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小學生2015端午節黑板報資料

小學生2015端午節黑板報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端午節的歷史淵源

小學生2015端午節黑板報資料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爲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爲卯,順次至五月爲午,因此稱五月爲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爲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爲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

端午節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節日。 第一,端午節來源於5000年前對夏至這一天文現象的發現,這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偉大天文發現。第二,古代人民通過觀察太陽得出24節氣,通過觀察月亮得出陰曆12個月份,然後將陰陽曆結合,用干支計年,端午是農曆五月初五,體現了這一古代發明。第三,端午還來源於古代吳越民族對龍的崇拜,體現了天人合一、多元一體、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端午賽龍舟體現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掛艾草、掛菖蒲,表現了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端午是一個提倡孝和善的節日,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第四,端午節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情懷。隨着歷史的發展,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人們將屈原、伍子胥、勾踐、孝女曹娥、道教人物張天師和鍾馗等人物故事疊加到端午節中,上世紀40年代,在國難當頭時期,端午節又被公認爲詩人節,使得端午的文化更加厚重。

因爲被賦予了衆多的文化因素,端午節的民俗也十分豐富。趙書逐一解釋說,作爲詩人節,端午節時第一要祭神、祭祖、祭先賢,第二要背誦經典詩篇。在古代,農曆五月五又被認做是惡月惡日,因爲70%的人去世時間在夏至後的三伏天氣,所以要端午辟邪。端午節還是衛生節,需要蘭湯沐浴和去五毒。作爲體育節,端午有兩大民俗,一是南方要賽龍舟,這在北京叫划龍舟,只作爲一種表演。從遼代、金代開始,北京的端午節就流行一項名爲踢石球的體育活動。此外,端午還是一個社交節,也叫女兒節,古代講究在端午送五種禮,端午節也是美食節,主要是吃糉子、五毒餅、玫瑰餅。

在洋節當道、西方文化一邊倒的現在,重塑端午等中國傳統節日傳統,對追溯中華民族的人文基因,加強民族凝聚力,重塑中華價值觀,甚至凸顯中國在世界的文化地位,都顯得愈加重要。2004年,韓國將“江陵端午祭”列入國家遺產名錄,之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爲“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國人深受刺激,端午申遺火熱“提速”。2006年,“端午節”與70項民俗一併成爲我國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端午節正式成爲法定節假日。2008年,中國組織專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項目進行評定,最終確定,端午節入選35個項目,申報材料由鄂湘蘇三省聯合“打包”,湖北省牽頭申報。經歷了充滿艱辛的申報過程,適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申報世界遺產評審規則進行了兩項大的修改:以前的兩年一次改成了一年一次、一個國家一次僅申報一項改爲可申報多項。中國“端午節”成爲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此次同時位列《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共22箇中國項目。 恰如一位專家所言,申遺成功並不是最終目的,提醒國人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精華,並加以傳承、發揚纔是目的。

  描寫端午節的古詩詞

《念奴嬌》(宋) 張榘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爲澆悽切。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遷鶯》(宋) 黃裳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鬥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歸棹晚,載菏花十里,一鉤新月。

《花心動》(宋)史浩

槐夏陰濃,筍成竿、紅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瓊,角黍堆金,又賞一年佳節。寶觥交勸殷勤願,把玉腕、彩絲雙結。最好是,龍舟競奪,錦標方徹。此意憑誰向說。紛兩岸,遊人強生區別。勝負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到頭都是強陽氣,初不悟、本無生滅。見破底,何須更求指訣。

《浣溪沙》(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齊天樂》(宋)楊無咎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荷香暗度。漸引入陶陶,醉鄉深處。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菩薩蠻》(宋) 陳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漁家傲》(宋) 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糉。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裏黃驪時一弄。猶鬆等閒驚破紗窗夢。

《賀新郎》(宋)許及之

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何事,付與癡兒呆女。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薰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時展卷,誦騷語。新愁不障西山雨。問樓頭、登臨倦客,有誰懷古。回首獨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與。漾不到、瀟湘江渚。我又相將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漁父。君有語,但分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