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目的要求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1.瞭解物候學的內容、意義、規律和發展前景等有關知識,培養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的一般規律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方法。

3.掌握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4.讀準翹衰落觀差等多音字。

5.學習說明語言的準確、生動和恰當地運用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要點難點

要點:

1.說明要抓住事物的特徵。

2.說明要富有條理性。

3.掌握運用事例說明問題的方法。

4.說明的語言準確、鮮明、生動。

5.恰當地運用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難點:

本文的邏輯順序及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繫。

寫作背景

編者根據《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改寫,不介紹時代背景。

作者簡介

編者根據《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改寫,不介紹作者。

另見資料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段)

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45段)

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

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部分(11段12段)

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

另見資料

主題思想

文章把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從具體、生動的物候景象說起,條理分明的說明了物候現象的特徵、成因和意義。

另見資料

寫作特點

新穎別緻,引人入勝的標題。

把大自然擬人化,用大自然的語言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形象地說明了認識物候現象、研究物候現象的重要性。

眉目清晰,自然精巧的結構。

文章從描繪大自然的現象開始,自然而不雕琢地提出了什麼是物候,什麼是物候學,緊接着介紹物候學的用途。說明它對農業生產的重要作用。再深入一步分析物候現象來臨的複雜的情況和原因。最後進一步闡述了物候學研究的多方面的意義,展示了這門新興學科的光輝前景。

從一年四季的自然現象說起,對介紹物候知識起了很好作用。

1.從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說起,可以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介紹物候知識,將物候知識說得親切通俗易懂。

2.以生動的豐富的自然現象說起,有如展示一幅四季風景圖,精采動人,使人對物候知識發生興趣。

3.以四季爲序寫自然現象,顯示了物候現象同氣候的關係,顯示物候現象是有期規律性的。

另見資料

作業練習

理解·分析

一指出下邊幾個問題的答案應該從哪些段中尋找,把段的序號填到括號裏。

1.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性?()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現象有什麼意義?()

課文從一年四季的自然現象說起,並採用大自然的語言的說法,這對介紹物候知識有什麼作用?

三決定物候現象來臨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揣摩·運用

四舉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舉一個,也可以舉兩個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卻舉兩個例子。舉兩個必要嗎?爲什麼?

五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回答問題。

1.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能將趕快種穀子後面的句號改成分號嗎?爲什麼?)

2.此外,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根據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相比較,可以看出後者比前者早9天。就是說,春天提前9天。

(前者和後者各指什麼?)

六運用下邊的詞語,複述課文中關於四季的描述。

甦醒次第萌發孕育

差異推移靈敏銷聲匿跡

衰草連天風雪載途周而復始

積累·聯想

七閱讀下邊一段文字,然後說明本地的氣候有哪些特徵。要舉出實際例子,分作幾個方面說明。

八、詞彙·多義詞、同義詞、反義詞

語言中每個詞都有一定的意義。有的詞只表示一個意義,叫單義詞。有的詞表示幾個互相聯繫的意義,叫多義詞。語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多義詞。例如寬就有以下幾種意義:

1.馬路很寬:橫的'距離大(跟窄相對)。

2.聽了他的一席話,心就寬了一半:放寬,使鬆緩。

3.對他要從寬處理:不嚴厲,不苛求。

4.生活水平提高了,手頭比過去寬多了:寬裕、寬綽。

一個多義詞的幾個意義中,有一個是最初的常用的基本義。通過基本義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來的新義,是比喻義。例如帽子的基本義是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做裝飾的用品,後來用它比喻罪名和壞的名義,例如說對同志亂扣帽子是不對的,這裏的帽子就是它的比喻義。

語言中還有許多同義詞或反義詞。同義詞是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例如母親和媽媽,曉得和知道,誕辰和生日等,詞的意義完全相同。有些詞的意義是相近的。例如:

有些詞表示的意義或者相反,或者相對,這樣的詞叫做反義詞。例如:

大地漸漸從沉睡中甦醒過來

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

物候現象南北差異的日數因季節的差別而不同

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冷夏熱

早春跟晚春也不同

經度的所以發生影響,是離海洋遠近的關係

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

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

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

對於多義詞,要了解它有哪些意義,閱讀的時候,可以根據上下文來推斷用的是哪個意義;寫作的時候,要注意所用的多義詞表示的意義是不是正確的表達了要說的意思。對於同義詞和反義詞,閱讀的時候,他仔細辨析它們的確切含義,就能準確的認識事物的細微差別或矛盾對立的特點;寫作的時候,審慎的運用它們,就能準確、鮮明的表情達意。

(一)將下列各組語句中黑體的詞所表示的意義寫在句後的括號裏。

1.到了秋天,果實成熟()

他顯得很成熟()

2.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

他目光溫和,話語親切()

3.杏花開了()

北風吹,雪花飄()

評彈這朵花()

戳穿他的花招()

他掛了兩次花()

(二)給下邊每個詞配上一個同義詞。

炎熱漸漸豐富養育靈敏侵害

(三)指出下邊物候諺語中的反義詞。

1.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

2.乾淨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乾淨年。

3.冷得早,暖得早。

4.早蚯聞蟬叫,晚蚯迎雨場。

(四)給下邊每個詞填上一個反義詞。

開放容易歸來綜合複雜短促

答案

一、這一題意在引導學生理解說明文的條理性。要使學生懂得,即使是並列的幾個方面,也不能任意堆砌,也要以一定的標準理清條理,依一定的順序一一說下去。

難點在於概括由空間到時間的順序,可以這樣啓發一下,第四個因素說的是古今,是時間因素,前三個因素都是哪一方面的因素?

