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2015年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內容

2015年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弘揚民族精神的辦報內容:傳統節日是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好資源

2015年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內容

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精神。弘揚傳統節日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必然選擇。我們要善於開發和利用傳統節日的豐厚資源,培育和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進一步加大力度,按照非物質文化遺產標準保護好傳統節日習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把傳統節日列入了世界遺產的保護目錄之中。我們需要進一步借鑑周邊國家的經驗。韓國和日本早在上個世紀中葉便相繼頒佈了《文化財產保護法》和《文化遺產保護法》。1967年,韓國就把“江陵端午祭”正式列爲本國“重要無形文化遺產”。2005年,“江陵端午祭”更是被韓國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最近幾年,我國對非物質質遺產的保護也引起了高度重視,2006年,《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明確指出,“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同時,通知把文化部申報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正式納入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範圍。開發和挖掘傳統節日教育資源,就要加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研究和保護工作,通過記錄、收集、整理與民族傳統節日相關的文字、音像資料,建立完善的節日檔案,積極探索保護民族傳統節日的措施和辦法。大力推廣傳統節日文化,通過舉辦與民族傳統節日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演、論壇、諮詢、講座等,並通過新聞媒體廣泛開展宣傳,增強人民羣衆保護民族傳統節日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提高全社會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性的認識,營造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

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圖片

把傳統節日文化教育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構建傳統節日教育體系。傳統節日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資源。傳承傳統節日文化,青少年是重點羣體。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納入學校教學活動之中,推動民族優秀節日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如在思想品德、歷史、語文課程中進一步充實傳統節日的內容 ,加大其文化內涵的宣傳普及活動。同時,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也要注重開發鄉土教材,把本民族的節日傳承一樣納入教育體系之中,保護節日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學校教育活動中,不僅要重視發揮課堂教學在傳播節日文化中的突出作用,也要充分運用課外文化娛樂活動,把節日文化教育涵蓋其中,讓學生主動參與,體會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全方位地開發傳統節日在物質、精神、文化、娛樂、審美等方面的綜合功能。當前,隨着公休假的調整,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幾大節日都列入全體公民放假日。但是過節放假決不僅是大吃大喝,而應移風易俗,摒棄落後的節日文化習俗,弘揚積極健康的節日內涵。要注重人們文化、精神和情感上的享用,充分發揮節日的精神文化效益,使人們在娛樂的同時,同樣能夠享受到精神上的盛宴。同時,要把慶祝傳統節日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之成爲展示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成爲滿足人民羣衆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要同社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營造更加健康高雅的節日文化氛圍。

創新載體和形式,充實內涵,增強傳統節日的吸引力。洋節在中國的興盛,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其新奇吸引了衆人的眼球。當前,要發揚民族傳統,弘揚民族精神,也要與時俱進,增加傳統節日的時代精神和內涵。要着重開展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各種燈會、遊園會、文化廟會,以及傳統工藝、美術、音樂和民間習俗展示等爲當地羣衆所喜聞樂見的節慶活動,增添節日魅力。要充分運用現代傳媒手段,如網絡遊戲、電視卡通等,把傳統節日創造成爲廣大青少年所喜聞樂見的節日文化產品,注入傳統節日文化的資源,增強中華傳統節日的吸引力,增強對青少年的感染力。還要借鑑西方的成功經驗,運用動人的節日故事和傳說,增加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使其更加深入人心。