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雷雨教學反思二年級(通用5篇)

雷雨教學反思二年級(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雷雨教學反思二年級(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雷雨教學反思二年級(通用5篇)

  雷雨教學反思二年級1

期中後,第二輪聽評課活動開始了,我在二年級二班執教了部編本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16課《雷雨》一課。低年級聽評課小組的五位老師對我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聽評課指導。

《雷雨》一課用精煉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炎炎夏日,閃電雷鳴,聲聲蛙鳴,美麗彩虹……這就是夏天雷雨後的情景。雷雨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他們都有着一定的生活體驗。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看圖與讀文相結合的方法,啓發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感受雷雨的特點。力圖體現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式,以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爲重點,讓學生自主探究、同桌合作、多形式的朗讀感悟,從而獲得收穫,體驗學習的快樂。

  一、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用形象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是低年級學生所需要的。如,課文第一段“黑沉沉”這個詞學生不容易理解,要讓學生通過看圖,知道雷雨前的雲很黑、很厚,所以看起來“黑沉沉”的。在指導朗讀時,抓住重點詞句指導學生朗讀,感悟雷雨前、雷雨中景物的變化。如:“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也不動,知了一聲也不叫”這句時,引導學生抓住幾個自然景物的特點,“烏雲——黑沉沉”、“樹葉——一動也不動”、“知了——一聲也不叫”來理解朗讀,並結合情境畫面領悟雷雨前景物的特點。再如讀“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這句時抓住“越來越亮”、 “越來越響”結合課件,體會閃電一次比一次亮、雷聲一次比一次大、刺耳。並聯系生活實例,嘗試用“越來 越 ”說句子。

  二、注重積累加強運用

這篇文章在運用詞句方面非常準確、傳神,值得細細體會。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後,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在引導學生理解“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這個句子時,“垂”比較抽象,難理解,用多媒體制作蜘蛛垂下來的動作變化畫面,將抽象變爲直觀,學生通過觀察,很快就能回答:“‘垂’是說蜘蛛順着一根蛛絲從網上下來。”然後就“垂、掉、落”這三個字進行了詞語的訓練:

金黃的稻穀( )下頭

蘋果從樹上( )下來

葉子從樹上( )下來

兔子的耳朵從頭上( )下來

又如“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一句時,抓住“越……越……”進行訓練,課件以“我會說”的形式填空訓練:( )越來越亮;( )越來越響;烏雲( );風( );( )越( )越( )。這個環節不僅讓學生理解了詞語的意思,而且積累了詞語。

  三、多樣形式,指導背誦

背誦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是學生積累語言的重要途徑。《雷雨》一文語句生動、簡短,朗朗上口,是背誦積累的佳作。課堂上,通過展示圖片、填空、兒歌的形式指導背誦,學生有了扶手就能順利地背誦出內容。

  四、反思不足,提升自我

講完課,結合老師們的評課,細細琢磨,這節課我還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很多事情趕到一起,備課不夠充分,課件操作不流暢。二是朗讀時,還要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三是放手不夠,授課過程面面俱到。結合老師們給我提出的建議,在今後的聽評課中,我會向各位老師多學習,精心打造生本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雷雨教學反思二年級2

《雷雨》是人教版第四冊的`一篇看圖學文。本文用精練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下面談談自己教學後的一些想法。

在這篇課文中,雷雨前和雷雨後的景象寫得較具體,而雷雨中的景象相對來說寫的簡單了些。因此,在教學時,雷雨中的景象我講得比較少。重點講的是雷雨前和雷雨後的景象。爲了體現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我在每一段課文引入上下了功夫。 教學“雷雨前”時,我讓學生聽雷聲,看閃電,感受“雷雨前”的緊張氣氛。教學“ 雷雨中 ”時,我讓學生看課件, 聽 大雨嘩嘩的聲音,並不時穿插 轟隆隆的雷聲,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教學“雷雨後”時,我請學生欣賞課件,聽蛙鳴、蟬叫、鳥啼等各種自然界的聲音,並配以優美動聽的音樂,看精美的圖片,彩虹,太陽……感受“雷雨後”的美麗。就這樣,我把學生帶進文本,激發他們 學習的興趣, 引領他們 感受 大自然的變化 ,激起他們 探究自然奧祕的 慾望。 “雷雨中”這一段我用請學生欣賞課件的方法引入,讓學生身臨其境;“ 雷雨後 ”這一段我採用的引入方法是:請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配樂朗讀,引領學生展開想像。

