑問可循,由於說明文的可造無味,學生對課文內容不感興趣。

3、老師語言力度沒有到位,特別是在第二組講解的時候,由於講解不到位,老師說了聲“適當給點掌聲”,我想是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鼓勵的力度不夠。

4、多媒體的運用對本節課教學促進作用不大,出示的.多媒體基本上融化在了學生的展示中;

但雖說問題較多,本節課學生也聊有收穫:

1、說明文的知識學生在短時間掌握的較好;

2、小組講解還是較爲到位,我認爲總體來說有很大進步,組長或者主持人

敢於用其他方式創新講解,特別是第一個主持人的全班講解,做的較好。

3、學生在拓展展示時有所提高。

總之,在教學中應該大膽嘗試,應用好的教學媒體,確實能夠起到直觀的效果,而且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輔助手段,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多研究學生,教材,課標,將課堂的教學質量再次提升,不斷進步。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21

《大自然的話》這首詩歌科學知識、趣味性很強,可以藉機培養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興趣,進而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想讓幼兒理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就必須對詩歌中提到的大自然的景象有所瞭解,這是理解這首詩歌的知識基礎也是本次活動的知識點。因此我在活動前利用散步活動、談話等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大自然有規律的變化,讓幼兒瞭解四季的變化特徵,動植物的變化,讓幼兒親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爲詩歌教學的開展奠定了情感基礎,更容易理解詩歌所要表達的含義。這次兒歌教學活動讓我感觸很多,主要作以下幾點反思:

一、啓發式教學:

幼兒機械的、被動的學習是所有集體教學中最大的弊病,教師平淡枯燥的講述使幼兒失去了參與的熱情,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用啓發式的教學,層層誘引,將幼兒的注意力牢牢吸引,這既可活躍了教學氣氛,也可使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得到調動,對活動內容的掌握也就更好。教學環節的自然過渡。一個活動的開展,總是由好幾個層層遞進的環節構成,在進行教學時,既要使每一個環節層次清晰,又要承上啓下的自然銜接,讓幼兒的'思維不會因環節的突然轉折而茫然,環節的自然過渡會讓整個活動成爲完美的整體。

教學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一層不變的框架,每一次的活動都會因爲某個細節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作爲一名教師,只有通過對每一個活動進行積極反思積累經驗,才能在下一次的教學活動中展現自我。

二、教學目標達成度:

教學達到了預期制定的目標,通過本次語言教學活動,我班孩子對大自然的語言有了一定的瞭解,知道大自然的語言其實就是一種自然現象,也從中學會了一些創編詩歌的技巧,並知道只要愛學習肯動腦筋,細心觀察,勤於積累就能聽懂大自然的話。

三、教學對幼兒的幫助:

在詩歌教學中老師將根據詩歌內容、孩子學習的特點,讓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視、聽、說、想)感受詩歌的內容,通過感官的多通道參與滿足孩子多方面的需要。並注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既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也促成“合作探究式”師生互動的形成。

四、新的教育經驗:

1、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我發現:孩子的想象還是要給他們一個範圍,脫離了主題範圍的想象會越扯越遠,不利於幼兒園教學的開展。教師在幼兒活動前就要重點提醒他們,引起孩子們的重視。

2、語言活動是可以和音樂活動融會貫通的,本次教學採用音樂欣賞活動中的ABA結構圖展開教學,幼兒易於理解和想象。所填充的B段內容,幼兒可以根據結構圖進行想象繪畫,爲本次的詩歌教學提供更爲廣泛的素材。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篇22

新課標實施後,教師都在不斷的探索,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教改。我也想和大家一起探討交流。並談談這節課的教學設想與反思:

一、教學模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課改實施後,課堂教學由過去那種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轉變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合作中討論、質疑、交流,這樣有利於發揮羣體意識,促進思維活躍。但課堂教學的時間和進度就不好控制。我在備課時,對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儘可能地考慮得較爲細緻全面些,以備學生考慮不到時,加以引導。

二、教師角色的轉變:

由傳授者轉化爲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爲引導者;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由被動學習轉化爲主動學習

在本節課中,我力求做到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使教學過程成爲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分析說明文條理結構時,我沒有采取老師設計問題的方法,而是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提出問題。假如你來當老師,你想提出什麼問題?你還有什麼疑問?人們常說:能提出問題有時比解決問題還重要。學生如果想提出有創見的問題,首先必須深入研讀課文,經過思索、概括、提煉纔會有疑而問,這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爲了不讓學生的問題天馬行空,我提出要求,從條理的安排、結構的設置、內容的概括三方面考慮。我在備課時從課文本身和學生的理解出發設計好若干問題,製作了相應的課件,但沒有急於在學生整體感知教材之前就把問題塞給學生,以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被剝奪了。在上課時,我沒有用到事先設計好的問題,因爲學生設計的問題已經很全面,並且都能解答出來。

三、尊重學生體驗、感悟

尊重學生自己獨特體驗,讓學生髮表自己的不同見解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爲了肯定和強化學生有時並不那麼正確的“獨特體驗”和看法,而是要讓學生對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領悟,養成自己獨立思考並能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提出自己看法和見解的習慣。

新課標就提到要“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我們應該相信,隨着學生的學習不斷深入和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的獨特體驗肯定會越來越豐富多彩和日趨合理的。我們還要看到,有時當時看起來並不那麼正確的意見,也有可能會成爲一個不同凡響的創見的情況也是有的。

四、教給方法,總結規律

語文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葉老說:“教任何功課,最終都是爲了不教”。我們老師的責任就是要讓學生進入這樣一種境界:能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歷練。從而達到解決問題、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本節課中,我教給學生兩種方法:一是寫作中如何使說明文條理清晰,二是品味語言的兩種方法,直接式和替換式。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些方法是終身受用的。

五、讓語文教學走入生活

教改強調要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就是要克服語文課程孤立、封閉、凝固、僵化等種種弊端,鼓勵教師開發、利用取之不盡的語文教育資源。在課程實施上要使教學走進自然、走向社會,探索形式多樣的、與自然社會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教學形式。

《大自然的語言》是介紹物候知識的說明文,爲讓課文內容與自然生活緊密聯繫,我讓學生從生活中搜集物候知識,學生通過網絡、向長者請教,蒐集到了有關物候知識的故事、農諺、詩歌等。這一拓展延伸過程使課堂與生活聯繫更緊密了,打破了學校與社會、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壁壘,逐步做到課堂教學、語文活動、現實生活相結合,讓學生走入生活,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這也會使課堂教學變得開放、創新,充滿活力。

不足之處:

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如對“語言的品味”這一環節,如能增加一個品味課外語段的環節,就可以及時反饋學生掌握情況和增強他們的興趣,更好體味語言的魅力。雖然我也設計出了這一環節,但是因時間有限,沒有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