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間到時間的條理性來安排說明順序的。

這樣安排言之有序,很有條理,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有主有次,不能等量齊觀。

二、例子舉多舉少是有講究的。這一題引導學生揣摩一下什麼地方要多舉例子,什麼地方可以少舉例子,懂得容易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舉兩個例子。閱讀時很可能忽略了這一點,本題也可以啓發學生閱讀要仔細。

舉兩例是必要的。近海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如果依次類推想當然,就會誤以爲春天也一定來得早,一定溫暖,但是事實上春天反而寒冷,舉兩個例子加以說明,才能使人確信無疑。

三、第1題揣摩一個分號和一個句號的用法,有助於區分這兩種標點的用法,有助於對句子的理解,有助於培養仔細閱讀的習慣。

第2題要求明瞭者的指代作用,閱讀時要弄清楚這類代詞指代上文什麼內容,寫作時要學習使用這類代詞,使行文簡潔一些。

1.不能。因爲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穀鳥是動物,兩種不同類型的物候現象不宜合在一個句子裏說。再則,前一句說的是春季的物候,後一句說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後兩句句型也不相同。

2.前者指1741到1750年10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後者指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

四、這一題實質上就是給出段落大意後要求劃分段落,理清層次,學習本文的條理性。

只要抓住各部分關鍵性語句,答題並不困難。如第一部分這樣兩句: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爲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爲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第二部分這樣一句: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裏。第三部分開頭一句: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於哪些因素呢?第四部分這樣一句:此外還有多方面的意義。

可以啓發學生,推而廣之,分析結構,劃分段落,可以看看每一部分回答了一個什麼問題,從哪一段到哪一段是圍繞這一問題說的。自己作文則可以根據一箇中心,將一個大問題分析成爲幾個小問題,依一定的條理給幾個小問題安排個次序,每一部分圍繞一個小問題來寫,就容易做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1.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13)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性?(4、5)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610)

4.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1112)

五、這篇說明文的標題和開頭很有文學性,形象生動。本題引導學生領會怎樣把說明文寫得生動有趣些,怎樣把標題和開頭寫得更能吸引人。

思考這個題目,對於提高理解分析能力,是一次鍛鍊。要理解得確切,分析得細緻並不容易。解題指導可與講讀第一、二段結合起來,要設計一些低難度的小問題循循善誘,例如:

你看了標題大自然的語言是怎麼想的?

你讀了第一、二兩段,感覺怎樣?

第一段對於物候現象的介紹有什麼特點?

大自然的語言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

物候現象的變化同什麼有關?

課文從一年四季的自然現象說起,對介紹物候知識有如下作用:

1.從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說起,可以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介紹物候知識,將物候知識說得親切通俗易懂;

2.從生動的豐富的自然現象說起,有如展示一幅四季風景圖,精彩動人,使人對物候知識發生興趣;

3.以四季爲序寫自然現象,顯示了物候現象同氣候的關係,顯示物候現象是有其規律性的。

採用大自然的語言這個說法,將大自然擬人化了,將物候現象說得生動而有情趣,也含蓄的說明了物候對於農事安排的重要意義。

六、口頭複述是用自己的話重複出讀物內容的一種口頭表達形式,一種說話訓練方式。根據複述要求的不同,可分爲詳細複述、概要複述、創造性複述。這一題屬於詳細複述,是一種接近原材料的最基本的複述形式,必須用自己的語言嚴格按照原材料的內容和順序,原原本本的述說。

複述不是背誦,要用自己的話來說,這一題又要求用進11個詞語,這就要重新組織語言,在句式上,對原文進行某些調整,把書面語化爲口語,使之適合口語表達的需要。這種複述練習,既具有模仿性,又要求創造性,對於積累語彙,培養語感,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都很有益處。

指導這次複述宜與精講精讀第一段結合起來,有關詞語的含義和用法要理解透徹,先要熟讀,再行復述。

七、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有兩個。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我國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風氣候區,多數地方受季風影響,季節變化明顯,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暖溫潤,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一個地方一年內最熱月份與最冷月份平均氣溫之差,叫做氣溫年較差。與世界上同緯度地區的平均氣溫相比,夏季我國許多地區氣溫偏高,冬季我國氣溫普遍偏低,大部分地區氣溫年較差比較大。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較大,而且氣溫年較差也比較大,這些都是大陸性季風氣候的顯著特徵。

(二)氣候複雜多樣。我國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乾溼地區,這是氣候複雜多樣的標誌。又因爲有許多海拔很高的山嶺和高原,更增加了氣候的多樣性。例如,在熱帶、亞熱帶的山地,隨着海拔的升高,氣溫降低、呈現中溫帶、寒溫帶的景色。乾旱荒漠地區的高山上,草木茂盛,呈現溼潤、半溼潤地區的景色。高大的青藏高原,則是非常特殊的高原氣候。

這一題訓練學生有條理的說明事物和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要說得有條理,就要根據閱讀材料列好提綱;要舉出實際例子,就要事前收集一些資料。

這裏提供一個參考提綱

(三)氣溫

1溫度帶

2氣溫年較差

冬季氣溫

夏季氣溫

(四)雨量

1全年雨量

2降水量的季節變化

3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八、

八(一)

1.植物的果實等完全長成

這裏是身心發展到相當完善程度的意思。

2.(氣候)不冷不熱

不嚴厲、不粗暴,使人感到親切

3.種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

形狀象花朵的東西

比喻事業的精華

虛僞的、用來迷惑人的

作戰時受的外傷

(二)

炎熱(暑熱或酷熱)漸漸(慢慢)

豐富(豐碩)養育(撫養)

靈敏(靈活或靈巧)侵害(危害)

(三)

1.熱涼

2.乾淨邋遢

3.冷暖

4.早晚

(四)

開放(封閉)容易(困難)

歸來(出去)綜合(分析)

複雜(簡單)短促(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