在本文中,有些句子用詞非常精煉。於是,我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如理解句子:“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我出示圖片 讓學生看 (畫面上厚厚的黑雲籠罩着整個天空,天色十分昏暗),隨即引導學生:在這個句子裏,你覺得哪個詞語用得好?爲什麼?滿天的烏雲壓下來,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然後又引導學生把這種害怕的感覺方到句子裏讀,充分感受雷雨前的緊張氣氛。再如理解句子: “ 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 我先請學生欣賞課件,理解蜘蛛爲什麼要垂下來。然後請學生來噹噹這隻害怕的小蜘蛛,讀讀這句話,體會“雷雨前”小動物的不同反應,從而進一步理解雷雨真的要來了。……現在想想,學生那天的朗讀真的很精彩,他們對文本的理解也是精彩絕倫。

當然,這節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比如 對“雷雨中”這一環節處理過於簡單,如果能引導學生展開想像:“ 透過茫茫的大雨,你彷彿看到了什麼?”這樣一來, 這一環節會變得更豐滿。 在教學 “雷雨前”時,只考慮到品詞析句,指導朗讀,引導感悟,忽略了教材的整體性,教材處理有點散。而且,雷雨前的景物變化是緊密聯繫的,當時備課的時候,這一點考慮得不夠周全。

  雷雨教學反思二年級3

《雷雨》是小學語文課標人教版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文章,課文用精煉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初步感受到了天氣的變化和大自然的神奇。

一、 在課文開始時,我充分發揮了多媒體的作用。通過音效,引出課題。讓學生親身感受到雷聲和雨聲,身臨其境,從而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爲後文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二、 注重生字詞的教學。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字詞教學本身就比較枯燥,因此我採用了自由讀、同桌合作讀、開火車讀、做動作讀等多種形式的認字活動。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氣氛也比較高漲,獲得的效果也不錯。

三、圖文結合,朗讀感悟。本教材中安排了兩幅插圖,在此基礎上我又補充了雷雨前的圖片,力圖用形象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如,在初讀課文之後要讓這麼小的學生說出課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的順序來寫的,是很難的。爲了突破重點。所以我選擇了三幅和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打亂了順序,讓學生按照課文描寫的順序重新擺一擺,希望把這種敘事方法潛移默。

化到學生身上。以此來弄清課文的脈絡。又如: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這句話中的“垂下來”一詞學生不好理解清楚,容易與掉下來搞混淆,於是我通過放蜘蛛從網上垂下來的視頻讓學生看,學生就會對“垂”的理解到位,進而體會出課文用詞的準確,把這句話讀好。 四、體會悟趣,訓練詞句。這篇文章在運用詞句方面非常準確、傳神,值得細細體會。教學中我以各種形式喚起學生對詞語的直觀理解,體會這些詞語的精妙。如:“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一句中“壓”字就用得很妙,滿天的烏雲是怎樣壓下來呢?我通過展示圖像,然後追問:①從圖中看“壓”字怎樣理解?天上的烏雲壓地面這麼近,人們感受怎樣?學生經過訓練,不僅會弄清了“壓”字具體含義,而且會揣摩出了人們當時的感受。又如“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像”,我採用創設語用情境的策略,以運用文本中“越來越”這個描寫景物變化開始,理解“越來越”的意思和用法,再讓學生用句式說雷雨中,雷雨後看到的景色變化,然後啓發學生追溯全文,從而避免逐字逐句的通讀全文,做到有詳有略,對於第一課時來說,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初步感知全文似乎是最快捷,也易於讓學生接受,在次基礎上去體會詞語讀懂句子,學生自然會學得有趣,用得正確。

都說課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上完本節課時,有許多令人

不滿意的地方。第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心裏素質較差,缺乏調控能力,緊張情緒貫穿師生,貫穿於整堂課。由於沒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整堂課顯得非常沉悶。練習用“越來越____”句式說話時,學生的思路沒打開,沒有及時地進行引導,教學過渡不夠自然。學生在看圖片複述課文時,語言不夠精煉,隨意性較大,使這一環節沒有達到我所預設的效果,這主要是教師本身的隨機教育能力欠缺的問題。我深知,在教學方面,我還有很多需要努力學習和改進的地方,例如:語言基本功、普通話、字的書寫等等。

以上是我在教完本課後的教學反思。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地努力,慢慢地改進,讓我的課堂逐漸變得富有生機和活力!

  雷雨教學反思二年級4

5月15日,我聽了於xx老師執教的《雷雨》一課,我覺得於老師在《雷雨》一課的教學設計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堂教學環境,出示圖畫引導誦讀是一大亮點。創設生動、形象、有感染力的圖片,而且在強化語言能力訓練的過程中,進行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還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一、善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課文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後的自然景象各不相同。

於老師讓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認真觀察圖畫,找出各種景物在雷雨前、中、後不同階段自然景物的變化。如:雷雨前、中、後的天空,小樹、蟬、蜘蛛、雷、雨、閃電有怎樣的變化,通過指導學生用對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點、有順序地看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雷雨後的自然界更是一幅非常美麗的畫卷,讓學生欣賞雨後的自然美景:雨過天晴,萬物經過大雨的洗刷,一切變得那麼清新。彩虹掛在了空中,蟬也叫了,蜘蛛又坐在網上,池塘裏的水滿了,雨後的景色真美啊!難怪這隻小青蛙,高興地叫起來了。

  二、圖文並茂,加深理解

學習第一自然段的“葉、蟬、大風、蜘蛛”時,先出示圖畫,再出示句子,圖文並茂,效果很好,並利用指讀,讀出感覺,體現了以讀促悟。還有以圖引導誦讀,不愧是一大亮點,也是創新之經典。並通過換詞的方法“垂”能換成“落”嗎?讓學生更易於理解“垂”的狀態。

  三、訓練到位,學以致用

於老師學習課文都採用了出示圖畫——出示句子——圈出重點詞——指名讀——齊讀——訓練重點詞的學習方式,步步加深,層層深入。用越來越——越——,進行語言文字的有效訓練,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於老師的課亮點很多,如:製作課件精美、細緻,指導讀到位,看圖背誦經典有趣。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只是在指名讀書時,能陽光普照,那就更棒了。

  雷雨教學反思二年級5

《雷雨》是一篇寫景的短文它的條理清晰可分爲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後三部分。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除了注意到完成識字、朗讀的重點外還針對這兩部分作了不一樣訓練目的的處理。

“雷雨前”爲了讓學生能充分體會到烏雲密佈、狂風大作、電閃雷鳴的緊張氣氛我結合課文的情境朗讀,讓學生感受情景,引導學生注意其中幾個動詞,如“壓、亂擺、垂、逃”結合語境來體驗輔以直觀的動作演示或經過刪減、替換詞語來比較學生很快受到感染。

“雷雨中”重在體會雨由小到大的變化過程這個變化緊扣兩個詞語“越……越……”、“漸漸地”經過朗讀音量大小、語速的控制將雨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過程展現出來配合用詞造句體會事物發展變化。並且讓學生充分地說“越……越……”這一句式。

“雷雨後”一部分利用插圖觀察、想象雨停了,讓學生感受理解。

上完這篇課文後我感覺學生對“雷雨中”一部分的掌握情景最好。首尾部分的詞語用得很生動但由於我總是擔心學生說不好表達不清在引導體會時過多地去細緻描述反而對學生的思維構成了限制沒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雖然我注意到對學生語感的訓練但對好詞好句的積累沒有落到實處。另外這篇短文的資料對二年級學生來說趣味性並不是很足如果抓住雷雨前後小動物的表現插入擬人化的語言、心理描述訓練我想在激起童趣的同時又能加強對詞句的形象理解可能效果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